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2738
8年国际视角精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留美学子】导语
《触摸美国》是作者孙燕女士人生跨越30年、留美旅居中,酸甜苦辣的真实记录!一切来自作者穿越美国的东西南北、触摸到的人与事!点点滴滴、汇集成触击人心、揭示人性的随笔记录!
感谢作者孙燕女士授权【留美学子】连载,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足迹,穿越到几乎要被时代遗忘、却就发生在昨天、前天的那些故事里。
《触摸美国》
连载系列之九
作者 孙燕
第 17 节 南希医生
先生博士毕业后,找到了第一个工作,我们就离开了大学城。我一路上高高兴兴地边开车边欣赏沿途的风景。很快汽车就开到了路易斯顿旁的高山。我们的车太旧了,再加上挂着拖斗负重前行,爬坡时发动机的声音像老牛耕地时发出的喘息声。我们真怕它半路抛锚撇下我们,恨不得下车帮助推一把。
过了这座高山我们和车都松了一口气。这时一片无边无涯的开阔地呈现在眼前,我们的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汽车沿着著名的蛇河向西而行,我们尽情地欣赏着蛇河两侧旖旎多姿的景色。
开了将近八个小时的车,傍晚时分我们开进了目的地华盛顿州的边陲小城斯蒂文森,汽车直接开进了小城主街。夕阳下的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这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人们在晚饭后出来悠闲地散步聊天。我们把车停在路边,领着孩子下了车。一整天的旅途人困马乏,我们需要找一家旅馆住下来歇息。
先生看路旁几位美国人正在聊天,马上走过去询问附近有没有旅馆。这些美国人看见我们几个拖家带口的外国人,马上热心地和先生攀谈起来。几位美国人非常热心,先生跟他们聊了一会儿,得知他们三家是朋友,一家是戴博夫妇,两人经营着一家建筑公司,他们的办公室就在主街上。
一位女士叫玛丽莲,是一个画家,在主街上有一间画廊。另一位女士是瑞塔。戴博夫妇听说先生是爱达荷大学的博士,立刻对我们非常友好,原来他们的女儿刚刚考上WSU华盛顿州立大学上学。
WSU是华盛顿州排名第二的好大学,和爱达荷大学是姊妹学校,两个学校虽然分别属于两个州,却只相隔7英里,这个学校我们很熟悉。他们向先生了解了一些大学的情况。
交谈中他们得知先生要到金矿工作,这更增加了他们的兴趣。金矿在当地很有名,里面还有很多故事。当时天色已晚,我们需要找旅店,他们说会帮助我们。三家美国人商量了一下,叫我们先去瑞塔家暂住一宿,第二天他们再想办法。
瑞塔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漂亮女士,气质优雅像一个贵妇人。她的家是一座有将近一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她买下房子后刚刚做了翻新,房子的结构和里面的布置古朴典雅,像一座博物馆。瑞塔像接待老朋友一样把我们安排到一个客房。
她的先生在外地做生意,她不上班,家里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儿子。很快戴博夫妇和两个女儿一起来到了瑞塔家,并且带来了一个装满毛绒玩具的大筐给孩子们玩儿,还带来了甜点和水果。
戴博的大女儿瘦高文雅,她正准备去华盛顿州立大学,全家都非常高兴。她和先生谈了一会儿,问了几个问题。这边戴博的小女儿热情地陪着两个孩子玩玩具。他们还跟我们介绍了对我们以后的安置情况。
一切都跟做梦一样,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遇到了陌生的人,在素昧平生的人家里住下来,一切都发生得那么突然,又那么温馨,让人不敢相信这些都是真的。
没想到小城竟以这样的形式欢迎我们,小城的第一天给我们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
第二天一位身材高大的美国人来到瑞塔家,他叫南希,是一名牙科医生,是当地颇具名望的慈善家。他来接我们到他家暂住,直到我们找到长期住处。
我们跟着南希医生来到了他家,他的家在一座山上,一个三层的大房子,我们被安排在一层。南希太太看起来有点严肃,在以后的接触中我慢慢地了解到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妈妈。
在南希医生家安顿下来,两天的周末时间就过去了,第二天周一先生就去上班了。南希太太领着我女儿去学校办理上学手续。小城只有两千人,大家都认识南希医生和他的太太,女儿入学很顺利,第二天就正式上学了。校车会开到山上接送女儿,我每天带着儿子去车站接她放学,弟弟每天都急切地等着见到姐姐。
斯蒂文森当时的人口大约两千人。南希医生是这个小城唯一的牙科医生,时年七十多。南希医生德高望重,是小城的灵魂人物,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去的时候他已经退休了。
