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老齐的读书圈,我们继续讲这本心理学的畅销书,影响力!今天我们先说说互惠式让步,什么意思呢,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如果有人在讨价还价中,让了一小步,你也会心里本能的让一步。作者举了个例子,一个卖马戏团门票的小男孩,问他要不要看马戏。作者不感兴趣,随即小孩又问他,要不要买一个更便宜的巧克力。这让作者有一种不能拒绝的冲动。小男孩做出了让步拿出了更便宜的东西,而你本能的也会有一种让步的冲动。最后他就买了巧克力棒,尽管他对马戏和巧克力棒都不感兴趣。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很久形成的一种触发习惯,是人们长期进化的过程中,达成某种协作的习惯。任何事情都是讨价还价, 有还价就有让步。习惯是很难更改的。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种义务。比如郭德纲经常讲的那个段子,说见到了上帝,上帝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说希望世界和平。上帝说,这个难点。有没有什么小点的愿望,于是掏出了于谦的照片,说这是他一朋友,能不能让他长得帅一点。上帝沉思许久,最后说要不还是谈谈世界和平的事吧。
所以这就是一种销售技巧,小男孩很可能就是为了卖巧克力棒,故意搬出了马戏团的门票。这就形成了一个套路。比如有蹩脚的销售会问,先生您要不要来点包子?人家经常就会说不要。而高明一点的销售就会说,您是来盘炒饭呢还是来个包子。客人一般会选择较便宜的包子。作者做了一个更奇葩的测试,他到大学里请求大学生陪同少年犯逛一次动物园,结果成功率只有17%。之后他们稍作改动,先提出请大学生给少年犯每周当2个小时辅导员,而且要坚持两年,再被拒绝后,再提出你能不能陪同他们逛一次动物园,结果成功率瞬间提升到了50%,所以天下没有达不成的生意,关键看你怎么说。说话这个东西,真的是一门艺术。
想想其实生活中很多这样的技巧,比如在写邮件汇报工作的时候,往往会加一些错别字,甚至一些用词不当的地方。为的就是让领导,找出这些小毛病。而错过了邮件的主要内容。给他一个存在感,减少你申请或者汇报工作的阻力。他批评你了,你改正了,这就相当于让步了,而他本身也要做出让步,自然也就获得通过了。否则你总是写的那么完美无缺,他要体现他的存在感,就会看的更加仔细,然后抓住某些重要的地方跟你据理力争,这样就麻烦了。
现在还有人向对方兜售商品,然后故意被对方拒绝,之后转守为攻,您能给我扫个二维码关注我们一下吗?很多人通常都从了。而其实他本身的目的就是要扫码求关注的。这样做,肯定不会百分百成功,但成功的概率却提高了不止一倍。还有人借钱,明明可以只借1万块钱,但他非得要说借10万,这样很多人可能会拒绝他的10万请求,轻松借给他1万元。
有一个例子,比如两张台球桌,300美元一张,还有3000美元一张,你给哪个打广告?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很多人也许希望用便宜的吸引顾客,然后把贵的卖给他。但这完全错误。实验证明,给高价产品打广告,然后因为高价产品的到店顾客,购买低价产品的概率更大。销售额也更高。
但这种互惠让步,也就是后撤手法提出要求的也有很大的弊端,比如口头答应率很高,事后反悔率也会更高。如果你不能当时成交的话,很可能会有一半人反水。另外,如果你推销的商品不好,消费者很可能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这种手法你也就只能用一次,下次他不但不会购买,反而会拒绝登门。所以老齐多说一句,我们讲了这么多心里学上的销售技巧,但并不是鼓励大家去欺骗。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任何负面信息都会快速传播,形成口碑效应,如果你的产品不行。这就是硬伤。所以那个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已经不流行了。现在就是要产品为王。用好产品打动用户,再配合相应的销售技巧,才能事半功倍迅速打开市场。
