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的冰与火之歌》--“互联网老渔民系列”第四篇

前三篇文章的超链接在本文底部
,欢迎回顾……!)

互联网?你看得到吗?那明明是在上演《冰与火之歌》……如果读完这篇文章,您仍旧感受不到它的波澜壮阔,那么一定是受我文字表达能力所限……


楔子:
每一个油腻中年人都“好为人师”,用自己所谓的成功经验来教育别人。当然,这还算比较好的,隐藏在背后的是他们也都有嫖娼后再教育小姐的变态习惯和心态,都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这可以说是中国特色。互联网更不例外,老司机们总是喜欢倚老卖老的告诉年轻人当年经手过什么样的CASE导致了互联网今天怎么的发展。嚯嚯,听起来他们是这个行业的奠基人,听起来他们的观点就是圣经一般存在,他们把自己包装成各垂直方向的导师和专家,却仅会浮躁没有对错的务虚,或从别人嘴中听到观点再做传声筒,然后享受着刚入行互联网妹子们的崇拜目光,再意淫不堪……?呵呵
历史总是被有心人记述,中国互联网生态规律又怎能存在于人云亦云的口舌中?你感受到了吗?2017年开始,特别是到了2017下半年,互联网生态发生了巨变。各种数据显示,PC沦为“仅”生产工具,生活化的互联网生态几乎全面迁移到移动端,同时,行业的声音却是:
移动端 却 没 有 对应的用户消费的红利,看上去用户网络的消费凭 空 消 失 了!?
这让真正的行业人士开始研究背后的规律,也给了“专家”、“创业导师”、“老司机”、“移动互联大师”又一次(huyou)的机会,各种 xxx时代的到来,xxx2.0xxx3.0 xxx N.0时代 … 人工智能、区块链……不亦乐乎,越夸张越好。嚯嚯嚯blablabla,一个严肃的科技创新行业,仿佛成了文科生或政客比拼概念的场所。
“凭空消息”的用户红利让行业恐慌。最终,大家开始寻找以前比较沉寂(、荒蛮)的领域,比如AI(人工智能)----这个(其实也)有着几十年历史的严肃学科(注意是科学!),虽然在学术上已经很久没有了突破(*除了人工神经元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等—--这是笔者研究生的主攻方向),但成为了嘴上老炮儿(们)名片上的新宠名词,甚至那些记者啊、主持人啊、艺人啊、段子手啊都成为了人工智能专家,仿佛一生都没打开过IDE的人,才是AI专家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哦,也许他们都弄不清楚刚才这句话的意思,但却信誓旦旦的回顾着行业的历史,预测着行业的未来……嗨!“浮躁之云”,就如黑客帝国当中的云码信息流一样,解决方案反而是用AI技术过滤后的对用户画像的匹配形成的千人千面,匹配后再次消费浮躁的信息。请您想清楚:这明明有点讽刺……DataMining(数据挖掘、数据采矿)本来就是对数据的洞察……可俺们想破脑袋也想不清楚:您到底要洞察出啥子?
……“采矿”出来的“故事”难道会符合互联网的“真实”吗?!
那我们干脆讲讲真实的故事好了吧?是故事,但又是真实的!
《老渔民小D的故事》----寻找消失的消费
互联网老渔民的故事第一回:
那一年北京北三环霄云路和现在没两样……只是附近的新美国大使馆还没建成、女人街还繁华,当时中国首富的定制豪车还每天停在鹏润大厦门口。
小D就是这时来到了北京城……来到这座写字楼的公司面试。
小D是土生土长农村娃,好好学习改变命运,毕业于西北一所著名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小D的哥哥也是一样。也是一路过关斩将学上了211高校的CS(Computer Science),哥俩同系同专业。哥俩是村子孩子的人生榜样,村里乡亲们提起这哥俩,都会竖大拇指地,但也会叹息……
可能和家庭经历相关,小D哥哥本科毕业后,申请了全额奖学金美国著名高校继续读书,毕业后,在硅谷一家医学信息和数据相关的互联网公司做研发。小D也一路追随哥哥,但选择本科毕业后来北京工作。
小D的公司在鹏润大厦,一家外企。和当年很多在中国淘金的互联网公司一样,巨大的认知、信息差下,看待中国互联网是一个没有被开发的处女地,外资推动下任何一个方向都会被预期成未来的金矿。这家公司做医学信息类站群,即对每一种医学名词疾病解释科普建立网站,大量的网站独立但相互超链,形成巨大的信息站群。
