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亲密之旅”关注我们
《亲密之旅》情感智慧与自我成长课程官方微信
周一、三、五,原创上新
文 | 雅歌

写在前面
各位“亲”们,小编问候大家!

4月4日刚刚结束的亚、欧、北美三大洲联播的黄维仁博士“为什么要探索原生家庭”主题微课还余温犹存(点击蓝色文字可查看微课音频合集),家们人纷纷开始回顾、反思、探索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我们知道,亲密之旅的核心技术是关于原生家庭的学习与探索,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黄博士讲过原生家庭的90/10的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说,一个人现在的人际关系中的问题,90%来自于原生家庭。无论我们的父母有多么努力,但他们的爱终究有局限的:或者太过疏离,造成冻伤;或者太过亲密,带来烫伤;或者太过放纵,缺乏管教和秩序;或者太过掌控,令我们倍感不自由和刻板。更何况还有大量披着父母外衣的小小孩,令我们的成长过程伤痕累累。原生家庭的伤害不处理,我们就像一个瘸腿的人要奔跑,又像一辆马达出了问题车行驶在道路上。
因此,我们策划了这期《100个原生家庭故事的叙述与倾听......》,我们期望每一个鲜活的原生家庭故事,可以成为生命的礼物,引发更多的人来叙述自己的原生家庭,或许,我们可以让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每个时代的人都来回溯他们在大时代中的个人家庭的历史,或许,因此开启了中国人原生家庭记忆的江河……
100个原生家庭故事的叙述与倾听......
(点击标题可查看活动详情)
  • 参与者:参加过亲密之旅认证培训的学员
  • 叙述方式:按照下文的“访谈提纲”作为架构,叙述自己的原生家庭故事。
  • 加编辑“心景-小密"(qmzl-xm)为好友,将你的故事发给编辑部。

  • 参与福利一:将获得黄维仁博士或者亲密之旅培训师点评。
  • 参与福利二:心景视界择优采用,分享在亲密之旅微信公众号中(签署授权分享协议)。
  • 参与福利三:心景视界择优采用,集辑成册出版关于原生家庭的书籍(签署版权使用协议)。
隐私保护:请当事人分享自己觉得可分享的部分;如因需要有文字上的增加、删减、编辑,在分享之前都会征求当事人同意。
唯爱永不被辜负
三个原生家庭开始的人生
(连载一)
采访者:心景编辑
被采访者:雅歌
点评:黄维仁博士
(隐私已处理,经叙述当事人同意)
可以追溯到三个原生家庭
一讲到童年,我第一个会回想起1~9岁之间,给我印象最深的爷爷奶奶家,在南方的Y城。当时爸爸妈妈在C城工作,妈妈回到外婆家生下我,三个月之后就回C城工作了。出生到一岁半之间我在外婆家,但这部分我不记得了,之后去了Y城的爷爷奶奶家。第二次见妈妈是四岁半,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爸爸,之后有一段很短的时间跟父母一起生活,但也印象不深。我正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是九岁,直到读大学我都跟父母在C城生活。所以,我的原生家庭比较复杂,至少可以追溯到三个原生家庭。
我参加过很多次黄博士的金鱼缸,每次他让我们回到童年看到那个屏幕,我基本上都无一例外地看到爷爷奶奶的那个家。低矮的泥墙草房,吃早饭的时候,爷爷会搬一个四方小桌放在门口,我们就坐着晒太阳吃早饭。那个房子有三个房间,中间是堂屋,按风俗不住人,放着一个条案和一个高高的大方桌子。一边的房间住着叔叔婶婶,另一边分别是爷爷奶奶的房间和姑姑的房间。
爷爷家后门有一个院子,用篱笆围起来可以养鸡。我小时候要参与喂鸡、捡鸡蛋,就给每一只鸡起名字,还为它们主持公道,不许公鸡欺负母鸡。在院子后面有一块泥巴地上种花。我记得种了一些指甲花,当时小姑带我玩得最多,会教我染指甲,把指甲花和烟丝用布包起来敲,真的能染很久,红得很好看。离开老家的那年春天,我中了七株菊花,夏天要离开了,我一直盼望走之前能看到菊花开,以至于很多年之后,我都关心那些菊花开了吗?
