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独立情感研究所(ID:gh_f3e70ee87f19)
编辑/绘本学堂主创团队
糟糕原生家庭的恐怖在于,可以扭曲一个人的性格。而性格,是一个人命运的底色。
—— 绘本学堂主创团队
最近,湖北黄冈一个10岁的女孩跑到楼顶想跳楼,幸好被小区的保安及时发现救了回来。

被救后,民警一直耐心安慰着她,但女孩情绪依然很崩溃。
好不容易等到女孩妈妈赶来,本以为这下没事了。
谁知,妈妈不仅没有安抚,反而破口大骂。
本以为妈妈来了会耐心地安抚女孩的情绪,谁知道她刚见到女儿,就指着她一顿痛骂:
“你出门时我还给你穿好衣服,你怎么想的,你告诉我,你到底怎么想的?”
听到妈妈这样的话,孩子哭得更崩溃了。
民警惊呆了,连忙制止“你对你女儿那么凶干嘛!”
一个一心求死的孩子好不容易被拉了回来了,重新回到这个有光的世界。然而面对的,却还是母亲的愤怒、指责、咒骂……
我们大多数中国的父母,很容易把自己的关心用一种指责的方式讲出来。
孩子走路不小心被绊倒了,爸妈会说:”怎么那么不小心,能不能好好看路了?“
实际上他们内心的潜台词是:宝贝,现在马路上车多人也多,一定要好好看路,不然爸妈多担心你的安全啊。
孩子感冒了,爸妈会说:”让你多穿点衣服你不听,你看看又生病了吧“。
实际上他们内心的潜台词是:你看看你要是多穿点衣服就好了,肯定不会生病了,也不用来医院输液了,耽误学习不说,你自己多难受啊。
原生家庭,对待我们的方式,很容易影响到孩子的思想和日后的行为。
糟糕原生家庭的恐怖在于,可以扭曲一个人的性格。而性格,是一个人命运的底色。
2
前几天偶然刷到一条视频,颇有感触。曾经主持过《东方时空》的主持人李小萌,讲了自己童年时被父亲打骂的经历。
她说,自己其实是那种特别乖的小孩,从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但她的爸爸却会因为一些小事,关起门来打她。
以至于在她后来的人生中,非常害怕与别人起冲突,总是为了回避矛盾而不断退缩,从不敢为自己争取该有的利益。 
李小萌说,她也是咬着牙把这个故事说出来,就是希望让更多父母警醒,不要打孩子:
 “你以为教育了孩子,其实根本不是你表面看到的那样。相反,她要在非常漫长的人生中,花非常大的力气,去抵抗这种印迹。” 
这种抵抗,很多人都有。有问题的原生家庭,会导致你心里始终有一大块阴影。
后来虽然长大成人,甚至成了别人眼里非常优秀的人,却依然不得不极力与童年的糟糕经历对抗,苦不堪言。 
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话,道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所带来的烙印:
 家庭治愈大师萨提亚提出一个理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3
曾经有人说过一句话,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办法,就是羞辱他的自尊,这样会造成终生的阴影,一辈子都爬不起来。
这起事件,如果正在这样做的家长不反思,那么这样的悲剧,一定还会发生。
美国疾病控制欲预防中心曾对上万名学生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有15%的青少年,曾经严肃地考虑过自杀。
家长们如果依然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不需要尊严的,是可以随意打骂的、任意羞辱的,那么他们即使没有发生今天这样的悲剧,也会对以后的人生造成无法弥补的影响。
很多父母或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在他们眼里,我是你的父母,我生了你养了你,所以我就有指责你打骂你的权利。
全然不顾孩子也是一个有情绪有头脑有自尊的人。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
有人可能看过这张图片,这是一个泰国的父亲,那天孩子趴在收银台上玩游戏,被他看到了。
他破口大骂,羞辱孩子,和他发生争吵。随即他掏出一把上了膛的手枪拍在桌子上,说:“你怎么还不去死,有种你去死啊!”
听到这句话的孩子,没有任何犹豫地拿起手枪,饮弹自尽了。父亲在回过头来,孩子已经没有了呼吸,懊恼的他只能在地上打滚痛哭,但已无济于事。
人是环境的产物。每天耳濡目染,久而久之难免不被潜移默化。
她说,有一天悲哀地发现性子中的暴戾根深蒂固,它潜伏于体内,无声无息。但总会在某个时机露出端倪,暗示它的邪恶。如同一只城府很深的寄生虫。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长大的孩子,长期缺爱。一旦成年,就会像逃离牢笼一样逃离自己的家。走进社会,几近本能地追逐温暖,哪怕那是焚烧自己的火焰。
一提起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有钱没钱。
对于家庭来说,钱固然重要,可比钱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氛围”。
东野圭吾在《时生》中说:“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只能尽量打好它。”
我们讨论原生家庭,不是要把自己的问题都归咎于原生家庭,而是在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下,去探讨如何更好地走出原生家庭的枷锁,去改变现状,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的原生家庭塑造了你的原生性格,这种影响深刻且复杂,但我们依然有办法来找出其成因,通过一些方法来对其进行矫正。
告别缺爱、没安全感、习惯性讨好别人。不再自卑,懦弱,敏感,解除对爱情婚姻的恐惧;
不再重复父母的婚姻状态,建立更好的家庭;
学会与父母和解、和孩子沟通,让原生家庭的魔咒,到此为止。
关  于  本  文
● 文章来源:
本文来源:独立情感研究所,ID:gh_f3e70ee87f19, 爱是一种可以被学习的能力,我们的使命是让天下家庭更幸福,为全球华人定制情感方案。关注我们,每天教你一个情感知识,让你成长为情感高手!
● 图片来源: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新闻视频以及工作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即删。
● 商务联系:
微信号:kylehello003。
绘本爸妈精彩热文
今日绘本推荐
《三棵树的愿望》
-北方文艺出版社- 
绘本解读:这本绘本比较适合7到10岁的宝宝,“你长大了干什么?”这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想的问题,也会常常像书中的三棵小树一样说出来。然而当孩子发现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那时你还在他们身边吗?如果你能预先做些什么,你会告诉孩子什么呢?
这是一个代代相传的故事,父母用它来预备孩子,帮助孩子面对无数个人生难关。他是选择灰心与颓废,还是能像那三颗小树一样,终于能以一种更高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命运?这取决于今天你给他留下什么,即使有一天你不在他身边。
朋友圈还有跟多精彩内容和绘本推荐
长按二维码加我微信好友
👇👇👇
Hi,我们是伴读10年的绘本爸妈,
每天研究国内外先进的阅读/心理/育儿理念,
解读家庭阅读蕴含的学习力和养育力。
每日早晨8点见~
“分享”是一种交流,“点赞”是一种支持,“在看”是一种认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