随后,Web2.0时代的泡沫褪去……
Google为代表的检索式用户行为开始代替之前的被动式用户行为(是不是觉得和目前生态很类似)成为用户行为的趋势。而信息供给量又低,所以当时的机会点其实在于信息本身 ,而 不 在 于所谓的Web2.0的链接。这家小外企很有认知高度的发展了这一本质现象,提前在国内布局这一点。
这家公司是小D哥哥介绍给小D的,小D还清晰的记得当年面试的情景:海归“小姐姐”流利的英语,优雅性感的职业装,淡淡的香水味中小D闻到的是自己穿了很久的运动鞋的味儿。好像自己和这一切都格格不入。但谈起技术和小D之前在校研究和尝试的项目,公司几个老外技术大拿却在小D蹩脚的英语中夸张的说着Oh My God。在他们夸张的像字母Q一样的嘴型中,我觉得从来没有过的自信和认可,也就是那一刻,我就再也没有想离开过这个行业吧……小D对我们想云的调研分析师这样的回味着当时。
小D开始从站点结构优化,用户落地优化,链接算法优化做起,逐步的成为了这家公司的技术负责人。这家公司给小D彻底的系统化的国外traffic知识体系,悟性很高的小D,开始研究其在国内生态的变化,当然这在国内叫“流量”。
公司商业模式特别简单:从风投拿钱,从Google生态扶助计划中获利,公司信息合作为主,与各大医院专家合作来完善网站,非常认真。年轻的小D负责技术也预见不到之后的中国互联网发展,但是经常看到公司同事与医院的专家们在讨论医学细节信息点对用户的影响、道德约束、整体性受益原则,和其社会性价值等。
小D接触搜索引擎算法,接触互联网最新的前沿,接触用户的实际价值。联想到自己早年家庭的不幸,小D觉得自己做的事情特别特别有价值。而小D的哥哥,在美国,公司的模式几乎也是同样的形式,只是多了更多的医疗界的数据搜集。
那一年,小D和他哥邮件中有这样的对话:
“哥,我觉得中国互联网才刚刚开始,创新机会还很多,很兴奋这是一个可以改变未来的行业。也忽然觉得离我们以前梦想更近了……”
“加油小D,我们一起努力,别忘了我们小时候一起对着山喊出来的那些话好吗!”
互联网老渔民的故事第二回:
高昂的信息获取成本和完全理想化的模式在国内注定无法存活。独立站点很多被“词条”代替,公立医院的专家也很快被莆田系所代替。国内互联网发展催生了巨大的信息获取需求,而信息生产在供给侧根本没有价值区分度,而用户对信息的信任成本极低,多年的意识形态压抑形成了爆发状态。
到08年,小D所在的公司已经和中国互联网完全“水土不服”继而离开了这块美国人眼中的阿拉斯加。也是在那一年,互联网信息供给和用户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所谓的“信息盗链”不再是可耻的行为反而被鼓励。大量的信息在盗链下形成了聚合和流量再分发,在再分发模式生态下逐步进化,最终仅仅流量入口和落地页两段的决定了中间的分发环境。挤压下出现各类生态分层,以及相对应的利益链和模式。
这是小D第一次被现实打击。虽然公司关门后,小D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极稀缺的对中国互联网流量生态的认知体系,很快找到了新工作,但总是觉得失去了些什么。“如果说……后来,终于学会了`如何生存`,可是灵魂……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那就是一个开始”小D在对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异常平静。
还是在08年年末,小D去国内最大的流量平台入口工作,这也给小D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完全崭新的工作方式:中国商业社会积累了几千年的“套路”{HuaShu | PianShu},非常明白如何变现,而仅仅需要的是:流量。
流量生态的分发规则才刚刚起步,不论是那种模式都在变现端有着极其高的溢价空间。在流量平台生态下随便单页模式都有几千万甚至很多到亿级,而相对而言互联网流量简直是免费的存在。这种现象在当时的互联网的地下产业链被称之为“白痴红利”,用一个极其藐视的词汇来讽刺着主流互联网从业者的智商。
小D开始各种尝试:导流(倒流)吃溢价、自己的简单的中间页分发平台、各大风投催生的推广红利金,不同的平台分发下的价格差。小D把百度流量引入淘宝客变现,把SEO流量引入站群拿网盟变现,醇熟的流量技巧和对生态的了解,再加上资本的杠杆、追逐……让小D空手套白狼的每月收入是工资的几十倍。
