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1000部电影,若是不读这篇演讲也是枉然!
2018年5月13日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在人文清华讲坛,发表名为《电影,配得上这个时代吗?》的主题演讲。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节点上,与观众一起回望40年来的经典影像。
从文革后谢晋的《天云山传奇》,到第五代导演的宣言书――陈凯歌的《黄土地》、叩开世界A类电影节大门由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从世纪之交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到新时期,将主流价值观与主流市场结合的新主流电影《战狼》、《红海行动》等,尹鸿教授带领观众通过电影聚焦中国记忆,叩问中国电影所折射的时代精神,叩问中国离世界电影强国还有多远?
千余名观众到场聆听演讲,同时众多的网友在场外观看了在线直播。
演讲实录接近1.4万字,非常精彩,强烈推荐给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非常高兴来到人文清华讲坛,跟大家一起分享《电影配得上这个时代吗?》这个主题。今天是特殊的日子,今天是母亲节,所以我首先在这里借此机会,向我84岁的老母亲,向在座所有人的母亲,向正在做母亲的女士们问好,祝你们节日快乐。
时代无情  电影有情
其实今天我们这个主题是电影与时代的关系,大家知道,我们看电影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我们经常把某一类电影叫做爆米花电影,其实30年代中国就有人说过,电影是“眼睛的冰激淋”,是“心灵的沙发椅”。我相信今天能够来到现场的,一定不是仅仅把电影当爆米花的人,当爆米花的人现在都在看《复仇者联盟3》,所以大家在这儿一定会对电影有不同的认知。
电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从电影当中能看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不同的笑容、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自然形态。在电影院里对于我来讲非常重要的兴趣,就在于从影片的一幅标语、一个道具、一个楼梯的形状、一个街道的状态,甚至每张不同脸上的笑容,感受到一个时代。如果说电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的话,也不是一面普通的镜子,其实大家知道历史也是时代的镜子,但是电影是关于大时代人的一面镜子。所以,我认为电影跟一般的历史不一样,如果说时代无情的话电影是有情的,电影是用情感的方式来描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不同的期望、不同的梦想。
能够记载这些不同时代的作品,是时代的经典。时代的经典作品很多,中外都有,它不仅能够看到社会的变迁,更重要的是能看到梦想,能看到人的期望,这也是电影一百多年来激励人们,能够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时代是无情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但是电影是有情的,它关心的不仅仅是达官贵人,也关心普通人的遭遇,大家从电影里能看到伟人,也能看到像贾樟柯电影里的小人物,从《小武》到他现在正在戛纳竞争奖项的新电影,大家都能看到很多普通人的梦想和挣扎,当然也会带上我们对这些人物的情感,所以电影是时代一面有情的镜子。
崛起的中国电影与时代之问
今天处在中国电影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的电影一定程度上是世界的奇迹,中国现在是全球坐二望一的电影市场,2017年,美国还是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有110亿美金的年度票房,但是中国去年票房超过了80亿美金,接近600亿人民币,远远超过排在后面的日本等国家。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创造了200亿人民币的电影票房,这也是世界上在单一国家市场上季度票房最高的纪录。中国春节,现在除了看春晚、吃饺子、打麻将之外,就是看电影,中国很快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
同时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中国市场现在在全球地位非常高,即便是美国电影在中国市场上创造的票房也有可能比在美国还高,换而言之,中国观众太爱电影,中国观众在即便有40个频道播免费电视剧的情况下,仍能够对电影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这是中国电影的希望。