找到房子之前我们在南希医生家暂住了一周的时间。这期间南希医生和他的太太给我们讲了一些他们的故事。后来从小城的居民那里我们又了解到更多他们的事迹。
南希医生年轻时曾在美国空军服役,转业后到华盛顿州立大学读书,毕业后成为一名工程师。那时他已经成家并有了孩子。
由于孩子多负担重,工程师的工作收入不足以负担家庭庞大的开销,于是他在工作的同时攻读牙医专业。在工作与读书的双重压力下,他积劳成疾,最终身体累垮。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他突然累倒在路上,感觉自己就要死去,那种濒临死亡的绝望让他想了很多,那时他意识仍然清楚,但是四肢不能动。幸运的是一个过路人救了他,劫后余生的南希医生坚信这是上帝的救了他。
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从此他立志要用余生帮助别人,将爱传递下去。
在小城行医的时候,他经常为穷人减免医药费,小城里的很多人都受到过南希医生的帮助。由于他的乐善好施,使得他牙科诊所的收入都不能维持他的大家庭开支。因此他自己办了一个农场,养了几十头牛,以补贴家用。
1975越南发生排华惨案,大量越南华侨被推到大海上,当时美国接受了大量难民,南希医生家一共收养了九个华裔儿童难民。
南希夫妇将这九个孩子和自己的七个孩子一起抚养成人。后来南希医生还想方设法帮助这些孩子找到了他们的父母,并且为他们办了绿卡,让他们来到美国与孩子们团聚。
作为寄养家庭他们还经常临时收养有问题家庭的孩子,其中有一个残疾孩子一直在他们家长大。他们家最多的时候孩子的数量达到二十多个。他们家实行“军事化”管理,孩子们排好值班表轮流做家务,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南希太太跟我讲当时孩子们每天轮流洗澡,两天一次,大孩子帮助小孩子。她习惯了做一大家人的饭,光食物料理机她就用坏了好几个,可见她们家食物的用量是多么惊人。
现在孩子们都走了,她做饭还有点不习惯了。孩子们穿的衣服也是她亲手制作,家里有一间屋子专门用来做衣服,当时她给我看的时候,房间里还堆着一些布料等物品。
我可以想象得出当年这个超级大家庭的生活场景,是一个充满爱的热热闹闹的大家庭。
南希医生生活很简朴,房子里没有任何奢饰品,衣食用品都很简单。他们的房子在一座小山上,当时山坡上还有四头牛。院子里有一棵大梨树,每年会结很多梨子,南希太太都会做成罐头储存起来。她还给我品尝了前一年做的梨罐头。
那年秋天南希夫妇出门旅行几周,请我们帮忙照顾那几头牛,并告诉我梨子成熟后都归我所有,她不再做罐头了。我们每天开车去给牛喂草,给喂牛的水缸加水。每次去我都会看看梨子是否成熟,等着吃梨子。
可是有一天我们发现梨树上的梨子一个都没有了,地上也没有。我们断定是有人过来都摘走了,我们失望极了。等到南希医生回来后,我把梨树的情况告诉南希太太,结果出乎我的预料。
她告诉我是聪明的牛等到梨子成熟时用头把梨子撞下来吃了,她忘记告诉我们不要等梨子完全熟了就得摘,让我们空欢喜了一场。
我们在斯蒂文森住了一年的时间,搬走之前,南希医生将两颗实心的金牙送给我留作纪念,并告诉我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把它们卖掉,有事可以给他打对方付款的电话。他还说退休时他把所有的金牙和其它值钱的东西都捐给了教会,这是他仅剩的两颗金牙。
我当时感动极了,无论以后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不会把这两颗金牙卖掉的,我要把它们作为传家宝好好保存起来,与南希医生的故事一起传给我的后代,并让他们把南希医生的爱世世代代传下去。
当时南希医生已经患腿骨骨癌,南希太太告诉我他晚上经常腿疼得无法入睡,但是白天在我们面前他丝毫也没有表现出病痛,他总是把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别人,把痛苦隐藏起来。在我们搬走一年以后南希医生就离世了,她的太太也在几年后患癌症去世。
搬到加州以后我们在后院种了两棵梨树,每年梨花盛开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南希医生和他的太太,想起和他们相处的日子,虽然短暂但是印象深刻,永远都不会忘记。
南希医生的爱
是超越人性本能的大爱,
是无私的,
不求回报的爱。
这是美国精神,
这种精神得以传承
才是美国伟大的真正原因。
【触摸美国10】预告
在陌生的城市,作者一家遇到了许多好人,在“驰名”的金矿小镇工作,他们四口人一夜间也成了当地的名人。
然而满怀憧憬的金矿事业,真实的境况却是 .....
·
https://williampublishing.com/
作者孙燕
哈尔滨人氏,移居美国三十载,随夫君闯荡美国北东南西,纵览褒僵之无垠,横贯人文之熙明。择阳光之都,高科技之府而栖。幸哉!忧哉?悠哉!
自幼喜爱文学,不料误入医学之迷宫,主业牙医。在儿女投身正业之时,其母弃主从副。办杂志,行出版,风生水起。为人作嫁,把玩文字。乐哉!愚哉?壮哉!
原《美华文学》杂志社主编·、现威廉出版公司总编辑。
近期发表

留学第一年比你想象的还重要
内卷时代-父母如何匹配儿女未来
学生抑郁症比率最高的 美国前50所大学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