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任何一条道路
只要走到极致便是通途
题图:《哈利 · 波特与魔法石》
你遇见老师做过最奇葩的事是什么?
知友:贡布嘉措
今天刚好在老师家,被数落一通。然后我发个朋友圈,师娘在底下回复,记的设置朋友圈!大家觉得这就是我要说的事情,不是!现在说说我老师的故事。
我老师在接触摄影时,还没认识我师娘。认识我师娘并结婚后,他已经对摄影走火入魔,哈哈哈哈。
1979 年有一天,我师父一个人浑身是水,晚了一个多小时回到家,把师娘吓坏了。
我师娘问,咋回事? 师父说,今天回来骑车掉河里了。 我师娘又问,那么宽的柏油路,你咋能掉进去? 师父说,分神了。 我师娘又问,自行车呢? 师父说,被水冲走了。
然后师娘就信了。
四天后,师父身边多了一个海鸥 203 相机。
我师父那天并没有分神,也没有掉河里。那时刚刚调整工资,补发了 70 多元,师父想买台单反,但钱还不够,就在回家的路上琢磨咋才能买下那台 83.5 元的海鸥 203。
然后他就卖掉了自行车,回来时,又到河里游了会,回家,编瞎话!
又过几天,师父又买了个大件,放大机。当时也是钱不够,我师父去献血,补助的所有钱和买相机剩下的钱,买下的。
我师娘问,哪来的钱买的? 师父说,掉水里的事情,工厂领导知道了,算工伤,补助了买自行车的钱!
然后我师娘就又信了!
那是 1979 年啊,有鬼的工伤补助啊!更别说还是下班把车骑进河里这个鬼!
这个就是我师父的故事。
也正是这台相机,拍下了这幅改变中国教育的照片!
又被翻牌子了!一直受师父影响,一直在膜拜,但不能超越……
今天猛然想,世间任何一条道路,只要走到极致便是通途吧……
知友:方菲
曾经在大一教我线性代数的老师,
叫张贤科,很厉害的一名老师,履历可以百度到,这里不多赘述。
百度百科,他是长这样的:
但在我们眼里,他一般是这样的:
岁月是把杀猪刀有木有啊……
但是我们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总是亲切的称他一声:贤科爷爷。
每过段时间他一定要去把头发染成红色,然后他在学校一般头发会比照片上的长,呈爆炸头趋势,于是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留着紧跟潮流头型的老教授,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穿行,红色的头发迎风飞舞,带着同学们的一阵阵欢呼……
贤科爷爷是一个特别有情怀的教授,每学期第一节课一定是不讲数学的,一定要从古代诗歌讲到红楼梦,然后再带我们品味他自己的创作(是的你没看错,贤科爷爷是搞代数的……)
很多时候,上课推理一个定理或者证明一个定理,会突然说,我当时证到此处,特别有感慨,于是赋诗一首 blabla……
很多定理定义,在他这都有独特的名字,印象最深的一个是「三分天下有其二」。
还有线性变换和矩阵是等价的,处理矩阵时常用的技巧是把某个位置变换为 0。贤科爷爷就说,「龙生龙,凤生凤,华罗庚的弟子会打洞」
(评论里有人说贤科爷爷写的《线性代数》有特别明显的华罗庚的风格。确实,他的博士是跟冯克勤念的,算华罗庚的徒孙)
还经常发生这样的情节:这个式子突然让我想到红楼梦的一首诗,blabla……诶呦下半句是啥我给忘了……谁知道?快!谁知道赶紧举手,我期末给他加二十分!
不过据内部人士透露,红楼梦加分都是骗人的……
还有一个特别令人泪奔的梗
当年贤科爷爷在清华的时候,教线性代数用的是这一本书,是他自己写的,第二版
但是到我们学校之后,一直用的是这一本,第一版
第一版明显没有第二版脉络清晰,还特别难买,某宝上都不容易找到,每次都是我们学校专门订购,还总是缺货。我们就问贤科爷爷为什么不用第二版,贤科爷爷就说第二版太难太抽象什么什么的……
但是我们当年几个二逼对比之后觉得并没有差多少,反而第二版更加详细清楚,而且清华学生能用我们为什么不能用(顶锅盖跑……年少轻狂,年少轻狂……)……于是就合计着抽时间去和贤科爷爷理论理论。
幸亏一个学长听说之后及时阻止了我们,然后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你们能注意到,第二版的作者是两个人,第一版的作者只有贤科爷爷一个人。
第二版的另一个作者是贤科爷爷的妻子,过去也是清华搞代数的教授,和贤科爷爷一起编了这本书的第二版。
自从贤科爷爷的妻子过世之后,他就再也不用这本书讲课了……
而且当年,贤科爷爷离开北京,义无反顾跟随朱老来到深圳,一方面源于高校教改的情怀,还有一方面一方面就是不想在清华园里继续触景生情,苦念亡妻。
简直泪目了……
再次致敬贤科爷爷。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知乎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小事回忆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