中国电影的年度票房在十几年当中,平均每年保持接近3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不到10亿人民币发展到去年的接近600亿人民币。
即便这样的发展情况下,观众也经常会有一些问题,比如时代之问,如果今天我归纳一下,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问题——中国电影,配得上这个时代吗?这个问题说的是什么呢?我想肯定是三个问题:一个是能够表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变迁吗?第二,能够表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力量吗?第三,能够表现出我们共同的情感共鸣吗?我们这些年高票房的电影很多,但是真正能够在心理上打动大家,让大家觉得代表我们时代呼声的电影还是非常稀缺。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今天跟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过去40年当中,中国电影跟时代的关系。
1976:文革结束  1978:中国改革开放
其实今年是中国非常特殊的一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的今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这个变化往往是以一个会议作为标志,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会议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会议,今年我们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在讲40年回眸的时候先给大家看一点短片,看一看这40年中国电影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短片,可以看到时代发生了剧烈变化。

视频来自“人文清华讲坛”制作团队
1976—1978年,这是新时期真正到来的时候。列宁当年说过,在历史上有些时候有的一天等于二十年,有的时候有的二十年只等于一天,换而言之,有的某一年某一天能产生划时代的改变。譬如,1976年就是这样一个特殊年头,中国三位开国元勋相继逝世,发生了唐山大地震,四人帮被打倒,那一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新时代。
1978年5月11日,四十年的前天,光明日报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大讨论,随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总路线,改变了长期以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段时期我们开始告别一个过去,顾城在诗歌《一代人》中写下“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个年代大量文艺作品,包括电影,都有共同的主题,就是“告别过去、寻找光明”,这个时期既有所谓的伤痕文学、伤痕电影,也有反思文学、反思电影,出现了很多经典作品。
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届大学生,那一年全国570万人考试,只有二十多万人被录取,11年的考生集中在一年考试,那一年中国高考录取率5%,现在我们高考录取率接近80%。我们都感受到了新时代的到来,那时候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常会发表各种评论和社论,最常用的标题就是“春天来了”,我们在告别一个冬天,所以很多电影都在跟我们一起来告别过去那个极度贫困的日子,这个贫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极度贫困,而且也是精神上的极度贫困。
新时期经典电影:拨乱反正 以人为本
谢晋当年有三部电影叫“反思三部曲”,今天那些即便票房最高的影片,在观众规模上也完全不能与这三部电影相比,当时全中国人几乎都在看这些电影,而且很多人看过很多遍,通过电影告别那段历史。所以谢晋现象在中国电影史上前无古人,也很难后有来者。我们放一段谢晋的《天云山传奇》给大家看看。

《天云山传奇》片段
谢晋之前的代表作,1960年上映的《红色娘子军》突出男性,一个男性作为党的引路人,帮助一个成长中的弱小女性变成了革命者,这是谢晋早期作品表现的共同故事。但是《天云山传奇》的故事逻辑变化了,一个男性,他本来是党的一分子,但在是非颠倒的时代,被冤屈、被打倒,最后是一位女性把他从一个公共政治空间的漩涡当中带回了家庭,给了他温暖。我们看到的这段在当年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观众,在当时因为有许许多多受迫害、被边缘化,而且忠心向党的人,可能因为左的路线影响使他们失去了位置。电影中一个女性用人性的善良把政治上受到迫害的人从公共政治空间拉回到现实的人性的空间。实际上它表达的是历史价值观的变化。
为什么这部电影会成为时代的经典?
