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读了几本书,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其中一本《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里面主要说了三块内容:如何愉快的工作?如何和家人保持幸福的生活?如何诚信的过好一生(英文原标题:Staying Out of Jail)?
三条中,给我震撼最大的,就是这最后一条:Staying Out of Jail。
为了阐释清楚这个朴素的道理,作者从一个公司由巅峰到灭亡的故事开始说起的。1990年代末期,在美国有一家很厉害的上市公司叫做Blockbuster,主要做DVD影片租赁,全国开了几千家店,雇佣了几万名员工。
生意模式是这样的:他们首先花钱买入大量DVD,然后向消费者租赁DVD,消费者看完还回来,再向下一个消费者租赁DVD。这个生意模式,决定了Blockbuster非常有动力让消费者以最快的速度归还DVD。
为了达到他们的目标,他们采取向消费者征收很高的逾期归还罚款费用。不过没多久就发现,懒是全球通用的病,借出去的DVD,消费者并不是很喜欢及时归还。于是Blockbuster干脆就把逾期罚款的费用又提高了,猿猴们掐指一算,公司大概有70%的利润都是来自逾期罚款。
差不多也是在那个时候,美国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创业公司,他们也看中了DVD租赁市场,不过与其让消费者来店里借DVD,还不如让消费者每个月付一点租赁费用,然后直接把DVD寄给消费者。如果消费者一直没有看DVD,或者懒癌发作,不把DVD寄回来,这个小小的创业公司就不用支付寄回来的邮费和下一次DVD的周转邮费啊。他们跟Blockbuster不一样,不靠逾期罚款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转眼时间到了2002年,这个小小的初创公司已经有了1.5亿美元的收入,毛利率达到了36%。Blockbuster的投资者开始紧张了,他们跑去问公司怎么看竞争,得到这样的回复:
“我们为什么要在意个初创公司啊,他们针对的市场那么小,现在增速是好,但未来的不明朗因素更多啊。而且他们的毛利率比我们低这么多,我们要真想做他们的业务,那就是动动小拇指的事,我们看不上他们在的小众市场,chill~~”
影片租赁届的巨无霸表示不会加入战争后,这绝对是这间小小的初创公司的大好机会啊。虽然是个小众市场,但初创公司没有过往的负担,他们创造了一个以前根本不存在的市场,所以收入能做到多少,都是好事!
最终到了2011年,这间小小的初创公司已经有了2400万消费者。而Blockbuster,一个曾经几十亿美元资产、几万员工、100%品牌认知度的公司,在2010年就申请破产了。
为什么?因为Blockbuster遵循了一套非常经典的财务逻辑:从marginal thinking去看待新业务模式;初创公司36%的毛利跟他们已有的66%的毛利相比,根本不吸引;与其发展新业务,不如在原有业务上加杠杆;最最关键的,如果发展新业务,那基本会把原有业务直接竞争杀死,太自杀了,不能做。
Blockbuster思前想后了这么多年,他们没有想到的一点是:纵使开辟新业务会有很多痛苦,但不开辟新业务的结局是破产啊。他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假设如果没有持续经营业务,他们要怎样做一个更好的业务,怎样更好的服务消费者;而不是保住自己已有的。
相反那家小小的初创公司,没有Blockbuster般旧有业务的顾虑,摆在他们前面的仅仅是一个小众市场的机会,他们抓住了。他的名字,你们现在一定听说过——Netflix。
当然,没有公司想自掘坟墓,但让公司走向最终灭亡的道路,通常都是由多年前一个小小的决定开始的。这条规则,也同样适应于个人。
跟公司一样,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由很多决策组成的。你永远也不会知道,是哪个决定,会改变你的一生。
曾经有个二十几岁的trader,叫做Nick Leeson,一直以来有一颗渴望成功的心。
结果做交易时,亏了点钱;但他想成功啊,犯错是阻止自己成功的啊;于是他开始编造账户交易情况;接着为了矫正之前的错误,下了更大的赌注去把钱赚回来;向公司撒谎、伪造文件、误导审计、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虚假陈述。
最后,他最开始那个小小的交易,滚雪球般亏损了14亿美元。直接让自己的雇主,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霸菱银行倒闭了;自己被判在新加坡监狱里服刑六年半。
你说,在第一个亏损出现时,Nick Leeson能想到他的不坦诚,能把整个公司整垮,把自己送进新加坡监狱么?
就跟企业对新业务视而不见,却愿意对原有业务加杠杆一样。在面临人生道德选择时,通过掩盖来解决问题,可能比对自己行为保持负责更加好受,毕竟,我们都会说服自己,“就这一次,下不为例”。但也就是这些“就这一次,下不为例”,我们的人生可能就被彻底改变了。
不信,想想老虎伍兹在第一次出轨时,能想到他最后的下场是身败名裂么?
阿姆斯特朗在滥用药物时,能想到辛辛苦苦拿下的所有环法冠军都要还回去么?
徐翔在实现财富自由的时候,能想到自己最后是以一个医生的形象为广大股民记住么?
高育良书记在读《万历十五年》的时候,能想到自己最后是因为一本书,而失去了奋斗终身的事业么?
对个人来说,100%坚守住自己的原则,比98%坚守自己的原则更加容易。如何正直诚信的过好一生,就要远离所有“就这一次,下不为例”的情况,做一个坚持自己道德底线的人。
没有什么比自由,更珍贵。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