黄博士点评
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很可爱的小小孩的心理。从零岁到一岁半基本上是跟父母分开的,一岁到九岁的大部分时间都跟爷爷奶奶一起住,对这个小小孩来讲,她可以把当时的房子记得很清楚。她小时候喂鸡,在鸡中间主持公道,把它们编起来取不同的名字……可以看到小小孩的心灵是天真无邪的、快乐的。虽然自己亲身的父母不在旁边,但她基本上能感受到爱。
跟父母的分离一般来讲是一个很伤害性的事情,但是可以借着生命中的恩人把伤害减少。唯一的挑战是:将来,这样的孩子再重新跟父母见面的时候,需要经过非常久的时间才有办法建立关系。而且需要双方刻意去经营,要不然就像两个不同国家的人突然在一起,不同文化的人突然在一起,北方人跟南方人在一起,城市跟乡间的人在一起的感觉。一开始那种格格不入,知道彼此应该相爱,但却爱不来,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所以,我在美国一有机会就会告诉所有的留学生:你不要因为自己学业忙,就把刚刚出生的孩子送回去给爷爷奶奶养,因为回来之后会产生一些问题。你们宁可自己辛苦一点,孩子们会跟你们保持亲的关系,要不然,孩子感受到他的爸爸妈妈就是爷爷奶奶。碰到好的爷爷奶奶,问题就是将来分离的时候会很痛,碰到不好的爷爷奶奶,那感觉更痛。特别是将来要重新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双方都要做出很大的适应,这是很难的事情。
但是,父母的确很忙,刚生了一个孩子,怎么办呢?很多人在美国也没有那么多钱请保姆。所以另外一个办法是请家里的老人到这里来照顾,有不少夫妻就因为这个而离婚。为什么会离婚呢?我们要好好来分析,因为这是我们在国外看到的非常普遍的现象。夫妻双方有不同的家庭文化,老人看不惯一些事情就会讲。年轻人对自己的亲生父母还会听一听,但是对那个“外人”,做女婿或媳妇的一方就会慢慢过不去。如果双方都没有警觉,没有事先做好 一些准备,摩擦就来了。这时,夹在中间做儿子或女儿的就很难做人,通常会落得两边不是人。这是一个必然的、非发生不可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事先做好防备,大家懂得怎么处理冲突,怎么多用对方的爱的语言,懂得由粗变细,懂得用第一人称的语言梳理情绪等等,把一些话可以说出来。这些变成是可以救命的招数。
很多人不知道,时间慢慢一久,夫妻的感情最容易被这样的事情所伤,所以这是一块未得之地,是一个极大极大的需求。
家里的主旋律就是一边干活一边说笑话
最温馨的是一家人围着大桌子做事。奶奶一大早会去买菜,拿回家放在大桌子上,大家分工摘菜。我常常负责给虾剪须,把螺丝肉挑出来或者摘菜,做比较容易做的小家务,我也特别喜欢做。我还会去田里捡麦穗,拿回来喂鸡吃。我还养过蚕,算是我养过的小宠物吧。我有个姑姑是回乡知青,在蚕厂养蚕不怎么回家,奶奶有时候让我去她那儿玩,就从她那里拿来一些蚕仔,特别小的黑点儿。养蚕过程很有意思,要有耐心。蚕特别能吃桑叶,我就经常要为它们去找桑叶。记得有一次我们做团体心理剧的游戏,让我们选择当一种植物,我就说要做一棵桑树,可能因为当年常常为找桑叶很焦虑。
印象特别深的是那时家里比较穷,会作一些小手工贴补家用。叔叔在供销社工作,就能领一批糊纸盒的工作来做,通常工期都比较紧。我们一家人就围着桌子,一吃完饭就赶紧做。当时我才三岁多,和家里五个大人围成流水线,有的刷糨糊,有的折纸,我也被分配到一道工序。叔叔说我做得特别快,还常常嫌前面的人窝工。这个场景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一盏煤油灯照着一大家人,大家会不断地说笑话,通常拿我开玩笑,说我是从一个粪缸旁边捡来的臭臭的小孩儿。说爷爷去拾粪,听到一个小孩儿哭,看我挺可爱的,就把我放在粪筐里带回家了。每当这时我就很着急,就去问爷爷,爷爷就冲我使眼色摇头,让我不要相信。后来,我慢慢明白原来是大人拿我开玩笑呢,也就加入进去开玩笑、说笑话。奶奶和叔叔特别幽默,小姑很开朗,好像家里的主旋律就是一边干活一边说笑话。
