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之后,大宝很郁闷,他盼了好久的长白山之行,搁浅了。
“爸爸,又是因为疫情吧?”他问川爸。去年,他俩本来要去西双版纳,出发前临时取消了。
“是啊,不过这次不像去年那般紧急取消,国内疫情刚有些抬头,我们就果断取消了。孩子你们的安全健康最重要,我们不能冒一点风险。”川爸回答。
虽然有些不开心,他也坦然接受
连续两年,取消板牙科考营所有寒假活动。去年,我们还说,疫情之下,辛苦一年赚的钱全亏了,我终于不焦虑了
今年,这句话我们也说不出口了,因为去年一年几乎没赚钱,没钱可以亏
但不知道为啥,相比去年,我们反而更淡定。
可能是因为深刻懂得,在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再大的个人得失也不算什么,生命健康最重要。

更有可能目睹祖国疫情防控的强大实力,疫苗的上市和广泛接种,预见春天已经不远。
相信宅家只是暂时的,待到春暖花开,我们又可以和大家结伴而行。
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怎么会舍得,她也舍不得我们吧~
2021年,板牙科考营依然会随时准备好,等到万事安全,立马带着孩子们出发,探索大千世界
~
虽然大宝完全接受这个寒假不能出门,但他一直都向往去东北睡大炕、吃冻梨、看雾凇,这些天一直缠着我帮他挖关于大东北的资料,还可怜巴巴地说,必须得多找一些,就当“望梅止渴”了
结果,还真被我挖出了一档躺在待看列表里好久的宝藏节目——《跟着书本去旅行》,最近正好出了“家在东北”专题。

我老早就听说过《跟着书本去旅行》的大名。

这是一档由央视十套科教频道打造的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

它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家名篇为线索,带孩子来到相关实景,瞻览古迹风貌、触摸历史文化,了解文史中的科学。

用每集20分钟的时间,让广袤土地上的文化遗产“活”了过来,让描摹的文字成了领路的精灵,带孩子从扁平的纸张里,走入立体的寰宇中,以好奇的天性发现——

书本从来不是死物,学习从来不是任务,而是认识世界、传承文明的强大助力。

就从大宝看的这一期“家在东北”说起,看看孩子跟着书本出发的旅程,会走出怎样的精彩吧。
游览神州大地,通晓民俗风情
“家在东北”是2020年12月29日新鲜出炉的一期,恰好应和了隆冬时节孩子对雪的向往。
这一期的书本线索,是部编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一文。
作者端木蕻良,借散文抒情,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故乡饱满而深沉的眷恋。

七年级的课文,二年级的大宝虽然还读不太懂,但这并不妨碍他跟着念,更不会影响他对银白色的关东原野的好奇心

究竟是怎样的大地母亲,让作者怀着炽痛的热爱,为她写下无法忘怀的字句?
孩子们跟着书本来到的,是地处松嫩平原上、松花江畔的吉林省松原市。
这里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滋养了世世代代生长在这里的劳动者。即便是冬季严寒、银装素裹,人们依旧活力充沛地工作和生活着。
书本旅行团的领队姐姐王婧,带着孩子们来到雪原上,迎接他们的是极低气温。

为了展示大东北到底有多冷,领队姐姐来了一招绝活:保温杯里的热水泼上天,画出了条美丽的弧线,变成了漫天的冰雾。
大宝看到这儿,两眼发光,“十万个为什么”准时上线。
节目给出了答案:
泼出的热水形成细小的液滴,遇到极低的温度,瞬间由外向内冻结成冰。
水温越高,气温越低,液滴越小,水滴结冰的视觉效果越明显。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频繁。

在这片土地上,寒冷一直是人们世代伴随的生存难题。他们是如何在低温中保暖的?他们的取暖方式,又跟土地有什么关系呢?