第一,尊重事实。社会的进步一定是以尊重事实为前提,大家知道旧的东西永远会用惯性来束缚我们变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当时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其实就是确定一件事情,我们必须尊重事实,谁说的话都不是圣旨,所有已成的东西都可以经受事实检验。当我们回到事实而不是回到政治标签时,我们就可以认识世界的真相,如果要说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那一定是从尊重事实开始的,比如说贫穷的事实,比如说我们没有自由发展的事实,比如我们落后的事实。中国所有的变化首先是直面事实,这是成为时代经典的第一前提。
第二,人道主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有一段经典的描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永远是人类向前推进最重要的力量。从《天云山传奇》中我们看到,无论在政治上被看成是什么样的人,但是他是一个人,需要得到人的尊重,人的权利需要得到保护,所以这位女性用了自己人性的善良帮助这样一个人,实际上他改变了标准,不是政治至上,不是政治唯一,我们不要把每个人都打上政治标签,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生活选择,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别人的尊重。
正因为这两个主题的表达,使得它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同。
1980:电影中有了爱情和接吻
人们有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当我们尊重事实、告别过去,紧接着一个主题,自然就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但在当时,人们最基本的对情感,比如对爱情的需求,在当时没有办法表达。我看过我爸爸妈妈写的信,互相都称对方某某同志,一定要先说致以革命的敬礼,而且说怎么提高觉悟、共同的革命理想,一定是因为革命才能有个人的生活选择。
今天觉得习以为常的生活,在当时都是来之不易的。舒婷的诗《致橡树》中“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当时为什么得到大家的认可?因为她在表现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但是这个时候所有的个人选择有一个特点,我们认为祖国的强大、国家的振兴跟每个个人的幸福、成长息息相关,所以个人的选择是跟国家的成长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时候也出现了很多经典作品。
大家看这5张图就能知道岁月的流逝,第一张是《红色娘子军》,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文化大革命之前。第二张图有的人知道,这是样板戏《海港》,第三张是文革结束时的一部电影叫《海霞》,再后面是邓丽君和陈冲,就有了女性个性化的展现,通过图片可以看到人表情的变化、服装的变化、时代的变化,通过这些,大家会意识到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有多么大的不一样。
当时的《大众电影》杂志发行几百万册,杂志在1979年第五期的封底登了《水晶鞋和玫瑰花》的接吻剧照,引起巨大反响。有人给编辑部写了一封信,质问:“我们不禁要问你们在干什么???”当时很多人认为接吻照不能出现在社会主义的报刊上,因为这封剧照,当时《大众电影》杂志收到了六千多封读者来信,除了批评声音之外,更多的人开始表达说“我们也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这就是改变!这场争论不仅在《大众电影》杂志,而且蔓延到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甚至大学校园,大家都在讨论爱情可以接吻吗?今天这个问题不再是问题。
所以这一时期的电影开始展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出现了许多经典电影,像《庐山恋》、《红衣少女》、《少林寺》、《雅马哈鱼档》等等。
1980年,《庐山恋》引起巨大轰动,原因有三个:第一,表现了国民党后代的女青年,成为一个可以追求美好爱情的人。那个时候国民党是敌人,被认为没有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可能。而且这个人从美国留学回到了中国大陆,然后产生了爱情。第二,电影里面有了接吻的镜头,中国电影终于在1980年可以让两个相爱的人在电影中接吻。第三,电影里面,女主人公换了很多套连衣裙,在这部电影之前,中国人服装颜色主要有三种:军装绿、工人蓝、文艺白。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的选择非常有限,可是在这部电影当中由于连衣裙的出现,使得上海很多已经很久不做连衣裙的裁缝从此以后接到无数的订单,连衣裙风靡一时。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再是千人一面,我们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美。
