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你所知,这篇文章是要从历史中寻找一些经验。
也许你不太知道,这轮贸易战不过是中美博弈的一部分,时间是三五年分晓,一代人的拉锯战,或者半个世纪的持久战。其实我也不太知道,所以我才试着从历史中寻找经验。
在我眼中,在我理解的立体史观中,华夏文明史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帝国时代的农耕文明部分和共和国工业文明部分。共和国时代的难题,通常要从那个人身上寻找经验。
纵观那个人的一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刻之一是在1937年和1938年。那是中华民族的低谷,日军仰仗自己的先发优势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如今贸易战,美国仰仗其超级大国的地位,对中国的科技企业华为、中兴等肆无忌惮地围剿制裁,对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悍然增加关税,还放风要对大疆、海康等各行头部制造业企业制裁调查,所有这一切都不再是讲道理,而是要回到丛林规则中用蛮力去实现目的。如何化解这个巨大的压力?
日军悍然进攻的那段时间,也是那个人的信念最为执着坚定的时刻。
坚定的信念加上活跃的思想,他写下三篇文章:《实践论》、《矛盾论》和《论持久战》。这三篇文章,给接下来的组织中国化奠定了基础,也为八路军在敌后生存提供了理论依据。世人想起那个人,多半会推《论持久战》。实际上没有《矛盾论》和《实践论》做铺垫,就没有《论持久战》。
所谓实践论: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这个有点类似于古人推崇的“行知合一”。通俗一点说:先干,再想,再干,再想。干多了,想多了,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所谓矛盾论:事物本质上一分为二,对立的。但是在彼此交替作用时又合而为一,统一的。归纳起来遵循对立统一规律。
按照这个思想,胜败也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彼此共存,相互转化。今日失败,来日总结经验教训再战,那就可以成功。一时失败没啥,只要能换来最后的成功,那么失败也是一种胜利。一时的牺牲,只要能换来最后的胜利,那么牺牲就是有价值的。项羽百战胜九十九,垓下一战而亡,所有胜利果实化为乌有。
《论持久战》写在抗战局势最黑暗的时刻,正面战场不断撤退,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刚刚投降,失败的思潮在华夏大地蔓延。文章的开篇驳斥“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引出自己的观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
为什么抗日战争不能速胜?答曰:日本是一个强国,其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远不如日本之强;这决定了中日战争的不可避免和中国的不能速胜。
为什么中国不会失败?答曰:日本国土较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的战争。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而且日本侵略中国,不义之战,越打越弱。中国自卫反击,正义之战,越打越强。
综合对比,抗战是持久战。最终抗战打了八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最长的主战场,并且中国赢得最终的胜利。日本汇集了千年的国运,最终因投降而告终。
纵观贸易战每一个阶段,几乎也充斥着“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但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双方优劣,就会发现既不存在“中国必亡论”,也不存在“中国速胜论”,注定也是一场持久战。
中难速胜之理由,说说美优势
贸易战中,目前美国的优势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美优势之一,在硬件高端制造业领域,美国具备很多优势。比如芯片、比如大飞机,以及相关产业的核心部件。另外美国还可以通过盟友和条约控制欧亚其他高端制造业,比如荷兰的光刻机,比如三星的屏幕。台积电这样的代工巨头,也依赖美国。目前美国打压华为,就是先从芯片制造业下手。美国用这一招制服了中兴,但对华为没用。因为华为在十几年前已经搞了“备胎”海思,扛过第一波制裁。