世世代代的东北人,为了战胜严寒,形成了很多智慧结晶。
比如,平原上最典型的住房——泥草房。
外表看起来,是平平无奇的泥土颜色,被戏称为“土房子”。

但离近了观察,才发现,房子的墙壁,是用干草和泥土掺杂垒砌的。
为什么会这样建造房子呢?原来,草和土构成的墙壁有三个作用:防止雨水冲刷、防寒保暖、防止热胀冷缩产生裂缝。
砌墙的土,也是有讲究的:外侧是松嫩平原上的盐碱土,防水性比较好;内里是黄黏土,保暖性比较好、比较结实。
东北的屋宅还有个特点,就是南窗大、北窗小,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来采光采暖。

但只靠阳光取暖,自然是不够的,这里就要说到另一样东北名产了:
炕。

土炕,也叫火炕,是冬季时整个屋子的主要热源。
《旧唐书》中曾有记载:“冬月皆作长坑,下燃煴火以取暖。”不但描述了土炕的基本构造,还说明了炕的功能和用途。

炕的热源是炉灶,点燃炉灶后,热量会通过进烟口进入炕洞,曲折盘旋,促使炕面发热,然后经由出烟口从烟囱中排出去。

继续往下看才知道,原来炕的存在由来已久,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曾带大军征东,到达东北正直深秋,雨雪交加,天气寒冷,很多士兵都被伤寒病痛折磨。
但当地人却很少得这种病。原来,当地人住在半地下的房子中,地上铺着干草,干草下还有烧土产生的热气,就是当时的炕了。
于是士兵们模仿当地人的做法,治好了伤寒疾病。
热炕头就是东北的宝,脱掉厚重冰冷的外套,盘腿一坐,由温度而生出的幸福感,真是无可比拟。
炕,早已不单单是睡觉的场所,更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土地的联结和羁绊。
大宝看到屏幕中的一张张笑脸,也向往得不行。
接下来,孩子们又跟着东北作家迟子建笔下的《关于年货的记忆》,去寻找和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看到冻梨的出现,大宝立刻来了兴趣,他早就对这种黑梨子好奇不已了。
冻梨,顾名思义,就是被冻过的梨。过去,由于食品匮乏,加上没有水果保鲜技术和保鲜运输等储藏条件,冻梨、冻柿子,成了东北人民冬季最常见到的水果。
那冻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为什么会是黑色的呢?好吃吗?

冻梨的历史也很悠久了,北宋时期的庞元英在《文昌杂录》中就曾有记载,称其“冰冻不可食”。

其实,并不是冻梨不能吃,而是庞元英和广大外地游客一样,一开始并不了解这种黑黝黝的水果。

冻梨通常选用晚熟的梨,也就是秋梨。梨的果皮中含有一种氧化酶,在低温环境下活性很强,能让果皮发生氧化反应,颜色慢慢变黑。

冻梨的吃法也不同于一般水果,有其特殊的方式:要先放在凉水里浸泡半小时左右。
时间到了,冻梨的表面上结起了一层冰壳,就“缓”得差不多了。

敲碎冰壳,里边的冻梨就软了,吃起来和新鲜的梨子一个味道。

用冷冻的方式来储存食物,属于东北地区的天时地利。以前常听东北的童靴说,冬天的老家,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这下是深有体会了。
这趟跟着书本出游的东北之旅,把本来只存在于文字中的“土地”和“年货”变得具体形象,字里行间深沉绵密的情感也因此能引发共情,还传授了不少藏在习俗背后的科学道理。
除此之外,孩子们还跟着贾平凹的《拴马桩》,来到了古都西安,感受繁华城邦的变迁和关中文化的魅力,了解了“房子半边盖”的原因:
跟着课文
《葡萄沟》
,来到了火焰山下的吐鲁番,走进这个地理条件独特的桃源绿洲中,体会“瓜果之乡”的名副其实:

