小土叨叨:前几天慕名看了《长安三万里》很感动,回来意犹未尽,赶紧恶补一下诗仙的生平。央视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讲尽了流芳百世的诗人、词人的人生与他们诗作,其中有4集是关于李白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看完《长安三万里》意犹未尽,
恶补一下诗仙李白生平!
正文共:7751字 107
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
  00  
千古风流人物,先看李白
《千古风流人物》是一部大型历史文化类系列纪录片,该片将目光聚焦中国历史上现象级的文化名人,希望通过解读这些人物的人生故事与艺术成就,去梳理出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核。 
这部讲述唐诗宋词的纪录片,是由诗仙李白说起的。
关于李白的篇章一共4集,单集时长30分钟左右,总计120分钟,非常推荐大家可以让娃也看看。 
  01  
“仙”从山中来
李白自幼生长在群山环抱的四川盆地,纵观他写过的诗歌,好多关于仙人的诗句,都与名山有关。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梦游天姥吟留别》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关于他的出生地,许多现代学者们考证后认为,应当是当时的
碎叶城
,它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而李白的先祖可能是被流放至那的。

在李白少年或者青年时期,家人又一起定居到了四川
江油青莲乡
,李白
“青莲居士”
的称谓也由此而来。

这位出生在碎叶城,长于四川江油的伟大诗人,自出生就充满了传奇色彩。出生前,他的母亲梦见天上的太白金星即长庚星落入怀中,“长庚星入梦“于是李白出生后,父亲给他起名李白,字太白

李白写过诗文自认为飞将军李广的后裔。但李白族中无人做官,父亲只是一位当时社会地位卑微的商人,就连父亲的名字李客都是李白死后才出现在他的墓志碑文上。
无论身世如何,李白的才华和学识,是毋庸置疑的。“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大约十五岁时,李白就能效仿司马相如,运用丰富的典故,写出洋洋洒洒的大赋。
当然胸中锦绣、出口成章,都离不开年少时的埋头苦读,家附近的大匡山便是他当时读书的地方。
在这里,李白还曾经多次攀上绝顶,寻找神仙踪迹——这可能也是他日后写作关于山川诗文中,常常提到仙人的缘故吧。
724秋天,23岁的李白决定“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二十多岁的李白离开了大匡山,开始了游历巴蜀、拜谒名流的旅程。
这也是他人生第一次万里之行。在这次游历途中,他曾写下了《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自这次游历起,李白一生都没有停下脚步。
据说李白生前写诗近万首,如今留存下来的大概只有不足十分之一,但后人仅根据现存诗文的记载整理出李白的足迹,发现他曾
踏足过206个州县、攀登过80多座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川溪和20多个湖潭。

全国现有的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区,当年的李白凭借舟车和双腿,深度游走了一大半(太牛了,比我一个现代人去的地方多多了)。
还是说回李白年轻时的这次游历。途中,他在湖北江陵遇到了道教大师司马承祯,并且为这次相遇写下了《大鹏遇希有鸟赋》,其中的名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曾经多次出现在各种影视作品中,最近热映的《长安三万里》中,也有提及。
除了这样气吞山河的豪迈与凌云壮志,李白眼中的大好河山一样蓬勃大气。
“他眼中的长江,是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他口中的瀑布,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接着李白来到了繁华的金陵、扬州,结交了很多酒肉朋友,开销也很大。尤其是在扬州,李白自称散金三十万,最后却因钱财散尽,加上一场大病,被困在逆旅之中。在这个有点窘迫的隆冬,李白望月写下了大约每个中国人都能倒背如流的一首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可惜他一生,再也没有能够回到过故乡,回到青莲乡和大匡山的怀抱。

  02  
仕途坎坷,赤子之心
病情好转后,李白离开了扬州,前往当时的安州。当时安州的治所就在今天的湖北安陆
这期间,李白迎娶了第一位夫人许夫人,许夫人的祖父是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一位宰相,这也是电影《长安三万里》提到的入赘许家的故事。
那时候的读书人,普遍的梦想都是走仕途报国,但对于李白而言,科举之路,因为商人家庭的出身已经被堵死了,只能“曲线救国”,成为许家的赘婿。

