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南方日报、南方+《穗一初中组织逾千学生“秘考”》(戳链接回顾)刊发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省、市教育部门迅速彻查,切实落实规范招生、办学行为的监管责任,在业界和家长们当中也引发了热议。
事实上,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仅是冰山一角。
▶一方面,
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义务教育阶段设立“重点班”,不得组织与升学挂钩的招生考试。但是,广州仍然有不少民办学校违背义务教育均衡化原则,通过各种“地下活动”秘密考试选拔招生,加剧小学生升学竞争白热化,加重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另一方面,
有部分家长反映,尽管考试压力大,但却是孩子能进入名校的唯一途径,没有这些“暗考”,孩子连好的学校都进不了,只能在电脑派位中碰运气或者早早就占了能对口直升上好初中的小学“学位”,手上并不能掌握入学的主动权。
“小升初”究竟该何去何从?
类似的“暗战”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以争夺优质生源为目的的“秘考”
按相关政策,
广州市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公办学校主要实施电脑派位或小学与初中结对直升,随机分班;
民办学校不得提前开展报名和面谈等工作、不收取学生个人简历及获奖证书、招生录取不与任何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挂钩;
严禁学校利用面谈进行任何形式学科知识考试或测试
但是,一些民办初中为提高中考升学率,千方百计争夺初中优质生源;而一些学生家长也不愿意子女随机入读电脑派位分配的学校。
“怕摇不上好的学校,孩子最关键的初中阶段就葬送了。”一位在读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母亲表示,为了报考民办名校,孩子的爸爸两年前就辞职在家,专门研究各个学校的升学攻略,一心辅导孩子考入心仪学校。
正是抓住了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态,或明或暗的“择校热”应运而生,以各种暗语支撑的“MK(意指导‘秘考’)”在老师、学生和家长中心照不宣。
MD是“密电”,是重点中学打给家长的私密电话;
KB是“坑班”,即提前占好重点中学的学位;
DZ是“点招”,提前被名校招录……
记者调查发现,民办学校的“秘考”一般由往届生家长作为媒介,以旧带新,通过微信群、QQ群传递信息,“届届相传”。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基本上,入群需要暗号,新生家长由老生家长或朋友介绍进群,暗号不定期更换,以防外泄。”
据了解,有的家长从子女小学三年级开始,四处寻找老生家长介绍加入若干个群,以期获取更多“秘考”信息,增加保险系数。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其加入的“秘考”家长群至少有20个。记者也在一位家长的QQ群中发现,有近10个民办中学的QQ群被公开形容为参加各校秘考的敲门砖,即要参加这些学校的秘考,必需先加入这些QQ群中,掌握进一步的信息。
在3月31日下午的广州市广州大道北东园中路广东省国防科技高级技工学校(同和校区)外,记者从等待孩子考试结束的家长中了解到,大部分民办学校从去年底就开始“割草(争夺优质生源)”。“尤其是希望杯结束后,很多学校都已经瞄准了获得一、二等奖的学生。”一位家长说,“除了六中珠中外,还有几家学校很早就有‘考试’,有的凭着这些获奖证书,直接就给‘入场券’的。”
此外,在“投考”阶段,学校往往并不公开出面。家长们会根据家长群的指引,有的把子女简历送到心仪名校的门卫,简历通常包含各类竞赛成绩等内容,有的则按照群内给出的链接,在线填报简历,学校在后台根据简历筛选出考试或面谈名单。
“考试的内容基本上就是全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尤其是数学,没有学过奥数的,基本难以驾驭。”一位带着孩子考过五场“秘考”的家长透露,考试结束后就是等“拿券”。
个别校外机构依然扮演中介角色
广州于2013年底禁止民办学校组织小升初考试,于是,一些民办名校“曲线救国”,与社会培训机构联手“掐尖”。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有的是直接以培训中心统测排名为依据录取,
有的是委托培训机构组织单独考试,
有的是学校在培训机构成绩基础上自己另外再组织考试。
然而,今年2月下旬,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明令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并向社会公布。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依法追究有关机构和有关人员责任”。
随后,包括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华杯赛”)已确定暂缓举办、备受关注的“学而思杯”今年也不再举办,由培训机构主办的多项数学杯赛被紧急叫停。
