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昨天的是母亲节,借着这个契机,想聊一聊最近接二连三的火车冲突新闻。 
母亲节的小心愿
在网上闹到这么大,往往是一些极端的情况,到底是纯维权还是也有挑衅,看过原视频,大家心里应该会有自己的判断,这里不做过多评论。
想讨论的,更多是目前剑拔弩张氛围对于普通孩子、家长的影响。 我也收到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私信,讲了她五一出行竭尽所能,一路控制孩子不吵到别人,结果还是被说“吵死人了”,信中这位妈妈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发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厌童之风越演愈烈很多正常的情况,也会被扣上熊孩子、熊父母的帽子。
原本觉得只是网上带节奏的一些声音,但似乎越来越变本加厉,舆论之激烈,可谓前所未有,让人不寒而栗
成人相对孩子,本身就有压倒性的体能优势,相比于制止手机外放,室内抽烟之类的冲突,骂孩子成为很多人眼中“安全”的发泄渠道,加上各种事件、理由的加持,还仿佛披上了“替天行道”的正义光环
我记得有一次带娃坐地铁,那时候娃才刚1岁,脚不小心碰到旁边的人,结果那个人立即非常嫌弃的用手掸,狠狠的瞪了一眼(其实那时候娃还没会走路,鞋子只是穿着,完全是没有下地的),我赶紧道歉,对不起对不起,然后挪远点。
孩子打扰到别人,道歉是肯定的,但如果对方态度特别差,也让人心里挺膈应的,你就没有不小心踩到别人碰到别人的时候吗?有些事情不必要上纲上线,被人踩一脚,就不依不饶的,真碰到也很无奈。
不能否认确实有熊孩子熊家长,但也要看到,绝大部分家长已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带娃出门都挺不容易的,每个人都曾经幼,也终会老,多一些体谅和帮助,少些戾气🙏🙏
还想说的是,某种程度上,网络是社会冲突和矛盾的放大器,很多事情,从解决问题出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难。但如果打好了闹上网的腹稿,那势必是闹得天翻地覆、你死我活的。
之前,就有人为了流量,连家暴都去摆拍,外放短视频吵闹的现象如此普遍,但却没有什么声讨的水花,而和孩子起冲突,瞬间几千万几亿的流量就到手了,有人会为了流量背后的巨大利益,不择手段。闹上网的公共场所冲突,肉眼可见也会越来越多。
我发这条感慨的时候,有个读者提到了流量猎手,在利益的推波助澜之下,厌童的氛围进一步达成。
什么带娃就应该做一等座、商务舱,这样不影响别人......要求越来越严苛。仿佛家庭条件普通点,就不配有生孩子和出门的权利,社达大行其道,跟风附和的人越来越多......
以前在网上看到这类言论觉得
荒唐到不值一驳
,但没想到这种降智冷血的话语,却像洗脑一样,成功地影响到越来越多的人。 

生理角度
来看,孩子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
控制自己、调节自己的能力相对较弱。
他们在学习适应环境和社会规范的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
,更不可能像遥控一样,可以一键静音,不能因为孩子可能会发出声音,就剥夺他们出行的权利。 

这次出差在车厢里,就遇到一个妈妈自己带小孩,小孩大概是困了,发出那种闹觉的声音,听着就挺心疼的,可能外人会觉得她怎么不好好哄娃,娃怎么还在哭,可她已经累得只能蹲在车厢连接的隔间了。
我在包里一通翻,想找找看有什么能安抚小孩的东西,结果没翻到,心里特别后悔,早知道从出版社带套绘本出来了,下次出门,我要往包里放点绘本玩具啥的,要是路上遇到小朋友不好哄,就可以拿出来送给小朋友了,好歹是个安慰。
因为淋过雨,也想为别人撑伞。
不要求每个人都去撑伞,
但至少看到别人淋雨,也不必都上去踩一脚,说这就是活该。
心理角度来看,孩子也比较难一下子就准确理解公共场合的行为期望,处于自我探索的阶段,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达欲,每个人都从童年过来,将心比心,不应该过于苛求。
对孩子行为的管理是需要的,不能只要求管理,不允许包容。多少人在网络上叫嚣“管不住就该打”“家长不打,早晚社会替你打”“管不住就别出门”,这种暴力教育的模式,更是成人借助体能优势,对于儿童的霸凌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要维护公平和平等,就不能否认儿童和成年人一样,有使用公共设施和服务的权益。
一个小孩,既是属于家庭的,也是属于社会的。父母自然是第一责任人,但整个社会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有不应回避的责任。社会提供一些公共资源,让渡一部分公共空间,是可以帮助到社会中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受益的不光是孩子的家长,更是整个社会。
母亲节的一个小心愿
,希望社会的舆论
,少去嘲笑身为母亲的艰难
,少点为难带孩子母亲的事,可以不成为父母,但好歹每个人都有母亲,别放任这种鄙视链、仇童愈演愈烈。

家有4年级和大班两娃,之前的文章很多,大家有需要查找的可以点历史文章目录,关注我,养娃路上一起打怪升级。 
点赞,留言,标星不迷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