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加班,发一篇三年前写的旧文。
对官方史书上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怀疑,还得追溯到小学时候看百科全书的时候,记得在抗日战争那一章里,只有寥寥几个小段: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然后便跳跃到了日军投降。当时就在纳闷,怎么打了八年的仗,竟然只有这么几个小战役是值得一提的;我军死了几百万人,怎么这几个大胜仗里日军才死了几万人,而最后却是我们胜利了;国民党一直在正面战场消极抵抗,怎么消极了八年还没被日军干掉……想来想去,唯一可能的解释是,日军的战斗力很差,国民党即使是消极作战也能和他们打个平手。自我催眠之后,随着年纪的增长,对这段历史越来越感觉蹊跷,渐渐的,也能自己推理出大概的事实真相,于是一直想看一套正统的客观的描述抗日正面战场的书,来填补那段历史的空白。
《一寸河山一寸血》,五部头的套装看完,心里难受。并没有该有的作为战胜国的骄傲的自豪,却只有对战争的惨烈和牺牲的惨重的不忍,对中华民族命途多舛的叹息,更有对几百万国军将士为国抛头颅洒热血却被诬陷为正面战场消极抗战的不平。对比着横店横尸遍野的鬼子闹剧,这些感觉尤为强烈。
以戏谑的心态来调侃或以看客的心态来品味抗日战争,都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中国历史上一共有过两次被异族入侵成功和统治的经历,众所周知的元朝和清朝,但最终的结果是蒙古族和满族均被汉族同化。虽然文化的传承和汉人的精神品格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但至少汉族一脉得以延续至今。然而抗日战争爆发时所面临之危局,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最为严峻的,一旦日本侵略成功,将不存在所谓被汉族同化的问题,如同当时日本统治台湾和东三省一样,以其在当时更为先进的文明和铁腕的手段将汉人牢牢压制,汉人一脉,将难以翻身,国破,山河也将不在。
看起来开战是别无选择的,然而在当时,下定决心彻底抗战是个异常艰难的决定,原因在于国力水平和军队战斗力和日本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间来弥补的。东北那边张学良几十万东北军连打都没敢打,就把东三省拱手让人,华北那边打打停停勉力支撑,老蒋这边虽然北伐基本胜利,但各个地方军头仍然势力强大,全国如同一盘散沙,本想为全面抗战再准备几年,却又被张学良搞了个西安事变,没办法了只能仓促开战(这里可以展开很多,先不深究)。而对手日本,连强大的俄国都能战而胜之,当时正值国力昌盛期,战力凶悍。全面抗战,几乎是个有败无胜,有死无生的决定,在这样的民族存亡命悬一线的时刻,力排众议,不谈判,不割地,不投降,决定开战,蒋介石需要极大的决心和勇气。
中日两军战斗力的悬殊差距,在七七事变后双方大规模接触时暴露无遗。事变后平津迅速陷落,保定会战失利,河北失守,经营数年的华北防线轻易被攻破。紧接着强悍的地方军头阎锡山加上蒋介石增援的中央军大战日军于太原,中国军队50多万对日军10多万,最终伤亡却是10万对3万,两个月不到太原沦陷,以善守出名的名将傅作义守太原,竟然仅仅守了一天。被教科书大书特书的平型关大捷,其实只是伏击了日军的一个辎重队,干掉了一千人,而平型关大捷只是平型关战役中的一个部分,平型关战役又只是太原会战中的一部分。这边伏击所谓“大获全胜”,那边平型关便告陷落。五倍于敌的数量优势竟然如此迅速战败,基本上可以说是没的打,双方选手完全不在一个级别。更能体现战力悬殊的,还得看抗战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淞沪会战。在这个赤裸裸的绞肉机战役中,国军75万对日军20万,打了三个月,前期尚能勉强支撑,败而不乱,之后日军增兵10万并对国军逞包围之势,国军彻底崩溃,撤退变成溃败,最后官方数字中国伤亡33万日军伤亡6万,触目惊心,当时最优秀最精锐的将士们战死上海,也无力阻止上海沦陷,直接导致南京国都被迫放弃。

孙子兵法“十而围之”是正常的逻辑,怎么日军30万就把国军75万给包围了,而且还几乎围歼成功?这就是战斗力悬殊差距的最直观体现。国军不可谓不拼命,蒋介石把压箱底的家当都调到了上海,将士不可谓不英勇,无数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令人唏嘘不已。关键的差距,在于武器装备,空军和战士的战斗素质。装备的差距是全方位的,野炮迫击炮重机枪冲锋枪对于国军都是奢侈品,坦克机车更不用想,基本步枪手榴弹,甚至还有配着大刀的,这样的部队在日军面前基本上和当年拿着刀枪面对八国联军的清军一样,是送死的活靶子。空军对于抗日战争的重要性难以估量,大撤退之所以变成了大溃败,日机的疯狂轰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抗战八年直到最后一年,中国军队反攻开始,战斗力渐渐赶上日军,也是以陈纳德将军的国际混编空军击败日军航空队为前提的。而战斗素质,不可否认日本人是个卓越的战斗民族,鬼子们二愣子精神和不要命的态度,打起仗来连一向蛮横的沙俄大毛子都惧怕三分。国军虽然也不缺乏英勇的硬汉,但军队良莠不齐,素质差距很大,中央军嫡系相对精锐,地方军却是经常一触即溃,屡屡拖累全局。

