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开播以来,“乘风破浪的姐姐一直处在风口浪尖。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山呼海啸”。
看着这些30+的姐姐们,站在舞台上又唱又跳、散发光芒,很多人、尤其是妈妈们,都会忍不住感慨“自己好像不怕变老了”。
不过,今天不和大家讨论“女性个人成长”(回头再和大家好好探讨下),先跟大家聊个轻松一点的话题
喜爱八卦的姐妹都知道,“乘风破浪的姐姐”下文简称“浪姐”)其实是未播先火。
原因嘛,就是网友们忍不住就会“脑补”,30位个性迥异的女明星待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毕竟“三个女人一台戏”,30个女人在一起,还不捅破了天?!

3期节目追下来,虽然没有出现万众期待的大型“撕X”场面,但也可以从节目中,看到完全不同的几类人:

有的像“万人迷”,一出场就千呼百应;有的如“空气人”,镜头少、话更少。
这让我忽然想到了咱们的孩子。
作为从幼儿园开始,就要进入集体生活的崽崽们,孩子们跟这些女星一样,会因为个性、资源的不尽相同而自动划分成几类人。
而他们在团体中的地位,也有着天壤之别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会将班级中的孩子划分成了5类:受欢迎、被忽视、受争议、被排挤、普通人)。
然后,就不禁脑补了一下:
如果孩子们也搞一届“乘风破浪的娃”,我家娃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他会是里面的谁呢?
 受欢迎:宁静、万茜
如果让30位姐姐内投一位C位出道者,那宁静一定在候选之列。
因为,只要有她在的地方,你的目光就会不自觉被吸引。

出场自带“大女主”BGM;姐姐们的大型社交现场,她一定是“众星拱月”,所有人都会来问一声”静姐好“;
就算是在初次公演成团时,“团宠”的地位也依旧未改变,是阿朵和袁咏琳的“大姐大”
宁静之所以这么受欢迎,除了年龄大、资历老之外,更重要的是她有作品、有性格。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红河谷》到孝庄秘史》《大宅门》,不论电影还是电视剧,部部都是佳作。
也难怪她可以气定神闲地说:自己一直是一线,从来没有过气
除了有作品傍身,爽朗自信、有一说一、绝不玩“弯弯绕”的性格,也是她让人不得不喜欢的原因。
就像《定义》中主持人说的:如果我们把女艺人分为两类,白马秋风塞上和杏花烟雨江南,那宁静无以属于前者。
是啊,她从出道到现在,一直都活得很飒。就像她在节目中的展现的那样,傲而不娇,从容自信。
被要求自我介绍时,她是这样的:
被评委问“为什么来参加节目”时,她是这样的:
屠版的这几句话,让人觉得“怼”得有魄力、更有魅力。
在节目中,还有一位“宝藏”姐姐,还未进场就收获了超多人的爱,她就是万茜。
她有多受欢迎?
金莎直言她是自己的“偶像”;
白冰听到她的名字,想和她“成团”;
伊能静也夸她是个很好的演员;
王霏霏、黄圣依直接表白“我很喜欢万茜”。
而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爱,她只会淡淡地说一句“谢谢”,再加一句“你好,万茜”。
万茜一直很低调。
用她自己的话说,她从不在意红不红,只关心自己的作品好不好,因为流量都是一时的,作品才是永恒。


而有着“成为青年艺术家”梦想的她,也确实在努力钻研自己的“戏路”,实实在在用作品说话。
难怪,连倪萍都不惜“写小作文”,为她打Call。
万茜还有一点很可贵,她懂得、更愿意关心他人。

她会给紧张的张雨绮拥抱;
会在海陆情绪崩溃时,真挚地安慰她。
人淡如菊”又肯拼肯干,还从不忘怀着善意去关照他人,这样的万茜,没有人会不爱。
看到宁静和万茜,估计很多人会疑惑,性格如此天差地别的两个人,却都如此受欢迎。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她们有很多相同点。
如果我们把这些特质对标到孩子身上,“受欢迎的孩子”(班级占比11%)一般是这样的:
❤好强不好斗,自信肯努力❤
不管是学习还是活动,对自己都有一个“高标准、严要求一般都有一技之长,学习成绩好,多为班干部,还愿意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就像宁静和万茜,在自己的领域都做到了顶尖,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非常自信始终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会为了“做好”而一直坚持、努力,绝不放弃。
比如,从不跳舞并且排斥跳舞的宁静,一直拼命加练舞蹈,就为了公演时能有一个好成绩。
❤人缘好,合作度高❤
他们善于合作,经常可以发现很多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会照顾别人的情绪;
万茜就是很好的代表,她会在昔日队友淘汰时,隐忍难过,直到无人处才大哭,只为让离开的人心里好过些。
及时安抚他人,一句“女人是可以帮助女人的”,简直太暖心了。
有争议:张雨绮
张雨绮,这些年不管是荧幕上,还是私下里,她总能把自己推到浪尖上。
“一克拉以下的钻石不值钱”“爱马仕买菜包”;
和前夫剪不断理还乱的“闪婚、闪离、闪复合”;以及闹得沸沸扬扬的“怒剪八爪鱼”事件
这一桩桩、一件件,每一样都足够有话题、也做够有争议。喜欢她的人说她是“真性情,讨厌她的人觉得她“作的过分”
在“浪姐”里也照样敢想敢说:
觉得自己自带高光,从来没有不红过;
来上节目,就是奔着C位出道去的,不然“老娘”干嘛来了。
但刚刚放了狠话,下一秒我们的绮绮子就怂了。
看到MissA的孟佳、王霏霏,直呼节目组不公平;听到大家上了声乐课、舞蹈课,瞬间有点虚
上台后更是承包了节目的所有笑点,舞蹈跳了四步,全都顺拐;