《庐山恋》后来在庐山的影厅不停播放,创下了单厅播放次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两位演员郭凯敏和张瑜都是当年的万人迷,他们当年的表演简单、纯真,这是我们今天在荧幕上很少能够看到的。他们在片中为什么老在说英语?因为那代年轻人,不仅有爱情,更主要有理想、有朝气,当时讲“四个现代化”,我们讲面向世界,面向世界就要学西方一切先进的东西,所以那时候学英语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那个时候人们把爱情、把个人的幸福跟学知识、学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有时候经常会怀念那样的时代,因为那个时候即便是谈恋爱,大家都会相约星期一、星期二共同去英语角,星期三、星期四去图书馆,我们只留半个小时真正谈情说爱,但是大家会觉得那个时代的生活充满了朝气和理想,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自由既选择:人生之路大讨论
但是理想跟现实之间永远是有一段距离的,在五四时期人们追求德先生、赛先生,也会出现鲁迅先生在小说集《彷徨》里描写的情况“想挣扎着走出一条路来,却是遍体鳞伤,毫无结果,只能是‘荷戟独彷徨’了”。当我们追求理想的时候发现理想并不是就在我们眼前,还有一段距离,就会出现一些迷茫,这些也反映在这段时期的电影中。1980年,发行量很大的杂志《中国青年》登了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这封信也引起了各大主流媒体和高等院校广泛讨论,当我们追求自己个人梦想和理想时我们会发现道路并不平坦,是不是应该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这是一次生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的大讨论,有人把它说成是新时代青年人的第一次精神初恋,而这次初恋虽然痛苦但又是有价值的,在讨论过程中人们在寻找究竟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在讨论自己人生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会痛苦?是因为我们前进的道路上面临许许多多的传统因袭、社会利害关系对我们的限制,所以这时候出现了小说《沉重的翅膀》。翅膀为什么这么沉重?是因为中国不仅是要实现科学技术、农业、工业、国防的四个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这样一个大主题没有完成。这个时候有一首诗,名为《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成为许许多多人概括心情的方式,即我们在往前走,但是找不到开启大门的钥匙。
1984:思想解放的黄金年
学习和反省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还有一个年头也非常特殊,即1984年,被称为中国思想解放运动黄金年。这一年有一套书是《走向未来丛书》,一共七十多本,把当时世界各个国家对于科学技术、哲学、历史最新的著作全部翻译过来,有的书因为大部头来不及翻译,就用编译的形式变成小开本引进到中国。当时,把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引进到中国,来帮助我们思考中国的现实。
1984年也是第五代导演登上中国影坛的一年,标志性的作品是《一个和八个》,还有一部是被称为第五代电影宣言书的《黄土地》。
另外,这一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出版了,这个事情为什么重要呢?因为弗洛伊德在这之前被当成资产阶级权威、道德败坏的人,但是这本书的引进让大家意识到人是复杂的,所以之后中国有很多的小说、戏剧、电影都受到《精神分析引论》的影响,开始去探索更加复杂的人。
当然这一年还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本书在中国出版,影响了很多人,包括莫言先生。莫言先生也是因为在那个时代跟世界文化最前沿的成果相交融,受到影响。这一年还有许许多多关于爱情的作品。所以1984年是中国人如饥如渴地向世界吸收知识,非常深刻地反省自己,非常深刻地面向未来的年头。
第四代导演背负因袭重担 
第五代导演与传统抗争
这几年当中也出现了很多经典电影,比如第四代导演的作品。第四代导演通常指的是在60年代接受教育,在70年代末开始创作的更年长的一代导演,文革把他们耽误了很多,粉碎四人帮之后他们开始走上影坛,他们拍的电影更加偏重现实主义。其中有个非常著名的导演叫吴天明,他有一部电影叫《百鸟朝凤》为当下的观众熟悉。而他当年有几部电影更是时代的经典之作,比如《人生》、《老井》。老井》实际上表述的就是第四代导演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思考,中国的变化就像一口老井深不见底,要想看见那片蓝天是非常艰难的挣扎。这部电影的男主人公是张艺谋扮演的,张艺谋是第一次在这部电影当中做主演,而且拿到了当年金鸡奖的最佳男演员奖,所以张艺谋也是很好的演员。其实这些电影的故事大部分都集中在农村,因为当时农村是变革的最前沿,而且农村旧的力量对人的束缚最深。