美优势之二,比高端信息更强大的地方在软件信息领域,美国在此占有开源与系统生态优势。比如谷歌、微软、苹果等巨头搞出各种系统生态,全世界科技公司为系统生态价码做贡献。反过来在贸易战中,美国通过行政手段逼迫巨头对华为开刀。520日,据路透报道,消息人士称谷歌母公司Alphabet已经停止与华为的业务,华为可能会在国外市场面临着升级Android版本、搭载谷歌服务等方面遇到困境。华为只能使用Android的公开版本,无法访问谷歌的专有应用和服务。
这里的专有应用和服务应该是谷歌的GMS服务,该服务与Android系统不同,是需要谷歌认证及收费才能使用的,包含Google PlayGmailYouTube等应用。
华为可以继续使用开源的Android系统(AOSP),所以这些举措对国内用户而言基本毫无影响,但对于看重谷歌服务的国外市场,对华为海外手机市场,势必受到影响。如果这还不够,估计美国政府会逼迫微软对华为出手,从而影响华为的电脑市场。
美优势之三,比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更强大的是美元霸权系统。目前的世界贸易规则,基本框架源自于二战之后的秩序,主要由美国主导。这些规则很多对美国非常有利,主要体现在美元霸权系统。尤其是全球化产业链布局,把美国推上超级霸主地位,同时间接帮助美国在冷战中战胜苏联。
从小的方面说,美国会拿走单个产业链附加值高的部分,比方说苹果生态产业链,美国拿走绝大部分利益。中国虽然是苹果的生产工厂,但仅仅得到小部分利润。但是在贸易战中,因为苹果在中国生产,特朗普认为中美贸易顺差过大。另外服务业,美国对中国是顺差,但美国却不把这部分统计入双方贸易额度內。因此中美贸易差,其实没有美国统计的那么夸张。但美国用那个夸张的数据发动了贸易战。
从大的方面说,整个美元系统就是美国在贸易规则中最直接的获利体现。美元主导的商品交易,建立在美元基础上的贸易规则,让美国可以满世界吸血。这么多年来,美国凭借美元霸权获得大量廉价资本,从而用低廉的价格享受到全世界的优质商品,并且维持物价温和膨胀。实际上美国发动贸易战,本质就是搞强势美元吸血,把世界资本赶回北美接盘高位资产,从而缓解自身债务危机。
从低向高,这是美国的三大优势:
硬件高端制造业系统
信息软件服务系统
美元全球霸权系统
这三大系统的优势,从低级向高级,让美国在过去很多年无往而不利,也是特朗普与历届美国总统嚣张跋扈的底气之所在。在拉美,在东欧,在东南亚,美国有过光辉的胜利记录。但是这一次对中国,注定不能成功。
中不会失败的理由,也谈中方优势
对于气势汹汹的美国,很多人感到恐惧,毕竟美国看起来很强大。但强大的美国之所以选择和中国玩贸易战,就是因为中国也强大。当初日本敢侵犯中国,就因为缺中国乏工业基础。但如今情随势移,美国固然有它明显的优势,但中国也有自身优势。
中优势之一,中国的经济纵深非常宽阔。虽然中国经济体量不如美国,但是在工业体系这一块,中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意味着,中国有一个举世无双、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从服装鞋袜到航空航天的一切工业产品,为世界唯一的全产业链国家。这种工业纵深在整个文明史上极为罕见而独特。
中优势之二,中国是世界第一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大国。工业文明周期内,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是灵魂。当初美国崛起,就是从坐上工业第一大国和贸易第一大国开始的。当然中国工业体量虽大,但高精尖不足。所以中国必须产业升级。华为恰好是中国科技企业中的龙头之一,是中国产业升级排头兵,也就成了贸易战中被打压的对象。如果中国完成产业升级,那么经济体量完胜美国。所以美国嘶声力竭发动贸易战,就是守成大国对新兴大国的敌视。
中优势之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生态文明圈。中国是目前唯一从古文明延续到现代文明的国家。中国近代落伍,是因为农耕文明对工业文明落伍。完成工业化之后,中国庞大的人口与文明足以支撑起一个完整的体系。
换句话说,如果人类文明史在工业文明终止,中国自己也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圈,自给自足。这种工业体量和工业纵深,在工业文明周期内,足以抵挡任何形态的贸易战冲击。看到一个有趣的段子。
虽然是段子,也反应出中国经济的大纵深。当初中国依托庞大的国土纵深打赢了抗日战争。今日中美贸易战,中国的依托就是经济大纵深。尽管中共经济纵深足够强大,但是中美贸易博弈注定也是一场持久战。
贸易持久战
