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懂
张远山
他是我中小学的同学。小学同校不同班,中学同班。小学里他是少先队大队长,我是中队长。中学里我是学生会主席,他是班长。无论是他“领导”我,还是我“领导”他,我们的“干群关系”一向不错。后来考进不同大学,他学金融,我学中文,隔行如隔山,联系越来越少,也不知道他毕业以后何去何从。心里牵挂着他,一有机会就向其他同学打听,终于听到一则他的轶事。我怀疑不是真的,姑且称为“轶事”,录以备考。
据说他大学毕业时,被校方分配到国家财政部工作。去财政部报到时,他请了一个朋友陪同进京。事先说定,朋友的食宿,外加在北京观光的一切费用,由他全包。
到了财政部,他与负责接待的人事干部说话,满口上海话。
人事干部听不懂,他请同去的朋友翻译成普通话。
人事干部说话,他,又请朋友翻译成上海话。
人事干部吃惊道:“你竟然不会说普通话?”
他一脸迷惘,看着朋友。
朋友翻译道:“首长问侬:侬真格勿会讲普通闲话啊?”
他镇定自若,摇头说:“真格勿会讲。”
朋友翻译道:“首长,他说:真的不会讲。”
人事干部再问:“难道听也听不懂?那你怎么听老师讲课?”
朋友翻译后,他不紧不慢解释道:“只听得懂一眼眼。阿拉老师上课,侪讲上海闲话格。”
人事干部觉得,再说下去也是自讨没趣,只好打发他回上海。
随后他与朋友在北京痛痛快快玩了几天。爬上长城,做了一回好汉。坐上紫禁城的龙椅,过了一把皇帝瘾。然后回沪。
回到上海,他对校方说,财政部不要他,把他退回来了。
校方也已接到财政部的公函:“贵校毕业生某某,日前来部报到。经初步考察,我部认为该生不宜在京工作,故退回贵校重新分配。请贵校尽快另行分配一人到部,务必熟练掌握普通话。”
由于他并非不服从分配(否则按规定国家不再分配工作,且五年内任何国家机关不得录用),校方不得不重新分配他在沪工作。由于财政部是国家级政府机构,不肯屈尊来向校方核实,因为一旦查实他听得懂也会说普通话,固然可以对他略施薄惩,但也同时证实了堂堂中央机构,居然有人不识抬举,不愿高就,岂非太没面子?因此他如此昭然若揭的“阳谋”,竟然没被揭穿。
他略施小计,略破小财,就有惊无险地达到了目的,留在上海工作和生活。
如果这一轶事属实,那么我的这位同学,这些年来始终与我同在一座城市。但是许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见过他,看来他“万人如海一身藏”,成了大隐隐市的现代隐士。我希望有一天能够见到他,建议他写小说,为不景气的中国文坛做点贡献。
— END —

回复“庄子江湖”可查阅往期目录
点击链接可收看往期精华文章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庄子江湖”
编辑:贺马儒
感谢分享朋友圈,转载请注明来源
纸质发表和出版,联系公众号后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