但他还不满足。从平台商跳槽到了SEM\SEO优化服务商,仅仅是为了更了解客户接触客户。这个阶段,小D完全了解了中国互联网生态的形形色色:为什么简单的商品零售CPC竟然可以到500块以上、“黑五类”、“黑十类”的暴利、民营医院的不堪、技能培训的骗术、各类会议的本质、招商加盟、器械代理、上网卡模式,等等等等。那些技术操作的背后,好像都是各种各样的诱惑。那时候的小D,眼中还没有活生生的人,或者选择性的看不见。
偶尔,小D也会接触当时的莆田系,也会想起来小时候自己的经历,和哥哥一起的梦想,希望在医学上帮助普通人的价值感。但不知道为什么,仅仅是偶尔才会想起……
而小D哥哥还是在那家公司,继续做着“码农”……医院愿意公开越来越多的信息,因为商业公司代替医院完成了信息科普和信息透明度的工作,互联网真正开始给基础医疗带来价值。数据的搜集带来完善的患者数据库,成为大数据的基础,并反馈到科研和相关社会健康检查等行业。
那一年,小D和他哥邮件中有这样的对话:
“哥,我看你们那的模式是不是发展太慢了,有些事情是不是没必要啊。我觉得现在国内互联网机会简直太好了,真是到处捡钱啊。应该先赚钱,再来完成梦想。”
“小D,我觉得我每天的努力都很有价值,别忘了我们小时候一起对着山喊出来的话好么?”
互联网老渔民的故事第三回:社交流量来袭
从2013年开始,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开始飞速发展。可能很多人当时哪怕现在都没有意识到的是,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终端的区别,PC更多的是公用终端,而移动端是私有终端:手机是一个人使用,在用户行为上,代表的是一个用户,而非流量分发落地。过水流量模式虽然还有空间那已经没有价格优势。
那一年的小D,已经不怎么缺钱,但是专业的读者肯定明白,空手套白狼的流量操作需要大量的资本要求,而其中任何环节的损失会带来较高风险。小D的出身决定了不安全感和欲望,决定开始了一种新的模式,而这种模式也是小D在行业内成名作。
如之前分析,移动互联网每一个终端都代表一个用户,并非PC端互联网的流量。那么,如何把流量变成用户就是小D做的模式。小D开始大量的购买「流量」换“用户”,换消费者;最开始仅仅是简单的QQ群广告,对特定的精准流量引流到QQ群,然后卖掉QQ群。而哪怕最高价格的医疗相关的流量用户,一样有溢价空间。接下来,不同的商业模式有着不同的用户需求和用户社区需求,小D的模式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完善。时间一晃到了2016年,小D月收入已经过了1000万。
(牵扯商业,此免费版报告不再细表,专业分析会以专业的形式索取:[email protected]是我们的电邮地址……)
在物质上,小D好像过上了自己小时候梦寐以求的生活,但不知道为什么却感觉越来越孤独,越来越不快乐。闲下来的时候,小D自己去自己那些卖掉的或即将卖掉的社群中,看着每一条信息,想着最初在北京的工作。偶尔,想到那个精致的让当时的自己很自卑的小姐姐,和让现在的自己很自卑的工作内容和方式。
小D感触着一切:那些焦急的、痛苦的、悲哀的,那些发自肺腑的求助,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寻找,和由于无知而去做的尝试,都在变成变现转化率的百分率的分子。有时候,想起来的是自己小时候家庭的不幸。总觉得天上有一双双眼睛在看着自己。小D开始失眠,半夜无缘无故的会惊醒,很茫然,觉得好像失去了更多。偶尔,小D会看下小姐姐的微信头像,也仅仅是看看,他还是觉得特别特别自卑。
那一年的春节,小D哥哥回国,两个人在小D位于西北旺大平层豪宅喝着酒:
哥,你看,我现在总该算成功了吧,我就说,还是国内机会多吧……?!我赌对了是吧?”
哦,你觉得是就是吧。”
那你说……你觉得呢?你的(真)想法到底是啥?”作为小弟总是能看出哥哥眼中的闪烁其词……
还是得自己觉得,自己不能骗自己。小弟,别忘了我们小时候一起对着山喊出来的话好么。”
嗨,哥啊!……我觉得我现在什么都有了啊!!小时候忒不现实吧?……”兄弟俩没有爸爸可以交流,而哥哥对自己的期许,就是小D自己的“人生成就”或人生“期末考分”……!