叔叔说我很小的时候就很幽默。那时每到三六九都会赶集,我家就会排排凳子,卖茶水和小点心给那些赶集的人吃。当时家里有个小柜台,叔叔说我在屋里捡到一分钱,就颠颠儿跑出去一本正经地举着一分钱踮着脚要买东西,那时我才2岁多,很会逗大人开心。
黄博士点评
可以看到她从小成长的环境虽然贫穷,但是很快乐,有归属感。小小孩被大人们疼惜,被大人们看见,还夸她好能干,所以她这么小的时候就这么有自信。大人那个很不智慧的玩笑说“你是被捡来的。”其实跟事实有一点点相符,因为爸爸妈妈没有在身边,她基本上是寄居的,虽然小孩子急了,但是后来又意识到是在开玩笑,所以还好没有造成很大的伤害。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些无奈,也看到很多爱,看到一些很美的镜头。
但有一个让我不安的是,奶奶有时候会发脾气,通常是跟爷爷发脾气,会骂爷爷很笨,说他连累了家人。有时会说很重的话,说你还不如死了呢,这种咒诅的话。记得有一次吵得很凶,跟我有关系。我在家里很被宠,每天早上起来生活起居都有人照顾。有一天早上起床要去上学,小姑出早工回来就会给我梳头,她吃完早饭又要去出工。有时候我会为梳头发被扯疼了跟她闹,奶奶就很心疼她。因为她那时才17岁,每天要去挑河泥,有时还会咳血。我每天的早饭都会放在那儿,固定的有油条、烧饼、粥之类的。有一天我起来看见油条没了,就大闹。好像是小姑把我的油条吃了,爷爷就去说她,小姑很委屈地哭了。其实她当时也是个孩子,才比我大11岁。奶奶心疼小姑,就把爷爷骂了一通,骂得特别凶。因为我的缘故引发了他们之间的争吵,让我特别不安,觉得爷爷特别可怜。
爷爷对我特别好,非常宠我,很小的时候跟他睡一起,夏天特别热,蚊子总也赶不干净,爷爷就不停地扇扇子。我会不停地说背上哪儿痒,爷爷就会不停挠我的背,我会说上一点下一点,一不如意就会耍赖。大人们都说我刚到爷爷家时生了一种重病,养不活了,奶奶说这个家里的很多人你不用感谢,但要记得你爷爷,如果不是他,你就没命了。他也没有用特别的方法,没去看医生,就是特别细心地照顾我。其实我现在也不记得那时的细节,就记得爷爷的眼神,看见我就特别高兴。
黄博士点评
我们看到这个孩子,虽然从小父母亲不在身边,但在困难的环境下有非常不错的依附关系,她真正的父母是主要抚养者爷爷奶奶。他们虽然住在一个贫穷的地方,需要做这么多工作,但他们的品德是很好的。奶奶很大气、很会疼惜人,而爷爷是这么细心。我常常说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人家看到你的时候,他的眼睛亮起来了,他是真的喜欢你。如果有人爱你,你可以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他看到你的时候,眼神会亮起来,而你也知道他是真心地喜欢你,这种被别人欣赏、疼惜,被爱的感觉,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爷爷像妈妈一样温暖细心
我稍大一点,爷爷就希望我有出息,常常教我练毛笔。他会去捡一些报纸用线钉起来,做成本子,可我就常耍赖不愿意写,很喜欢疯玩,不愿受约束。
爷爷当时被划为一个坏分子、黑五类,常常要背粪筐去拾粪,给人家送信,有时候要被带去游街或是戴高帽子。有一次夏天的中午,他们突然破门而入,把爷爷训了一顿,让他写思想汇报,还命令他立刻去送信。爷爷的胃不好,胃下垂,当时我们正要吃饭,他还没吃。奶奶说让他吃了饭再去吧,那些干部狠狠地说:“不行!立刻去!”我倚在门框边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戴着一顶破旧的草帽,走在烈日下,肩上挎着长长的粪筐,很无奈也很无助。