孩子们透过追随书本、跨越神州大地的旅行,亲身体验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土地眷恋、家乡情怀,更挖掘发现了许多因着地域而生的民俗习惯、风土人情。
徜徉历史长河,赏鉴旧时风貌
能带着孩子去旅行的书本,可不仅仅是文学书籍,还有历史书籍。
比如2020年12月10日上线的“寻访周口店”专题,便是以历史课本中对旧石器时代的介绍为线索的。
跟随书本的指引,旅行团来到了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1929年,周口店龙骨山成了学界瞩目的焦点。从三颗牙齿到完整的头盖骨,古人类曾在此生存过的确凿证据,逐一展示在世人眼前。

从此,周口店成了世界闻名的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考古遗址。
这座博物馆造型很独特,有的孩子觉得像乌龟壳,有的孩子觉得像鸟巢,还有孩子觉得像金字塔呢
而正确答案,就藏在博物馆的展品之中——
原来,就是北京人时期重要的文化元素:石器
说到周口店,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那张印在历史课本上的北京人头盖骨复原人像。
▲就是这张图
可是,为什么博物馆外形的灵感来源,却是北京人生活地区出土的石器呢?
人类之所以能与动物区分,有两个因素:一是人类可以直立行走;二是人类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而这大量的石器,就是“北京人属于直立人”的绝好佐证,是其生活的一种重要体现。
石器之所以区别于一般的石头,是因为它们都是有人工的取向性在里面,也就是说,人们会因为生活的不同需要,而选择制作不同形状的石器。
课本中根据工具的作用,把石器分为四种类型:尖状器、刮削器、石锤、石砧。

但这些抽象的名称概念,只有看到了实物,才能真正脱出课本、对号入座,被孩子真正掌握。
比如说刮削器,实际上是扁片状的,有一个很锋利的面,像个刀片一样,主要用来切割食物。
而且,刮削器不一定只有这一个用途,更不是说其他工具不能用来切割,远古时代的人们其实和现在的人一样,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趁手的工具。
而博物馆灵感来源的石器,是课本上没有提到的另一种工具:砍砸器。

这种砍砸器,也是北京人使用石器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类型,主要用来掷向猎物、提高捕获猎物的概率。
身为现代人的我们,研发了许多趁手的工具,能够轻车熟路地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果不会,也有很多渠道去学习;
远古时期的北京人,虽然没有如此便利的条件,却也能凭借智慧,从生活当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付诸于石器工具的发明创造上。
那么,工具究竟是如何从无到有,甚至日益精进的呢?
光说不练假把式,来一个食物切割大挑战,让孩子们亲自对比跨越了几十万年时间的工具,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

孩子们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石器,尝试削苹果、剥橙子、砸核桃,和对面手握现代工具的家长们开始了比赛。
用石器砸核桃很容易,拿块大的一使劲儿就行。
但削苹果、剥橙子就难上加难了。石器看起来尖利,却不如小刀轻便灵活,忙了半天,孩子们也没能成功去除果皮。
石器的使用,远没有读书时以为的那么简单;而不借助任何工具的生活,更是现代人无法想象和承受得艰难。
北京人的勇敢尝试,不止于制作和使用石器工具,他们还利用自己的智慧,控制了凶险难测的火。

课本中提到过的烧骨、烧石和灰烬,在博物馆之旅中都被孩子亲眼见证,成为了北京人使用过火的有力证据。
也许一开始,远古时期的人们是在一场雷雨后发现了被闪电引燃的树木。之后,他们利用木棒制成火把,把火带入了洞穴生活之中,用来烧烤食物、照明、驱赶猛兽。
火的使用,代表着人类开始克服对大自然的畏惧感、利用自然资源,也带来了人类身体的改变和进化。
比如,火烤的熟食,对咬合力量的要求降低,人类不用很使劲地去撕咬食物了,下颌骨变窄变薄,让现代人的面部骨骼与北京人有了很大的不同。