得了待定的X,误以为自己足够优秀、无限可能。
大家这才发现,在她成熟高冷的外表下,居然藏着一颗铁憨憨+傻白甜”的心。
强烈的反差萌,让张雨绮成功出圈,也让很多人路转粉。
如果把张雨绮放到学校里,那她绝对是典型的“受争议”的孩子(班级占比7%)。
❤亦正亦邪
受争议的孩子,之所以会受争议,是因为他们有强烈的两面性。
一方面,他们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争强好胜,非常好斗。
比如张雨绮,她事事都要争第一,而且直接挂在嘴上,锋芒毕露,毫不避讳;
另一方面,他们和受欢迎的孩子一样,智商高、社交能力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孩子会凭借良好的社交能力和表现力,抵消掉攻击性带来的坏印象,跨进“受欢迎”孩子的行列。
 受忽视:海陆、王丽坤
有群体的地方,有人受欢迎,就有人被忽视。
在“浪姐”中,海陆和王丽坤就是那两个被忽视的“孩子”。
就拿30位姐姐初次见面的“名场面”来说,宁静、万茜被众人称赞,其他姐姐也都各自有伴。
只有海陆是空气人”,呆呆地靠着墙边
张雨绮、吴昕直接掠过她,走向万茜,即便后来打了招呼,也是短短的一句“都没见过
黄圣依和金莎也没有注意到她,在跟别人热聊,空留海陆独自在原地尴尬。
其实,海陆之所以会沦落为背景板,跟她不自信、怯懦的性格有关系。
而王丽坤,与其说是“被忽视”,倒不如说她是自己有点“不想融入”。

她总是安安静静,不主动朝人走去,也不主动争艳。
她也在后续的采访中,自曝有社交恐惧症,在生活中比较保守不擅长和陌生人聊天、独处。
正是这样的性格,让我们看到挺有知名度的王丽坤,在节目中镜头很少,就算有镜头的时候,也很少说话。
有一幕我印象很深刻。
当时伊能静、王丽坤和王智在一起排舞蹈,舞蹈学院毕业的王丽坤,看出王智有一个动作做得不太美,但却不知怎么沟通,而选择不开口。
后来,还是伊能静“逼”她,她才鼓起勇气跟王智交谈起来。
其实,不管是主动逃避,还是被动忽视,海陆和王丽坤确确实实代表了一类孩子(被忽视的孩子(班级占比9%)。
❤存在感低❤
他们不好斗,也不善交际,性格内向、甚至有点孤僻,平日里也少言寡语,所以,总是安静地待着,自然不会被看到或者他们压根就不想被看到。
不过,因为存在感低,所以,这类孩子也有个隐形优势:不会给人压迫感、威胁感,也不会引起同龄人的反感,更不会遭到排挤。
而且,随着时间和社交能力的变化,被忽视的孩子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而且大多是朝好的方向发展。
比如海陆,在第一次组队后,逐渐跟各位姐姐们熟络,后来还成了搞笑担当,因为音准问题自嘲“世界随时会崩塌”。

 被排挤:丁当
“浪姐”从播出到现在,讨论度最高的一期,就是《艾瑞巴迪》7人团的“分词修罗场”。
有网友甚至说,在这里面看到了“排挤”甚至是“霸凌”。
被众人推出来做队长的丁当,在主持7人团分词的时候,刚开始就遇到了重重阻碍。
没有任何职务的“少奶奶”黄圣依,直接上来就强势指挥,把她的想法直接强加给大家。
在遭到丁当委婉“拒绝”后,依旧我行我素,又把本来快要明朗的分词工作,搅得一团乱。
更可怕的是,她还有一个“追随者”刘芸,不管黄圣依说什么,她都拍手叫好、随声附和,导致场面一度失控。
整个团队分词进度丝毫没有推荐,大家的情绪却被激到了顶点。

