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
_
_
_
_
Pingry School全美K12私校排名第13,全新泽西州K-12排名第1。作为美国顶尖教育资源代表之一,在Pingry去年毕业的学生里,就有5位拿到普林斯顿大学、5位哥伦比亚大学、2位芝加哥大学,2位康奈尔大学等录取。
这个家庭刚刚拿到Pingry School K的录取。在今年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实在难得。他们为什么选择这所选校,做了哪些准备,对将来申请的家长有哪些建议?我们来听听吧。
_
01
为什么选Pingry? 
对Pingry的印象
爸爸说
_
“因为我自己也是做教育的,我太太是广州高考单科第二名,所以我们一直也都很重视教育。太太怀孕时在美国,我一直在搜寻未来小孩的学校。因为想以后住在新泽西,就有特别留意新泽西的学校。很早有了解到Tenafly和Livingston等是新泽西很棒的学区,也是华人特别关注的学区,聚集了很多优秀的华人。我们也一度有想过要搬到Alpine去住,后来还是希望小孩未来读私校,因为太太很小有读私校的经历对自己有很好的影响,觉得教育不只是最后的Matriculation,更是一个过程和经历,塑造一种性格和价值观,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浸染。既然如此,我想着干脆从K就开始读,想着可能也比中间年级申请会容易些。(当然后来从各年级的录取率来看,可能也并不一定,因为大家都这么想)。而且这样13年没有升学的压力,可以不那么功利地更好地培养小孩的各种能力。专注私校后,我们有留意过MKA, D-E,Kent Place等私校。在发现Pingry后就一直想着它,很想未来小孩出生后能够就读。甚至我好想自己从小就能读这样的学校。”
_
02
能聊聊你们申请Pinrgy的过程吗?
妈妈说
_
有哪些是意料之内的?
“意料之内的就是学校会了解关于这个学生方方面面的信息,所以每一所学校要准备的内容都很多。因为孩子年纪小,所以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要家长来主导。文书、面试、考试等等,需要很长时间的规划和持之以恒的实施。"
哪些是意料之外的?
"对于我们来说,最出乎意料的大概是疫情吧。因为儿子一出生我们就开始规划他的学校,所以其实本来计划着他会在申请前的暑假参加私校的夏令营,申请时也会在美国。结果这两个都没能实现,最后在国内申请的时候经常要晚上九、十点钟面试,对孩子是个很大的考验。”
最难的是哪一部分?
“每个部分都很难:)申请美国的私校的筛选制度跟中国的考试不一样,不是说你刷到多少分就有多少成功率的。学校是在综合考虑孩子包括家庭的方方面面,直到收到offer之前我们心里都是很没底的。本来我们觉得孩子的Group Interview可能是比较难准备的一项,但因为今年疫情,Group Interview没法开展,其实降低了整体面试的难度。
面试的感受?
"面试的话分两个部分来说吧。首先是家长面试,很有意思,你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学校泾渭分明的风格。比如说Horace Mann,一上来就问家长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感觉如果不是名校毕业,比如哈麻普耶斯,可能也很难融入里面的家长群。但是也有的学校比较看重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会很仔细地评估其是否跟学校的理念相似。
其次是孩子的面试,因为我们孩子年纪比较小,面试基本上就是简单地聊天,以及再次测试一下他的Verbal 和 Non-verbal 能力。面试不能说很难,但没有全面准备过的话肯定是个disaster,我们大概是集中准备了两个月左右,现在想来还是开始得太晚了,应该再早一些开始准备面试。"
最大的收获和感受是什么?
