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至腊月,有一首童谣就唱了起来: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演变至今变成寓意丰盛的一碗粥。
腊八粥原本指用八种不同的原料熬制成粥,选用八种主料,八种佐料,以与腊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地域的差别,腊八粥早已超出八种原料。
比如北京熬腊八粥最为讲究,除去传统的糯米、薏米等各种米以及红豆、绿豆、芸豆等豆类,人们还爱加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松仁、桂圆、白果、花生等不下20种配料食材,通常在腊月初七晚上开始用微火熬煮至初八清晨。
到了陕北高原,粥里还加入了特别的干果、豆腐和肉,吃剩下的粥抹一点在门上、灶台上可以驱邪避灾,来年迎来大丰收。
江苏人的腊八粥则有甜咸两种,甜味加入茨菰、胡桃仁、松子仁、红枣、栗子等;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话,在里面加入青菜、芋头和油即可。
寒冬腊月,无论你身处哪里,都来一碗暖胃应景的腊八粥犒劳自己吧!
每个地方的八种料都略有不同,台台则用了传统中略有新意的红豆、绿豆、薏米、芸豆、莲子、黑米、糯米等主料和莲子、花生、桂圆肉做辅助配料,甜甜糯糯,下肚那一刻就是满足! 
首先,豆子和米类需提前浸泡两小时,辅料洗净。 
泡好的豆子放入锅中,倒入1500ml水,大火煮沸,盖上盖子,小火煮20分钟。
再放入洗净的红枣、桂圆肉、莲子、花生,加入冰糖。
转小火煮10-15分钟。
继续煮5分钟至粥变浓稠冒泡,一碗“应有尽有”,饱腹暖胃的应节粥品即刻诞生!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喝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冬日不冻,来年事事暖心!
你们家乡的腊八粥一般都加入什么食材呢?留言告诉台台吧!
文 | zoo哥哥
图 | 思宇、部分来自网络
近期热文:


快来点赞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