想到爷爷就觉得他像妈妈一样,很温暖、很细心,对我无条件的接纳,把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之前困扰我比较多的是:爷爷不是我的父母,他没有责任照料我,这是他额外的付出。所以,我小时候想长大后要让他过上开心的日子,报答他,要成为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小时候,我有一些事想不开,甚至想去自杀,也会想到爷爷会很难过就作罢了。我考大学都有一部分是为了爷爷,想到考上大学,学习好了爷爷会很高兴。后来,我发现自己其实也不能做什么,就很愧疚,并且这种愧疚感越来越重。
等我工作的时候,爷爷来过北京,但那时我也不能给他什么。他有个心愿就是要去长城,当时他都八十岁了,也去了长城。他还给我写过信,但我都没有回,不知道该怎样去回应他。每次过年过节回老家,看到他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感谢。小时候我想过他死的时候要为他送终,要报答他,说他死的时候我一定要在场,我觉得到那时,我就什么都能说了,我要告诉他有多感谢他,告诉他不要害怕,我会陪着他。但是,这一切我都没有做到,所以我很内疚,甚至有时会觉得自己很没有良心。
其实,离开老家以后,我就感觉上跟他们很难再亲起来了。等我长大后我点明白那种感觉,觉得被这个家庭丢出来了。虽然我理性上知道他们没有办法,并不想把我丢出来,这不是他们的错,但我的感受上是被抛弃了。在我内心中,爷爷奶奶的家才是我真的家庭,但它只在我的理想中存在。我记得四年后回去探亲,我就去找我的床,当然没有找到,我很失望。后来我学了亲密之旅后,才发现我一直不知道其实自己对他们有生气和怨恨,但是怨恨被理性压住了。我把在父母身边的生活当做“地狱”,从内心排斥和拒绝,曾经有一个天堂,我一直把那个天堂不断美化,他们在我心目中就是神了,我不能说他们有什么不好。有一次在灾区做亲密之旅,给奶奶做饶恕练习,做完之后浑身发烫,很剧烈地发抖,里面压抑了很强烈的情绪,发现原来我怨恨他们,觉得他们没有保护我,任由我被带走,就好像被卖了、送人了的感觉。我想这可能是我分离焦虑的最大来源。
长大后我每次回老家,跟他们好像要亲又不亲,所以爷爷写信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每次想到他们我就会哭,但是我见到他们却从来不哭,也是不想让他们担心。就是好像又想要亲,又不知道该怎么亲的感觉。一方面内疚,一方面不能做什么,觉得爷爷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又没有为他带来什么好日子,我就不该过什么好日子,有一种自我惩罚的心理。
黄博士点评
爷爷给她写信,她没有回,在一起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表达,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她看来那本来是她的家,当要离开的时候,明明也不是他们的错,但是她里面的小小孩不知道。小小孩会很愤怒:“为什么这样一个有爱的地方,没有抗争,就忍心让人把我带走了?”所以她心中会有一些愤怒,其实是在保护自己。再次见面的时候,想把自己的心打开,但是又怕再次伤害而不敢打开,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人觉得自己有罪恶感的时候,会处罚自己,这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我想每个人都要学习去饶恕心里的那个小小孩,要去疼惜她。因为那个小小孩需要的不是自我处罚,而是需要去理解、去哀伤、去疼惜,去怎样做得更好,把那些经历化成正面的方向。
我的血液里有爷爷的遗传