这个时代更受大家关注的是第五代导演的电影。1984年第五代导演登上影坛,他们已经不完全是关注当下的中国,他们在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会是这个样子,因此他们把自己的电影叫做寻根电影,他们在寻中国人的根。而这种寻根思潮跟文学联系在一起,当时几乎所有第五代导演的电影都改编自小说,如刘恒、刘震云、苏童、莫言的小说等。这个时候电影跟文学在思考同样的问题,中国人为什么是这样的?中国人能不能改变?如果我们仅仅实现了外部的四个现代化,如果人不改变,中国会不会仍然陷入前现代化的陷阱当中?所以这些电影大部分都是回溯的,都是在讲中国过去的故事,表现旧的体制、旧的礼制、人们的关系、社会传统、家庭因袭这些对人的束缚和影响,所以这些电影大部分是悲剧性的,大部分人的反抗最终都很难突破传统对人的束缚。但是正是这些电影引起全中国人重新思考自己的传统,思考自己的历史文化,究竟哪些文化是有生命力的,还可以在未来保持发展,而哪些会成为我们向前行进的阻碍。
正是第五代导演的这些作品,让全世界知道中国不仅有电影,而且有这么优秀的电影。中国第一部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获奖的电影,是1988年张艺谋的《红高粱》,《红高粱》掀起了世界电影的“中国风”。这段时期,中国电影几乎囊括了世界各大电影节的大奖,一直延续到后来的《霸王别姬》。为什么这个时候中国风刮到世界影坛?因为这些电影在表达共同的主题,就是人性的挣扎跟体制性传统之间的悲剧性冲突,虽然全世界表现方式不一样,但是这个人性跟传统的冲突是世界性话题,而且他们在影像上接受了很多现代视听语言,所以很快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认可。后来我在加拿大做访问学者时,看到他们在课堂上经常会把张艺谋的电影,拿来作为东方电影美学经典段落讲给外国学生听,所以中国电影能有今天这样的世界地位,跟这段时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给大家放一段《黄土地》的结尾片断,了解一下这段时期的电影。《黄土地》被称为第五代导演的宣言书,导演是陈凯歌、摄影师是张艺谋、美术是何平、作曲是赵季平,后来第五代导演中许许多多有重大影响的人都集中在这一部电影的创作团队中,这部电影在视听语言、文化表达、美学形态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黄土地》片段
大家看到的这段跟传统电影非常不一样,它不再是文学一样的电影,影像充满了表现性,所有的影像都在表达对历史、对人的思考。  这个段落成了第五代导演的主题,虽然张艺谋后来拍的电影戏剧性更强了,但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菊豆》里面仍然充满了大量的影像思考,他这段时期用的红色都是生命力的象征,所以他都会选择封闭性的空间环境,表现红色的象征着生命的东西,跟封闭的空间环境之间的抗争。
这张图是陈凯歌为《黄土地》写的导演阐述,有八个“想”,换而言之,那个时代的电影人不仅仅在拍一部电影,他们想通过一个电影想表达对中国人、对于文化、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未来的思考,现在还有几个导演能写出这八个“想”,能写出这么多想要做的事情?所以这段时期的中国电影充满了人文深度,这也使得这些电影成为中国电影史的经典,也被其他国家电影人所尊重。
世纪转折 中国电影的喧哗与骚动
九十年代之后,市场经济大发展,下海经商、挣钱,突然之间变成了新的社会潮,干部下海、学者下海,几乎所有人都在经商。社会的价值观发生巨大改变,一开始大家说万元户,后来发现万元户不值一提,又出现十万元户、百万元户,大家突然觉得挣钱在生活当中变得非常重要。
钱突然变成这个社会的通用价值标准时,电影也发生了改变,有三个电影现象成为记录这个时代的重要文本:
一个是根据王朔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王朔的小说在这段时间有6—7部被改编成电影,像《顽主》、《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等等。王朔的作品都以讽喻的方式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和经济动荡时期,社会结构的变迁、人员关系的变迁,他在嘲讽过去也在嘲讽自己。比如电影《顽主》里表现的那段生活,过去被我们打倒的地主,结果成了投资人回到中国内地,成为座上宾,成为社会尊重的人,反之,十年前是社会主人的工人阶级们现在纷纷下岗,就很有讽喻的意味。
