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上周写了定定的幼小衔接准备(链接),因为咱们号挺多娃都是中班大班了,后台留言很多。大家对于未知的一年级生活,或多或少还停留在想象中,小伙伴毛栗子家娃刚好去年入一年级,这篇跟她打听了一下,双减后的一年级啥情况,大家看完,估计心里也会多一份笃定。
老母亲观察报告:
亲历双减后的一年级
我家有两个双胞胎女儿,如果养孩子有个焦虑值,舍掉婴儿期的话,我的波峰出现在幼儿园大班。
虽然也跟着大队伍,花钱报了一些班,认了几个字,但是因为缺乏标准,总是怀揣着惶恐。也因为我自己,对小时候小学班主任的严厉印象深刻,所以总有种马上就要面圣了,臣子连行礼都没学会的紧张感。
还好现在一年级过半,总算回过味来了,这篇跟大家说说真实的小学一年级。
  01  
从幼儿园到小学
很多人担心零基础入学会跟不上,实际上,不论学了多少,老师还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教的,这我娃班里,哪怕有孩子已经认识了魑魅魍魉,还是得从“天地人”学起。
(一年级第一课)
不是说啥都不用准备,毕竟这样适应期会更长一些,但超前太多,确实是没必要的。
小学和幼儿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幼儿园没有学业,老师的责任主要是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
小学了,一个班50个学生,还肩负幼苗们德智体美劳的同步发展,纪律就成了小苗苗们首先要适应的事情。
幼儿园里哭了闹了,老师可能很快就会关注到孩子;
小学就得自己处理社交了。
另外小学的一节课时长40分钟左右,又因为课后延时,在校时间拉长,对于坐不住的孩子,确实不容易。
02
开学,接送,放学后
//早送晚接:入学第一天,孩子其实很兴奋,我才是慌手慌脚的那一个担心孩子走错班级,早上入学时,目送千里,为此自己上班迟到好几回。因为走得迟,经常会看到来晚的孩子,被家长拖拽着飞奔。
放学接她们成了我一天最期盼的事情。穿着同款校服的一大群娃娃,我视线一扫,就能牢牢锁死自家娃儿,
也算是当妈的超能力之一了。从她们见到我的那一刻起,小嘴就叭叭不停地跟我讲话,从同桌男生又丢了校服,到老师今天表扬了谁,事无巨细。

(放学第一天,还没发校服)
//课后延时服务:我们这一届赶上了,第一个月试行期,早上8点送进去,下午6点才往出走(课后延时是可以选择不参加的,这点大家放心)。
有个小插曲,因为延迟服务,到下午5点左右,有一顿面包酸奶的加餐。孩子们贪甜,三口并作两口吞掉,等回到家,对搭配好营养的晚饭连连摇头。后来有家长在问卷表里反复呼吁,10月,加餐停了。
(我们这学期选择早接,出来跑步)
//放学后的作业:双减以后,小学一二年级是不允许布置书面作业的。每个晚上之所以“乱忙慌”,是因为不手写的“手工作业”,都需要家长协助完成。每天算起来,家里的有效时间也就19:00-21:00两小时,得做个手抄报、做个识字卡、做个加减卡、做个拼音盘,孩子上了小学,我的“手残”也是时候治治了。
(办公室摸鱼,给孩子做口算卡)
//培训班:双减之后,培训班大面积停课按要求,老学员的课包也只能全部改周内上课。为了能把囤课迅速消完,我一开始也是铆足了劲地约课,让“乱忙慌”的晚上雪上加霜。后来索性全部停了,因为搭进去的时间,其实也是更多的财产流失。
03
包书皮 文具丢东西 排座位
//包书皮:整个九月,都在陆陆续续地发新书。每天孩子拿回来的新书,需要包书皮,全国都是这种塑料膜。那些晚上,我就是贴膜师傅,手笨欲哭无泪啊。
(粘上去就撕不下来的书皮)
//学习用具:为了让孩子有上小学的兴奋感,暑假早早让她们亲自挑好了学习用具,结果一开学,发现学校有自己的要求。
有的要求铅笔六棱,有的是三棱;
大部分要求素色文具袋,甚至明令禁止卡通文具盒;
铅笔不能两头削,不要带橡皮的,不可以带转笔刀;
直尺是15cm的,一边直线一边波浪,要透明款不要卡通版。
基本上,就是可爱风、酷炫风、边缘锋利的都不要,只有朴素风才是合理的,把对学习的干扰降到最低。
(老师明令禁止的文具)

