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在哪个城市?
我是青年君,在北京吃油焖大虾。
🌙
1
前段时间青年君不是做伴郎,回了趟山东老家。
我们那风俗还真挺多,填箱、抬床、找鞋…这让我想起爸妈之前说过的,他们结婚时的情况。
爸妈结婚是在1992年,那时是真穷呀。用我妈的话说就是“收了的彩礼钱还没捂热,就拿去还债了。”那时我妈在一家工厂上班,一个月200左右,肉都舍不得吃,攒钱还账。我爸打算考供销社,需要1500,也算是借遍了半个村子。
总之就是一句话,没钱。
爷爷奶奶没钱,为了爸妈结婚借了很多钱,爸妈过了好几年才还清。
现在呢?爸妈有些钱了,可为了我们这一辈人结婚,光买房这一项,就几乎倾尽所有了。不是说买北京这些大城市的房,就以我们老家的房价为例,一万上下起伏,怎么也要个50万到100万。爸妈一生的积蓄,也就那么多了,甚至远远不够。
你看,不管哪个年代,钱都剩不下。
钱去哪儿了呢?
2
知乎上有个问题:
哪个瞬间你觉得自己必须去努力赚钱了?能说说你身陷财富焦虑的经历吗?
有个点赞不过几十,却让我心里一震的回答。
李嘉图说,当我喜欢上一个女生感觉自己配不上的时候。
感情自然不是有钱就可以的,但钱可以解决很多小麻烦。夫妻不会因为钱而斤斤计较吵架,父母看你们过的好心里也放心得很。不是我金钱至上,钱真的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我可不想和朋友一起吃个饭还要因为担心价格心虚,上下班高峰也舍不得打车,雾霾天买个空气净化器都肉疼……
我值得更好的生活。
想起李磊在《悠悠岁月》中写过,一个老贫农饿死前对自己的女儿说,我身上没有肉了,我死后可以把我的心挖出来吃。女儿照办。
3
前几天,又把徐浩峰导演的《倭寇的踪迹》看了一遍,新的武侠世界自然有趣,可我想说的是关于片中西域女子口中的“塔塔”。
一个女人为一个男人冒了险,这个男人就是她的“塔塔”。
什么是塔塔?
“命运。”
命运大概就是天注定。人一出生,一些事大概就是注定了。阶级固化是不争的事实,这个趋势还在不断加强。一般来说,家里条件优越,子女会混得相对好一些。不是说财富,更重要的是对事的态度和眼界。
昨晚回家打快车,师傅说了句话,“有钱的北京人在纽约,没钱的北京人在六环外。”像我们这种混得比较好的外地人,好不容易来到北京六环。
哈哈哈哈哈哈。
“您在杨庄租的房子还是?”
“租的。70来平方米,一月4500。”
“那挺贵的呀。我在土桥那一套房90多平方米,租了才3500。”
师傅有2套房子。
4
微博上看过一句话,“对恋爱已不抱任何想法,现在只想发财。”

其实他们不知道,发财比恋爱难多了。
有段时间,小太阳穷的房租都交不起了,去我那屋子凑合了一段时间。为了省钱,她学起了做饭。
有次周末难得和她一起去菜市场,她兴奋的和我说哪家的菜便宜,哪家的水果店每个周天做活动……这时我才知道她居然会砍价了,就为了几毛钱,心疼。
之前听过那么一段话:
“当我们年龄渐长,愈来愈觉得钱之可贵。虽然我们都知道,没有钱之前,这世界早有了爱。可用钱去衡量一切,你会感觉更踏实。”
不说了,我继续赚钱去了。
祝好。
和你说不晚安的青年君
晚安时刻:
一句话证明你有多穷,评论区见。
点击蓝字查看往期故事
(青年签在菜单栏)
你的转发点赞,能让我开心好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