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书籍是《新员工的差距是怎样拉开的》,作者是千田琢哉,累计3300位主管与10000名上班族的对谈经验,给出的职场建议。
2020年第119本书
本书的质量一般,有些内容跟国情不符,但有些职场建议很实用,挑出15条建议跟大家做下分享。
1、 住到公司附近
尽量选择自己找公司附近的房子,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清洁感,尽量留心体味
初次见面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要素对人际关系起到了致命性的作用,你知道吗?
是清洁感和体味。
体味是某种禁忌,即便很亲密的人之间往往也难以脱口而出“你嘴很臭”,“你体味很重”或“你香水味太重了”。
所以,很可惜的是,大多数的当事人并没有足够的自觉。
在优秀职场人士中,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近乎神经质地极度留意自身的清洁和体味。
市面上有多种口腔清洁产品出售,无论是漱口水还是口气清新喷剂,算上其他身体除臭产品,选择适合自己的单品即可。
3、自我投资比储蓄更重要
如果你想要切实地增加收入,那么尽快在职场获得晋升,提高工资才是捷径。
自我投资是一种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
说到自我投资,阅读本行业的专业书籍,听有声书,参加研讨会,为取得资质证书报考培训学校,这些都是可行的办法。不妨从自己关心的领域开始,长期地深挖下去。
除此以外,作者推荐的方法是,询问上司和同事喜爱的作家、电影或音乐等,抽出时间彻底了解一番。
首先,扩展你的知识面。
通过涉足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领域,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能提高对新工作的接收程度。
其次,了解上司和同事的兴趣爱好,便于模仿他们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的模仿,不是简单的拷贝知识或想法。
而是将创造这些知识和想法的机器整个儿搬到自己的脑袋里。
通过日常工作中的交谈,加上书籍、电影、音乐等领域的了解和认知,渐渐地你能够在思维方式上与上司或同事达成一致。
思维方式的模仿会让你凡事想在对方前面,沟通更顺畅,精神上占据主导权,使工作更易于开展。你与上司和同事的沟通会更顺畅,在职场也更如鱼得水。
4、在办公桌上贴“待处理事项备忘录”
在废弃的A4打印纸背面,逐条写上目前负责的事项,粘贴在办公桌上。
一旦完成后,用横线将事项划掉。
目前负责的事项一目了然,便于你同时兼顾多个项目。而且,同事们见到这张清单,也会更加放心,他们会自行判断你是否已经满负荷工作。
“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不清楚的吗?”在了解你的工作安排和进度后,周围相对资深的同事很可能会主动询问,提供帮助。
5、在大家集中打卡前15分钟到公司
提前15分钟,错开打卡高峰期,电梯也没有那么拥挤,在自己的座位坐下,喝杯咖啡,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别小看这区区15分钟,它的作用可不小呢。
不仅入职第一天要提早15分钟,最好养成习惯,一直坚持下去。
与客户约好拜访洽谈时亦然。
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多余的时间不妨用来观察一下周边的环境,调整好状态。
6、午餐时积极参与人际交往
跳槽到新公司的初期,想必常有同事约你一起吃午餐。
不要觉得与同事一起吃午餐是浪费时间,这1个小时,在愉快放松的氛围下,你往往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人类在做一些接近本能的行为时,更容易流露真心,也更容易相互亲近。
因此,午餐时段,用餐这一行为,是人类最重要的本能,一起吃饭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深度的人际交往。
7、工作最晚要在截止时间24小时前完成
很多人往往会拖到最后一刻,还自以为“赶上了”,这实际上是大错特错。踩着截止时间完成的工作,质量肯定不够高。
