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闺蜜在聊天:
周一最怕的是什么?
上班!
为什么害怕上班?
因为社交恐惧者,每次过了周末,又要鼓起很大的勇气,才能去见“人”。
好真实啊,留言区告诉我,你们是不是也一样?
闺蜜这段话,不禁让我共情到了女儿小D和我们的孩子们。
新的学校环境,会不会也出现无法融入的焦虑?
是不是很多所谓的“分离焦虑”,其实是他们还没交到朋友?
怎么可以帮助孩子轻松社交?
今天就来聊聊我的想法。
1
我曾经的故事
谈到上班社恐,我当年是有亲身经历的。
那是2012年,我和先生一起轮岗到了迪拜。说实话,每个周日晚上,我就开始害怕第二天的上班。
因为真的太尴尬,压力太大了,周一早上需要面对来自全世界的同事的聊天,嘿,Jessica,周末怎样啊?昨晚过得可好?
和我谈论工作,我完全没问题;但我就是害怕聊这些“有的没的”,经常要么就是原地被点穴,要么就是一脸尴尬简单说一句,赶紧溜回自己的办公桌。
而最要命的是,坐到自己座位上后,我还要去回想刚刚的一幕,愈发觉得自己很不好,觉得这样同事会对我有意见。
于是,压力就无形变大,而且变成了循环:希望开朗善谈-- 做不到--害怕面对--下次再面对,仍然做不到。
这就导致了我上班持续紧张,最厉害的时候,去茶水间倒水,看到里面有人,我宁愿退回去,等里面空了,再去倒水。

先生和我是同事,观察到了我的“异样”,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吃完饭,在沙发上看电视。
他突然冷不丁地问我,Jessica,你昨晚干嘛啦?我一愣,看着他没明白。
他笑了,继续说,不就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才尴尬紧张的吗?那就提前做准备呀,我们接下来每天晚饭后,互相练习一下。
之后,我们真的每晚都会这样“模拟场景”的聊天
,我也从一开始的干巴巴,到后来可以很自如地分享自己的生活,聊聊时尚八卦,谈谈下周安排。

而就是这样一个小改变,我慢慢没有那么害怕周一的到来了(当然,时不时不想上班的心情还是有的,但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了)。

而这件事,也让我对于内向社恐性格,有了新的认知。如今做了妈妈,也有个同样慢热的女儿,我就更明白该怎么引导她了。

2
其实我们都不是“社恐”
很多人现在都会说,自己社恐,孩子社恐。但其实,社恐这个概念是属于心理疾病范畴的,比例很低,而且是需要进行医学干预的。
大部分人都是有点社交焦虑,这是很正常。我们通常总会以为,只有自己是这样,其实几乎每个人都有焦虑的。
我当年了解到这个概念后,对我帮助特别大,就是突然有了一种,我们都有“病”,那也没关系了。
大家别笑哈,这其实就是接纳,发自内心的自我接纳。

人是社会的动物,我们很多时候的“想改变”,就是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同,而且认为,不同就是不好。
于是,就会出现,很多自己本身内向慢热的父母,特别害怕孩子像自己。而这份焦虑紧张就会不自觉地传递给孩子,从而让孩子更加拘谨局促。
我的父母从小希望我“外向”,他们其实没有接纳我,但我的先生接纳我了。
我至今记得很清楚,他当时开玩笑地和我说,你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啊,大家聊完了,各忙各的,压根不会记得你说了啥。
然后又特别认真地说,所以呀,不想说也是没问题的,职场也不是靠同事关系好,就能做得好的。

告诉你们,后来我和几个中东同事变成了很好的朋友,我还的确去问他们,当时我不怎么聊天,他们怎么看。他们回答说,没什么呀。

你们看,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因此如今,当我看着女儿腼腆害羞的样子,脑海里开始有了各种评判声音时,我都会努力把自己拉回来,告诉自己,别人真没那个功夫来注意我们母女呢。

不想表达、不会说话,不等于不自信;但因为不接纳自己这一点,就会产生自卑。

而一个孩子的自卑还是自信的根源,就来自于童年父母的接纳程度。
3
搭个“脚手架”
聪明的你们,看到这里应该已经想到了。我帮助女儿尽快融入社交生活的方法,就和我当年差不多。
所谓“社交焦虑”,无非就是本身社交意愿不够强,外加能力也不足。
但我们别忘记了,通过提高能力,我们就能从做这件事中得到正面反馈,然后就会提升我们的意愿,这是一个被验证的正循环。
因此,鼓励孩子没用,这只是单纯想提升他们的意愿,但越是鼓励,他们越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就越陷入了“无助”情绪中。

日常生活中,我最常做的就是和女儿聊天,把一些提前需要“做准备/要练习”的内容融入在聊天里。
比如开学,两周前我就会有意识地融入一些聊天话题,当然这方面要做得有策略一点,别让孩子觉得无聊,或者你在考她。

哎呀,你是谁呀?我记不得你了,你能介绍一下自己吗?--自我介绍
抱歉,打扰你了,我也想看这本书,可以和你一起读吗?-- 聊共同兴趣,融入朋友圈
我们互相分享一件开心的事情吧/喜欢的东西/爱吃的食物 -- 这类的话题,我们坐车时经常聊,我说她也说,其实也是在帮助她积累“谈资”
开学后,多了解孩子学习的内容,接触的老师和同学,交到的朋友,然后可以继续融入日常聊天。

你为什么那么喜欢/讨厌语文课呀?-- 表达想法
早上吴老师问你,昨晚在家干吗,怎么回答呀?-- 预热情景
告诉我你的好朋友,你为什么喜欢她呀?-- 了解社交圈
日常没压力的情况下,可以多进行这类的“主题交流”,先帮助孩子解决“嘴笨”这件事。
像小D年纪还小的时候,我们会邀请朋友的家庭来我们家,确保在熟悉的环境下,可以“操练”自己的社交能力。
如今,她慢慢大了,这样的“提前练习”就成了她的习惯之一,就不再需要那么刻意而为了。
说实话,我到现在,面对陌生环境,还经常需要自己脑海里“彩排”一遍,才能有勇气来面对。

但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其实是很赋能的。就是那种,虽然我知道自己内向,但我也有能力面对社交。
这对我来说,就是自洽。
我们不需要改变自己的性格,但我们可以学习应对策略,而且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敢于跨出那一步,而且反馈还不错。
慢慢地,也就更加接纳自己的性格。
接纳自己的性格并不意味着不改变和不进步。先修炼内功,让自己有想法;再精进技能,让自己会表达;最后调整心态,让自己成为自己。
这个过程其实很治愈,因为我终于明白了:
我们都没那么好,但也没那么差;
我们的孩子没那么好,但也没那么差;
可以看到“完整”的自己,也能看到“完整”的孩子;
这也会帮助我们看到“完整”的世界,海阔天空!
大J叨叨叨
我们住在上海浦东,好久没去浦西了,上周去工作,等人的时候看到下面这一幕,顿时觉得好治愈,也想分享给你们。
新的一周,希望你们元气满满。
觉得文章有启发
记得点赞鼓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