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记忆

节气已过了立冬,2017年到了最后一个季节。如果你回看过去的这几个月,一定能注意到生活正在发生着一些悄然而显著的变化。
比如,从今年春天开始,很多胡同里的小店陆续消失,或补上了曾经大敞四开的门和窗。这是北京市整治胡同“拆墙打洞”行动的效果——这场行动在夏天时激起了几篇10万+的热文和随即而来的删帖风波,可能你还有印象。
当议论热潮平息,现在再去整治过的胡同或小街巷,你明显能感觉到胡同整洁了,呛鼻油烟味、可疑的尿骚味与不速之客都少了,你再也看不到醉倒后大吵大闹,或者踉跄着、撞完左墙撞右墙的人。属于居民的夜晚终于回归了它本该拥有的宁静。
但不能否认,随着小店的成批消失,普通人的生活轨迹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也许你昨天吃了盘不错的宫保鸡丁的小饭店,等下周带朋友再来时,发现已变成了一堵光滑砖墙;你最爱去的书店唱片店的公众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发出了停业通知的推送,运气好的话还能给你留一淘宝网址,运气不好的话,你与店主就从此生活在平行世界之中,天人两隔。
其实住在北京的人们对这个速度已经不会大惊小怪,只是当熟极而流的生活突然出现了意料外的空白,你还是需要时间去聆听那个空白,去熟悉自己的不习惯。
而这种不习惯,也需要说出来。
我们找到几位朋友,请他们带我们去那些心水的店铺。比如在中国传媒大学上大四的小郭,喜欢去学校后面“残街”上的小饭店吃饭,听名字就知道,这条街不会是光鲜的地方。可小郭说起她熟悉的那个饭店还是带着兴奋:“一进去就好像跟外面的烦恼全分开了。” 但包容了小郭的烦恼的残街,也有它自己的烦恼——它必须接受整改了。
喜欢去小西天电影资料馆的南方女孩张加一,总是要在看电影前买一个典型的北方小吃煎饼果子,仿佛吃完这个煎饼果子,电影资料馆提供的那些“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作品,才能好端端地落进她的心里。可有一天她突然发现,煎饼果子摊找不到了,而它隔壁的那个摊位做出来的东西,怎么也不对味儿。
做电台DJ的老刘,当他的中年生活不期而至后,就最爱去交道口北三条的胡同,在黑胶唱片店消磨半个下午,挖到一张老专辑,然后走到对面的精酿啤酒馆,坐在街边喝啤酒,抽根烟,细细研读唱片中的秘密,累了就看看胡同里的猫狗。不过现在,唱片店没有了,啤酒馆的沿街座位也被新砌起来的墙挡上了。不知不觉,他也不怎么来了。
但经历了变化,生活就一定会变糟吗?我们相信人生的逻辑不会这么简单。随着我们的行走与谈天,小郭发现他喜欢的饭店过一阵子就要重新开张,张加一听了从天而降的链家小哥指引,发现煎饼果子摊悄咪咪地搬到了原来房屋的后面,味道还是那个味道。
可能正像老刘带我们从后门走进一家胡同饭店里时说的那样:这生活吧,你还是得去发现新的乐趣。
记得我们周一推送文章介绍的那位可爱的胡同画手吴阿姨吧?这期节目的最后你能看到她的出镜。在只能爬窗进出的小酒吧里,小猫绕着吴阿姨的后颈玩耍,她说:不用担心,胡同这个东西的生命力很顽强,永远画不完,也不会消失。我们在阳光下翻看她的画,吴阿姨的画里,无论什么时候生活总那么闲适美好。
所以,不要抱怨了,用随性的态度去寻找精致,在每一个变化中找到乐趣,这才是对生活该抱有的态度。


现实比虚构更精彩
Aha不只视频,还聊过这些人和事
微博:@Aha视频 | 微信公众号:ahavideos
如需转载或合作,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