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Y同学,
上周,你的模考成绩出来了,60多分。阅读15、听力12,和上次变化不大,你很沮丧。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你不会有开始SAT的可能。
你梦中的纽大,似乎也只能永远停留在梦中。
TOEFl考试设计的很科学,成绩和能力成正比。这个分数,就是说明能力不行。这么长时间,能力没涨,一定出了严重问题。
你不服气:我挺努力。我一直在XDF上课,每个周末一天,连续3个月,全勤。为什么能力没涨?
你真以为周末上那几个小时的课就行?阅读课给你讲后置修饰成分的识别,什么“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过去分词、现在分词、不定式等等”,上课带你划出10个句子的主干和修饰关系——你以为结束了吗?课下没有100个句子打底,我保证你一读文章就蒙。
你依然不服气:课下我也努力啊,周中天天都在背单词、做精读、精听作业。为什么能力没涨?
为什么我每个周末检查你周中单词时,你差不多忘掉一半?为什么我抽出你翻译过的句子中的一个单词crust考你,你告诉我是“压碎”(实际是“地壳”)?为什么我让你重新记一遍你精听过的那篇class observation 的笔记,你完全漏掉了professor用9大行星讲授mythology的例子?为什么你妈妈告诉我,你有一天从10点开始练习听力,可是到11点,只下载了一个听力材料?为什么我每次试探你,给你发微信,无论什么时段,你总是秒回?
你应该在努力前面加上一个词,seeming。
你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你有病。这不是骂人。
你是托福病人
你不以结果为导向,只满足虚假的进步带来的满足感。
今天备《4300》list 1,明天备《4300》list 2。一星期就背了3个list!好有成就感。可是你难道从来没有起一点点疑心“前天的list1我还记得几个”?自己吹出一个个气泡,得意洋洋的计算着数字,一转身,气泡碎的渣都不剩。
你厌恶重复。
你希望每天都新鲜。昨天听过的Manila Hemp,再听一遍?想想就恶心。
你难以专注。
一篇精读没做完,突然想看看微信里有没有最新的学校通知;想查查speculation意思,但手滑又点开了朋友圈,漫无目的的刷了10分钟。做一件事情,总是不断的被打断、重启。
你缺乏计划和复盘。
下个月要完成多少个list?本周要跟读几个lecture?完成了几个?完成了多大比率?你不愿计划,因为计划等于自我承诺。你对兑现没信心,又不敢面对失约的尴尬。
所有的病症,都来自人性的弱和恶,而变强大就是,认清这些弱和恶,想办法把他们干掉或控制住,治好自己的病。
这里给你几种药。
结果导向。
教师布置了TPO 1 Groundwater精读,要求查出单词并背记、外加难句翻译。你用了2天,花了2个小时,完成了标准动作。但做完想想,既然要求精读,不如盖上这篇文章,尝试回忆一下,文章的信息还记得多少?我向你保证,你的大脑基本一片空白。立刻发现,之前做的其实远没达到精读的标准。怎么办?回头再把文章刷几遍。以结果导向,不止机械地完成教师要求的动作,要时刻反思结果有没有达成,如果没有,主动加量。
三官齐用。
背单词不是参禅打坐,不能只用眼睛看。过目不忘,那是传说。要利用英语单词形音一致的特点。看到单词,要尝试拼出发音,而读出发音后,要尝试写出拼写。眼、口、手并用,印象更加深刻。
重复。
重复是为了固化,只有固化才能涨能力。在这点上,托福和体育运动惊人的一致。小时候学乒乓球,一个“推挡侧身打回头”的组合,我整整练了一个星期。后来学拳击,我的教练告诉我,后手直拳他们练了2个月。所以我这样要求你,2天之内,对背过的4300 list 20,重复4遍,每一遍不认识的单词,标注序号,标注2、3的单词,不限次数重复。所以我这样要求你,把Copper Basin这篇听力,周一精听+跟读,周二精听+跟读,下周再复习,直到你的耳机中传来“it’s been a long and tedious process”,你能脱口而出“in fact, it was many years before any results were seen”。
时间切片。
把时间想象成有形有质的固体,再想象把它切成一个个薄片。每一片只能用来做一件事,其他任何无关事物,统统隔离和延后。每天晚上把1小时的一片,留给托福。在这个切片里,把所有无关的任务停掉,把手机放到客厅。想看手机?完全可以。每晚留出15分钟的一片,留给你的手机。
计划和复盘。计划,意味着承诺;复盘,意味着反省,背后都是有面对自己的勇气。计划先定总量,这是涨能力的基础,总量不够,不会有提高。自由泳打腿,没有几千米打底,过不了关。所以你要在2017年2月25日下次托福考试到来前,完成4300 list 1-35三遍,再加TPO1-15 45篇文章的精读+复习,再加tpo 1-15 60篇lecture的精听+复习。计划要细分到周。每周日定下周计划。每天标注是否完成和未完成原因。每周六做本周复盘,计算完成的比例,并和上一周作比较。50%、60%、70%,这样的数字很好,意味着你在正确的方向上;50%、30%、20%,这样的数字就值得警惕。
阈值。
阈值,英文是threshold,指引发反应的最小量。我更喜欢它的本意,门槛。功夫到了,自然翻过门槛。坚持了一个月单词、精听、精读,分数没有变化,因为没到threshold,没到达到引发反应的最小量。回头找找,无非是两个原因,总量不够、重复不够多。无他。
亲爱的小Y同学,亲爱的托福病人,诚然,从拉长的视角看,托福这点小病,实在不值一提。未来,你会发现那些更大、更难以掌控的存在——你有时间可以看看《万历十五年》或《巨流河》——会给个人努力带来更大的挑战……抱歉,我有些跑题。拉回来,我们谈托福病的意义是,这病根植于人性的弱和恶,今天不治愈,未来会令你以其他形式付出更大的代价。希望这封信能让你明白病源和药方,也希望你早日痊愈。
                                                                                                                     史禺
时间管理
行为重塑
文章集锦
end
关注我:北京新东方北美项目。最专业权威的北美留学考试专家。
点击上方“二维码”可以订阅哦!
欢迎加入我们的北美留学稿件大本营!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首发,皆有稿费,详情请咨询以上邮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