人类从众生万物中脱颖而出,与自然相处的同时,又在与自然博弈,一步步摆脱了粗鲁和野蛮,走向现代文明。
孩子们还在旅途中,
来到了“盐运之城”山西运城,
见识了明代科学著作
《天工开物》
中提到的盐池,了解了池盐的生产历史:

又追着蒲松龄的笔墨,亲临
《聊斋志异·王子安》
这篇故事中的
江南贡院
,探究贯穿了整个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和它背后的细节:

而这些饱经风霜岁月的过往汗青,在孩子跟随课本出发的旅行之中,从书页上的寥寥几句变得丰盈厚重,更真实、更立体地刻印进了名为“文明”的血脉传承里。
熟知文化意象,领略名家风采
纵观古今诗词文学,意象的使用,数不胜数。
所谓意象,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作者把特定的思想感情融入特定的事物中,借物抒情,形成约定俗成、有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比如“月亮”,便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意象,在孩子的语文课本中常能见到
2020年11月18日上线的“探月”专题,便以部编版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的《十五夜望月》一诗为书本线索,带孩子展开探索月亮的旅途,去挖掘文人学士对星辰寄托的特殊情思。
先来看看这首诗,描写了中秋赏月的情境。为什么人们要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要赏月呢?
我们的第一反应,当时是觉得,因为这一天,月亮又圆又大又亮呀!正如诗人所说,“今夜月明人尽望”。

那月月都有月圆之日,为什么八月十五的月亮,才符合“又圆又大又亮”的赏月标准呢?
还有,为什么圆圆的满月如此稀有,平时我们更多见到的,是镰刀型、船型的月亮呢?为什么月亮的形状会不停变化呢?
带着这些读诗时发现的问题,孩子们踏上旅程,去请教了对月亮颇有研究的北京天文馆副馆长齐锐老师。
齐老师解释了月亮形状变化的原因:月亮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才让人类得以看到。
所以,根据太阳、月亮、地球三者位置的不同,我们在不同日期、甚至每天的不同时段,看到的月亮都有不同。

而智慧的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一现象,就像苏轼曾写下的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月亮的阴晴圆缺,便是“月相”的道理。
接着,齐老师以图为例,展示了月相的变化,有全黑的新月,弯弯牙儿的蛾眉月、有个大肚子的张弦月……月亮的不同形状,是因朔望月的盈亏周期而产生。
不同月相出现的日期各异,在一天中出现的具体时间也有变化。
比方说,上弦月会在半夜时分落山;黎明前会出现的残月;天气好的白天,还可能看到日月同辉的景象。
这些月亮的形象,也曾出现在古人的诗文中:
比如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写就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的就是天边的一弯残月,并且还点出了残月出现的时间,是在拂晓黎明时分。

原来,柳永写的这首词,不但意境上乘,还是有天文科学依据的。
为什么古人对咏月情有独钟,写下了那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呢?

月亮作为夜空中最明亮、最受瞩目、变化最明显的天体,很容易勾起人们的创作欲望,能够表达多方面的情感——

月亮能够烘托清幽的气氛,表达诗人自在旷达的情怀。
比如唐代诗人司空图笔下的“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便是在说:如果今夜天空中没有月亮,就如同虚度春秋一般。
借由月亮,也能表达诗人的思乡、相思之情。
《十五夜望月》中写到的月亮意象,便是这个作用。还有耳熟能详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亦是更加直白地表达出李白的静夜思乡之情。
月亮还可以用来表达诗人对时空永恒的哲学思考。
仍是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人生苦短,月光绵长,我们现在无法看到古时候的月亮光辉,而这轮明月却是如此静谧地穿越了时空,陪伴着每一个曾举头仰望着它的人。

自古以来,夜晚天上的月亮,给人们带来许多灵感的点拨和情感的寄托,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
古人眼中的明月,充满了未知的神秘,而神秘,会激发出探索的欲望。人们正是在对穹顶宇宙的探索之中,发现了月亮和星星的更多秘密。