有一年我们全家回去,好像我心里隐隐觉得这是最后一次,所以我跟爷爷有一个告别仪式,但当时我并不知道。我回家后就跟一大家人一起打牌,没有和爷爷单独相处的精心时刻。我能感到爷爷的眼睛在追随我,他已经不能行走了,坐在一把老藤椅上,我在屋子的哪个角落,他的眼神就落在哪里。我什么时候一扭头看他发现他都在看着我,很满足地看着我。我们离开的时候他坐在院子里,我背了一个大旅行包,走出去了又再回来,我看着爷爷,弯腰去拥抱他,这是我长大以后唯一一次对他亲昵的表示。我看着他的眼睛,他就开始流泪。我对他说:“爷爷你要好好的……”我想说,爷爷你要好好地活着,但是那句话没有说完,我和他就都哭了。那是一个最后的告别。当年夏天,他去世了。
黄博士点评
感谢上帝,她走的时候有跟爷爷道别。而且她说的:你要好好的……我想爷爷会完全了解,有时候相爱的人之间是想通的,不用讲都知道。
后来有一次我接受辅导,辅导者说了一个不一样的角度。他说:其实对你爷爷来说,那时他可以照顾你这个小孩,从小孩那里得到爱和安慰,也是他活下去的动力,养育一个小孩子会给成年人带来许多快乐。她说其实我已经报答我爷爷了,这个角度给我很大的帮助。
还有一件事非常特别,我很多年来想到爷爷就非常伤痛,爷爷为我付出了这么多,好像一生都不快乐,一生都在忍,我却不能帮他。一想到他我就很难过,觉得他很可怜,我也很可怜。后来学了亲密之旅,我想到爷爷的名字,就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他的名字是存留宽容的意思,就觉得爷爷其实没有我想得那么难过,他的内心非常温存宽容,是一个很宽厚的人。可能只是我把他想像得那么可怜了。如果一个人很可怜痛苦,他怎么能活到87岁这么高的寿数呢?而且到他晚年,常常看到他的表情非常安详,可能他对痛苦自有一份化解,不是我以为的那样。他受到过那么多不公正的对待,但从不自暴自弃,生活很节制不喝酒抽烟。他是一个很有教养、节制、温柔又很儒雅的人。
这样我就有了一个新的角度:其实爷爷并没有白白爱我。爷爷的爱造就了今天的我,我的血液里有他的遗传,他的品格有许多也在我里面。所以我好好活着,就是替他活着,他并没有死得无踪无迹,而是他在我里面。他对我的爱也没有消失,我还可以爱下去,传承下去。所以,当我去爱人的时候,不需要很努力,因为我曾经得到过那样的爱。所以我的这部分得了很大的医治,现在我回想起爷爷,会觉得很温馨,感谢上帝在我生命很重要的开端,赐给我这样一个“天使”。他替代了我父母的功能,全神贯注倾注精力在我身上,把他的爱浇灌在我身上。其实我很幸运,很多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料自己的孩子,而我得到了特别的爱。这样想的时候我就特别感恩,我生命中有这么重要的一个长辈,觉得特别宝贵。
黄博士点评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美的榜样,所以一想到爷爷的时候,她心中有很多复杂的情绪。其中一个就是爷爷的慈爱,在困难中还可以忍下来,能够化解。他的这种遗传基因,已经内化到她里面去了,所以她也会这些特质。
我是这个家庭的宠爱中心
我也特别喜欢奶奶,她很幽默、风趣、特别智慧。她最厉害的是三言两语就能把很紧张的气氛弄得很搞笑。我看到那些高大强壮的女人会有一种想去依靠的感觉,后来我想,我不去寻求男人的保护,反而去寻求高大女人的保护,可能跟这段经历有关。爷爷被被打成反革命坐牢后,他在家里的家长角色就没有了,奶奶扮演了这个角色。奶奶真的是“巾帼不让须眉”的那种女人,大气又充满怜悯。每次有乞丐到我们家来,她都会充满同情心地说:可怜、真可怜!她会拿饭勺给乞丐的碗里舀饭,有时还会跟他说几句,而不是很粗暴地对待他们。
