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过去一年,对全球影响巨大、大家十分关心的话题,仍旧是新冠大流行。这里,我们简单的分类总结2021年有关新冠疫情的大事件。
一、疫苗接种
际:
1. 春夏季节大力度推出疫苗第一及第二剂接种,为解决疫苗短缺,还推出了16岁以上人群混合打疫苗的方案(创意)。
2. 下半年儿童疫苗先后推出,5月5日推出为12-15岁接种疫苗,11月19日为5岁-11岁疫苗接种。
3. 诺瓦瓦克斯(Novavax):11月3日向加拿大卫生部提交紧急申请许可。
4. 5月7日和6月1日,我国国药中生(Sinopharm)和科兴中维(CoronaVac)研发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相继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紧急使用授权,纳入全球“紧急使用清单”。
5. 2021年,国药中生新冠灭活疫苗已在10个国家注册上市,112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获批紧急使用;科兴中维灭活疫苗累计供应全球50余个国家;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ConvideciaTM)先后在墨西哥、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智利、阿根廷等国获批紧急使用。
国内:
1. 我国多款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继国药中生北京所之后,科兴中维、国药中生武汉所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康希诺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先后获得批准附条件上市,智飞重组蛋白新冠疫苗、康泰生物和医科院生物所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先后获得批准紧急使用,有利于全国大规模接种。
2. 我国国药中生北京所、 武汉所、科兴中维、康希诺等研发企业的新冠疫苗,海外临床三期数据在国际权威期刊发布,效果良好,获得国际学术权威认可。
3. 12月29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全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超28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超12亿人, 占全国人口的85.64%。3-7岁人群接种疫苗已超4亿剂次。
4. 钟南山院士团队对 2021年5-6月的广东省新冠疫情分析显示,在成年人中,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对普通型患者保护率约70%,对重症患者的疫苗保护率为100%。国产新冠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病毒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效果。
5. 10月起,全国多地开展加强免疫接种程序。对18岁及以上完成全程基础免疫6个月以上人群批准接种国药中生北京所、武汉所、科兴中维、康希诺新冠疫苗加强针。张文宏、高福团队研究结果表明,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加强针,可以大幅提升对 Omicron 毒株的中和抗体和结合抗体水平。
6. 康希诺生物发布吸入式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沃森生物 mRNA 疫苗成为中国首个启动III期临床试验的新冠核酸疫苗;国药中生二代重组新冠疫苗在阿联酋获批紧急使用。
二、疫苗副作用
目前全面施打的新冠疫苗包括:莫德纳、辉瑞、强生、阿斯利康、俄国卫星5号和中国科兴等。接种这些疫苗都有哪些副作用,哪种副作用少?近期,《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和《The Lancet》等期刊发表了一系列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大致了解这几种疫苗的副作用情况。
事实上,疫苗接种,可以帮助激活人体免疫反应并产生抗体,此时,有些人会出现一般性副反应,如局部红肿、疼痛、周围淋巴结肿大、发烧、头痛、恶心等,通常在2~3天内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较严重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如超敏反应和急性心肌梗塞等需要及时救治。
以下表格总结了六种常见疫苗的副作用:
图片来源:http://www.zzgkyy.com/jkcj/13802.jhtml
图片来源:http://www.zzgkyy.com/jkcj/13802.jhtml
Modena为mRNA疫苗。根据其三期临床数据,发生最多的局部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的局部疼痛,约80%的人出现。全身副作用发生较多的依次为疲劳、肌肉疼痛和头痛。第二针副作用多于第一针。
图片来源:http://www.zzgkyy.com/jkcj/13802.jhtml
和Modena一样,辉瑞疫苗也为mRNA,其副反应与Modena类似。大多数人会出现疼痛的局部副反应。主要的全身副作用包括疲劳、头痛和肌肉疼痛等,发生比例比Modena稍低。第二针比第一针全身性副反应明显增加,但局部副反应变化不大。
