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专业教练Crylstal原创分享
作为一名国际象棋启蒙教练,头几年被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经常是:老师你看我家孩子在棋上面有前途吗?就连Chloe也不例外,“姐要是卡斯在棋方面没啥天赋一定要尽快告诉我,我就不在这方面浪费时间了。”
乱入一张同一天生日,我觉得超级可爱的卡斯和蝴蝶小姐
这个问题细细品味起来其实很有意思。翻译成一种更直白的问法很大概率是“国际象棋是否能给我家孩子前途助力一把?”比如刚启蒙时很多家长会说“我们学棋并不是要下得多专业,也就是锻炼一下逻辑思维。”再比如我自己,高中时比赛顺利拿到高考加分的资格以后,我父母都十分高兴,认为这么多年下棋总算是“下出来了”。
但事实上我拿到高考加分资格以后的6年时间里都没有碰过棋。去了英国以后才因为孤单重新开始下棋,到现在成为了一个普通的棋妈,我感觉自己逐渐领悟了这个问题,对于绝大多数长大后不可能成为职业棋手的小棋童来说,到底下棋下成什么样的状态才等于“下出来了”?

国际象棋在英国不存在高考加分一说,我认为甚至都不需要用一个统一标准来定义,即便水平并不出众也一样可以感受到这项运动的魅力。所以在我眼里,所谓“下出来了”应该是当国际象棋真的成为了能够伴随一个人一生的爱好的时候。闲暇时上网下下快棋,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旅行去参加比赛,和自己水平相仿的人来一通酣畅淋漓的厮杀,通过看评论解说或者引擎着法也能看懂顶级高手的赛事。
达到这样的状态并不需要一个很高的竞技水平,却也足以能让国际象棋在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一个十分积极的角色,习惯遇事不慌乱擅于思考,冷静评估各种可能性并做出最合理的选择。既然不会成为职业棋手,那么这其实已经足够了。
所以我毫不迟疑地坚信小时候哪怕得到过再多的奖杯证书甚至奖学金高考加分都不能算“下出来了”,长大了之后一年也没摸过几次棋,过去的荣誉只是锁在橱窗里早已落灰的奖杯证书,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远不如一个小时候竞赛成绩不出色,但却即便步入中年也能够感受到这项运动的乐趣所在的人。因此在我看来决定一个小棋童是否有前途,最重要的是他/她是否能坚持走下去。不在乎结果,不忘初心在这条可能有时会有点孤单的路上一直坚持走下去。
私入一张最强非职业棋手,来自英国的Luke McShane,他最高等级分2713,平时职业是投行的trader。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这一代80,90后为人父母的比老一辈人要进步很多,渐渐的我意识到当被问道“老师你看我家孩子在棋上面有前途吗?”这个问题时,还有很大一部分家长问的是“老师你看我家孩子有可能在棋上发挥出他的最大潜能吗?”
虽然每个个体潜能都不一样,但这个问题反而可以标准化一下。按照“刻意训练”(deliberate practice)的理论,一个人在某个项目上如果花10000个小时进行刻意训练,都可以到达专业的高度。假设所有的小棋童都具有“刻意训练”的能力和意愿,那什么样的孩子能走得更远,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呢?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我给好几个在中国和英国的专业国际象棋教练留言问了这个问题,他们之中有很多年专注启蒙入门提高的,也有训练职业棋手的业界大牛。得到的答案不止一个,都十分令人启发。

也许出乎家长们意料的是所有的人没一个提到了“天赋”这个词。曾经有过一个很有趣的调查统计,发现在国际象棋这个项目里,有一部分一开始表现出“天赋”的孩子反而在入门期之后变得似乎泯然众人。原因是一开始聪明有天赋的孩子发现不用怎么努力就可以轻松战胜大多对手,于是平时很少努力练习。而那些看起来天资平平的却一直努力的孩子进入提高期以后超过曾经天赋秉然的小朋友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这就是为什么几个曾经是职业棋手退役后转行当教练的朋友都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勤奋努力。因为他们自己到达过那个高度所以比任何人都知道勤奋的重要性。其实任何一个项目都是如此,除了勤奋没有捷径。前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曾经说过,“勤奋努力就是一种天赋”。所谓“天赋”只能让孩子在最开始到达一定的高度,如果希望在一群都颇有天赋的孩子里脱颖而出,只有靠勤奋努力。