工作的速度和质量是成正比的,甚至我们可以说,越早完成的工作,质量也越高。
将所有工作的截止时间提前24小时,努力坚持这么做,而且尽可能提前着手,养成这样的习惯后,手上的工作都会按部就班地顺利完成。
在完成工作前,分几次汇报工作进度,做出细微的调整,确保完成结果不会差强人意。
通过这样的工作方式,很快你就会在公司收获一致的好评。
8、勇敢挑战从前不愿做的事
如果你苦于无法突破瓶颈,勇敢挑战从前不愿做的事情,会是改变和飞跃的捷径。
在那些你不愿尝试的领域,往往潜藏着更大的能量和可能性。
9、与从前不喜欢的某类同事主动沟通
面对这些不喜欢的某类同事,如果你能够主动打招呼,积极沟通,或许能够慢慢建立起稳固的人际关系。
总之,不要因为性格不合就完全放弃沟通,而是从最低限度的打招呼开始,慢慢建立人际关系。
10、保持办公桌的整洁
今日事今日毕,说了现在做,那就一定要立刻着手,这种立刻处理的能力才是关键。办公桌上不堆杂物只是工作效率的体现而已。
通过立即处理日常事务,不仅能让办公桌保持整洁,还能减少内心的负担,让注意力更为集中。随着精神负担的减少,每天的睡眠质量也会随之提升哦。
11、积极贯彻汇报、跟进和告知
汇报——转达事件的结果
跟进——转达事件的进展
告知——事先转达相关内容
不难看出,三者的顺序呈倒序。
汇报、跟进和告知之所以那么重要,是因为需要让所有参与者时刻了解事件进展,做到随时共享信息。
面对一个需要大家通力合作的工作,能否随时共享信息,有时候甚至比工作的成败更为重要。
能否将周围人动员起来,随时共享信息,往往会对最后的结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2、让周围人了解自己擅长什么
在跳槽最初的3个月内,如果能让周围人了解自己擅长什么,那将对未来的工作很有裨益。职场的人际关系植根于对工作的敬意,也只有通过日常的协作才能构筑。周围同事如果理解你的能力范围,那么职场对你来说,简直是天堂。
不要吝惜努力,但也要让众人理解你不擅长的领域.
你不需要主动告知大家,哪些事情你不擅长,而是让大家自行判断。这就要以每件事情都全心全意作为前提。
13、要了解同事不擅长的领域
在让周围同事了解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的同时,也要主动了解同事们不擅长的领域。在团队中,如何发挥各自所长,做到“1+1>2”,是在职场中存活下来的关键。
有时候,我们更了解别人,反而不那么了解自己。
不如试着在日常的工作中,仔细观察同事们的一举一动,他们在什么样的时刻会流露出全身心投入的表情。往往,他们正在做的,正是相对擅长的事情。
在团队协作中,让每个人发挥所长,创造这样的工作环境很重要。要问问自己,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扬长避短是团队协作的关键。这会在你未来的职场生涯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4、 对聘用自己的伯乐要勤加联络
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对特别重要的那些人,别忘了表达自己的心意。
不要忘记自己之所以能顺利跳槽,全靠这位伯乐的独到眼光,由衷地表示感谢很重要。
感谢是职场生涯和生命中必不可缺的。
想要表示感谢,就要通过行动让对方感受到,并且长时间持续下去,否则就毫无意义。
不断表示感谢,不仅能让对方充分信任你,还会让他产生想要助你一臂之力的愿望,周围人对你的评价也会显著提升。
15、每隔 3个月,分析本部门的SWOT
企业咨询师通常会每隔3个月对企业进行一次分析,我推荐你也可以每隔3个月,对自己所在的部门进行一番分析和审视。或许,在重要的会议上,你的SWOT分析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所谓战略,实际上就是“扩展一些,抛弃一些,找准方向”,仅此而已。
个人或公司无一例外。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现有付费课程  
① 
打败拖延症:
我是如何战胜拖延症的?
  关于warfalcon公众号  
①目前有2000+篇自我成长相关实用类文章
4年进入有道云笔记最有价值公号top10
6年占据印象笔记收藏服务总榜top1
④知乎同名,回答被100万+人收藏
文章搜索传送门
↓↓↓
加入一百天行动
↓↓↓
喜欢记得点在看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