周星驰……在他的电影里……怎么说的?”
兄弟俩都知道那句话:
“……人没了梦想,又和咸鱼又有什么两样。”

互联网老渔民的故事四:明天的早餐在哪里……?“老渔民”和“老海盗”的兄弟之谊……
小D哥哥的公司,现在维护着全球最专业的癌症病人数据库之一,另外详细的病人须知和护理手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很多医院的官方指南。权威的信息发布和信息获取,成为了很多家庭的希望。同时,其数据积累和在此基础上的与科研的合算,让大规模数据计算分析和在此基础上的应用得到了更广泛的价值场景。
春节过后,小D再也没有继续之前的生意。只是每天很早,都会去西四环附近一家医院打球,这是他的秘密,也仿佛是生活下去的动力和支柱。小D成立了一家技术公司,给一些大公司提供用户行为画像的数据与技术服务。而小D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做一线调研。

“颐和园拍荷花的老法师们,都会给你讲述很多故事;
也不要批判那些非主流亚文化,GLBT……字母圈儿……SM……他们也都有他们的痛苦;
你知道北京半夜的地铁,其实很多人在聚会你知道么?
还有植物园的晚上,有不少人聚会,一起读诗,只是因为……”

小D告诉我……,他到最近这一年才明白,互联网上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考虑到,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是鲜活甚至血淋淋的人生。人在文化中,即人在故事中。也许仅在自己的故事中?而已。
从信息到流量,从流量到社区,从社区到用户,从用户画像到鲜活的人的心灵,这是小D的故事。也仿佛是中国互联网生态的发展史。当我们再看消失掉的用户消费,可能很多人心中有了答案。与其说消费消失、流量消失,不如说从开始就没有得到需求的满足。利益驱动和价值驱动,是完全是不同的体系,而与此同时,你还能渴求AI再进一步到什么程度呢?电脑能够共情人心吗?……它能帮你遇到有趣的灵魂……?

“哦,AI啊,BlockChain啊,99%的应用场景,好像又回到了十年前,真的。剩下的1%,是我哥他们码农们做的事儿”小D最后这样叹了口气……那我能干啥啊?难道我只是互联网的消费者?流量掮客?二道贩子?倒爷?骗子……???…… 挟(流量之)尸要价的卑鄙……“老渔民”!?

分析数据的海洋中,除了鲸鱼,还有潜水艇……
俺们的报告中,除了故事,还有干货!
用户,有没有消失?

用户消费,有没有消失?大家再锻炼一次“读图”的能力,我再
(后面)揭示答案:
用户消费当然没失踪!
只是我们互联网模式下的“用户红利”转少了。
如果看下图的IP数据是一种情况,再看PV数据又是另外一种情况。大家应该一目了然了吧?
如果,不懂得“PV”的概念,可以去baidu或者google,我这里给个通俗的解释:
PV”:网站、移动端、app(以及公众号、头条、知乎、豆瓣、微博)等的“黏着度”。
所有叫嚣着用户消费奇怪消失的,问题在于他们自己的认知体系和商业模式。而借机消费相关需求再给出解决方案的,大多数是傻逼,少数别有企图。但如果每一个有梦想的孩子都变成油腻中年人,那我们这个行业生态又有(由)谁来守护?
但这一切又能怎么评价,就如每个人的画像,每个人的故事,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尊重呢。这也许是我们做为一个人,在情感、道德上、行业发展价值点上最难的纠结点:我们又怎能去批判。

你有看到吗?
互联网、互联网+……有关它们的流量的马太效应、鹈鹕效应、鸬鹚效应、交响乐效应在交替辉映、往覆更替上演……!这就是有关“流量”的《冰与火之歌》
你有洞察到吗?
“硅谷之火”开始点燃
小孩(Bill)与保罗艾伦

基情四射
你认识他们吗?手中无剑但在心中……



他们是“海盗爷爷”:比尔盖茨 和 保罗艾伦

保罗艾伦做开发直到快六十岁的时候,……艾伦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创意人》。经过半个世纪的Bill 和 Alan人终于又重拍旧照。
你知道什么是“剑”了吗?
附送参考文章:答案(之一):
《因为他们不会用“剑”》