第二,这段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导演——黄建新。黄建新是跟张艺谋、陈凯歌同代的导演,他在中国电影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但是由于他的电影在国际上获奖较少,没有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这一时期有几部都市电影引起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说《站直了别趴下》、《背靠背 脸对脸》、《埋伏》等一系列电影,其中有部电影最初的名字叫《打左灯向右拐》,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名字不能用,改成了《红灯停绿灯行》。在我推荐的十部最喜欢的电影当中,其中有一部就是《背靠背 脸对脸》,这也是当年我在主办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时,作为评委会主席,评的最佳影片,这部影片随后获得了很多奖,非常典型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为了争夺一个正科级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在跟周围人的关系中发生了非常戏剧性的错综复杂的故事,拍得细腻、真切,让人感同身受。
第三,是大家更熟悉的冯小刚。许多人认为他的贺岁片仅仅是为了票房,只是挣钱的娱乐电影,但是我一直不这么认为。冯小刚拍的第一部贺岁片是1997年的《甲方乙方》,从那以后,几乎每一年中国最流行的社会语言都是冯小刚电影里面的语言。今天我们再来看许许多多当时社会发生的事情,如果还能找到一种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还能表现那个时候人们的心态、生活状态的东西,一定是他的电影,比如《甲方乙方》、《手机》、《大腕》等等。比如《大腕》里的台词,大家会记得“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看起来是荒诞的喜剧,但是正好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大腕》那一年,正好是中国申请加入WTO谈判最激烈的一年,也是中国企业纷纷想上市的一年,也是全社会都认为天上掉着钱,满社会都是钱,我们要抓到手的一年,但是冯小刚在《大腕》里把它变成疯人院的游戏,实际已经有非常尖锐的讽刺,这就是他为什么会在那个时代被我们记住。
今天大家知道全球面临新的变化,当年《大腕》预言的许多东西今天都可以看到结果,而且有的结果超出我们的预期,比如片中提到的房价,四千美金起,想一想北京现在四千美金起的房子,已经很难找到。
这些电影当中表现的主题无非是这三个:价值观的颠覆,位置的失衡,情感危机。这段时间也有很多表现感情的作品,大部分都在表现现实感情的脆弱,而且他们都想通过回忆,通过回到过去让今天的感情得到认可,整个社会大的变迁和动荡在这些电影中得到充分的呈现,这也成为了一段历史。
新世纪中国电影背水一战  变革求生
为什么黄建新的电影当时没有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段时期中国电视剧发展起来,中国的观众变懒了,愿意坐在沙发上拿着摇控器在家里看40个频道播的不同的电视剧,不愿意进电影院。当张艺谋、陈凯歌电影在国际上获大奖的时候,也是中国电影观众越来越少的时候。
中国电影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个时候电影界甚至出现开玩笑的话说:“你还在拍电影?”大家都拍电视剧,当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没有人拍电影。所以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从2002年开始,中国电影出现巨大的变化,就是全产业链推向市场,迄今为止,在中国的文化产业里,只有电影最彻底地走向了市场化,即投资、制作、发行、放映所有的环节都交给了全社会,任何人、任何企业,都可以来参与电影,这个解放使电影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002年开始,中国开始允许单片申请拍摄许可证,在这之前中国所有电影必须是国有电影制片厂出品,即便是民营公司生产的电影,最后仍要去获得一个国有电影制片厂的厂标才可以发行。但是2002年开始,只要是中国内地的公民和企业,都可以去投资拍摄电影,而且允许院线跨地区竞争,于是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从死亡边缘复兴的机会。
2002年,全中国的电影市场,进口电影和国产电影的票房加在一起不足10亿人民币,现在一个中等规模的单片就能超过10亿票房,去年全年票房已经接近600亿,那时候只有一两千块银幕在运行,现在已经有五万多块银幕在运行,所以这种改革对中国电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之后中国出现了许许多多商业电影,不断创造新的票房记录,比如《英雄》,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大制作电影;《泰囧》,创造暑期票房新纪录;还有《捉妖记》,再到票房近60亿的《战狼2》,它创造的记录现在无人超越。这些电影发生了新的改变,更多的是面向市场、面向资本。
因此,在出现了一部分优秀作品的同时,我们也开始对一部分作品表现不满,这些不满我归纳为集中出现在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现实缺席。中国的新闻比中国的电影要好看,中国的新闻当中有很多的大片,王立军案件是不是大片?肯定是。我们打了那么多的腐败的大老虎是不是大片?各个都是大片。非典是不是大片?肯定都是大片。温州动车事故是不是大片?一定是大片。我们有很多重大社会事件,但是在电影中是缺席的。很多正面的改变也是缺席的,我们废除了原来的劳教制度,应该是社会巨大的进步,但是至今不能呈现在电影当中。