婚后第二年,李白听闻大诗人孟浩然的行踪,约孟浩然在黄鹤楼见面。
这次见面,李白除了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佳句;
还在分别时情真意切地写下了另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别完孟浩然,李白回到安陆,继续“干谒”,这是唐代一条特殊的走仕途的捷径,就是向有权有势的人递上自己的文章佳作,希望获得这些人的赏识,进而推荐自己入朝为官。
他给当地的裴长史裴宽、韩荆州等都写过文章谋求出路。
他也对自己的文采极度自信,写到“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澈,句句动人“。但现实却让他屡屡碰壁。
“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狂放不羁的李白甚至因为酒醉骑马,在大街上惊了李长史的驾而差点入狱,也因此写下了一封有些憋屈的悔过书。“轻干视听,幸乞详览”,可谓卑微。
这封书信让他几乎沦为了安陆人茶余饭后的笑谈。内心如此骄傲的李白在仕途这条路上,差不多算得上“卑躬屈膝”了,却始终求而不得
永怀赤子之心的李白这个时候,选择带着家人隐居到安陆的白兆山,面对逆境,他仍然可以淡淡一笑,写下气定神闲之味跃然纸上的《答山中客》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03  
一去长安
隐居没多久,李白还是决定,去大唐首都、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长安。不过,他先去的,是长安城外的终南山。
当时的社会名流、世外高人常常聚集在终南山,而隐居终南山似乎也是一条可以走仕途的捷径。
他希望在这里能够见到唐玄宗李隆基,或者李隆基那位热爱文学和道教的妹妹玉真公主,当时的玉真公主经常给皇帝推荐文人名流,这也让很多才华横溢但没能走正常仕途的文人墨客视她为自己的贵人。
不过无论想见谁,李白这次都未能如愿,伴着凄风苦雨在无望地等待。
“弹剑鞋公子,无鱼良可哀。”
离开了终南山后,李白在长安客居几年,仕途方面都毫无进展,落寞的诗人也写下过些许带着“怨气”的诗句: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也难怪李白消沉,过去的10年,用当时的眼光来看,他可以说“一事无成”。
这时候,他又回到了安陆。很快,他又带着家人举家离开了。
  04  
再入长安
公元736年,山东济宁还叫任城,据说李白曾经把家安在了这里。
不过迁居没多久,李白又出门游历了,他在东鲁泰安府(今山东泰安)他又结交了五位文人墨客,效仿竹林七贤,合称为“竹溪六逸”。
之后数年,李白的家虽然仍在任城,他本人也从未停下游历的脚步,直到公元742年,李白已年过四十。
这一年玄宗皇帝求贤若渴,李白的人生也有了新的机遇。
根据后来全篇失传但序言被保存下来的《李翰林集》看,很有可能他的道士朋友元丹丘(就是《将进酒》里提到的丹丘生)将他举荐给了朝廷。
也正是这一年,李白与好友岑勋(就是诗中的岑夫子)去拜访元丹丘,席间为了劝两位好友多饮酒,李白脱口而出,乘兴吟咏,《将进酒》诞生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在元丹丘的引荐下,李白的诗作终于呈送到了玉真公主面前。

这时李白还在江南游山玩水,但皇帝已经知晓他的才气。据说诏令连下了三次。李白似乎终于有机会施展胸中抱负。
再入长安的李白,和相差42岁的
贺知章
成为挚友,两人一起饮酒作诗,欣赏李白才华的贺知章对他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子,谪仙人也。”
让贺知章最为推崇的李白的佳作,就是那首《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的作品大开大合气势磅礴,鬼斧神工细致入微,难怪贺知章认为,只有从天上贬谪下来的仙人,才有这样的眼界与手笔。
这一年,李白终于进入了长安城,还进入了帝国权力的中心大明宫。

皇帝对他大加赞赏,甚至有了很多超越礼仪的亲昵之举,比如拉他坐在尊贵的七宝龙床上,还给他递上了亲手调弄过的羹汤。
不参加科举,以诗人身份走进皇宫,成为皇帝的座上宾,李白是千百年来第一个。