▲ 苹果广告《1984》中的女运动员。
这一年的最后一天,苹果电脑公司发布了第一支电视广告,1984。身穿红色短裙的女运动员手持铁锤,奔跑在大洋国蓝灰色的管道中,背后是一队追赶她的防爆警察和无数外形雷同的光头男子。他们穿着亚麻囚服,神情严肃地朝着电幕走去,雷鸣般的正步声与老大哥的演讲混杂在一起。
老大哥正在用煽动性的语调描述着思想统一的蓝图,“我们是一个人,一种意志,一种决心。” 运动员开始周身旋转,奋力将手中的铁锤投掷出去,在老大哥 “我们必将胜利!” 的口号后,精准地砸到了电幕上,并引发了一场堪比核弹的爆炸——台下的大洋国公民在气浪中痛苦地哀嚎,如同一具具被风干的僵尸。随后,一个严肃的男声响起:“一月二十四号,苹果电脑公司将发布 Macintosh。我们会向你展示为什么 1984 不会真的像 ‘1984’。”
手持PHP之剑的码农:小扎克伯格


▲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这支广告为二十四天后的史蒂夫•乔布斯赢得了无数的掌声。由于发布会属于股东大会的一个环节,二十九岁的他身着黑色晚礼服,绿色领结。腼腆的笑容和今日硅谷追捧的少年天才没有什么两样。欢迎过到场的来宾后,他念了一段鲍勃•迪伦的歌词,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这是迪伦完成于 1963 年的经典作品,也是美国六十年代社会运动的代表作。乔布斯清了清嗓子,像一个参加话剧社的高中生那样念道:
Come writers and critics
Who prophesize with your pen
And keep your eyes wide
The chance won't come again
And don't speak too soon
For the wheel's still in spin
And there's no tellin' who that it's namin'
For the loser now
Will be later to win
For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今日的败者,将会在明天成王。时代要变了。
让乔布斯认识迪伦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创业伙伴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

什么是“互联网海盗手中的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不用说古代连看考棚、打板子这样的极小众行业,都有祖师爷,以及不外传的行业秘密。现代教育从大学开始分科,也是积累一个行业所需要的必要技能的开始,然后一点点的深入下去,在实践中磨练,传承经验,先推倒陈旧,再创新并延续,甚至用其一生去追求炉火纯青的境界。
每一个行业都有其核心的技能和积累,所谓工匠精神(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赢得大众尊重和信任的关键:我们更相信著名医院的专家而不是游医,因为我们认为十几年的理论学习和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带来的专业性要比几个单方靠谱;我们更相信著名的学府所以尽全力准备高考或者给下一代准备学区房;我们尊重把一生都奉献给一项事业的“教书匠"们,那些单纯为了其最高境界而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建设者和创新者。
每个行业都有其技能核心,打个比方就如海盗的技能核心即为剑术一样,一个剑术一般的海盗,肯定赢不来尊重,甚至都无法在海盗圈生存下去,会死于各种与海关或商船卫兵的剑下,又或者是在海盗比武的嘲笑中死去。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其核心的技能,也即是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饭碗”,在传统中国是用师徒的方式传承,当时的师傅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地位,而目前以更多样化的方式和更自我驱动的形式的传递。
不管怎样,这是一个行业的根基,也是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所能发挥力量的根本因素。海盗圈里面那句著名的:“你敢和一个海盗比剑么?”,代表的就是其对其行业的认同,和真正的实力带来的自信心。
而现在的互联网行业又是怎么样的?互联网海盗手中的剑道是啥?


“海盗手中的剑”是:
最早的互联网行业,传承硅谷的黑客精神、海盗精神,提倡的是自由的氛围,开放的环境,深度的研究,创新的颠覆。所以早期被推崇的硅谷英雄都无一例外的是技术高手,比如老互联网人可能还记得John D. Carmack,ID Software的传奇程序员,他让大家崇敬的并不仅仅是因为那几款游戏的成功,也并不是Quake和Doom的引擎独步天下,更多的是他对开源社区的贡献,和坚持对自己产品的开源。技术高手和对自由的追逐,构成了早期的硅谷海盗的基本属性。也影响着国内的互联网环境。同样国内早期的互联网环境也是如此,不管张小龙目前有多大名气,应该有很多人都记得当年大众软件杂志的那篇文章,和文章里面他倚在通过海外共享软件赚的钱买的宝马车上的那张图片,不知道激励了多少行业少年。
务实的海盗精神,让早期的互联网海盗们非常低调,大家更喜欢在海洋中追逐真正的自由,磨练剑术,寻找宝藏,构建自己的王国,而拿出来比拼的是剑术。这不是一种规则,只是一种氛围。
发财是辅产品……玩电脑(练剑术)本身才是 快乐的源泉
小娃娃们站边儿好好看,看俺老沃兹(老顽童Steve Wozniak)露一手

蒂夫·
盖瑞
·沃兹尼亚克
(Stephen Gary Wozniak)

----老绝地武士--“尤达大师”?