第二,时代是架空的。虽然有些电影看起来是现实题材,但是它们都是隔断了时代变迁的卿卿我我的爱情故事,一些拳头、枕头加噱头的商业戏剧,几乎看不到这个时代巨大的社会发展的张力,我们也看不到这个时代真正的质感。
第三,是精神上的贫血。很多电影当中缺乏能够鼓励人心的价值的传达,甚至许多爱情电影中表现的是直接追求高富帅、直接追求富白美,我们永远把财富看成爱情的前提。我们也看到过国外的爱情题材电影,比如经典的叙述是《美女与野兽》,当你是王子的时候,当你拥有财富和骄傲的时候得不到真正的爱情,当你变成野兽的时候,你心中有一份善良,存留一份珍爱的时候,会有一个最好的姑娘爱上你,这个爱让你重新从野兽变成王子,换而言之,王子是不重要的,而纯真的爱才是最重要的爱情要素。但是我们许许多多爱情题材电影,都是直接追求高富帅的“总裁”,而且“总裁”不过瘾,追求“霸道总裁”,这些“霸道总裁”们不可一世,对那些女性不屑一顾,而且充满了骄傲、充满了那种不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些女性看着他还是激动、睡不着觉,陪他吃一顿饭感动三天,送她一件小礼品,觉得终于被他关注到爱上了。所以我们完全缺乏最基本的对自由和平等价值观的传达。
不仅如此,很多电影充满了对阴谋诡计的赞许,权术成为里面唯一骄傲的资本,这些电影传播的是权力是人生最高的价值,而且可以不择手段,类似这样的东西在我们电影当中非常多。对女性的不尊重,对于孩子的不尊重,对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人不尊重在我们电影当中比比皆是,所以我们叫精神贫血。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和困境
近几年,像《战狼》、《智取威虎山》,有人说他们是主旋律电影,这些电影不仅有主流价值观的传达,而且获得了主流市场,跟前面我们提到的主流商业电影不一样,我把这种主流价值和主流市场融合的电影叫新主流电影。
国旗、军队、现代化武器、军舰,这些符号经常会在这类电影当中出现,其实他们在给我们创造一个大国崛起的共同想象。这些作品可能跟过去的主旋律电影不一样,他们都从个体出发,表现的都是个体的英雄,同时他们又有强烈的国家背景,他们都有强大的祖国、强大的人民军队,把个体英雄跟国家背景结合在一起。同时他们都是动作类型片。
而且大家还发现一个特点,这些电影都放在全球背景当中,因为中国只有放在全球背景当中才能看到他的崛起和强大。而这些电影中还有共同的主题,国家跟人的关系发生了改变,过去我们主旋律电影更多表现,不管国家对你怎么样,但你仍然必须去爱这个国家。但是今天这个主题发生了改变,我们在表现无论你在哪,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情况,这个国家是保护你的。所以,国家为人人,逻辑上最后完成了人人爱国家,这样一个主流价值观的传达,使得这些电影能够更好地跟公众沟通,更好地让大国崛起跟每个个体相关联。所以这些电影赢得了观众认可。
可以说这些电影是新时代经典的雏形,但是一切刚刚开始,我们还是会觉得他们存在一些创作上的问题:
第一,视野相对狭窄。他们几乎都在表现在全球背景下中国跟世界的关系,即便像《中国合伙人》这样的电影,最后燃起大家自豪感的,还是最后在美国,说当年你的大学不让我进实验室,我今天有钱了,把大学实验室买下来,用我的名字命名,他用这样一种民族自豪感,来解决国家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但是中国现实当中很多在追求美好生活过程当中面临的困难、发展和变化,在我们的电影作品当中仍然还是缺席的。
第二,类型单一。大部分的电影都是军事动作类型片。毕竟我们在和平年代还需要许许多多解决我们当下生存困境和生存梦想的题材,不能永远都是一种类型。
第三,更重要的是共享价值的缺乏。比如,在《红海行动》中看到“中国海军接你们回家”,这部电影表现只有中国才能保护我们的国民,而其他国家军舰纷纷狼狈逃窜,电影会表现为了救中国人不惜代价,但是有很多其他人在死亡和受伤,这些电影不能够在心里让我们感受到人是最高的价值,似乎“中国人”就高人一等。所有这些东西都导致这些电影在国内虽然有非常高的票房,但是很难真正走向世界,因为全世界也不愿意听别的国家说“只有我们爱自己的人民”,也不会说“只有我们才强大,而你们这些国家都不行”,我想这在国际传播当中很难传播,就跟人际交流一样,我们永远需要互相尊重,我们要找到共同价值的传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的电影当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传达,我们现在的电影表现富强、爱国很充分,但是还有自由、平等等很多主题在影视作品当中没有传达,而这些主题恰恰可能是最具有国际共享价值的主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电影到目前为止完全还是内需性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没有主流影响。所以,中国电影离世界电影强国还有非常远的距离。
中国电影离时代经典还有多远?
