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金汕说”
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
在武大靖一骑绝尘勇夺男子500米速滑冠军前,对于中国代表团在平昌冬奥会的成绩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也确实出乎意料。
从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金牌0的突破,之后从来没有低于2块。回顾平昌之前四届冬奥会:2002年盐湖城2块,2006年都灵冬奥会2块,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5块,2014年索契冬奥会3块。10多年来,2块是底线,人们普遍估计在平昌会非常艰难,但夺金点也不是很少,东方不亮西方亮,总不会太惨。

但平昌的确残酷,甚至难以想象,也确实不能怪罪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他们不仅尽力了,甚至把力气用到极致了。用短跑运动员张培萌的话来说:“哪怕后面有老虎追也只能这样了。”直到收尾阶段才得到这块真正称得上价值连城的金牌,它使沮丧数日的中国体育迷喜笑颜开,而最重要的是武大靖救了多少人(如果再有个武大靖就完全说得过去了)!
4年后的冬奥会在中国举行,差强人意的成绩给人们敲起响亮的警钟。反思和总结会延续很长时间,而且要刻不容缓地拿出应对措施。不客气地说,中国冰雪运动其实和足球运动一样存在基础的薄弱:普及不够、教练尤其是青少年教练缺少而且水平亟待提升,硬件软件都有根本上的差距——尽管把二者放在一起会让从事冰雪项目的群体感到荒唐。

而一些争论也需要厘清,有人说我们的话语权少显得软弱,也有人说我们有时候傲慢,一次在中国进行的会议因中国官员迟到半小时且说话霸气而让冬奥会官员、裁判埋下不满的种子。也有的说不要过分强调裁判因素而埋没了自身的不足,还有的说从第一次遭受不公正判罚就应该理直气壮地申诉!这些都需要在总结中达成相对共识拿出对策。
对于这一次遭受的不公(至少判罚不是同一标准是肯定的),确实让中国体育迷从超出体育的范畴来看待。而对于短道速滑规则的巨大灰色空间也引起诘问,如果真的有多国提出完全有可能修改规则。就像1990年世界杯阿根廷死守依靠互射点球走到决赛把足球变得乏味和功利,终于迫使国际足联做出重大变化,对越位判罚大幅度宽松和不允许故意回传守门员拖延时间。但愿国际奥委会也会审视短道速滑的规则问题。
把本届冬奥会地点放在平昌,人们就感到韩国肯定会占便宜,2002年世界杯韩国的“突飞猛进”引起了全世界足球迷的惊叹,但代价是以后的世界杯他们不仅没有受到照顾反而吃了亏再也没有惊艳表现。同样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韩国进了半决赛没有打败德国队?因为意大利、西班牙虽然比窦娥还冤但毕竟给了韩国机会,而德国队强大到让韩国几乎没有射门机会,裁判帮忙也无济于事,同样武大靖一开始就甩开了对手让裁判无法钻空,所以最终要靠实力说话。为什么在韩国举办的亚运会虽然也有裁判问题却可以忽略不计?因为韩国再多拿两倍金牌还要被中国甩下八条街。
平昌让人想起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也是踌躇满志,1980年首次回到奥运会大家庭就拿了15块金牌,经过4年历练本以为会更上一层楼,却忽略了洛杉矶奥运会是在苏联和民主德国等抵制的情况下给中国带来的机会。过度的自信,使得这一届奥运会成为中国体育人的心头之痛,而开头的晦气像瘟疫一样传播。首先是预判的失误,都指望许海峰再来个0的突破,却忽略苏联、东欧的回归使许海峰名落孙山,最后一组仅打了89环。都以为女排会乘上届冠军之威卫冕,忽略了苏联参加和郎平等退役的因素结果惨败苏联,第三局竟然是0比15。都以为朱建华三破世界纪录冠军如囊中之物,却发挥失常拿了第三(今天看起来仍然是了不起的成绩)。都以为李宁洛杉矶拿了三块金牌至少会有一块,但确实一块都没拿。都以为一再打破世界纪录的何灼强会拿金牌,但团队紧张到把挺举142.5公斤报成145公斤,而且败得无话可说。都以为世界冠军江嘉良优势明显,但还是被淘汰……原本以为应该不亚于上一届15块金牌的目标仅以5块收场。那一年,作为体育迷我和郑也夫先生(现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导)合著了《泪洒汉城——奥运反思录》,期间感慨颇多,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30年前的汉城与今天的平昌有很多相似之处,意外多、失之交臂多、银牌和奖牌多,还有对前景预判的失误。
不同的是那时候中国还穷,一切经费十分紧张,而今天富裕了钱不是问题了,有钱终归还是好办事。
历经泪洒汉城,中国体育人励精图治,终于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重回第二集团,到悉尼奥运会进入第一集团,至今仍是奥运前三强。中国在冬奥会进入第一集团还是相当遥远的甚至现在都不去想的,但下届北京冬奥会应该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而这也需要痛定思痛加励精图治。
注:留言功能已开通,欢迎大家评论并转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