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昀说——《企业家》杂志中国十大80后CEO王晨昀的个人订阅号。大部分文章为原创。主要有创业心得、独立思考、两性情感这三类文章。
双十一本来是光棍节。后来被阿里活生生造成了购物节。入驻阿里的商家当然愿意配合造势。于是双十一的初衷就被人淡忘了。
说到双十一,我是很反感的,因为这是赤裸裸的交智商税的日子。
1、人性造成了,你觉得双十一这天便宜,就会多买。多买结果是你会买一些原本不会买,用不到的东西。最后也大概率是用不到的。所以双十一购物不是节约,而是浪费。
2、真正想做到只购买一直经常用的东西,但因为家里断货了也不买,只等到双十一那天打折可能会特别便宜才买的人,简直就是吝啬鬼中的极品。这类人也是凤毛麟角。当然,这类人在双十一消费也许是赚到的。
3、为什么上面用“可能会特别便宜”中的“可能”字样,是因为大部分商家,会在双十一这天来临前的几个月就开始调价。——你没看错,是提前几个月就调高价格了。然后等到消费者那天觉得很便宜。买家永远没有卖家精是真的。只有小部分商家,那天会不赚钱,或者亏本卖。我不愿意做这种筛选,有这些比较筛选时间,我早赚到折扣的差价了。
4、透支消费。我相信现在大部分人的支付宝花呗都已经或即将被阿里增加了临时额度,让你在双十一那天可以多花一些钱。而回到第1条所述,大部分东西你其实是用不到的。多买多用,不买也不会用。而看着花呗额度增加,很多年轻人都会控制不住自己,提前消费。所以双十一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商家订单也会急剧减少,消费者也不太会买东西。
5、我在20年前就开始做电商,那个时候电商完全没有普及,我还要跟别人电话里解释,在网上买东西是靠谱的,你是能收到货的。你用邮局汇款支付就可以之类。那个时候我希望能有各种节日,我作为商家,知道节日越多,对我们越好。但对消费者并没有实际的什么好处。所以我知道双11、双12、618,818等等,商家或者平台营造出来购物节。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快“榨干”消费者。而不会有其他为消费者着想的目的。因为如果有为消费者着想的目的,平日里早就降价更多了。
6、所以说到底,对于商家而言每一个营造的购物节都在透支着顾客消费。杀鸡取卵,看着营业额上去,又下来。最终赚到一些钱,更多赚到的是屯在仓库的货源。
7、说了这么些,也没有用。改变不了什么,很多人可能还会留言跟我说不要把这种节日当真,大家图个热闹而已这种屁话。说真的,认知深度的提升不是3年5年的事情。大部分人对双十一的反感,会在5年或者10年之后。但从双11,春节集五福,拼多多砍一刀等等,你都能看出一个人的智商税程度。
(完)

王晨昀的私密会员圈:我的三个知识星球(会员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