举个例子:在《社交网络》中马克对自己能随便入侵哈佛的网络非常得意,能对绕过安全监控不被发现很自豪,这也是一种当时互联网氛围的体现;比尔盖茨在圈子里面获得在尊重并不是因为微软,更多的反而是basic编译器的速度和效率,但在内行圈子中,微软的保罗艾伦anders却一直大过盖茨的名气。而吹捧水果公司“乔帮主”的那些人……你知道“两个斯蒂夫Steve”都是谁吗?在这里预祝沃兹68岁开发快乐、撸码快乐(生日也快乐)!!现在已经甚至“你敢和一个海盗比剑么?”这句话本身都成为了最早的互联网geek圈里面几乎最流行的一句话:对“剑”的自信,是追逐自由的资本。

所以,互联网海盗手中的剑是技术修为……逐步的这块自由的海域被打开,互联网的用户越来越多,互联网从仅仅是geek的玩具变成了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工具。特别是智能手机生态的打开,带来更多的用户和更多的机会。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在不断的平台化和组件化,技术成本越来越低,对其技术的要求并没有开始时候高。对自由的追求,对未来的定位,以及对改变世界的决心,在另一个程度上成为了一把新的“武器”,两个斯蒂夫(Steve排名不分先后)等在一定程度上,以一己之力,把这氛围推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仅仅是新的武器而已,就如海盗也会用枪,但是只用枪的海盗还是少见。对技术的追求,对产品的雕琢,对未来的理解,对自由的向往,成为互联网盗版不可或缺的几把「剑」。而在此看来,互联网行业和别的行业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大家都在静静的磨练自己的技能,尽全力去做到专业,去梦想,然后尽其一生去追求。
但是,这仅仅是硅谷的情况。到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好像变得大不一样。
国内不会用剑的海盗们
Oracle家的海盗头目:商海不羁弄潮儿的埃里森也是苦逼“码农”出身

