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关注,看更多,防失联,加微信)
(点中间“吹号角的凌飞”关注公众号)
我认为任何有意进行自我思考,并愿意付之讨论的人,都将是我们潜在的朋友,并且,将是潜在的自由意志的人——右派保守主义者。
前言:
自从复工后,其实是很忙的,也没能第一时间去关注新闻,多半是读者们发来消息,还得是下班后才得以去跟进,毕竟,我不是靠自媒体讨生活的。。

同理,我是不讨打赏的(除了之前仅有一次怼“哈佛家长”时,讨个赞赏气死“哈佛家长”),不搞广告的,许许多多在后台留言“商业合作”的那些ID,我直接无视,不讨好读者,不追求走流量——因为良知是不可被出卖的。
但转发是俺强烈要求的
因为希望把自己的声音,自己的理念与理解,传播到最大的可能。。
上一篇发了怼某公号的文章,有一位读者微信上对我说:“我也是铁杆右派。这几年见多了右派的分裂。我觉得吧,左派的女权和穆斯林都能团结,右派怎么就这么洁癖呢?我是你的粉丝,不知道怎么婉转的说最近的这篇文章,我觉得流星花园的本意大概是幽默,只是用词不当,希望你们不要互怼。”

左派的“团结”与右派的“洁癖”,这个说法引发了我想写这个文章。
要点:
  1. 平等置于自由之上的,是左派。将自由置于平等之上的,是右派。
  2. 怎么理解左与右的区别?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区别
  3. 把“平等”(即所谓结果平等)放在“自由”之上,其结果是既得不到平等,也得不到自由。以“自由”为目标的过程中,在持续得到自由的同时,作为可喜的副产品,将得到更大的平等。
  4. 就象美国的“择优录取”将对美国的华人继续带来阶层上升渠道一样,机会平等的“自由”,它为今日的落伍者保留明日变成特权者的机会。
  5. 左派的“团结”是因为一个“共同的敌人”,而不是因为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左派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何况是一个虚假的“团结”
  6. 美国左派的“共同的敌人”是“美国梦”是美国传统价值观
  7. 当“共同的敌人”消失后,左派社会无一例外陷入残酷的斗争,最终全社会要为之付出代价。
  8. 右派之所以为右派,是因为有基本的底线,因为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逾越了这个底线,就违背了右派理念,那么和左派还有什么区别?
  9. 对右派来说,价值观很重要,底线很重要。。自然的,右派的“洁癖”就出现。。
  10. SHSAT今年又见危机了,请纽约市民众积极发声反对!
正文:
什么是左,什么是右
什么是左派,什么是右派?

左右的说法,最早是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国民议会上,温和派的都坐在右边,而激进派的都坐在左边,从此便产生了“左”、“右”的称呼。
左右这个区分标准可以很复杂,比如wiki上是这么说的:
左派通常主张积极改革,主张把旧的意识形态和制度革除,从而建立新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右派一般较为保守,主张稳妥、秩序、渐进、缓慢的改革方式,强调维护旧有传统。
但对于我来说,我对左右的区分标准也可以很简单,
平等置于自由之上的,是左派。
将自由置于平等之上的,是右派。
左派社会与右派社会
怎么理解左与右的区别?

用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区别
计划经济就是左派的产物,以所谓的“理性”来制定各种的目标以达成自我认定的“平等”,比如按票分配,价格国家统一等等。。

而市场经济则是右派的产物,在法律的框架内市场自由竞争,在竞争中有人输有人赢,市场价格上下波动。
而到底哪一派的法让民众富起来,华人,特别是华人中的最普通的民众们,应该有着最切身的体会。
左派社会把“平等”——即所谓结果平等——放在“自由”之上,其结果是既得不到平等,也得不到自由。
如果使用“强力”来达到所谓的“平等”,那么付出的代价就是将毁掉“自由”。
而失去了“自由”约束的、这种本来试图用于良好目的的“强力”,最终将反过来危害到那些幻想用它来增进自身利益的人们。
最终,只剩下能够无约束地使用“强力”的阶层,获得持续的、专横地压制他人的机会,最终垄断并形成毒菜。。