扯远了,我们回来继续看互惠原则。购买非标准价格的东西的时候,之所以要讨价还价,主要的目的不是要让自己舒服,而是要让对方心里舒服。让对方以为是他的努力,获得更加便宜的报价。这时候他的心里完全不一样。比如你去市场买一件衣服,对方开价100,你说什么呢?好买了!一分钱都不还,对方会高兴吗?他不会高兴,他一定一脸懵逼的认为自己亏了,没有报价更高一点。而当你还价50,最后70成交。这样你们双方都感觉占了大便宜。卖家以为他说服了你,你也以为你说服了卖家。都觉得自己很成功。
当然今天你读完这一章之后,你就变成了一个可怕的对手,既然你知道了互惠原则,你的心里就会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任何互惠形式的影响力,对你可能就不起作用了。知道他们销售的套路之后,咱们可能从此拒绝顺从。而且我们不光拒绝顺从,可能还要反过来用互惠原则打回去。比如抢先出手,聪明的买手逛服装市场的时候,看中一件衣服。然后上网了解了大致价格60块钱之后,你可以找到卖家,然后抢先喊价。这衣服50卖不卖。对方肯定说不卖,那么你还价到60,最后很可能65成交。让对方毫无招架之力。他准备的套路完全用不上。还会落入到你的套路之中。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不按照对方的逻辑进行,而用你自己的套路打翻对方的逻辑。比如在一个项目谈判的时候,双方讨价还价,如果你觉得这是一个套路的话,你可以跳出这个模式,比如加上时间的维度。要求对方的工期,如果工期快质量好,按照一个高价格,如果工期拖延质量也不好,那么就要用一个我们提出的优惠价格。这样对方就不得不重新跳出他们的套路。进入你的逻辑陷阱。
我们现在都会遇到这样的骗局,比如有人说送你免费的灭火器,并给你家免费检查炉灶,这种情况是不是很多,很多贪便宜的大妈都会上当,然后专业人原来检查之后,告诉你你家的灶台老化十分容易起火。而且这一瓶灭火器可能不足以扑灭厨房的火势,建议你更换灶台。他们手上正好有一种防火的安全灶台。推荐大家使用。大妈一般都会被吓得一脸懵逼。第一接受了人家的好处,第二确实担心着火,第三家里灶台也确实用了很久,有的时候这种所谓的安检人员还会玩点小把戏,故意制造一些明火。告诉中国大妈们,你看你怎么一不小心就会起火。如果是你你怎么处理这样的情况呢?
今天读过书的人都知道,这本身就是一种互惠的销售行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根本就不应该接受他们来做什么安检,更不要接受什么所谓的灭火器。如果实在走到了让你选择换不换新灶台的这一步,也应该尽量拖延,让自己冷静一下,方便有别人的劝说,从而从这个套路里跳出来,也许晚上老伴和儿子回家,就会骂醒自己。这是避免冲动消费的最好办法。当然你的对手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可能会进一步用回撤手法,逼你就范,比如说大妈手头不方便是吧,那这样,我帮您维修一下,您就交点服务费就行。以后凭借我们的维修收据,还能够享受换灶具的优惠,服务费能够从价格里抵扣掉。通常大妈的心理防线,在这时候会彻底崩溃。缴枪投向了。所以还是那句话,多读点书,才能免于落入别人的套路之中。要是老齐会怎么做呢?灭火器我收下,检查就不用了,跟他说我正准备换灶台,但是灶台已经买完了,正在路上,明天就会安装。所以谢谢你,走好不送了。当然这显然是一个自作聪明的答案,最好的答案就是根本就不去招惹这些人,否则他们吃了亏,很可能会报复。这样就划不来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内容,你是不是已经觉得有点意思了呢,还是那句话,我们读心理学不是让大家去学习怎么骗人,而是知道怎么才能让销售高效的运转,用高效的销售带动优秀的产品。再次强调,这个时代依然是产品为王。明天我们讲学习第三章,承诺和一致,这又是说的什么呢?咱们明天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