中国互联网有其特殊性,我们经常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互联网行业应该分成两个:互联网、中国互联网。反常规的是,大多数时候前者仅仅是后者的真子集。接着上一段慢慢的分析,中国互联网海盗们,手中的剑是什么啥?
早期,和硅谷一样,中国的互联网精英们也都是技术大牛,不仅仅是前面提到的张小龙,史玉柱一个人开发了汉卡,求伯君自己写的wps,各个互联网的大佬们,当初都有一段程序员修炼起,一点点的磨练自己的剑术,寻找宝藏。毕竟穷文富武,那个年代能玩得起互联网的人,出身都不错,还都是有所追求的。大家都在追逐在自由,磨练着剑术,构建着自己的梦想。
但没多久,当这块海域打开以后,大量的「海盗商人」开始涌入这块海域,看中的是海盗们追逐的宝藏,商人们有着极强的功利性。本来,那些宝藏可以慢慢的开发,有计划的掠夺,但是已经穷怕了「海盗商人」生怕还留下一点点,甚至想把海域都垄断下来,而且相关的周边,也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功利性规划着。
最早的「海盗商人」是那些站长们,利用已经有的网站架构进行养站,各行各业,各种分类,运营聚集人气。接着大家开始开展建站生意、域名投资、各种流量的垄断、各种互推抱团,由于没有技术含量,所以在用户数量上获取门槛并赢得发展红利。
接下来由于互联网的技术弱化,各种技术平台化、组件化、甚至最近的云端化。而本身的技术源码的交易在国内又极其流行,互联网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商人进去到互联网进行掠夺,大家前赴后继,吃苦耐劳,用人肉占据弥补技术的缺陷。由于这些商人不敢也没有能力去进入到真正的深海宝藏领域,都大量堆积在浅海处,相互的撕咬,寻觅。
凡是出现浅海的宝藏,不知道多少商人去一窝蜂的争夺,大家可以参照前几年的“团购”和最近火热的“互联网金融和虚拟货币”等,几万甚至几千块买个源码就开业了,但是却很少问津搜索、游戏引擎、数据挖掘等深海领域。当然这还不算结束,互联网商人们用尽了几千年中国商人的精明智慧,在浅海继续打造门槛,明明的浅海,因为人和利益链的因素,变成「水深」的领域。
然后呢,继续发挥两大法宝“概念包装”和“忽悠”,这两个近二十年反复在春节晚会上被小品轮番讽刺的因素,继续把从浅海捞出来的贝壳,卖出金币的价格。
我们无心得罪任何人(尤其是同行),仅仅从分析的角度举两个例子:
“一个送外卖的,卤点鸡鸭鹅,随便包装出来一个概念,起个餐饮行业绝对不会用的另类的名字,再弄个宝马美女送货,通过微信接订单,一天卖出去几千块,就估值几千万。吃起来要多难吃有多难吃,包装上多印点花样叫打造极致的产品,送货的人穿个工作服多说几句话就叫和用户做朋友,在微博微信上宣传宣传就叫粉丝经济无限的市场前景。当然,贼难吃和吃了拉肚子这事,叫产品迭代损耗,没有卫生许可甚至连发票都不给开这事,叫轻运营和测试上线。如果这玩意都能估值几千万,随便一个经营几年的煎饼果子摊的阿姨,你就缺一个懂互联网的儿子然后就能成为亿万富翁了。”
“一个保险公司的销售,电话打了几年没出几单,被几家保险公司裁。在一个源码交易群里面买了个p2p金融的源码,找了个备案掉续的域名,备案都不用备案,弄个云空间,捯饬了几天上线了。约自己之前一起打电话骗人的小伙伴,在网上找一些利润高的项目放上去,这叫大数据分析加自动抓取;利用从之前几家保险公司偷出来的大客户名录,挨个阿姨大爷的叫过去,竟然骗到了几百万的资金;想跑路吧,觉得太少,继续开发app,苹果安卓windows、黑莓、ipad、微信等,弄了个十版齐发。哎哟,还真有傻X风投上钩了。估值好几千万!真是的,早知道风这么大,这么猛,如此打什么保险电话啊。”
还有太多的例子,我们不一一列举。但是如果说这些人有什么特征,只能说他们是纯粹的商人,用的也是传承的商人的技巧,而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这些人:不会用剑
既然不会用剑,那就当个商人多好啊,毕竟行行出状元,但是,他们还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必须要伪装成互联网海盗,伪装到自己都信以为真了,甚至伪装到整个行业都忘了什么叫海盗了。这是为啥?请看下文……《资本追逐的性感美女--名叫“流量”……而流量(这尤物)到底想嫁谁?想给谁生娃?》
谁是互联网行业的主角
早期的互联网海盗,背后也有很多的资本的支持,正所谓的海盗背后肯定有黑金的赞助。由于海盗行为的高风险性,这种资金也会被称之为风投。黑金财主是眼光是非常好的,一般情况下大都是海盗出身,对一张破纸一个藏宝图的故事,有其独特的判断能力和准确度,没那么好忽悠。也正是如此,每一次历史上的大的宝藏的发现,背后都有其黑金财主的身影。
但是一定程度上,出身就决定了意识。在中国,大家可能还记得刚才分析的「海盗商人」,最早的那批「海盗商人」几次死里逃生,积攒了不少的财富,当然也受够了在寻宝过程中被真正海盗的鄙视和杀戮。于是,接下来他们希望投资的,也是商人。
一方面对于商人来说,什么tm自由,tmd梦想,都是差点让他们送命的玩意,金钱才是王道,对于那些追逐虚无缥缈东西看到财富还不使劲拿的海盗,他们从价值观上不认同。另外一个就是骨子里面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觉得控制不住。再有,由于投资行为已经变成了买卖行为,所以,他们的资助并不是最终找到宝藏,而是被更大的商人认可。
所以在这样的情景下,中国互联网就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
“一群根本都不会用剑的(伪海盗?)在寻宝,当然并没有什么寻宝图,也不想着什么有没有船,有没有水手,会不会航海,如何转能不能遇到敌人什么的,都不知道。他们首先在琢磨最近黑金财主的口味:听说有个女财主挺喜欢帅小伙的海盗版cosplay的,我们开干吧!万事具备咯……”
“接下来找到黑金财主中介皮条哥,皮条哥仔细的分析了一番,说:现在直接的海盗cosplay太常见了,需要有细分,细分懂不懂啊。你,过来,弄个独眼。还有你,弄点伤疤。还有,你们怎么连藏宝图都没有啊,得弄的和真的似的啊。对了,谁嗓门大啊?得弄个大v什么的,不然怎么推广出去啊。都弄好了,我给你们买船。”
“不会用剑的伪海盗们,倾其所有,抽签挖眼,几乎弄到破产,在朋友圈立了30多次志,终于打扮的像模像样,成功的拿到了皮条哥赞助的一艘船,和一些资金。忽然发现,哎呀,我们都不会开船也不会用剑啊啊。皮条哥大怒:快招个技术啊。招聘启示要写,我们万事俱备……就缺个码农撒(见下图“读图”理解……这个梗以后细聊)嗨。那些不重要,又不是真的寻宝。接下来大家开着这个船,开始不断的到女财主家去卖弄:看我们的独眼概念,看我们的肌肉伤疤概念,看我们的 … … ”
“女财主其实也不一定真傻,觉得这伙人吧,都是花枪,没啥用。但是最近邻国的m男爵夫人好像很喜欢这种cosplay呢,不行我给送过去,万一赶上邻国的抖m男爵夫人在发春,我岂不是要发财么?女财主虽然不傻,但当然也不太懂剑术,当然更不会使剑,觉得万一他们弄到宝藏了呢,抖m男爵夫人肯定会开心的。在这样的侥幸心理中,这群海盗还拿到了A轮。 ”
“后面的故事,就有点少儿不宜,我们在此不表,只是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在中国互联网圈里面发生,看的多了,也会高潮。特别是抖m男爵夫人买了太多这样的男宠,总有几个特别特别喜欢的,花费太多,决定让群众买单,于是开始通过媒体炒作概念,最终该ico的ICO,该ipo的IPO,为降低宣传成本,宣传方式也套模版(TaoLu)吧:他们是海盗行业的英雄,我们的未来就靠他们了,他们能颠覆航海业,有的是宝藏啊。看他们多有梦想啊,多有激情啊,多追逐自由啊,买他们股票吧,虽然现在不盈利,但是未来就是宝藏啊,让俺们一起……为梦想窒息吧。。。。。。”你们还不感动?你们还是人吗?!----@甘薇