“我个人的教育经历是一直在国内读完本科,然后继续在NYU读研究生,在中美两国的学习经历和体验是非常不一样的,这种差异也体现在这次的私校申请里。每个学校都非常看重我们对孩子的未来的设想和规划,以及学校可以在哪些方面与我们共同努力。学校把每个学生都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也意识到学校在孩子的成长中与其说是“教书”的意义重大,不如说是“育人”的角色更明确不只是执着于学业和体育艺术成就,同时也兼顾孩子个人成长的轨迹以及改变世界的能力,给予孩子探索、失败、不断尝试的机会与动力,这也是我们希望Alex从小就在美国接受私立教育的原因。可能因为我们申请的是K,孩子比较小,在家长面试的时候招生官会很关心你希望在孩子的成长中学校教育是什么样的,你希望孩子未来有什么样的特质和能力,孩子将来怎么样去融入这个社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这个世界。我们一遍遍地回答这些问题,半夜焦虑得睡不着的时候也不断地自问、思考,反复检视我们每天和孩子相处的细节,这也是这次申请非常宝贵的回忆。
国内的教育是真的内卷,军备竞赛越来越夸张,你们听过的所有段子都是真的。但是我个人觉得教育没有那么简单,并不是一年级掌握加减乘除或者二年级就能读原文版哈利波特就算成功。借用一句Game of Thrones里面的话
You may be winning every battle
But you are losing the war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探索精神和内驱力,而不是扼杀它们。当然,我们成功申请上私立学校只是个起点,而我们的终点还在很远的未来:)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最后,申请学校是个win-win的事情,学校对这个事情的看重程度并不比任何一个家长低。特别是顶级的私校,他们真的是非常认真地在考虑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潜力。其中一个学校给我们发offer的时候说了一句话,Thank you for having your precious growing here with us. 我们非常感动。”
_
03
给未来申请家长的建议
爸爸妈妈说
_
“一定要提早规划,孩子的成绩和履历一两个月是打造不出来的。我们在申请的前一年就跟Tina签约,也就是跟她合作了差不多两年,她也在前期给了我们很多的指导和建议,有了前期的规划,在文书和面试准备的部分我们才有更多好的素材,才有更多的闪光点可以呈现给招生官。
一定要准备面试和考试,而且这两项要分开准备。虽然说私校很看中孩子的个人特质,但那也是在academic ability属于优秀的前提下才去考量孩子的其他方面。如果学习能力(阅读/数学/自我表达)等等方面没有比同龄人优秀的话,申请就很被动了。K的面试里面有十几个关键问题,考试里面零零散散差不多也有十几项,包括Phonics认读,Phonics词语举例,Count to 20/100,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Write words等等。当然别的年级可能有更正规的标化考试,也一定要重视起来,提早准备,尽量考到高分。
一定要多申请几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比如说今年这个年级刚好竞争特别激烈,如果申请的学校太少,真的可能没书读。而且每个学校看重的方面其实不太一样,孩子面试和考试的表现也有可能起起伏伏,能有多几个学校在selection set里面,准备起来压力会小一点。但是,工作量会多一些:),看个人取舍吧。”
_
04
为什么在众多的留学机构中
选了我们
爸爸说
_
“选定Pingry后,我就开始想怎么才能进入心仪的学校。其实我是有一次无意在微信里搜索Pingry,搜到Tina的文章,了解到它帮助学生成功申请到Pingry学校,然后第二年我看到她又成功的申请到了Pingry,觉得挺厉害的,就马上和她联系了,也没有考虑过其它国内的留学机构,担心不太靠谱,而且感觉还是国外的机构比较有地缘优势。而且我们提前几年就和Tina联系开始准备了,后来发现确实少走了很多弯路。