//丢东西:我对小学生丢东西,早有所耳闻,但是那天看到班主任发来的照片时,还是吓到虎躯一震。学校被迫腾了整整一间教室,来做Lost and Found,叠好的校服高高摞在一起,橡皮铅笔铺满了一桌子,花花绿绿的保温杯堆在一起,甚至还看见了一只丢了的鞋,使人非常疑惑孩子是怎么走回家的。
关于丢三落四这点怎么改正,老师的答案是“家长多备一点”。听老师的意思,这也是大部分孩子的通病,除了多花点钱和耐心等长大,反复批评和教育其实也收效甚微。
//排座位:老师会让孩子们按照大小个在走廊排好,按大小个安排班级座位。座位是一周一次“列轮换”,老师会考虑孩子的看黑板角度。但是比如说孩子近视,那老师还是会要求给孩子先配镜,也不能因为说看不清就一直占前排。后期调整座位,除了男+女基础搭配外,主要原则是孩子“话多+话少“。
(按身高先排队)
04
家校沟通 劳动能力
//QQ沟通:随着孩子上了小学,非常具有年纪感的企鹅,又回到了手机里,老师只在QQ群里发作业,这时我才发现,这只承载着青春年华的胖企鹅,人老活好,功能齐全,打卡作业、建群相册、开线上会,在协助老师监督我完成家庭教育这事上,它功不可没。
(功能完善的qq)

//劳动能力:这代孩子物质条件相对丰足,爸妈都早出晚归养家,老人照顾生活的相对多。女儿属于乖巧听话类型,但是娇生惯养这缺点,到了小学,还是藏不住了
她不会扫地,桌子也擦不干净,抹布也洗不干净。女儿这种被四个老人悉心照顾的小孩,面对怎么也关不上的柜子,对着柜门自泣
班主任来电的时候,我在办公室立刻起立,连弯腰带鞠躬接完了这个电话。我这种从不主动找老师的家长,怎么也没想到,因为孩子自理能力差,和老师有了深入沟通。
(所以为啥她要从这个方向拖?
真是没有困难,创造困难的孩子。)
感谢学校的社会环境,女儿自己跟着同学,学会了扫地拖地大扫除,参加班级劳动,没啥问题了,迈过了她第一个小坎儿。
05
运动会 体测
//运动会:国庆长假一结束,运动会就要来了。整个7天都在买绳-试绳-跳绳打卡跳绳作为小学生界的卷王项目,已经跳出了我们80后想象不出的花样。竞速-单摇-双摇-三摇-前挽-后挽,我自从大致了解了这些术语的意思,就再也不跟女儿吹嘘,妈妈当年会跳皮筋这事了。
//广播操:如果孩子运动方面肢体不太协调,可以先在家里学一遍第九套广播体操。我是自己学会,一节一节分解,教会孩子的。大家不要小瞧它,它和我们当年做的第八套,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一年级会举办广播体操大赛,和跳绳一样,也是班主任很看重的集体项目。
(女儿不协调,我先学会,再给她教)
//体测:除了跳绳和广播体操外,一年级的体测还包括视力、肺活量、50米、坐位体前屈,但是这几个部分,除了吹肺活量,可以提前一两天教教孩子怎么吹外,其他内容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还得靠家长从小就养成孩子的运动意识,就我们自己的小学群的反馈来看,这些测试其实很宽松,体测的结果也只是学校留存并不公布,家长不用过于紧张。
06
期末 寒假
//没有考试的期末:因为政策要求,这一届没有考试,只有评价。
涉及的面很广泛,比如会唱一首歌,会跳一支舞,属于艺术评价
阅读了多少书,一类字会写多少,这是语文评价
会不会当一个小老师,从头到尾,至少用三种方法,讲清楚一道20以内的计算题,这是数学评价
跳绳多少个,平板支撑多少秒,坚持了多少天,这是体能评价
(因为疫情,录了各科的视频,参加线上评价)
上述这些,因为遭遇疫情提前离校,所以都是以家长自己诚信填表的方式出现,最终,班主任会给孩子一个漂亮的分数,鼓励每一颗小幼苗向阳而生,努力成长。
//寒假作业:寒假作业是参观一个当地景点,画一幅图,并视频讲解这个地方,无书面作业。
(寒假作业:参观景点画景点)
新人时期平稳结束,我和女儿们开始计划寒假可以去哪些地方玩;如果疫情严重,我们可以读哪些书。我们一起列了寒假计划表,每天写三个生字,做一页口算,听3本英语书,户外2小时。春节也就给娃放松了,只有户外运动得继续坚持。
07
从追着跑到稳步走
遥想女儿大班时,我也曾经跟着“瞎跑“,对照过江湖上流传的“牛蛙标准“。比如要达到多少识字量,拼音要能默能拼,数学口算100道题要达到几分钟完成。一边吐槽“这该死的内卷“,一边奋力盲跑,不敢停下,不知道终点在哪,也不知道这样能坚持多久。
报了许多班,周末在几个培训班之间通勤,这样的日子我也曾过了小半年。双减落地时,平地一声雷,而这几个月下来,作为小学低幼年级的家长,我觉得我和女儿非常幸运。学海12年,热身阶段,我们及时调整了方向,拿回了理智,才有了友爱的家庭环境,以及,肆意奔跑的童年。

全文完,作者是双胞胎妈妈毛栗子。

大家娃多大了?欢迎在评论里交流感受,分享疑问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