美国CDC顾问表示,辉瑞公司(Pfizer)、德国BioNTech(BNT)公司以及莫德纳(Moderna)公司生产的mRNA新冠疫苗与一些年轻人接种后出现的心肌炎症状之间“可能存在关联”。但后来的数据表明,这是非常罕见的副作用,发生率很低——每10万名接种者中有2.7例(2.7 excess cases)。相比之下,未接种疫苗个体中的冠状病毒感染的心肌炎发生率为每10万名感染者中11例。
图片来源:http://www.zzgkyy.com/jkcj/13802.jhtml
阿斯利康疫苗为重组DNA腺病毒疫苗。它主要的局部副作用是疼痛、压痛和注射处发热。全身副作用与Modena和辉瑞疫苗大致相同。
阿斯利康疫苗最初备受钟爱,后来因为会引发罕见的与凝血有关的副作用(特别是在年轻中年女性)而备受质疑,导致欧洲及加拿大最终停止使用这种疫苗,目前加拿大怀疑与接种阿斯利康疫苗的死亡报告共有6起。
强生疫苗为腺病毒载体疫苗,一般而言,强生疫苗只需要注射一剂。然而,美国强生医药公司的两项研究报告显示,可以注射二剂,保护率提高近一倍。强生疫苗不良反应与其他疫苗大致相同。不良反应在年轻人(18-55岁)中出现的概率明显高于老年人(65岁以上)。此前,也有因接种强生疫苗而出现血栓致死等罕见病例。
中国科兴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在中国广泛接种。2021年4月,中国科兴公司新冠灭活疫苗CoronaVac在巴西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效力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发布。从数据上看,疫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7.1%,高于安慰剂组66.4%的数据,主要表现为给药部位疼痛。
总体来讲,目前广泛接种的疫苗安全性是非常好的。在加拿大,疫苗接种6276+万剂,29806出现副反应, 其中23103 是不严重的,6703严重(0.01%)。253例死亡,90例排除,122没有足够信息,41例在调查,6例与阿斯利康有关。
https://health-infobase.canada.ca/covid-19/vaccine-safety/
三、药物治疗突破性进展
10月初,默克公司首先推出,新冠口服药莫奈拉韦(Molnupiravir),感染初期服用,疗效显著可降低住院率50%, 意义重大。之后,11月初辉瑞公司再推出帕克洛维 (Paxlovid),降低住院率高达90%。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抗疫工具。关于这两个药物查阅北”美华人健康公众号”  或网站  www.cniw.org。
四、 变种和流行
1. Delta 变种
德尔塔新冠变种是于2020 年底首次在印度被发现,但全球蔓延及引起高度关注是在2021年4月底,并于2021 年 5 月 31 日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希腊字母命名。该变体被确定为印度第二波疫情的驱动因素之一。德尔塔变异株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核酸转阴时间长、更易发展为危重症等特点。加拿大4月22日采取相应的边境管理措施,包括停飞印度航班及要求入境两周内隔离。截至2021年9月22日,已有185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德尔塔变异株感染者。
2. 奥密克戎变种
自去年11月首次发现以来,新冠病毒的奥密克戎变体备受关注。主要原因是它携有大量基因突变,仅在其表面刺突蛋白上的变异就有大约30处,而新冠病毒正是通过刺突蛋白与人类细胞受体结合感染人体的。研究认为,一些变异可能会增强病毒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2日,奥密克戎毒株已传播至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在英国、美国等地,该毒株已取代德尔塔毒株成为当地主要流行毒株。来自南非、英国和丹麦的早期数据显示,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相较于德尔塔毒株感染者的住院风险更低。而目前观察到的住院风险降低,也可能与部分人通过感染或注射新冠疫苗获得免疫力有关。
更多关于奥密克戎的介绍请参考北美华人健康公众号的系列文章:
加拿大经历了第三波(5月-6月,德尔塔),第四波 (8月底-10月),第五波(11月下旬至今)
五、 奇葩新冠阴谋论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种有关疫情的阴谋论也在网上不断传播和发酵,尤其在美国。比如:“5G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罪魁祸首;疫苗里有芯片,能掌控人们的DNA;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试图通过推广疫苗,在所有人体内埋下芯片,以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 从科学上来说,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目前,美国仍有大约7000万人没有接种新冠疫苗。一些美国政客散播的不实消息使部分民众对疫苗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拒绝疫苗接种。这种态势持续下去,可能进一步降低美国新冠疫苗接种率。疫情政治化、奇葩阴谋论将会对疫情的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供稿:朱云
审阅:王培忠
相关文章推荐:
北美华人健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