孩子们的脚步,来到了位于北京城里的古观象台。这座古观象台建于1442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
人们观测日月星辰,找到了其中的运行规律,从而制定出了科学的时间历法。

有了时间历法,我们就能知道每一天几点日出、几点日落,还能知道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是怎样变换的。
时间历法,根据观测的星体对象不同,分为两大类:以观测太阳为主制定的历法,叫做阳历;以观测月亮为主制定的历法,叫做阴历。
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发明出了圭表测影法:用垂直于地面的木杆影子的变化来计测时节。

汉代时期,汉武帝颁布的《太初历》,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第一部农历历法。
此后的两千年间,人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一步一步改进历法,做到更加精确。
1280年,元代科学家郭守敬,通过三年多、200多次的测量计算,编订《授时历》,采用365.2425日作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

这个数值,与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相同,比欧洲的“格里高利历”早了300年。

想象一下,千百年前,古人没有电、没有网,甚至连现在观月观星最基本所需的望远镜都没有,那他们是怎么观测和研究这些遥远的日月星辰的呢?
其实,古人凭借着聪明才智,创造性地设计和制造了不少用于观测天空的精巧仪器。

比如,这台象限仪,是用来测量星星的地平高度的:
还有这台地平经仪,是在水平方向上,测量星星的经度方位的:
一个负责测量星星的纬度,一个负责测量星星的经度,二者要协同工作,有点繁琐。于是,就有了融合升级两种功能的2.0版本:地平经纬仪。

还有最”年轻“、名字最浪漫的仪器:玑衡抚辰仪。
这个名字,出自《尚书》“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而“抚”,是“顺”的意思。
天文学家在观测天上的星星时,就是在摸索捋顺那些遥不可及的星光的万千规律,文学与科学,正是在此刻完美交织。

人们永远对月亮、星辰,有着美好的遐想。
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在用智慧了解了日月星辰的运转规律之后,依然能用心感受到“月亮”这个美好的意象所传递的历史脉络和涤荡的人文情怀。

透过文字,透过月光,孩子们也看到了那些曾举杯仰望着月亮的文学大家,他们用笔下出神入化的粒粒文字,为后人铺垫出的一路风景。
在这沿途的重重景色之中,孩子们走入风筝乐园,赏玩了天上飞翔的轻盈精灵,体会到吴友如在《题画诗》中,借“风筝”之意象表达的高远之志,和乐观向上的情怀:
孩子们还一起探索了诗词中的诸多“渡口”。如韦应物笔下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王安石写就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诗人与渡口,又有怎样的故事? 
早已会默诵王之涣的《凉州词》,更想一睹“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壮阔景象;

早就能熟读《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更想了解邺县其城、漳河其水的地理特点、人文风俗,以及如今模样;
早可以鉴赏《安塞腰鼓》的写作手法,更想发自内心地领略过西北人民质朴爽利的性格……
疫情之下,或许我们无法如往常一样说走就走,浏览别样城池、锦绣山川;
但我们的精神是自由的,仍然可以透过书本,去触碰那些藏在历史光阴里的人和事,和隐于四海九州中的情和景。
孩子寒假时,不如阖家围坐,一起看看《跟着书本去旅行》。
让我们跟着文字去见识这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让笔墨纸页的力量震撼心魄,让民族文化的厚重丰盈灵魂,让艺术与科学融合成阅读的硕果。
希望每一个踏上旅途的孩子,在读懂课本、掌握知识、了解历史、传承文化之外,更能以骄傲而坚定的步伐,向着自己发光的理想,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如何观看纪录片
麻烦大家点赞或点个“在看”,转发一下文章,再去公号对话框里回复“书本旅行”,就可以获取观影链接了~
推荐阅读
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一连三击:“赞”“在看”和“分享”,或者直截了当给【mom看世界】加个星标,茫茫人海我们不走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