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准备资料时,重新把《精要主义》读了几遍。

1
杜克大学的研究表明,在人们所做的选择中,有40%是深度无意识的,我们并不在一般意义上思考它们。这其中,危险和机遇并存。机遇在于,我们可以发展新的才能,它们最终会成为本能;危险之处在于,我们可能会建立一些常规,它们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如果缺乏充分的意识,我们会深陷于一些非精要的习惯之中——比如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查看电子邮件,每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买个甜甜圈1,或者浪费午餐时间在互联网上胡言乱语,而不是利用时间思考、反省、充电或与朋友及同事沟通联络。因此,我们该如何摒弃那些让人受困于非精要习惯的例行事务,代之以让重要事务执行起来毫不费力的常规性活动呢?
1.彻底检修你的触发器
几乎所有人都有自己想要改变的行为习惯,无论是少吃些垃圾食品,少浪费些光阴,还是少一些烦恼。但当我们努力做的时候,就会发现哪怕是改变一个最最简单、最最微小的习惯,都困难得如此令人惊讶、令人不安。仿佛有一种引力无情地把我们拉回到炸薯条暖洋洋的怀抱中,那个有着傻瓜猫图片的网站上,或者对自己无力把控的事情不断升级的担忧里。怎么才能摆脱这些习惯的巨大牵引力?
在关于杜希格的著作《习惯的力量》的采访中,他表示:“在过去的15年中,我们认识到了习惯如何起作用,如何改变我们,科学家们解释了每一个习惯都是由刺激、常规和激励组成。这个刺激就是一个触发器,指示你的大脑进入一种自动模式,以及选择要使用的习惯。然后就是常规活动,即行为本身,它可以是身体的,精神的,或者情绪的活动。最后是激励,它将帮助你的大脑弄清这个习惯是否值得记住。久而久之,这个循环——刺激、常规和激励,将会因为刺激和激励神经性地相互交织而变得更加无意识。”
这就意味着,如果想改变自己的常规,你并不需要真的去改变行为。你需要找到引发非精要活动和行为的刺激事件,并设法让这个刺激事件与确属精要的事情相关联。比如,如果下班回家路上的那家面包店是导致你买甜甜圈的触发器,下一次路过时,你就要让它提醒你去街对面的熟食店买一份沙拉。或者,如果闹钟一响你就会去查看电子邮件,那么就用它来刺激你起床读书。刚开始时,要抵制进面包店或查看邮箱的诱惑的确是困难的。但是,你每次执行新的行为,每次拿起沙拉,都在强化大脑中这种刺激与新行为之间的关联。很快,你将会下意识地、自动地执行新的常规。
2.创造新的触发器
如果要让行为有新的变化,就不能局限于现有的刺激事件,我们可以创造全新的刺激事件来触发重要常规的执行。
我用这种方法培养了写日记的常规习惯,它给我带来了神奇的功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过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随便写写。一整天都拖着不写,然后到了晚上,我就会给自己找借口明早再写。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我肯定又不会写,拖到晚上就有两天的东西要写,工作量太大了。因此,我再次拖延,就这样一天天地拖下去。后来,我听某人说,他养成了每天在固定时间写下寥寥数行的习惯。
这听上去很容易,但我知道自己需要某种刺激物来提醒自己要在每天的特定时间内写作,否则我还是会像以前那样拖延。因此,我开始把日记本放在包里,紧挨着电话。这样一来,每天晚上当我把手机从包里拿出来充电(这个习惯我已经坚持得很好了)时,我就会看到日记本,它会提醒我在上面写东西。现在,写日记已经成了我的一种本能,仿佛自然天生,我甚至还对它心怀期待。我已经坚持写了10年,几乎一天都未落过。
3.先啃最难啃的骨头
雷·津恩(Ray Zinn)是麦克雷尔公司(Micrel)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该公司在硅谷经营半导体业务。雷·津恩在很多方面的做法与别人截然相反。他以75岁的高龄,在一个20岁大学辍学生当道的行业和城市里打拼。1978年,他和生意伙伴投资30万美元开办了这家公司,自成立起年年盈利(他们合并两家制造工厂的那一年除外)。上市以后,公司的股价从未跌破发行价。
雷·津恩将成功归于他们对盈利高度自律的专注。作为首席执行官,他已领导这家公司达35年之久,在这漫长的35年里,雷·津恩始终如一地遵循着一种极其稳定的常规。他每天早上5:30醒来,周末亦然(他已经坚持了50多年)。然后,他锻炼一小时,7:30吃早饭,8:15到单位。下午6:30与家人共进晚餐,晚上10点睡觉。
但是,真正让雷·津恩达到个人贡献峰值的是,他一整天的常规活动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先攻克最难的事情。他告诉我:“我们要考虑的事情已经太多了,为什么不建立一种常规来减少一些呢?”
运用上述窍门建立一种常规,让攻克一天中最困难的任务成为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情。找到一种刺激物——不管它是出现在写字台上的第一杯橙汁,还是你在手机上定的闹铃,抑或是任何一件你已经习惯一大早就最先做的事情,来触发你坐下来,把精力集中到最难的事情上去。
4.建立混合型常规
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情,而且天天如此,难免令人感到乏味。为了避免这种常规疲劳,你完全可以给一周的每一天都安排不同的常规。
Twitter和移动支付公司Square的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就把自己每周的常规活动安排得有滋有味。他把一周分成几个主题。星期一的主题是开会以及处理公司经营方面的工作。星期二主攻产品开发。星期三致力于营销、传播和发展。星期四关注开发人员和合作伙伴。星期五的主题是公司文化建设。
这种常规设计,有助于这家高速成长的新兴公司在面临千头万绪时能够冷静应对,镇定处事。同时,这也让他每天能够集中精力在一个主题上,免得四面开弓,左支右绌。他每周都坚持同样的常规,从不例外,这样时间一长,人们就了解了他的惯例,并能根据这种常规安排各种会议和活动。
5.陈规陋习逐个击破
如果过分着迷于常规的好处,以至于忍不住要一下子修检和改进多种常规,那将是一种灾难。要获得大成效,必须从小处着手。因此,先从对每天或者每周的常规作一个改变开始,从那里开启进步之旅。
我并不是在暗示任何一种小的改变都是轻而易举的。很多非精要的常规活动已经根深蒂固,而且带有情绪因素。它们是由一些强烈情绪熔铸而成的。如果有人认为只要动动手指头,就能改掉它们并代之以新的常规,那就太天真了。学习有意义的新技能,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一旦掌握了这些新技能并让它们成为无意识行为,就是一次了不起的成功,因为这些技能会一直陪伴我们度过余生。常规也是如此,一旦建立起来,就会成为永不枯竭的馈赠。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星星努力变美好 🌼
@晓春梦雨
练习小楷第52天。
现有付费课程  
① 
打败拖延症:
我是如何战胜拖延症的?
  关于warfalcon公众号  
①目前有2000+篇自我成长相关实用类文章
4年进入有道云笔记最有价值公号top10
6年占据印象笔记收藏服务总榜top1
④知乎同名,回答被100万+人收藏
文章搜索传送门
↓↓↓
加入一百天行动
↓↓↓
喜欢记得点在看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