那个人在《论持久战》中预见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
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那个人着重指出,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
为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还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应是战略的反攻战。
中美贸易战如今的形态,总体上还是敌强我弱。基本上也要经历三个阶段。
贸易战第一阶段:美依靠其硬件、软件、货币系统优势战略进攻。中见招拆招,战略防御。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至少要两三年。为什么呢?因为美国的这些优势是经过长时间形成的,在世界格局中有一个惯性延续。美掐断中科技企业高端硬件供应链,中需要找到替代品。华为虽然拿出备胎“海思”,但整个供应链非常庞大,更替需要一个时间周期。
贸易战第一阶段结束的标志,就是美无法再通过高端硬件系统卡中企的脖子,再也不会出现中兴事件。到那个时候,中国庞大的工业纵深就会发挥关键作用。
贸易战第二阶段:美依靠其优势软件系统和中拉锯博弈。比方说谷歌、微软等美国企业不再对中国企业提供新增软件服务,同时通过盟友关系影响类似于英国ARM等公司不再对中国公司提供新增软件服务。中企开始开发自己的开源代码系统,构建自己的信息系统构架。这个时间不好判断。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些从技术上不是太大的难题,难就难在如何和既有产品融合与被市场接纳上。打比方说,微信为社交巨头,其他科技公司另开发社交系统,技术不难,但想让用户放弃微信去用新的社交软件,很难。
所以贸易战第一阶段完成之后,整个第二阶段的拉锯时间不好判断。这取决于中企构建开源代码与信息系统的时间,以及被市场认可接受的时间。如果仅仅是中国市场还好,可以依靠行政手段解决。但既然要走向星辰大海,就有无法通过行政手段解决的外部市场。
贸易战第三阶段:霸权美元系统还能支撑多久?美元霸权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神经中枢,而且影响着全世界。所有世界贸易,大多数离不开美元系统。即便是现阶段的中,从贸易到货币发行,都受美元系统影响。美元霸权的周期,意味着博弈时间的长短。
美元的支撑点大约有四:
军事机器
政治体制
工业硬件系统
信息软件系统
军事上讲,当今还没有哪个国家真的可以在军事上威胁美国。但是如果美国再一次陷入类似于越战那样的泥潭,美元基础就会动摇。这就是美国对于是否对伊朗动手很谨慎的原因。因为伊朗可以依托国土纵深进行抵抗,因为欧洲盟友对打伊朗并不上心,还在嚷嚷着要建欧洲军。
美打伊拉克和阿富汗,大兵战略。
美打叙利亚,投入少量士兵。
接下来美即便对伊朗动手,也就是精准打击,不会大兵占领。因为那样风险很大,搞不好落到一个放血的境地。但美国的军事行动究竟如何,外力无法干涉,要看美是否犯错。如果特朗普自我感觉良好,一失足就可能掉入泥潭。这种情况下,美元基础动摇时间最短,周期可能只有若干年。参考越战时间,大约也就是七八年。
政治体制上讲,如果国内陷入危机,比方说白人人口下降到一定比例,再也支撑不住庞大的帝国,犹如当初斯拉夫人支撑不了苏联,美元基础也会动摇。这种可能性,外力无法干涉,只能自然演变。这个时间周期最有意思,按照美国各种儿童生育率,也许两代人以后,美国就缺乏支撑超级帝国运转所需要的精英人口。但是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度,可以从全世界吸收精英人口弥补缺口,因此这个周期可能会拉长,
至于工业硬件系统和信息软件系统,在这轮贸易战中,无论如何,影响力都会被削弱。换句话说,就是美国科技巨头增长见顶,股价甚至在走下坡路。至于会不会削弱到影响美元基础,这个现阶段真不好判断。什么时候美股扛不住,趋势掉头向下确认,影响才会出现。
简而言之,贸易战博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概率远比抗日战争漫长。
那个人在《论持久战》中阐述了一系列战术,如“能动性在战争中”、“战争和政治”、“抗战的政治动员”、“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消耗战,歼灭战”、“乘敌之隙的可能性”等命题,在现实贸易战中该如何运用?如果一一罗列论证,至少需要两周的时间。这是全体中企管理者要思索的问题。昨日看任掌门采访谈话,结合华为的战略战术,颇有点得那个人真传的味道。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