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专业导师 Bella
圣母大学 会计学硕士
华东某财经院校 国际会计本科
01
关于圣母大学
1、小众“TOP 20”
我和圣母大学的故事或许在很久前就开始了——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电影《Rudy》,讲述的是圣母大学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橄榄球运动员 Rudy,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全美顶尖的球队,完成了自己人生中最高光的射门,而这所大学独特的气质与包容也从那个时候吸引了我。
在申请研究生的时候,我发现圣母大学还有很多吸引人的亮点:排名上,她的会计专业在全美是数一数二的;在教学模式上,她贯彻小班化教学,因而每个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同学之间的交流也会更深入。
作为文商科强校,圣母的校友网络非常强大,美国商界政界遍布校友的身影。圣母是全美校友捐款最多的学校之一,学校的基础设施基本都是新的,连学校的大金顶都会每年翻新。学校也非常重视校友,在美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已经回国的我居然还能收到了来自圣母大学的校刊杂志,这让我非常感动。
在就读过程中,我深感圣母大学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幸运的选择,专业任课的教授很友善,当我对继续深造的选择感到迷茫时,他们给出的建议非常中肯,协助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在我后来选择换专业继续学习时,他们也非常热情地做我的推荐人。
图片由导师提供
圣母大学在 U.S. NEWS 美国排名中位列 TOP 20,虽然在国际排名上没有太多的优势(这可能和排名标准、学校教学重心方面有关),但无论是教学风格校园环境还是专业实力都让我非常满意,而从长远发展来看,圣母会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
2、课程设置
圣母大学属于课程设置非常紧凑的一类高校,会计理学硕士项目的课程一年可以比得上本科两年的学习内容,对锻炼学习能力很有帮助。虽然我们平时空闲时间非常少,但是一起学习的时光真的很值得回味。
不仅如此,我们的课程含金量也很高,课程以求职为导向,我们许多课程的教授都是行业的大佬、或者四大的合伙人,而且教授们的人际网非常强,能请到很多行业大牛来做讲座,精英前辈们给了我很大的激励,也帮助我树立起职业发展的目标。
比如当时的高级审计课程,教授是美国国宝级的审计员,参与过非常多的跨国审计项目,实战经验非常丰富;还有我们的国际税法课程,邀请的是普华永道 houston 所的国际税务合伙人,上课时我和他有很多互动,给我未来的职业和学业发展许多建议;以及我们的兼并收购课程,邀请的是芝加哥大学的常驻教授。
图片由导师提供
我们的课程还和很多当地企业合作,比如我们会组队参加帮助当地公司做估值的工作,老师会把项目直接分发给我们,我们可以直接和企业的 CEO 或 CFO 直接沟通。
3、地理位置&校园环境
圣母大学是一所天主教学校,它坐落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密歇根湖畔的南本德市衣食住行非常方便,整个学校安保措施也很好。校园环境非常优美,有 St. Mary's Lake,平时可以去湖边骑车散心;还有漂亮的教堂,平时可以去参观;学校也会举办大型的体育比赛,有学生卡门票免费。
学校离美国的一线城市芝加哥很近,因此我们也可以享受到非常丰富的职业资源,如果你想要在美国找工作,可以多留意芝加哥的工作机会,我也有一些同学到了芝加哥的德勤和安永工作。
当然全美的四大流动性非常好,你也可以考虑选择别的州。整体来说,圣母大学项目在美国有很强的影响力,中国学生归国后的求职结果也不错,有很多毕业生在普华永道、德勤的事务所,也有一些同学选择先去中小企业拿到 H1B 再跳槽,这取决于你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努力程度。
02
一封“特别”的文书
因为我本科的专业是国际会计,所以很自然的想到通过留学来继续学习会计方面的知识,大二下学期我就开始着手准备申请。我申请过程比较很曲折,好在最后也拿到了不少 offer,而圣母大学,作为我最想去的学校,也是我收到的第一封有奖学金的 offer
图片由导师提供
圣母大学的文书很特别,要求我们选择三个印象深刻的事件进行描述,我们需要通过这些事件充分表现自己的个人特质。
圣母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社群意识希望学生能够有开拓的眼界,所以我的文书从这点出发,选择了去东南亚做志愿者的故事,和本科时候攒钱去俄罗斯看欧洲杯的故事
