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部门更应防微杜渐,警惕“铁老大”心态出来“作祟”,避免如此做派损伤整个铁路系统、也寒了广大乘客的心。
坐着舒适快捷的高铁,喝着疑似包装造假的上百元高价茶,是怎样荒诞的存在? 

近日,有澎湃网友反映,在青岛-长沙南G290次、荣成-上海G458次列车餐车上设有消费专座,乘客需花高价喝茶才能入座。更让人意外的是,记者暗访发现,这些茶叶还涉嫌标注虚假生产商和电话。
翻阅网友观点,不难发现,对于高铁上该不该设茶座、该不该规定“消费才能入座”,争论较大。一些网友表示无法理解,多数网友则认为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下,此举可以接受。一则,消费专座仅在餐车里的几个位子,数量不多;二则,消费后,乘客可以一直坐到终点,不少人认为划算。再者,不同消费者需要不同的消费体验,有人或许只想单纯地乘车,也有人喜欢在旅途中更舒服雅致。从服务多元化角度来看,设茶座或是不错选择。 

但是,高铁售卖疑似包装造假茶叶则不同,没人理解,更让人气愤。在一般乘客看来,高铁是现代中国的一张耀眼名片,已成为不少国人出行的首选,在国际上也有着新“四大发明”之一的美誉。与之相关的产品、服务,在人们心里也等同于高品质、高水准。即便是抛开这些,在假冒伪劣产品人人喊打的大环境下,高铁上出售包装造假的茶叶——说是“疑似”,但从记者的采访看,已基本可以断定为包装造假,都很难让人原谅。 
更让人担心的是,包装造假,茶叶是否也是造假?这涉及到食品安全的严肃话题。 

诡异的是,乘务人员称售卖只是“代卖”,且对售卖的合理性、监管部门等信息闪烁其辞、顾左右而言他、说法前后矛盾,都容易让人引发联想。消费“茶座”有专门的运营人员看管,乘务人员“卖力”推介等现象,更让人怀疑其中“有猫腻”。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即便真是“代卖”,铁路部门也难辞管理不力之责,“代卖”无论何时都不是免责牌。原因很简单,没有铁路部门的允许,没有哪一家茶叶经销商可以上高铁卖茶。也因此,网友吐槽铁路部门,还真没冤枉它们,铁路部门也不应感到委屈。至于所卖的假茶究竟是经销商自作主张,把铁路部门“坑”了,还是铁路部门明知而默许?就有待主管部门的深入调查了。 

以更好的服务体验获得消费者信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已经市场化运营的铁路公司,应该能够理解这话的份量。上述铁路部门不仅没有珍爱自己的羽毛,明明是“假茶叶”,却说“经过相关部门核验”,这自打脸的回应,真不知道是低估了公众的智商,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说谎能力。

以前,铁路部门一直被尊称为“铁老大”,这背后既有公众对铁路作为运输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认可,也有对其“垄断性服务”的调侃。经过多年的市场化运营,铁路部门也在尽力扭转形象,微信购票、打击票贩子、铁路提质提速等举措一直不断,“众筹火车”、“自主选座”等人性化服务,更让人惊喜,收获了八方点赞。

但要知道,“塑造自己很难,毁掉却很容易”,一千次的苦心经营或许敌不过一次的漫不经心,铁路部门更应防微杜渐,警惕“铁老大”心态出来“作祟”,避免如此做派损伤整个铁路系统、也寒了广大乘客的心。
※ 作者|寒江客  编辑|甘琼芳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