而真正的海盗,冷眼看着这一场场闹剧般的盛宴,想笑,也想哭。专心练剑,希望以此获得尊重好像变成水中的倒影,而好像慢慢的舆论开始宣传只有「男宠」才是行业英雄。但是就和任何盛宴都有散席的那一天,不知道当邻国海盗们逼近的时候,或者大海啸来临的时候,群众发现真相的时候,更现实的是抖m男爵夫人对海盗概念cosplay逝去兴趣的时候,“男宠”们还会继续在这个行业么?
微笑慢慢的浮现在真正海盗们的嘴角,轻慢摇头,心中自语:他们不懂剑
现代社会的选择是多样的,可以理解很多人写作并不想写出不朽传世之作而只想多赚点稿费;可以理解很多人作为记者只是想着如何多拿红包而不是成为一个历史的记录者和守望;也可以理解很多人进入互联网行业是为了利益,而不是其他的那些。我们不能强求所以的人都用一生追求卓越和梦想,这些选择都是合理的,所以也是需要被尊重的。
但是一个行业的长久发展,需要专业性的积累和传承。这并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客观规律要教我们的行为准则和做事方法。先做人后做事:专业,是一个沉重而严肃的词儿,代表深度、积累、有时残忍有时漫长……对行业未来传承的责任。并不是用几句概念和思维就能一带而过,更不可能以巧藏拙(见洪七公对郭靖的评价),宴席结束,水落时石头出,凡走过必留下痕迹,拔腿后藏不住两脚泥。@贾总

我希望互联网人扪心自问,除了那些概念和思维,自己能剩下什么?有多少领域,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出:“专业” 这两个字。剑术的磨练不是一朝一夕,“你敢和海盗比剑吗?” 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因为真海盗们真的可以在我们的“码字”、我们的“文字”中,看到:

show me the data, show me your system, show me your song , show me your  soul...


请看“互联网老渔民系列”的下一篇……《资本追逐的性感美女--名叫“流量”……而流量(这尤物)到底想嫁谁?想给谁生娃?》


如果想听俺讲更多,那就加俺公众号:idea-cloud
或者俺微信号:xindingcloud (新鼎云)
(转发此文、关注公众号、并收看下一期……都有彩蛋哦!)


点“阅读原文”是我们制作的网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