战斗力的悬殊差距,使得尽了全力的国军也只能且战且退。血淋淋的南京大屠杀之后,徐州会战打了四个月,60万对20多万,结果仍然是老剧本,伤亡10万对3万,徐州沦陷。唯一的亮点是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虽然己方也损失惨重,但毕竟是打破了日本正规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看看,都投入了一百多万人了,打那么久死那么多人,才第一次在局部战役里胜了那么一次,可即使是胜仗,也还是没办法改变会战的结果。徐州之后是武汉,当时虽然迁都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都在武汉,如此重要之地,国军再一次拼尽全力固守,总兵力110万对阵日军35万,总算是相持住了一阵,可是却没提防住日军迂回攻下广州,切断粤汉线,使得国军不得不放弃武汉,保住有生力量。会战伤亡30多万,日军10多万,虽然又是一次失败,虽然每次战役几乎都是赔本的“换命”,但正是这种不畏牺牲的换命,才使得日军的战斗力开始慢慢下降,战线拉长使得进攻部队的数量难以保证,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目的难以实现,人力物力消耗巨大财政难以维系,因此日军虽然仍占有战力的绝对优势,也不得不在武汉会战之后从战略进攻转变为战略相持。一相持,就开始了长达三年的长沙会战,三次长沙会战日军无功而返。直到1944年在豫湘桂战役时长沙才被攻陷。

纵观八年的抗战史,中国军队几乎时刻都在被动挨打,因为确实打不过。初期的华北和淞沪自不必说,中期的相持阶段,除了少数最为精锐的几个军外,一般中国军队得出动三个军(一个军3万左右)才可能扛得住日本的一个师团(2-3万),经常是一个日军大队(一两千最后)就把咱一个师(八千左右)给打残了。因此只要能守住,不管伤亡比日军多几倍,都算是“大捷”。从军事理念来说,蒋介石还是很灵活的,“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不知道他跟毛到底是谁剽窃的谁,还是英雄所见略同。反观日本,战力一流,战术一流,会战级别的战役范围的战略也是一流,可惜在整个中国战场,到后期的太平洋和东南亚战场这个级别的战略实在太差,符合其一贯很二的风格。当然如果不那么二的话,中华民族恐怕已难逃灭顶之灾。鬼子强于战术而弱于战略,也算是天佑中华吧。

中国战场的战略层面来讲,淞沪会战日本打的很爽,还顺便把国都给打掉了,其实却是在战略上棋输一招。如果多读读中国历史,就会知道统一中国最靠谱的路径,是从北打到南,和从西打到东。最经典的战例是元朝统一之时,先统一北方,巩固之后攻四川,再下襄樊,之后南宋无险可守,迅速溃败。而日军由于淞沪会战,将华北主力移师上海,然后下南京,攻徐州,武汉,广州进逼长沙,一则从东往西佯攻地势不利,二则自古以来巴蜀富饶,是中国的大后方,迁都重庆给了中国政府转圜的余地,和保留有生力量东山再起的机会;三则东部和中部战线太长,部署防御兵力势必使得进攻强度不足,举步维艰。幸运的是,当时蒋介石(其实是陈诚的建议)看到了这个战略层面,从而在淞沪战场不惜血本投下重兵吸引日军主力决战,同时将物资转移到后方,而日军不懂这一层战略,最终失之大局。试想,如果当时日军主力云集华北,由平汉线自北向南快速推进,机械化优势下国军根本无力阻挡。如日军攻下武汉,切断南京政府往西的归路,固守平汉线,先下巴蜀,再顺江汉而下直取南京,中国政府将没有还手之力,无力回天。当然,或许也可能是日本懂得这一层战略,只是因为自身实力过于强大,认为怎么打都是赢,又希望在上海和南京速战速决,才放弃了这一战略吧。真是万幸啊!

日军另一战略失误,在于1939至1941年相持之时没有专注于先解决中国战场,再着手太平洋战场的战略,大无畏的挑战美国,将一头勇猛无比的睡狮唤醒。当时日本和美国综合国力的差距,基本相当于中国和日本的差距。二杆子倭寇珍珠港的奇袭再次延续了其一贯的战术一流,战略短视的风格。虽然当时美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但后果是美国全力开动战争机器,短短几年间就建出了相当于几十个太平洋舰队规模的庞大海军,不仅日本毫无还手之力,还顺便把好基友德国佬一起拖入了失败的深渊。试想当时如果日本专注中国战场,不分兵太平洋和东南亚,以其后期鄂湘桂战役的结果来看,很有可能攻陷长沙,进逼重庆,且中国也无法得到美国全力的军事和物资支持,如此抗战局势仍然岌岌可危。真是万幸+1!

除了很二和残忍嗜血外,日本人一直是我们值得尊敬的强大的对手,他们不会傻愣愣往你的包围圈里钻然后被几个地雷炸死,不会没事陪你钻地道玩躲猫猫然后最后莫名其妙的被你搞死,不会端着冲锋枪却被你用弓箭射死,不会拿着枪炮不用和你玩儿徒手肉搏被你用精妙的武术打死。抗日战争是八年无数牺牲的的血泪斗争史,是一个羸弱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在强大的侵略者面前不屈不挠不畏死的艰苦斗争史,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收起戏谑的轻松心情,以敬畏的心态,和审慎的态度,认真回顾,用心反省的,一段有关民族耻辱和光荣的,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