由此,今年被业界、家长均称为“最严禁考令”。但记者调查发现,仍然有校外培训机构在小升初的“秘考”中担当了中介角色。
“我们去参加的是卓越360的考试。他们确实大胆,我们也没有想到,以为只是三五百人的规模,但没想到去到考点,人山人海,最后多个考点加起来有一万多人参加了那场考试。”
学生家长。
孩子在广州市荔湾区就读小学六年级。
该家长还透露,该考试成绩除了排位外,还按行政区看各区考试成绩。“民办初中当然会看这些成绩,虽然他们口上都会说不看,但考得好的都会把这个成绩写进简历里。”
据了解,家长们口中简称的“卓越360”是指“卓越360学能综合评定”,由卓越教育集团发起与主办的一个小学生培能系统,近年来也是广州市“小升初”含金量较高的“敲门砖”。
不仅组织学能综合评定,还会推荐尖子生参加部分民办学校的“秘考”。比如六中珠江中学的“秘考”中,就有部分家长坦言是“卓越推荐过来参加考试的”。
此外,有家长透露,广州XX实验学校(荔湾区)还委托学大教育组织考试,让每位参加考试的学生交100元;广州XX实验学校(白云校区)也曾于3月25日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南校区)组织“秘考”。
3月25日,一场中学密考学生所携带的准考证。
众盼教育公平遏止“秘考”乱象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小升初”的“秘考”是又爱又恨。
“不仅我们做父母的焦虑,单是每次孩子考完一场下来,整个晚上都累得不行,我们就心疼得不行,但不得不继续。”一位家长在赶考的路上无奈地说,有了“秘考”,很多家庭从孩子小学三年级就送各种培训机构;没有“秘考”,普通家庭就不得不被派位或者直升到并不如意的中学。“做父母的不甘心。”
一位家长说,现在“小升初”就是要舍得把娃豁出去“拼分”。她的孩子从三年级开始上奥数班,四年级开始参加各种竞赛,五年级进入各培训机构参加统测排名。“现在收到两个学校的入场券了,完全是拼出来的。”
有的家长甚至认为,“秘考”是应该的,“要改的话,就得改成‘明考’。”
“秘考”之乱
不仅家有学娃的家庭中产生了极大焦虑,
而且也让不少不法机构有机可乘。
一位家长从家长QQ群获悉,4月1日要到黄埔参加一场“中小学培训咨询会议”,背后剑指的是“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附属学校”。然而,当记者到活动所透露的具体地点后发现,该活动是一个叫价9800元的培训课程。在场的家长均表示了愤怒,一方面发现现场培训和此前通知的情况不符,一方面又担心万一培训活动透露了“小升初考点”,造成损失。
此外,不少家长也在名为“报名吧”的APP中获悉了由“小升初情报局”发布的将于4月7日举办的“广州一线民校学能评估活动”,剑指“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的“招生面谈入场券”,须在线缴费200元。截至3月底,已有2000人报名。
3月31日记者暗访秘考现场,有家长透漏在手机app“报名吧”可查看考试信息。
然而,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在4月2日发出了严正声明:“近期有些机构假借我校名义举行评估和招生考试,对此我校作出严正声明,此事我校并不知情,也未参与其中。我校没有与任何培训机构组织合作或举行涉及招生的任何活动。”
有校长坦言,学校“掐尖”择优,实际上也是为了争资源,背后是地方主管部门的指挥棒在起作用。一些部门存在不正确的政绩观,把对资源的支配权力牢牢掌握在手中,因而对公办初中设重点班、对公办名校所办民校组织“秘考”“掐尖”采取了放任、甚至纵容的态度。
2017年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在回应政协委员建言时指出:基础教育减负要常抓不懈,直至把这个问题解决好。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学生的深深关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基础教育工作提出的殷切希望,也是“把基础教育越办越好”的必然要求。
有专家建议,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破资源垄断,首先要把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大做强,鼓励多主体办学,混合所有制办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力量。其次,通过加快公办学校强校兼并弱校步伐,实现校际均衡;推动建立校长教师轮岗、流动机制,实现师资均衡;在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划区分片、就近入学的基础上,实施阳光升学、阳光分班,做到生源均衡。
“我们也很期待教育资源均衡的一天!”不少家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明确表示,尽管在当前阶段追逐“秘考”,但也是“被绑架的”。“如果校际均衡能够实现,谁都不愿意孩子受苦。”
中学违规办“秘考”被查,
评论炸了!
有人表示查得好!
也有人表示没有考虑到家长的心情。

你怎么看?
文/图 | 南方日报记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