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中欧商业评论》将迎来十周岁生日。在这个颇有纪念意义的节点,我们出了一本特刊:《管理十年》。在这本特刊中,我们从“立言”的角度选出了十位有代表性的企业家,他们也是这十年间企业英雄的代表,或多或少地提出了基于某种情境的管理思想。探寻这些企业代表的内在动因,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去经营企业。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其中之一:稻盛和夫。
意识的力量和由人心编织的世界。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亚洲金融风暴过后,日本很多大公司都出现问题,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京瓷公司成为东京证券交易所市值最高的公司。学者们纷纷开始研究这家经历了四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都屹立不倒还得到了持续发展的公司。他们发现京瓷的经营方式与“阿米巴虫”的群体行为方式非常类似,于是给它取名“阿米巴经营”。
这些年,关于“阿米巴经营”如何落地的论文很多,它成了一种模式。然而,如果要想理解它的精髓,仍然需要回到它的源头——稻盛和夫的行与知
稻盛和夫说:“我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后,有幸进入京都的绝缘子生产厂家松风工业公司工作,在公司里从事当时属于新领域的新型陶瓷研究工作,并成功实现了商业化。”
松风工业是一家即将倒闭的公司,所有的大学生都辞职了,稻盛和夫由于种种原因没能离开,于是只能通过泡实验室“消遣苦闷”,然而他从研发中找到了纯粹的快乐和意义,并逆转了企业和自己人生的命运轨迹。
但是,
"
之后与新上任的研究部长,围绕新产品的开发问题产生了意见分歧,我意识到在那里无法实现一个技术人员的梦想,当即决定辞职。幸运的是我得到了许多朋友的支持,我和一起从松风工业辞职出来的7位同仁一起创建了京都陶瓷公司。
当时我没有创业资金,是支持我的朋友们为了让我向世人展示我的技术而出资成立了公司。如果我家境富裕,有本钱成立公司的话,恐怕公司的情况就会大不相同吧。但是,我既没有资金和经验,也没有了不起的技术和设备,有的只是值得信赖的伙伴。正是在这种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公司才得以成立。
"
他是如何从无到有的?
稻盛和夫认为,人生是一场修行,而修行的载体便是工作。当把工作当作修行时,稻盛和夫体得到了不少“神秘体验”,当项目山穷水尽时,突然间柳暗花明,这样的事在稻盛身上发生过多次,只是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的场景下呈现。稻盛说:“看到我那样拼命地工作,那样苦苦思索,神都看不过去了,神可怜我,赋予了我智慧。我想事情只能这样来解释。”
稻盛和夫一直在追问:
“工作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工作?”
对于工作本身的好奇心,试图找到关于“工作”二字的终极答案,才是稻盛和夫排除一切心理干扰、专注到极致的原因。当一个人开始计较结果,预先评判得失的时候,就无法按稻盛所言纯洁地享受过程了,也就无法做到真正的专注。
真正的意义是追问的过程,而非答案,答案无异于一碗鸡汤,只有在追问的过程中,才能体味工作的神圣性和意义。但稻盛和夫几十年来卓有成效的“干法”本身,对于其他企业家们而言,极有可能仅仅成为一种可以在想象中给予自己安慰的成功学概念,因为人很难摆脱追逐私利的念头。
意识里秘藏着巨大的力量
稻盛和夫的世界观和禅宗、阳明心学一致,即认为“一切皆为心造”,我们所经历的事实,是我们内在世界的化现。稻盛和夫曾斩钉截铁地说:
"
大家或许认为,仅仅依靠‘意识’,事业不可能成功。然而,在‘意识’里秘藏着巨大的力量。一般认为,逻辑演绎、推理推论、构思战略,就是说明使用头脑思考的重要,心中意识到什么,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我相信,心中的‘意识’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用头脑进行的思考,在我们的人生中,‘意识’所具备的强大力量是其他任何东西所无法比拟的。
"
既为了“造福社会”,也为了验证他从创办京瓷的经历中发现的奥秘——“工作即修行、意识具有大威力”是否有普适性,稻盛和夫创办了KDDI(第二电电)。他说:“我一次又一次叩问自己的内心,是否‘动机至善、私心了无’,反复逼问自己动机的真伪。整整半年后,我确信自己没有一丝邪念后,这才起步踏入通信领域。”稻盛和夫在这家后来的世界五百强企业里甚至没有给自己留上一股。
基于这些,稻盛和夫认为“人心”是决定性的力量,技术、资金、市场等只是舞台上的道具。他回忆说:
"
当时,我对经营一窍不通,所以一直为‘靠什么开展经营’而苦恼不已。不久,我想到了‘人心’这一京瓷创业的基础,以‘人心’为基础开展经营,不是很重要吗?人心变化无常,但是一旦人心连接起来的话,将是世上最坚不可摧的,历史上依靠人心成就伟大事业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我认为在率领一个团队时,没有比依靠‘人心’更有效的方法了。
阿米巴经营是以人心为基础的。人体内的数十万亿个细胞在一个统一的意志下相互协调,公司内的数千个阿米巴这样的小集体组织,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够使公司成为—个整体。
"
按稻盛和夫的“人心论”推导下去,便是我们认为真实的世界,就是由不同数量的人群所共同承认和许可的。稻盛和夫将它限制在了企业的范围之内。无论是稻盛和夫这样的现实力场的扭曲者,还是组织成员,都是某个现实的共谋。
人人都是稻盛和夫
在稻盛和夫的逻辑下,员工同样可以通过工作修行以提升人生的境界,与此同时,员工也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结果便是阿米巴的精髓:“人人都是经营者”
从技术层面看,阿米巴是系统性、分权式、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公司分成若干个小阿米巴,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经营,通过会议通报等形式向全体员工公开有关阿米巴以及公司的经营情况等重要信息。
通过尽可能地公开企业信息,营造全体员工主动积极参与经营的氛围,全体员工如果都能积极地参与经营,在各自的岗位自觉地为阿米巴甚至为公司整体作出贡献,那么员工就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工人,而是成为具有经营意识的工作伙伴。当阿米巴领导及其成员自己制订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感到工作的意义时,全体员工就能通过工作找到乐趣、意义和提升个人能力。
阿米巴经营最大的难题则是如何让企业家从“个人修炼”到“集体修炼”,即如何让员工与企业成为“精神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目标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如果“对”“错”是相对的,那么“正确”是绝对的,在稻盛和夫的哲学中,“作为人,何为正确?正确的事物要正确地贯彻”是个大题目。
稻盛和夫把“私心了无”作为修行目标。如果没有通过拷问内心,达到“正心诚意”,那就不能体味到稻盛和夫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巨大威力。
当企业家还在迷恋战略与权谋时,企业上马阿米巴经营,容易画虎类犬,甚至对组织而言是有毒的。
《中欧商业评论——管理十年》十年·舵手名单
乔布斯:极简思维
稻盛和夫:阿米巴之源
贝索斯:“逆向决策”超越现实
马斯克:依第一性原理行动
马化腾:产业森林模式缔造者
张瑞敏:“以己为非”者
任正非:“头狼”的灰度管理
马云:阿里三板斧
雷军:成为造林人
周鸿祎:微创新之父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期《管理十年》特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