奶奶基本上也没跟我发过脾气,但她管教很严格,我觉得她很像一个父亲。有一次,姑姑给我梳辫子,弄疼我了,我就在那儿闹。奶奶就说:“你要懂事一点,你姑姑很辛苦的。”那时我的脾气真大,我就不干了,开始发飙闹腾。那天下雨,我穿着雨鞋,就把雨鞋朝房顶甩,都砸着房梁了,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大人们就过来哄我,奶奶说:“你们不要哄她,让她好好想一想做错了什么。”我就一直坐在那儿哭啊哭,哼哼唧唧的,也没有人理我。奶奶也不打我,只是说:“你想明白了就自己站起来认错。”我记得后来我就认错了,因为小朋友们中午放学了会从我家门口经过,我披头散发地坐在地上,特别丢脸,我就赶紧把门关上。我的成绩单上还因此有一天旷课,就是那天。
奶奶特别智慧的一点是鼓励,很夸张、特别强化地说。只要我做了一点,她都会说我做得很好。比如她会说:“哎呀,你都会洗手绢啦!”会跟邻居说看我家孙女多能干之类的。有一次小姑在河边洗菜淘米,奶奶让我把浆洗过的外套带去河边,让小姑漂洗干净。我挎着小篮子去河边找小姑,小姑还没洗完菜,就让我等一会儿。我说我自己洗,就把衣服铺在水面上,衣服上有小圆圈和花,特好玩儿,我就在那儿玩水。后来弄啊弄啊就洗完回家了,对奶奶说这个是我洗的,奶奶就说:“哇,你这么厉害!”用那种特别喜欢我的眼神看着我。
奶奶还有特别好的一点是会保护我们。我记得被高年级的小孩欺负,回来跟她说,她就带我去找那个男孩和他的家长。她会帮我出头,不怕引起什么冲突之类的,跟她在一起会觉得:我的孙女是不可以被欺负的!这一点特别好。
奶奶也特别会做饭,叔叔是水平很高的厨师,他们特别热爱生活,会琢磨怎么把菜烧得好吃。所以,我觉得小时候没怎么受穷,没觉得穷带给我什么困扰。奶奶还会特殊对待我,她有点像家里的领袖,身心消耗都很大,就会有一些小灶,比如早晚茶的时候会有蛋炒饭。我记得那鸡蛋和细细的小葱可香了。当时家里人太多了,不能都吃。奶奶就会偷偷地叫我,躲在一个地方,给我一个小碗,说:“你别吱声,把它吃了呵。”或者她做饭会先给我一碗汤或鸡腿什么的,叫我到一边吃,不要张扬。奶奶看着我吃的时候,眼神里那个喜欢呀!
小姑本来是最小的女儿,但是因为爷爷奶奶特别喜欢我,就好像我把她的位置给抢了。后来,她说小时候一直特别嫉妒我,但她又觉得自己是个长辈,不该嫉妒我,所以特别纠结了很多年。后来她看了我写的一篇博客《我的爷爷奶奶》,她说:“我终于懂了为什么他们那么爱你,原来你这么有灵气,理解他们,爱他们,原来在你心里他们这么重要,感情这么深的。”当她这么讲的时候,给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我才发现原来我是这个家庭的中心,五个大人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当然是中心。虽然后来多了许多小孩,但是我的中心位置一直都没有改变。这种宠爱让我特别自信,觉得自己小时候长得很可爱、很漂亮、讨人喜欢,就很喜欢跟人打交道,疯疯颠颠,很开朗。
黄博士点评
这是很棒的一层探索。有人这样爱她,我想为她后来的信心、领导能力奠定了很棒的基础。
(未完待续)
后记
叙述原生家庭的故事,不是为了声讨自己的父母,而是为了医治与痊愈,治疗好瘸腿,令我们的奔跑更加有力,修理好马达的车辆才能安全行驶。
那些创伤成为一次又一次令我们不断重复地跌落其中的黑洞,黄博士说,这一次不要要独自回到黑洞,再被“杀”死一次,这一次是要擎着光,带着援军,进入黑洞,是为了永远离开黑洞。
黄博士说“倾听就是爱,了解中有医治”。我们邀请你也来参与其中,按照我们的采访提纲,讲述你原生家庭的故事。让千万双爱的耳朵来倾听你的心底深处的故事,让黄博士来倾听你的原生家庭,让这样的倾听洗涤你生命的河流,重新清澈、甘甜,热烈奔涌,朝向你人生的方向!
来吧,加入我们!切莫错过这一次波浪洪涛的瞬时,莫辜负这治愈的伟大时代!
(点击蓝色文字可跳转到活动介绍)
在叙述与倾听中,疗愈......

【访谈提纲】
1、 在你0-6岁这段时间里,你是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吗?还是由别的抚养者抚养?
2、 如果让你描述你最常出现在你脑海中的一个小时候的家庭画面,是什么样的?
