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
孩子的世界,是成年人不了解的江湖。当做父母的一味宠溺孩子,恨不得摘星揽月,把这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都给孩子的时候,却不知孩子以此为资本,在同龄人中炫富攀比,嫌贫爱富,成为“油腻少年”。
所幸,有的父母还算清醒,明白这样“富养”的后果是什么,他们亡羊补牢,在孩子三观尚未定型的时候,补上精神教养这一课,甚至用不惜矫枉过正的方法让孩子意识到的问题所在。
下面这位美国妈妈就给儿子上了特别的一课。
住在美国乔治亚州的西拉·佛尼是一个年轻的辣妈,她有三个孩子,自己做生意,家境富裕。
美国辣妈西拉
西拉的大儿子安东尼今年13岁,正在上初中。在学校里,总是穿着名牌衣服和鞋子的安东尼非常瞧不起周围那些穿戴普通的同学,对那些穿着从沃尔玛或二手店买来的衣服的同学,他甚至会用刻薄的语言去嘲讽和挖苦。
不仅在学校里,就是回到家里,安东尼也会一脸不屑地谈论同学们的穿戴。当西拉发现安东尼不仅“炫富”还“嫌贫”后,觉得必须要制止和教育他。
一天,西拉对大儿子安东尼说:“我带你去买衣服。”
安东尼以为妈妈又会像平时一样领着自己去名牌店去血拼,哪知道,这一次妈妈把他带到了以前从未去过的二手店。
在美国有很多二手店,大多是慈善机构举办的,店里的衣服来自人们的捐赠,经过洗涤和整理后低价卖出,收入归慈善机构。这些店里的衣服非常便宜,有的只有一、两美元,很多低收入,或是子女多的家庭经常在这些二手店购买衣服。
进了商店,西拉给了儿子20美元,让他挑选衣服,并且告诉他在下一周的每天他都得穿着这些衣服去上学。
安东尼懵了,开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妈妈的语气和神态告诉他,妈妈是认真的。
安东尼从小就没有来过这样的商店,看着那些价签,他感觉很难堪,毕竟他习惯了的衣服价格都是几十甚至上百美元的。他委屈地流下了眼泪,但是西拉的态度很坚决,她对儿子说“你在学校里嘲笑了别人,现在来体会一下别人的感受吧。”
虽然不情愿,可是安东尼还是听从了妈妈的安排,他在店里挑选了几件衣服,并且,在之后的一周里天天穿着这些衣服上学。
那一周里,安东尼发现,自己挑的这些衣服穿着也挺舒服的,同学中也没有人对他指指点点,噢,原来穿着从二手店里淘来的衣服并不是一件多么丢人的事情。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嘲笑别的同学了。
安东尼在二手店用20美元买了一周上学穿的衣服
儿子通过这件事得到的教训和转变让西拉很高兴,于是她把儿子在二手店里挑衣服的照片发到了Facebook上,并分享了事情的由来。
不料这个帖子在网上引发热议,被转发了超过30万次。
大多数家长都给了她一些鼓励。一位妈妈在脸书上写道:“谢谢你教会了你的儿子同情心。”
不过也有人说这是对孩子的精神虐待。
西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提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她并不是想羞辱她的儿子,而是想向他证明金钱并不是一切,富有不代表特权。欺凌他人,即使是语言上的,也是绝对不能被接受的。
西拉承认自己和丈夫在儿子小的时候过于溺爱他,特别是在物质上过度满足孩子。
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父母在物质上富养孩子的同时反倒使他们在精神上变得贫穷,变得刻薄不善良,缺少了许多美好的品质。
还好,西拉是个明白人,“我的儿子才13岁,如果我现在不把这种因为家境富裕而蔑视他人的想法和行为扼杀在萌芽中,想想他16岁的时候会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他长大以后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一定非常可怕。”
可以说,这位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很特别,也很有效,她让孩子改变角色,换位思考,让孩子从切身体验中学会以同理心去理解和尊重别人。
不过,这样有些极端的办法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特别对于进入青春期叛逆严重的孩子就很难奏效。
所以,唉,还是那句老话,管教孩子要趁早。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点赞、转发支持。)
远方老师在美国
今日头条签约作者,在美国生活十几年。两个女儿一个大学刚刚毕业一个上高中,本人在美国公立和私立学校担任中文老师多年,从自己的工作和陪伴女儿们成长的过程中,对美国教育和文化、子女教育等都有切身的感悟。想与我交流观点、讨论问题、商务合作的朋友,请加微信jzhao19
“远方老师在美国”原创文章,欢迎微信朋友圈转发,任何媒体、微信公众号、教育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下面这些我的原创文章也许你会感兴趣,点击就可以直接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