如果说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人站起来的话,那我们前面回顾那40年,新时期的到来,表现为中国人富起来,但是现在是要让中国人好起来。其实用我们十九大对新时代的描述,就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而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抓住这个时代的核心,而这个美好生活,我想对于社会来讲就是民主与法治,对每个个人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就是自由和平等。这些重大主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已经得到了传达,但是我们的电影能不能表现出这个时代对这些主题的认知,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周边国家的电影这些年给我们带来很多影响,不仅美国有很多主旋律的电影,比如像汤姆·克鲁斯主演的一系列电影,我们周边的韩国、印度也有很好的主旋律电影,比如印度的《摔跤吧!爸爸》。他们都在表现个体,即社会普通人为争取社会文明的权利而斗争。所以我们说时代在影响电影,但是电影也应该影响时代,我们现在还需要影响时代的电影。
如何影响时代?我把它做一个总结:
首先,如果要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话,我们不是在复兴一个过去的历史,因为传统是没有办法复兴的,过去的传统就是当时的现在。而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表述,在任何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此我们不可能去恢复一个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传统。当然传统当中有许多精华,我们可以吸纳它转化它,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中国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我们都能找到一条求生之道、一条救赎之道。
第二,如果我们要表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就要表现一百多年来在中国落后挨打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知耻而后勇的革命精神,我们可以革自己的命,我们可以革几千年传统的陋习的命,所以我们能够走到今天。
第三个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主题,我们改革开放40年证明了中国就是两个,第一要求真务实,第二要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这个总目标息息相关,如果能够把这样的精神传达到我们的影像作品中就能成为时代的经典。只有这样中国的文化才能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
第四,如果我们只讲特色,只讲中国故事,只讲中国话语,可能是不够的,中国之所以有特色,是因为中国的特色在为世界文明作贡献,中国文化可以融入世界当中,为世界提供人类面临困境的解决方式和方法,我们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面向未来,中国电影如果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可能成为经典,从去年的《芳华》到今年的《无问西东》,我们看到了努力,但是它们还是向过去寻找精神资源,我们能不能向未来寻找精神资源?就是希望新的时代产生新的经典,希望在座的来共同完成目标。
今天我的讲演到这里,谢谢大家。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发起的大型思想传播活动,推动建设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清华新百年。讲坛定期邀请优秀人文学者,在标志性建筑新清华学堂发表公众演讲,阐述其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
讲坛于2016年1月10日在新清华学堂正式开启以来,已举办15场演讲,此前文学家格非、国学家陈来、社会学家李强、伦理学家万俊人、历史学家彭林、思想史家汪晖、国际关系专家阎学通、国家高端智库国情专家胡鞍钢、心理学家彭凯平、经济学家李稻葵、法学家崔建远、教育家谢维和、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等知名清华人文学者,和74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获奖作家清华校友郝景芳都曾来到讲坛分享灼见,与听众交流。
(图片及视频来自人文清华讲坛制作团队)
—THE END—
点击“阅读原文”  可观看讲坛直播回放,来源:人文清华讲坛公众号,灼见经授权发布。
MORE
灼见热文 
◐◑超高口碑综艺清流《朗读者》升级版回归:连续“熬大夜”的董卿突然“老了16岁”,这次会带来什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