我觉得这些故事契合了圣母大学对一个合格的学生的想象:具有足够强的社会责任感,有探索的心态和精神,以及喜欢爱体育运动(圣母大学是一所体育强校,会对热衷体育的学生有天然的偏好)。
总的来说,圣母大学更关注申请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书就是我们突出性格特质的好方法,而关于专业的经历都体现在简历里。
我们当时专业 90 个人,13 个中国学生,陆本大概有 5-7 个,学校背景好的同学当然会有优势,不过也有部分实习或者工作非常不错的“双非”的同学。
图片由导师提供
如果你来自“双非”院校,想要申请排名比较高的院校,有三个方向需要注意,第一, gpa 越高越好,语言一定达标;第二,申请商科就业导向的项目,学校都会非常关注学生的工作能力,申请前要至少积累 2-3 段相关的实习;第三,找到突出自己特质的方式,避免同质化,比如可以展现自己的特殊经历(例如志愿者经历等)就是比较好的加分项。
对想要申请留学、尤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做好关于自身发展的思考和定位。我自己也踩过这方面的“坑”,因为在求职的问题还没想好的情况下,就先申请一些不太适合自己的项目因而浪费了部分时间精力,如果能早点做好新的规划,我在申请时能选择的院校和专业就会更多
我在自己做了导师之后,我也发现很多同学对自己定位和专业发展的认知非常不充分,比如有些本科生想直接 MBA 项目,通常意义上来说,MBA 的申请对象是具有工作经历 5-6 年以上的职场人,除了学费非常昂贵,课程的设置也是不太适合本科毕业生
图片由导师提供
对于申请者来说,做自我的定位和前期调研“难”且“重要”,我们很难避免国内外的信息差,对于海外大学之间的差异也不清楚,所以“定位”一定要尽早做,想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想要怎么样的环境,想去怎样的学校,也想明白每个目标院校的具体情况,千万不要抱着海投心态,浪费钱,还耗费精力。
不过,我非常能够理解的是,在大学期间就能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其实是很难的,所以我建议想申请商科的同学越早实习越好,通过实习大概了解行业状况,进一步的确认自己的职业目标,给自己留下探索的空间和时间。
03
新领域,新开始
后来,我回国后进入金融领域工作,也会有许多同学问起金融和会计领域之间的区别,我想分享一下我对这两个领域的看法。
图片由导师提供
对比金融和会计两个专业,会计类的岗位(比如审计),主要对公司财务报表内容的准确性负责,重点关注和培养你对公司财务和审计准则的认识,这是个比较专精的专业和岗位,也是整个金融行业的基础。
而金融相关岗位的工作相对更具包容度,选择的空间也更多,也更符合我目前的职业规划,股票研究、私募风投、金融量化都是非常热门的岗位
不过这两者还是有很多共通点,很多学会计的同学在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后也可以选择进入金融领域。
无论你想选择金融还是会计,它们都属于泛商科的范畴,除了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这个领域还要求从业者有比较强的学习、接受、容纳和交际能力,因为无论是金融还是会计,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工作,能够快速接受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才能更有利于我们在工作中提升自己。
图片由导师提供
最后的最后
很多同学都有在海外利用 OPT 等机会积累工作经历的想法,在最后我想把自己在美求职时总结的这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在海外求职确实会有很多困难,最紧迫的就是语言问题,不仅仅是课上用到的学术语言,还有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尤其是中国留学生需要在这方面突破舒适圈,主动、适当地与当地人接触。
图片由导师提供
其次是海外学习和工作时用到的商业和学术写作,和国内学到的英文写作差别比较大,比如我们做的 report 需要语言更简单凝练,也需要很强的逻辑性,如果你在这方面有待提高,可以多阅读商科相关的文章,做好逻辑性和措辞的训练。
虽然在美国求职很难,但我仍然鼓励大家勇敢地坚持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可能看似无法触及,可能非常的曲折,可能耗费时间精力远多于我们最初的想象,但我们“曲线救国”,总能通过其它意想不到的方式达到甚至超越自己的目标。
不要放弃地走下去,一定可以有很多宝贵的收获。
如果你想像学姐一样
写出特别又有吸引力的文书
扫描二维码,回复暗号【文书】
即可免费领取
文书写作手册.PDF
- End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