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无心之过,
你却一脚绊倒。
真不怕自己生一个熊孩子嘛!
4月19日,在宝鸡渭滨区石坝河街道一麻辣烫店,一名4岁男孩进入店内时,由于行走匆忙不小心把碰到塑料门帘,也正好打到在门口就餐的一名孕妇身上。
从麻辣烫的监控上看,这一小小行为并没有对这名孕妇造成太大的伤害。这原本只是小孩子的无心之过,孕妇可以指责、教导、要求道歉,但是这名孕妇的行为让我们每个人感到恶心。
在男童拿好了一次性餐具后,兴冲冲地往门外跑,丝毫没有预料到危险的到来。这时孕妇却伸出她的脚,将这名男童绊倒了,而且当时男童的后脑勺着地。
孕妇也可以成为伤害别人孩子的理由?
被绊倒后,男童嚎啕大哭,麻辣烫的其他顾客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而绊倒男童的孕妇和她的丈夫则若无其事地吃着麻辣烫,丝毫没有悔恨之心。
听到孩子哭声后,男童的母亲迅速赶到,男童哭着告诉母亲:是那位阿姨绊倒的。
起初,男童的母亲只是认为是自家孩子淘气。
过一了会,当男童的母亲前去找孕妇询问情况时,她看着对方挺着大肚子,也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没打算追究下去。
没想到的是,这名孕妇则大喊:拿出证据来!
后来,在其他的顾客的提醒下,发现原来是这名孕妇主动绊倒孩子的。
于是男童母亲调取了监控录像,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名孕妇多次试图绊倒男童,最后也得逞了。
众人都异常愤怒怎么会有大人和一个小孩子如此计较呢?怎么还有一位大人像熊孩子发脾气一样和一个无心的男童计较?
于是,有人报了警,这个时候孕妇察觉到了情况的不妥,便以怀孕肚子痛为由,与丈夫打车离开了。
男童的父母:只担心孩子的安全
据孩子的母亲介绍,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4岁的儿子在刚出生第三天就被检查出室间隔膜部缺损6毫米,自己与丈夫这些年也在不停的带儿子看医生。据医生交待,儿子是有治愈的可能的,不过千万不要剧烈运动,不能受刺激
当时受了惊吓,一口气喘不上来,平复后才跟她说自己是被一位阿姨绊倒的。
她还说,当时孩子手上还拿着碗筷,要是戳到眼睛就更危险了。
被绊倒后脑勺后,男童很快被送往医院,目前也无大碍。
男童的母亲表示:“我不想她出来怎么样,我只希望她能给我的儿子道个歉。”
在这件事上,孕妇已经同意配合孩子的治疗,并出面道歉。孩子的父母也不想追究孕妇太多,因为孩子已无大碍。
而且,这件事在网络上持续发酵,男童的母亲还很友善地在朋友圈上说:谢谢大家,人已找到,孩子醒了,目前各项体征平稳,请大家停止转发,不要对当事人造成过多的刺激。我也在替孩子谢谢各位。
网友们:你也是一个当妈的,就不怕生一个熊孩子嘛?
这件事,也迅速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有人疯狂为孕妇洗白:终于有人来教训熊孩子了!
大部分网友则不支持这种说辞,因为男童将门帘甩到孕妇身上,本来就是无心之心,在生活中这样的小冲突非常常见,这根本就不是熊孩子在作恶。
正如男童的父亲所说:“孩子不小心把门帘碰到她身上有错,但她也不能故意将我儿子绊倒,毕竟她也是即将做母亲的人了。”
而从监控上看,孕妇的行为则是有意为之的,这也引发了大批网友的吐槽和反感。
“孩子不是故意的,可以好好说,让孩子给你道个歉。当如此心肠歹毒,耍绊子,对一个孩子这样,说句不好听的,就不怕报应到自己孩子身上吗?“
“看着挺年轻的姑娘,也是一个要当妈妈的人,心肠怎么会这么狠毒。”
“小孩子不是故意弄她的,这点小事也要报复,都为人父母了。”
“还有没有人性!自己怀的都是孩子,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
“这么大个人了,还跟小孩一般见识,再说小孩也不是故意的,怎么这么没素质啊!”
临门一脚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也没有造成巨大的伤害,但这确实我们社会中经常出现的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可能源于我们某一瞬间的恶念,源于我们一秒的冲动。
这名孕妇好端端吃着麻辣烫,却被一个孩子影响到了,一冲动便做出了绊倒孩子的行为。尽管孕妇只是想给这个男童一个教训,以缓解一下自己心中的怒火。
但是这对于男童而言,却可能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写到最后,我们应该去反思一件事情:张爱玲说过,人总是脏的,沾着人就沾脏了。在成人世界里,我们制度了许许多多的法则和规矩,背后也隐含着许多丛林法则,暴力与愤怒,不公与作恶。
对于孩子而言,有时候精神的伤害比身体的伤害更大。就像这位被孕妇绊倒的男孩一样,当下一次他被别人无心之过打扰到时,他可能也会选择这种暴力对抗的方式去解决和宣泄自己的愤怒。
这个世界总有人默默爱着你,也有人在暗处伤害你。希望对于孩子而言,这种伤害越少越好,而且希望他们可以接受到更多美好的事情,大人的恶也不要出现在孩子的世界中。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大人不是着急惩罚,而是蹲下来认真地给他解释和鼓励。只要这样,孩子的单纯才不被我们玷污。
Ref.
http://news.sina.com.cn/s/2018-04-21/doc-ifznefkh1100976.shtml
http://news.sina.com.cn/o/2018-04-21/doc-ifznefkh3509178.shtml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