而在整个事件中,作为队长的丁当,也有责任。
作为队长,她由于自己性格使然,不喜欢跟人“为敌”。
所以,在尝试两次挽回局面无果后,直接选择了“破罐破摔”,封闭自己、不再沟通。
虽然,从我的角度看,这组还没有到“排挤”“霸凌”的程度,但也确实存在“小团体”。
而丁当的身上,也确实具有一些被小团体排挤的孩子(班级占比13%)的特质。
❤被排挤、不被喜欢❤
受排挤的孩子一般分为两类:
  • 一类是攻击性强、总是咄咄逼人的孩子。他们喜欢通过打架斗殴、辱骂、破坏规则等行为,对抗同龄人;
  • 另一类是胆小怯懦、性格孤僻的孩子。他们缺乏沟通技巧,在社交场合总是表现地很不自然,与人互动尴尬。
丁当在节目中呈现出来的,更偏向第二种。
性格比较独,团队成员在一起吃火锅,只有她选择独自待着;
同时她有些怯懦、不愿站出来控场“得罪人”,加上沟通技巧差、情绪化比较严重这才造成了节目中的场面。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被排挤,一定要及时干预。
否则,孩子出现犯罪、多动症、注意力缺陷、过度活动障碍等负面行为问题的几率很高
而且,与其他同龄人相比,这类孩子患上抑郁症、强迫症的风险也更高。
除了上面分析的四种类型,剩下的就是大多数的普通人(孩子)了(班级占比60%)。
你会希望孩子改变吗?
我们常说,孩子还小,过家家闹着玩,没关系。但事实上,在相对长期和稳定的群体关系中,他们会和大人一样,出现地位等级和角色的分化,就像“乘风破浪的姐姐们”。
旁观她们的相处,我们都会有立场,喜欢或者讨厌谁,同情或者厌恶谁;对于自己的孩子,更会关心则乱。
如果孩子在群体里很受欢迎,在群体里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那倒也罢。如果孩子是小透明的普通人,有争议的人,甚至被排挤的边缘人,我们要怎么办?

我们会希望、会帮助孩子改变他在群体中的位置吗?
或者考虑一个更加简单的问题:我们会希望孩子努力成为群体里的领导者吗?
我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想。但细想之后,发现这里面其实隐藏着两个问题:孩子“能不能”和孩子“想不想”
时不时总能听到有人说起“我的孩子注定平凡\普通”类似的话,话里的意思大概就是“我的孩子天生不是领导者的料。”
真的吗?当我们这样认为时,真的认真想过什么样的人更可能成为领导者吗?
我来给大家简单说说,管理学关于领导者的研究发现。
早期传统学者认为,那些成功领导者拥有某些相同的天生品质,生而不具有的人不可能成为领导者。
比如,吉普的研究发现,天才的领导者应该是这样的善言、外表英俊潇洒、智力过人、具有自信心、有支配他人的趋向、外向而敏感......
且不说后期相互矛盾的研究结论,但看他罗列的天生特质:外表英俊潇洒,马云怎么说?善言?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天生口吃......
当然,后来的现代理论驳斥了传统理论的唯心论和宿命论,发现成功领导的很多特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比如决策能力、合作精神、善于授权等等(当然更后来的研究发现,领导者的成功更在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他是什么样的人)。
插播这么多干货,是想告诉大家一个朴素的逻辑:领导者不是天生的,任何孩子都有成为领导者的可能。不要什么还没做,就先认定了孩子的宿命,他只能是个普通的小透明。
但我们也不是必须得要求、逼孩子成为领导者,因为这里还有孩子“想不想”的问题。
就像王丽坤,面对镜头,她就曾袒露过自己曾经两难的心境:
身为演员,想要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那么曝光、话题、流量是必备的,没办法关起门来,只做自己。
但当她尝试突破时,却发现性格这种东西是很难改变的,她会觉得很不舒服,无所适从。
最后,她选择与自己和解,不用别人的标准去逼迫自己,但也不会一味逃避问题。
我觉得,王丽坤的方式也适合孩子。
如果不甘现状,那就奋起改变,我们全力支持他;如果觉得目前的状态很舒服,那就选择坦然接受。
还有就是,孩子的自我认同比同伴地位更重要。因为只有认可自己,才能更好地接纳并走近别人。
川妈说说
我猜,肯定有不少朋友会说,事实上最后只有少数孩子成为领导者,更多的孩子被领导的普通人。
是的,结果确实如此。但我会提醒自己在看待这个问题时,分清其中的“输入—过程—结果”。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他们都是带着独特的密码而来,在智力、性格等等方面千差万别。我也承认,这些特质会影响他们未来的成长,但拒绝接受唯心的“宿命论”。在从“输入”到“结果”的因果关系中,还有更重要的作用过程。我们怎么养育他们、他们自己怎么努力。
而这个过程恰好就是他们的人生。我不赞成,非要怎样、必须怎样、强迫孩子怎样,那样别扭的人生太痛苦了。但我希望,我的孩子的生活会有一点痛苦,上进的痛、努力的苦。这也是我们看“乘风破浪的姐姐”,喜欢和被她们感动的重点。
至于他们经过个人摸索、历练主动还是被动发现自己最舒服的状态,成为领导者也罢、普通人也罢,结果我都能接受。辛苦之后还是陪跑也没关系,我想我和他们都会庆幸,最起码我们一起跑过。
茫茫人海别走散,看完文章随手点个“赞”“在看”,“分享”给需要的人,或者直截了当给“mom看世界”加个星标。一星一赞一在看,茫茫江湖我们不走散~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