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考到托福的断层
01
从中考英语到托福学习之间存在词汇和语法的断层。中考要求的词汇量在2000左右(暂且不论所谓的词汇量是否是有效指标,有多少应知应会的单词都浮于混个眼熟的层面),高考和大学四级要求的词汇量通常在6000左右(上海高考130分的学生在大学四级中可以轻松取得600分以上的高分),而托福则是在此基础上再新增至少4000以上的核心词汇。那么请问,有多少初三毕业生已经达到了上海高考130分大学四级600分的水平呢?有部分学校诚然可以达到,比如上外附中120的孩子不少在五年级备考小升初时已经在刷大学四级英语题,但是其他按照中考进度学习的孩子真的有那么高和那么扎实的长期英语训练吗?如果没有,那么在开始托福培训之前就要恶补断层的词汇。
另一方面,跳过了高中英语语法的扎实训练,学生对非谓语、名次性从句、虚拟语气这三大项目是毫无概念的。非谓语和名次性从句是阅读和写作的核心难点,而虚拟语气是之后SAT阅读语法的重要考点。同样,对于上外附中、浦外等外国语学校体系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备战初三直升考的时候已经把《高中英语语法》(魏孟勋)、《英语语法实践指南》(郭凤高)等经典体制内语法书反反复复做到烂,这些语法项目不难理解,但其他体系的学生呢?有系统性学习过这些关键的高中语法点吗?如果没有,那么托福写作会受制于语法瓶颈,很难超过23分。
此外,初中阶段的词汇语法考察形式都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这就埋了个地雷:语法全靠选项提示、面对一张白纸(作文纸)脑子一片空白。选择题做的不差,但写到作文逢第三人称单数必错,更不用说非谓语和过去式、被动语态的辨析了,可以说是傻傻分不清楚。
大多数体制内初三的学生,是不合适直接学习托福、做TPO模拟题的。太难、太跳跃的课程相当于是让孩子去织一张满是大洞的网,每一个洞都是一个缺失的知识点,而漏掉的都是分数。
你的知识结构,是哪一张网?
02
知识面和文化差异
02
除了可以量化的英语能力断层,还有一个难以量化、且经常被忽略的短板:低龄段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差异。
上图为部分TPO阅读话题
托福涉及的学科话题极其广泛。自然科学类的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从宇宙大爆炸到火山岛屿的行程都在选题范围内;而人文科学则是要求学生“博通古今,学贯中西”,从古印第安文明Teotihuacan到甄别伦勃朗的画作是否真迹,都曾选为托福考题。
如果学生本身年龄小、但是兴趣广泛,平时喜欢逛博物馆和看百科全书,本来就具备背景知识,那么托福的文章还不算太晦涩难懂;但是如果学生平时“一心只读语数外”,连地理会考都觉得如临大敌,那么托福的文章对他们来说就是彻头彻尾的折磨。
可是扪心自问,有多少成年人具备这些相关背景知识?把阅读维基百科作为日常消遣?看到“宇宙大爆炸和暗能量的关系”这样的话题的时候不会直接关掉阅读窗口?
诚然,托福并不要求学生非要具备这些背景知识。托福文章的行文是textbook language(课本语言),也就是清晰有条理的阐述一个你原本陌生的概念。但是在毫无背景知识、且生词一大堆的情况下,真的能看懂人家解释性的语言吗?
文化差异是另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口语写作科目而言,可能会直接造成学生无法看懂题目、也想不到任何切题的思路。
校园类话题是口语写作里看似最简单的一类,但其实并不好写。以这道题为例:Should university students take part-time jobs? (大学生是否应该有兼职工作)题目表述本身很简单好懂,但背后有个文化差异问题。美国孩子从小被鼓励自己赚零花钱,小学开始就被鼓励送牛奶、送报纸、遛狗、割草、照顾弟弟妹妹、辅导同学作业等来赚一些小钱,兼职赚钱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图1:在80年代高达60%的青少年男生做暑期工,现在也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暑假打工。
图2:收入越高的家庭,孩子暑期打工的比例越高。

另一方面,美国大学高昂的学费令很多美国家庭望而却步。如果希望供孩子上大学,通常负责任家长会从孩子出生开始就慢慢存大学基金。当然还有相当比例的家长出于种种原因无法供孩子上大学,或者只能提供一小部分的资金。这就意味着大多数本土美国人上大学靠的都是Financial Aid(助学金)。助学金包括Parent Contribution(父母支付部分),Student Contribution(学生支付部分,比如自己的存款),这两者组成了家庭贡献额(所以美国孩子非常感恩父母供自己上学,相比之下,中国家长是不是最不讨好的金主爸爸?),其次还有University Grant(大学补助额度),顶级名校这方面会比较慷慨。普通的大学多会以student loan debt(助学贷款)的形式方法一定的金额,其余还会有强制性的兼职工作,比如下图的Princeton Job,或者其他一些项目中包括的Federal Work-Study。
除此之外,由于学贷的压力,大多数美国的大学生都会寻求一些兼职赚钱的方式,以在上大学期间尽量养活自己、攒一些钱,减轻未来的压力。这一点是中国孩子很难想象的,因为中国家长非常宠孩子,哪怕卖房子都要供孩子上大学,孩子没有经济压力,自然也就不理解题目所问的大学期间是否要兼职工作。美国学生人均负担的学贷目前已经到了30,000美金关口。所以我常常在写作课上问学生,如果毕业那一天你们的头上就悬着20多万人民币利滚利的贷款,你们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态度是不是会不一样?
03
注意力集中时长
内在和外在驱动力
03
除了上面提及的可量化指标和不可量化差异,我还想另外提一提两个概念:attention span(注意力集中时间)和intrinsic motivation(内在驱动力)/extrinsic motivation(外在驱动力)。这两者决定了很多低龄的学生难以学出理想的成果。
托福考试的时长一般为3个半小时以上,阅读60分钟,听力60分钟,休息10分钟,口语20分钟,写作55分钟,另外还要加上之前入场核实身份信息的时间和加试的时间。有多少低龄段的孩子能在长达近4小时的考试中一直保持专注呢?如此长的专注力训练本身就是一场淘汰赛。其背后的设计思路不难理解:托福本身是为了赴美读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候选人设计,考试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过要适应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专注力。现在越来越多英语水平好的孩子在6-8年级读托福,就好比营养好长得高的孩子穿自己爸爸的衣服,虽然也可以,但本身并不是这个设计初衷。
此外,学托福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过程中有很多挑战,光是啃下来好几千晦涩的单词就是一个巨大的令人沮丧的困难。在开始学习托福之前,应该好好问问自己,我有没有足够的intrinsic motivation(内在驱动力)?我为了什么目的做这件事情?我学习的过程中我可以获得快乐吗?我会因此而成长发展吗?我有没有足够的extrinsic motivation(外在驱动力)?学托福能给我带来经济收入吗?能给我带来奖赏或者认可吗?能提高我的在校分数吗?如果你有足够的motivation,你有更高的概率坚持到胜利。
内在和外在驱动力

以上为2019年4月20日讲座内容的回顾Part 1。非逐字稿。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后续的发布和线下讲座通知。

咨 询 报 名
请添加OA创始人Candy
“阅读原文”,查看高中三年的标化时间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