比如我们俱乐部有一个天赋不错的小朋友Ben,7岁学棋不用太用功,但一直到10岁都是轻松包揽本地各个少儿赛事冠军。这时俱乐部又来了一个一样大年龄同样天赋不错的孩子Ethan,而Ben似乎总比Ethan差一点。由于俱乐部的慈善传统,我和队友格外偏向Ben,免费给他开小灶。他着实努力了一阵子,信心满满再去和Ethan对弈时发现自己依然还是差了一点,于是十分沮丧不明白为什么。
于是我队友告诉Ben,这是因为你努力了一阵子只是补上了以前的差距,但是Ethan一直很勤奋努力,所以除非你比他更努力,否则这个差距就大概率会一直存在。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不再给Ben开小灶督促他努力,Ethan也就不出意外一直遥遥领先了。
私入一张全英少儿联赛赛场,我很喜欢的这群小朋友。
也许大家会好奇国际象棋里的“天赋”又是指什么?我的朋友奥赛冠军,国际大师沈阳小妹妹(大家请尊称沈阳老师)的清华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的题目是“国际象棋杰出棋手的核心素养”,因此在这里我就直接摘抄她的论文:“众多的研究已证明,智商并不是棋手技能水平的决定因素,因此当我们试图定义棋手的天赋时,应当更关注天赋的其他层面。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中国国际象棋杰出棋手提起天赋时,更多体现在记忆力、理解力、棋感(直觉)等方面。”
这个说法还是有些玄乎,具体到技术层面就又是洋洋洒洒一篇长文了,这里暂时按下不表。

和我家队友聊起本篇这个话题他不以为然地说,除了勤奋还能有啥?事实上尽管大多教练朋友都提到了“勤奋努力”,还是有三个回答很有意思值得细细玩味。一个是来自某现役职业棋手,她的回答是“脚踏实地,眼里有人”。另一个是来自特别受孩子欢迎,十几年专业教练生涯的某位教练。她还提到了“家长长期的支持”。最后一个是来自英国特级大师Gormally的比较技术层面的回答--“不轻易放弃每一个可能性”。
所谓“脚踏实地,眼里有人”是指一个良好谦虚的态度。国际象棋是竞技体育,无论走到哪里一定会有比自己强的人。保持一颗平常心,从容看待胜负,其实说易行难。“棋如人生”一点没错,一个性格冲动或者骄傲自大的孩子必定会在棋盘上表现出性格的缺陷,毫无疑问很难在棋上走远。她曾经断言某如日中天的“希望之星”不会很有成就,因为这个孩子经常“眼里没人”,如今几年过去,曾经的“希望之星”早已销声匿迹。
当然到了顶尖高度以后“眼里有人”也许就不大适用了,反而需要一个舍我其谁的霸气。跟一个特级大师朋友聊天时曾经说起“迷之自信”这个话题。比如世界棋王卡尔森一出现就满脸写着“我是地表最强”。另一个美国棋手中村光曾经也如此霸气,但随着他成绩下滑后这种超人的自信也随之不见了。
左边是中村光,右边是卡尔森
身处英国这样国际象棋资源良莠不齐的国家,对于“家长支持”的重要性我十分有感触。英国比赛众多,到达一定水平之后几乎每个周末都能找到合适的比赛。全力支持的家长在英国这个天气时常作妖,火车频繁晚点的国家依然每个周末都奔波在各个城市的比赛途中。很多时候也许小朋友密集比赛了大半年才能看到一些进步,交通食宿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这些金钱上的投资或许都不是能够短期内见效的。觉得付出的时间金钱精力和孩子的成绩不成正比因此早早放弃的家长不在少数。
而那些稳定提升的孩子家长之间互相都挺熟悉,一见面交流的话题往往是“下周那个比赛你去吗?”英国南部有个“希望之星”小孩Patrick,比河流小姐还小一岁,目前是英国8岁组等级分第一(河流小姐是第三,跟Patrick交手还没赢过),家庭结构跟我家类似也是三个孩子。他家最小的妹妹第一次见到还是在妈妈怀里吃奶的小宝宝,因为经常在赛场上见面,尽管相隔一南一北,却几乎给我造成了看着这个宝宝长大的错觉。看着Patrick妈妈从一开始精疲力尽的哄睡,到如今追着小短腿一撒满场乱跑的小朋友,这样的周复一周的付出背后的艰辛难以想象。

至于Gormally所说的“不轻易放弃每一个可能性”主要指的是思维习惯也就是思考计算的深度一个变化有的小朋友可能计算一段就得出结论,但那些更出色的小棋手总会多计算几步发现原来峰回路转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往往也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各位读者家长教练朋友对这个话题有什么体会呢?记得留言一起交流哈~
相关文章请戳:

◇◆◇◆◇◆◇◆◇◆◇◆◇◆◇◆◇◆◇◆◇◆◇◆◇◆◇◆◇◆◇◆◇◆◇◆◇◆◇◆◇◆◇◆◇◆◇◆◇◆◇◆◇◆◇◆
此文为“英国养娃那些事儿”特约原创作品。作者Crystal主业全职妈妈,副业自媒体作者+国际象棋教练,来自一个国际象棋氛围良好的家庭。微信号crystalzyy211,欢迎咨询。个人公众号:CC姐妹的小宇宙。欢迎转发分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