文书思路的指导。申请时,文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等文书写完后我才发现,比如如何巧妙恰到好处的展示孩子的潜力和优势,原来那么有讲究,而且还要在这个基础上留下impressive的印象,确实不容易。反正比我开始想着申请写文书的时候要难多了,因为想着我们写名校研究生申请材料也写过不少文书,也挺成功的。开始我想着和研究生申请一样充分展示各方面个人优势就好了,而且小孩申请的时候再找我的美国朋友(一位小说家)润色下语言就行。真正开始写文书时,才发现写研究生申请文书和写一个小学生的申请文书不是一个概念,Tina一遍遍地指出我们的错误,一遍遍让我们修改。我和我太太那一阵真是写得很痛苦。但最后出来的效果,我是非常满意的。觉得我儿子肯定会被录取。
面试的指导。面试前有一个细节,我们要先在申请材料中上传孩子的一张照片,我按Tina的诸多要求中,按要求从小孩的数千张照片中,挑了数十张照片,发给Tina, 结果一一被她否决了,我都快绝望了。幸好后来我太太从她的私房照片里挑出一张,经过Tina的建议裁剪后终于过关了,这个印象特别深刻。她说申请的孩子成百上千,孩子的资料在即使面试后也会经常被调出来,首先看到的就是孩子的照片,他的气质,他的特质,他的潜力都会首先集中在孩子照片中。他的照片也会在学校是否决定录取你之前,一次次提醒学校,这个孩子是不是学校想要的那个人。我和太太开玩笑说简直要通过照片,满足学校的各种Fantasy, 哈哈哈哈。
家长面试的过程中,需要和学校巧妙的传递很多东西,你的背景、家庭的价值观和信念,你们的Parenting等观念和目标。学校想通过一系列这些活动来找到契合它们的家长和学生。Tina帮助我们把我们在中国的各种优势,劣势和特质,翻译成美国顶尖私校理解和在乎的各种优势。所以我就跟她开玩笑,老公是美国犹太人真不一样,对美国人真的很了解。难怪犹太人在美国仅1%的人口,占据了哈佛25%左右的录取,而且这个数据在哈佛官方的族裔构成表里还看不到,和白人统计在一起。我和太太开玩笑说,儿子以后也可以找个犹太小姑娘。
和学校的Relationship。在申请的过程中,Tina有好多次帮我们和学校联系的机会,通过这些往来的邮件,我不止感觉到她确实和学校有很多的联系(和我之前预想一样),而且还和学校有很深的信任,这一点我觉得是很受益的。因为美国人通常也会很客气的回你邮件。是客气,还是熟络及信任,其中的区别我们这么多年和外国人或邻居打交道的过程中还是很有体会的。
总之,写那么多我想大家确实能真真切切感受到我们对她的感谢和对她专业的认可。也很庆幸当初的选择。我觉得我们应早些想清楚我们的目标和方向,然后如有可能尽早做好规划。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家住深圳,小时相对普通,从小没鸡过娃(跟现在的孩子比真叫没鸡过娃),但爸爸高瞻远瞩,初中就开始在美国读私校,妈妈也经常过去陪他,爸爸放假就带孩子玩帆板。前两年被MIT很好的专业录取了。我统计了当年HPYSM在中国大陆学校的招生人数,才大约50人。我跟孩子妈妈说,你真棒,孩子相当于走到了中国同龄孩子的前50名,这真是了不起的成就。对比国内藤校第一的北师大实验国际部,要中考朝阳前100,海淀前600名才能进,这鸡娃家长孩子可以想见要辛苦很多倍,而进步北师大实验离MIT等依旧长路漫漫,毕竟学校不在美国。
资源分享
大家通常可以看Niche排名,我在研究的时候经常也会参考以下两个排名,可以供大家参考。
https://www.prepreview.com/ranking/world/high-school-ranking.php
全球私立高中排名,排名参考全球最顶尖的常青藤牛剑斯坦福MIT的录取率排名
https://polarislist.com/
哈佛,普林斯顿,MIT每年录取人数的具体排名,包含最顶尖的公校和私校。
大家在看排名的时候,需要了解很多排名靠前的私校只有高中。如果想早点过来就读,就要在排名中排除掉私立高中,然后再从剩下的K12私校中选择到心仪的学校。"
_
想了解更多Pingry School的故事?就在本周五,我们邀请了重磅嘉宾:Pingry School两位现任招生官Ms. Ramirez和Ms. Schifano与我们家长学生面对面!
Sheila Ramirez, Director of Lower School Admission (K-5), since 1996. Mrs. Ramirez earned her BA in Psychology and her MBA in Marketing.
Sam Schifano, Director of Middle and Upper School Admission (6-12) as well as Director of Financial Aid, since 2011. Mrs. Schifano earned her BA in Communications.
欢迎有兴趣的家长报名参加。
报名方式请扫码下文二维码加入讲座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