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宣称它们早已厌倦了毫无意义的排名,其中US news大概是大家最为熟知,也是最“臭名昭著”的排名了吧。
每年家长都盯着排名的高低选校,中介按照排名高低收费,US news排名也为大学带来了不少的影响。相信“某校刷排名”,“某校因为赶走了US news的记者后排名一落千丈”的传闻大家也没少听过。

在美国,甚至已经有一批人开始抵制排名了。在这些反对声中,有一个声音尤为显著,那就是排名并没有体现出学校是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排名只反映了“怎样的学生选择了这所院校”。
Stacy Dale 和 Alan Krueger写了一篇十分著名的经济学论文,他们发现去了名牌大学的人们并没有比去了相似而没那么挑剔的大学的工人赚的钱多——这说明了进入名牌大学的学生们在是个大学生前就很聪明且努力,不是因为上了大学才变得聪明优秀的。
本次《经济学人》为我们带来了他们的首个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大学排名——常青藤几乎全军覆没:
这是怎么回事,大家一定觉得这份排名清新脱俗,和那些us news的妖艳贱货(?)一定不一样!


话不多说,快来围观一下TOP 100有哪些吧?你的大学有没有上榜?
相信对于这个排名,大家一定是有一些惊讶的:
“那些牛到爆炸的大u都去哪里了?”
“排名前几的lac都去哪儿了?”
“为什么排名里多了野鸡啊?”
“这些学校我怎么都不认识?”
“我可能去了假的美国?”
先不要黑人懵逼脸,听听经济学人怎么说:
The Economist's first-ever college rankings are based on a simple, if debatable, premise: the economic value of a university is equal to the gap between how much money its students subsequently earn, and how much they might have made had they studied elsewhere.
简而言之,就是评选排名的标准如下
该所学校毕业生的薪资-学生在其他学校毕业后的薪资=学校的经济价值
据经济学人,他们想要知道更多影响毕业生薪水的因素。很多数据都是可以直接得来的——学生的SAT成绩,男女比例,种族比例,学校规模,公立或私立,学生的专业等等。
我们从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了更全面的整理:学校是否附属于教会;学校所在的州的富裕程度;学校所在城市的平均薪资;学校是否有本科商学院;多少比例的学生是工人阶级出身等等。
在做完所有的准备工作后我们开始了统计,有些时候结果会出偏差:比如排名很高的学校是因为工院较好,或是学生的标准化成绩偏高导致的;排名较低的学校通常是因为宗教原因或是艺术学院,尤其是南部和中西部的院校。我们会对数据再进行一些调整,以确保公平性。
令我们没有料到的是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一所位于华盛顿的机构成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们的有一套自己的评分标准,名为“value-added” rankings。在此评分中,评分最高的都是工院而评分较低的则是艺术和宗教学院。同时他们的评选涵盖的学校范围更为广泛:他们同时考虑了社区学院,但评分的机制是完全不同的。
the Brookings偏向将这种不懂的学习领域处理为学生们的不同偏好,试图找出学校能提供的不同学习环境,比如在一个宗教气氛浓厚的学校学艺术。所以说,the Brookings 的评分没有将SAT分数像我们那般注重。如果他们也算上SAT,那么像Caltech,Yale等名牌学校毕业的学生肯定会比其他非名牌学校的学生赚的钱更多。每所机构的评分标准不同,学校的排名也会不同。比如在经济学人的排名很后面的学校在the Brookings的排名中却会出现在前列。
最后,最高收入不是学校唯一的目标,甚至不是首要的目标。事实上,你可以很轻易地为Yale,Swarthmore等在此排名表现平平的学校反驳“他们为美国作出的贡献比Washington & Lee多得多”,如果,他们把人才更多的供给整个社会而不是只把他们送到华尔街去的话。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关心哪些学校会对他们的前途有最大的帮助。我们希望这些排名是真正有用的,不带有任何背后的目的。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排名&更多数据
编译 || 小栗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