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疫情特殊期间,防疫很重要,但把控防疫的尺度更重要,否则凡事走到极端,都会出现问题。
来源:医脉通
作者:苏沐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有网友反映在唐山迁西一酒店隔离时,被告知饭后要服用连花清瘟并拍摄服药视频。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当事人张女士从北京低风险到达唐山迁西,提前4天向社区报备后,于6月17日抵唐,经过两次转运后于18日凌晨到达迁西某酒店隔离。
酒店工作人员送早餐时发放了连花清瘟,并告知其饭后服用并自行拍摄服药视频,如不服用,则将上报有关单位。

对此,酒店工作人员表示确有此事,“上面要求我们第一顿要看着人家吃。” 迁西县疫情指挥部集中隔离组工作人员回应称,对所有集中隔离人员发放该药物,“我们每顿都提供(连花清瘟),预防性服药,没强制塞嘴里,不愿意吃就签个承诺书。”
图源:微博截图
“连花清瘟”在很多隔离地点都有免费提供,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加上“拍摄服药视频”的枷锁,就纯纯变了味。
根据目前所有新闻信息,我们来看:
上面是这样要求的:
“正常来说,每顿都需要免费提供连花清瘟,如果隔离人员不愿意服用,需要签署承诺书,没有强制必须吃。”
但在执行中是这样的:
“你第一次必须要录制视频,而且每次都要必须吃,但是你不吃我也不可能强制你吃,录视频是上面要求规定的。”
必须吃?不强制?难道,这只是酒店工作人员的“低智商回答”?
到底是不是强制性的?到底需不需要上报单位?到底承诺书又有哪些条例?到底谁说的对又谁说的错?这些都无人得知。
如果只是为了完成“将隔离人员拍摄好的视频”机械性地发送给上面部门,那一份人情味的隔离岂不变成了一份冷冰冰的执行任务?
“层层加码”的事,在很多地区都有存在,由于它的普遍性,大家都习以为常、无力吐槽了。但大家对采访中相关工作人员口中的“强制指的是把药塞到嘴里”这种解释,并不买单。
图源:微博截图
在此事的评论区,我们还发现了另外一个争议点:连花清瘟到底能否预防新冠肺炎?
图源:微博截图
自疫情以来,连花清瘟曾多次陷入争议,以岭药业曾表示:
国内多家权威科研机构围绕连花清瘟抗新冠肺炎开展了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形成了防治新冠肺炎“细胞-动物-预防用药-临床治疗”证据链,实验证实该药对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及其变异毒株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1.在“预防效果”上,《循证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于2021年11月发表过一篇研究。
该研究招募了1976例新冠感染者的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其中1101例入组连花清瘟料治疗组,875例入组对照组,进行了14天的观察。
结果显示:连花清瘟干预组核酸检测阳性率0.27%显著低于对照组阳性率1.14%(具有统计学意义),密接人群预防应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肺炎阳性感染率达76%,同时安全性良好。
2022年3月24日,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六版)》,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被推荐用于医学观察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临床治疗期轻症、普通型、重型的治疗。
图源:官网截图
2.在“临床治疗”上,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等顶级专家于2020年5月16日在《植物医学》发表过一篇研究。
该研究基于2020年2月2日至2月15日在中国23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入组了284例被随机分配的患者,其中142人接受单独的常规治疗,142人接受常规治疗与连花清瘟胶囊组合。
结果显示:连花清瘟治疗组对于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的中位治愈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报告表明,连花清瘟治疗组中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图源:官网截图
其实早在2020年4月1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曾批准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在原批准适应症的基础上,增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新适应症,疗程7-10天。
而今年3月14日,国家卫健委也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其中有提到:处于医学观察期、或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的轻型和普通型病人,推荐服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在第九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连花清瘟是自疫情发生以来第6次被国家方案推荐。
对于“预防效果”的研究,有人质疑样本量小和样本分组非随机;对于“临床治疗”的研究,有人质疑没有严格采用“随机对照+双盲”。
以岭药业虽然有些是出于人道考虑,但并没有让自己“逃离”种种质疑,称:
2022年,连花清瘟治疗轻、中度COVID-19 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国内相关后续研究也正在开展中。
连花清瘟要想成为一个全球公认的治疗新冠药物,或许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基于目前的研究来看是有效的。
回到事件本身,免费提供药物是一件善举,但将其用在了“层层加码”这件事上,那就有些违背初衷了。
疫情特殊期间,防疫很重要,但把控防疫的尺度更重要,否则凡事走到极端,都会出现问题。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周刊、北京青年报、新华网等
责编|苏沐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戳这里,更有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