3、 在你的记忆中,你小时候和父母(抚养者)的关系如何?如果用亲密之旅原生家庭地图来描述,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亲密轴、弹性轴)?
4、 在你的原生家庭中,有没有发生什么一两件特别的事情,让你印象非常深刻?可以分享一下吗?(时代、地域、亲故等)
5、 如果让你用几个感受性的词汇,来描述你的童年生活,你会选择哪些词?分别跟我们详细讲讲好吗?
6、 你原生家庭中的冲突模式是什么?父母(抚养者)之间,你和他们之间分别是什么样的?
7、 你小时候,有没有被暴力对待过,语言的或是肢体的?这些暴力的言语和行为,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有什么具体的感受?
8、 后来,等你长大开始恋爱,甚至进入婚姻时,你觉得亲密关系中,哪些方面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
9、 你是如何来面对和处理这些影响的?你所经历的这些改变和成长,现在反过来也带动你跟原生家庭的关系改变了吗?
10、 你经过这一系列的自我成长,现在回头来看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什么是你觉得特别感恩的地方?
加“心景-小亲”为好友
加入亲密之旅官方微信群
微课等福利,不定期发送!
加入《亲密之旅》大家庭?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近期全国培训排期
广州、成都、郑州、杭州、南京、深圳、珠海、北京......
与亲同行亲密之旅
版权声明
亲密之旅”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为黄维仁博士及亲密之旅家人们原创并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请务必注明出处,若有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请尊重知识产权和我们的劳动成果,谢谢!
关于亲密之旅
2007年12月,一位站在巨人肩上的巨人,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兼婚恋专家、执教于美国西北大学的黄维仁博士,综合过去三十年来国际最前沿、最尖端的心理学临床实证的研究,以及全世界最好的婚姻治疗和训练中的一些最有效的要素,整合出了一套帮助自我成长、培育情商,提升婚姻家庭品质及其他人际关系的辅导培训课程——亲密之旅。它是训练医学院中心理学博士的课程,却以简单易行的方式传授,被誉为“心理学界的军事武器民用化”。
关于黄维仁博士
黄维仁博士是国际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任教于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被誉为“Dr. Love” (爱情医生), 擅长婚姻,家庭,群体,与泛文化心理治疗。
多次应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卡塔尔政府邀请为其培训婚姻家庭与心理工作者。
2002 年五月应美国政府邀请到白宫晋见布什 (Bush) 总统。
2004 年十月应邀担任联合国世界家庭研讨会之主题讲员。
2011年荣获台湾东海大学第12届杰出校友奖。
2013 年荣获美国基督徒心理辅导协会 (AACC) 多元文化杰出贡献奖。
2014 年应邀担任国际扶轮社世界大会之主题讲员。
黄博士在西北大学服务的18年之间总共荣获了4个荣誉奖:1997年和2001年的“社区服务贡献奖”; 2005年的“专业领域特殊贡献奖”和2015年的“卓越贡献奖“。
黄博士的著作有「窗外依然 有蓝天」、「爱就是彼此珍惜」及「活在爱中的秘诀」等等。
黄博士在新浪博客上有关婚姻心理教育之文章点击量超过3百万次(http://blog.sina.com.cn/doctoroflove)。
黄博士所创的「亲密之旅-情感智慧与自我成长培训课程」已惠及10万以上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波,美国,加拿大等地区的华人(https://www.scribd.com/doc/254576886/Dr-Huang-Asian-Outreach-Activities)。
关于心景视界
北京心景视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简称“心景视界”、“心景”,成立于2004年,以“关注心灵,关爱家庭”为理念,用一流的产品、专业的服务,帮助人们营造幸福美好的家庭和精彩、健康的个人生活。
2006年,心景视界将视角转向大众所急需的婚姻辅导培训事业,协助黄维仁博士研发亲密之旅教材;2007年在全球首度出版亲密之旅教材并举办亲密之旅培训;2010年率先开始亲密之旅本土化课程模式推广。是由国际亲密之旅(Journey to Intimacy International, Inc.)授权在中国唯一代理推广亲密之旅培训课程的机构。
亲密之旅
倾听就是爱,了解中有医治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赞  写留言  转朋友圈,都是爱!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近期培训排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