之后,玄宗皇帝将他安排在大唐翰林院,“李翰林”的称号也由来于此。不过,命运似乎也在和李白开玩笑,根据后世的整理,李白其实从未担任过翰林学士这一要职,而只是在翰林供奉。
听起来都和“翰林”有关,但相差却甚远,和能够参与朝政大事的翰林学士不一样,翰林供奉,更像陪皇帝玩的一个官职。

皇帝只需要李白写诗粉饰太平,哄自己开心,而不是把他当作经邦济世的国之栋梁。
这期间,李白也写出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佳句。
民间将这三首《清平调》的创作过程传得神乎其神,有说李白酒未醒就挥毫泼墨,一气呵成;也有人说杨贵妃在这席间为李白捧砚,高力士为李白脱靴……
那事实真的如此么?很遗憾,根据专家们考证,杨贵妃被封为贵妃之后,应该没有见过李白;而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太子人选都可以参与讨论的高力士,更是李白得罪不起的权贵。
进入了大明宫,见到了唐玄宗,李白仍然没有机会一抒胸中抱负,而只是个点缀盛世的墨客。
不过细究下来,皇帝未必是不欣赏李白的才能,但毕竟但李白一直想做的中书舍人,是皇帝的机要秘书,需要稳重可靠,有很强的保密意识。狂放不羁,终日饮酒纵歌的李白显然是不合适的。
正如纪录片所说,政治上不得志是李白个人的不幸,但对于诗歌又是大幸。
在长安待了3年多,李白被赐金放还。带着满怀的不甘离开的李白,字里行间透着怨气: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他觉得自己更像陇山头上的流水,只能在悲鸣声中离开长安一去不返。
“秦水别陇首,幽咽多悲声。”
  05  
诗坛盛事,千古佳话
官场失意的李白离开长安,途经大唐的东都洛阳,在这里与33岁的杜甫相逢,李白时年44岁
两位郁郁不得志的伟大诗人携手游历名山大川,当游历到王屋山时,李白在这里追念曾经是自己忘年交的道士司马承祯,写下了《上阳台帖》
这也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亦是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国宝”,被称为“一级甲”。
全贴一共只有十六个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
接着,在公元744年晚秋,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在陈留(今开封陈留镇)相遇了。三个人都有各自的失意与落寞,但这三个伟大的诗人聚在一起,却是诗坛盛事。
三人携手同游梁宋,一起放歌纵酒,吟诗作赋。
席间,豪迈的李白直接提笔在墙上写了一首《梁园吟》。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可能这次相聚太过浪漫,太值得传颂,民间传说还意犹未尽地为它续上了后半段充满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相传三人走后不久,有一位女子路过,看到墙上的诗句,惊叹于作者的才华,于是花重金买下了整面墙,而这位女子就是李白的最后一任妻子,宗夫人。
这之后的十年,李白就以往来便捷的宋州和汴州(今河南开封和商丘一带)为中心畅游天下的山山水水。
  06  
继续游历四方
他去过浙江天目山,用《梦游天姥吟留别》记录自己的酣梦;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去了齐州找高天师,成为官方记录在册的道士;
公元745年,李白与杜甫再次重逢。
这次的重逢,杜甫忧心忡忡,为李白写下了一首《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而分别时李白写的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此时的李白,政治生涯基本走到了尽头,两人分别后,李白寄情于山水,继续他不能停下的脚步。
“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这个时期,李白的诗歌有了更多生活气息和芸芸众生。
“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
“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还有我们都熟悉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个时候的李白,好像情感更细腻了,但也更孤独了。他会将敬亭山视作老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谢脁楼送别亲友,李白写的是: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一生快意的李白,始终在笑对人生,豪放不羁的诗句背后,也有他一生壮志未酬的遗憾。
  07  
李白的最后时光
时间来到公元755年,李白已经54岁了,却还想着通过从军进入仕途。但这一年年底,安史之乱爆发,强盛的大唐迎来了它命运的转折点,李白的人生也有了滔天巨变。
安史之乱期间李白的行踪不太明确,也只有一些含糊的诗文留存。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奔亡道中五首》其二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
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奔亡道中五首》其四
这个时候,朝廷的政局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国家失去控制的玄宗发布命令让各地皇子分别领兵对抗叛军,但是在诏令发布两天前,太子李亨已经即位,这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此时,函谷关东的李白,被命运推向了江南。
这应该是命运跟李白开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玩笑了:好不容易在庐山安顿下来的李白,成为了永王的幕僚。
从李白的角度来说,永王是拿了玄宗的诏书准备平叛;但是在新皇帝肃宗眼里,永王这是谋逆重罪,而李白,也成了反贼中的一员。
一心想平叛救国的李白忽然成了阶下囚,这令他难以接受。“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
李白在狱中四处求助,但四处碰壁,一代诗仙人生最失意难熬的时光莫过于此。而官拜淮南节度使、负责平定永王叛乱的高适,并没有出手救他。
同样落魄的杜甫,更感怀于李白此时的困境。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最终,李白还是得到了释放,而且留在了替自己说情的宋若思府上担任幕僚,但他的报国梦仍在,一腔热血仍在,他甚至用宋若思的口吻向皇帝上书举荐自己,希望还能够进入仕途,经世济民。
公元758年,李白仍然在四处寻求入仕的门路,却收到了被流放夜郎的消息。
这一路走了一年多,在
三峡白帝城
附近,李白得到了朝廷大赦天下的消息,终于又恢复了自由身。