比如北朝鲜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右派社会把“自由”放在首位,一个自由的社会将促使人们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精力和才能,一如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那样。
“自由”作为不可违背的目标,它阻止某些人可能得以专横地压制他人的机会。它不阻止某些人因为自身条件而取得“特权”地位,但只要有自由,就能阻止“特权”制度化、巩固化——“特权”者将不断地处于其他更有才能、有野心的人的不断攻击之下。
——即“自由”意味着多样化,也意味着流动性。
正如我们认可美国的“择优录取”将对美国的华人继续带来阶层上升渠道一样,机会平等的“自由”,它为今日的落伍者保留明日变成特权者的机会。
以“自由”为目标的过程中,在持续得到自由的同时,作为可喜的副产品,将得到更大的平等。尽管更大的平等是副产品,但它并不是偶然得到的,而是必然实现的。
在人类的历史和现实来看,最终右派社会与左派社会更平等更自由,就象右派的市场经济比左派的计划经济,使得从上到下的几乎每个人都享有更为圆满和富裕的生活一样。
左,总是看起来很美,但事实上,最终祸害善良正直的民众,
右,看起来很冷血,但事实上,使得社会更平等更自由,善良正直的民众也因此得以受益。
左派为什么能“团结”
左派以追求“平等”为目标,而这种“平等”往往在生活中被量化为各种的结果上的“平等”,而为了“结果平等”,左派认为可以为达目标不择手段。。
而不择手段的意思,就是左派是没有基本的底线,没有任何需要固守的边界,换句俗话说,就是“有奶就是娘”。
正如北岛诗人所说的那样:“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因为无底线,所以可以与任何人相互“团结”,因为没有要坚守的价值观,所以左派们的“团结”标准比起某些不幸沦落但更不幸地自甘堕落的站街女更没有下限。。
所以,对于左派来说,即使是价值观完全相反的女权与伊斯兰教,只要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美国的传统价值观,那么它们都可能暂时相互合作,“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何况是一个虚假的“团结”。。

左派的“团结”是因为一个“共同的敌人”,而不是因为一个共同的价值观
其实世界上任何左派政权都是一样的套路,在上台前可以无底线地“团结”,在上台后就是相互疯狂地杀人比赛。。不分西东。。
正如法国大革命向世人所展示的那样,在“共同的敌人”——王权面前“团结”在一起的左派,在把法国国王送上断头台后,这个“共同的敌人”消失后,迅速演变成一场持续的不断斗争,一场杀人比赛,1793年~1794年,巴黎的断头台上就有70000人被砍头,其中包括著名化学家拉瓦锡。。
当“共同的敌人”消失,左派夺权后,左派社会一例外陷入残酷的斗争,而最终全社会要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
右派之所以为右派
右派以追求“自由”为目标,任何违背自由,限制自由的行为都是右派反对的,而结果上是否平等,并不是右派考虑,只要人们选择在上帝之下及上帝之下的制度中人人平等即可。
总是有一些义愤的朋友们,被左派恶心地不要不要的朋友们,问这样一个问题:
民主党左派既然可以这样那样做,为什么共和党右派们却如此懦弱,总是被动挨打,为什么不能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

这就是“右派之所以为右派”的问题
右派之所以为右派,是因为有基本的底线,因为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
就象我之前在号角群里说的,一个越权的右派,还是右派么?
奥巴马当总统时,各种越权行为,但川普当选后,可曾见到哪个越权行为,即使是合法的总统令,被极左的地区法官所阻止后,也是耐心地继续上诉到更高一级法庭,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斗争。
在这里,可以看到右派一个基本的底线——不容忍不合理不合法的越权。
右派自然不应该容忍左派的越权,同样的,也不容忍右派的越权。

因为价值观才是右派的核心,是不是“被动挨打”,还真不是重点,重点是右派要坚守的底线与价值观。。

正如我们都知道的民主党左派的“邮寄选票”的造假操作,特别是在深蓝州的地方,更是常常莫名其妙地出现许多“邮寄选票”,并且民主党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利益。
那是不是共和党右派也象民主党一样,也搞搞暗箱操作?也来“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
对于右派来说,不能搞这种事,不但不能这么搞,还得强烈反对这样搞,这是个底线问题,这是个理念问题
逾越了这个底线,就违背了右派理念,那么和左派还有什么区别?
所以,当我看到有些左的媒体(不分西东)或是受到左派思想影响的人,一再传播“川普如果败选会不会实行军管,会不会不交权”等等。。

这就是对右派的“基本的底线”,要么完全无知,要么因为自身的左派思维而以己度人。。
我一直都反对没有原则的“团结”,长期阅读我的文章的读者应该知道,我从来不搞什么“华人大团结”,因为这是以肤色为标准的区分法。
而呼吁以价值观来区分而不是肤色来区分,是我一贯的观点。
自从2018年纽约民主党的瞎搞,把我恶心出来发声以来,我一直强调的“理念优先”,“只看价值观不看肤色”——
所以,对右派来说,价值观很重要,底线很重要。。
自然的,右派的“洁癖”就出现。。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那么,你是投降“卑鄙”,
还是继续坚持“高尚”?
(PS:之前某期推荐的2本书,发出来后发现会被自动识别成“违*规”,也好,不找推荐书目,让俺偷懒不费神。。)
广而告之
纽约市的民众们,特殊高中又一次遭遇危机!
纽约州众议员Mosley提出议案要求把特殊高中的录取权交与纽约市长,而不是目前这样在州议会的管辖下。
州议会于本周进行讨论,并于下周一20日进行投票。
1) 请在我们的公开信上签名并转发。https://forms.gle/MVWc8PK5TVi2BD2A8
2)请将这封信转发给各个议员,让他们听到你的呼吁。
3) 请打电话给你的选区的众议员们。查找议员信息请查看以下网址: https://nyassembly.gov/mem/search/
所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
感谢你一路耐心地看到这里
请点关注,请加星标
请点在看,请多转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