这一天,李白欣喜若狂,赶紧掉转船头往东回,了解了这段人生,才更能感悟藏在这首诗里的轻快与希望。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公元762年,61岁的李白重新回到了江陵——所以,千里江陵并不可能一日还,这一路,李白又走了一年多——经历了战乱与颠沛流离的李白,依然希望能够从军报国。

这一次,李白自然又未能如愿,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
未能如愿从军的李白病了,而且一生豪迈,“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这个时候穷困潦倒,靠朋友的接济度日,当然这种接济也有些杯水车薪了。
但内心豁达的李白,仍然能够写出笑中带泪的诗篇:
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
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
最后,李白投奔到当涂县令,也是自己的族叔李阳冰那里,11月,李白病故,病故前,李白写出了自己的墓志铭《临路歌》,仍然以大鹏自比,渴望一飞冲天: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而民间传说,则给了他的一生,一个更诗意的句号。大家更愿意相信,李白是入水抱月,骑鲸遨游,谪仙人回到了天上。
  08  
作为丈夫和父亲的李白
以上,是作为诗人的李白的一生,但李白的诗文里不止那些名山大川,夸张的想象,还有很多温情流露,更展现出这位谪仙人的人间烟火气。
借助纪录片的梳理,也可以让我们认识一个更立体的李白。
第一次离开长安回到安陆,面对独自在家料理家事的许夫人,李白对妻子也有好些愧疚,曾写诗自嘲: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可能以今人的眼光来看,李白可能是一个大渣男,但李白笔下的那些爱情诗篇,每一首读来都令人心生向往。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作为父亲,他也同样会牵挂不在身边的儿女。《寄东鲁二稚子》里,对孩子的思念,是情真意切的。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虽然只是回家短暂停留,但离开时,意气风发的李白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快意人生。
  09  
写在最后
写了这么多,忽然有些不知道如何收尾了,说一个关于李白墓的小事吧,据说李白的墓前,一直就是一个种类繁多的天然酒类展览馆,一千多年来,五湖四海的游客前去纪念李白的时候,都会给他带去古今中外的美酒。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将进酒》
就说到这里了,本文截图均来自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观看路径:打开腾讯视频 搜索《千古风流人物》或点击阅读原文跳转。希望大家喜欢这篇推文。
关于古诗词,还有这些历史文章可以查看:
家有4年级和大班两娃,之前的文章很多,大家有需要查找的可以点历史文章目录,关注我,养娃路上一起打怪升级。 
点赞,留言,标星不迷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