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那年,我面试进了一个教授的实验室,主要任务是配合实验室里的博士生和博士后维护和更新当时正在开发的一个游戏软件。那时候的我,刚刚开始专业课学习,很多在师兄师姐很轻松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我却要 Google 很久。为了不耽误别人的时间,心里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烂,基本上都自己闷头干,实在搞不定了才问问别人。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泡在实验室里,经常一熬一个通宵,第二天再接着上课。一年下来,头发都快揪秃了,也算保住了实验员的位子。
年底评估,老板要和每一个人做总结谈话。想着自己虽然没多大奉献,但是老板愿意留我,说明我做的不赖啊,毕竟同期的六个人,也就留了俩。结果老板黑着脸说我工作不积极,还拖慢了整组进度。这一个晴天大霹雳啊,眼泪都快出来了,和老板一通解释,还给老板看我大半夜给组里的师兄师姐发去的 debug report。老板若有所思的想了一会儿,对我说「If you got some troubles, you should let somebody know it. You cannot keep it. We can make you feel much better, and you too. 」
当时的我,只是点头应下,我并不懂为什么这样会让大家都感觉好一些。接下来的日子,我积极主动的和大家沟通,发邮件确认会议内容时间,告诉大家我的工作进度。我没有再遇见等半个小时才知道例会被取消,也不再会收到老板的邮件问我某件事完成没有,更不会因为自己被某一个问题卡住而无法赶上 deadline。大家推荐给我很好用的网站,很实用的工具书;在我有考试或者作业多的日子,组员主动的帮我重新安排工作内容;选课的时候,师兄师姐给了我「 Nice professors] 的名单,老板也提出了他的建议。我突然发现,日子好过多了。
一次例会,我刚刚完成了一个大 bug 的修复,老板破天荒的来参加,在会上,史无前例的我被点名表扬,因为最近这段时间,整组的效率比上一年提高了30%,据说,这一切和我与大家保持良性沟通有很大的关系。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工作跟进,保证大家的信息对称到底有多重要。
1
“沟通”是额外的事情吗?
以前的那个我,总是不会做跟进的沟通。接到任务就闷头做,做完了就忙别的去了。过了几个星期老板突然回头问我,我说我做完了。
刚开始我以为这样会有加分,后来我发现不对。最初的我,觉得沟通是一件额外的事情,后来我发现,沟通是做事情的一部分,并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事情做完但没有同相关人等沟通,对他们来说,你可能还没有开始做。有了这个意识后,行为上才可能开始改变。
2
掌握「跟进」主动权
但如果你的上司不善沟通,还反过来怪你沟通不足,那怎么办?
如果你是下属,你可以利用SMART 来将沟通『机制』搭好。SMART 意思为: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chievable(可行的),Relevant(相关的),Time(时限)。
当上司将他对你的期望说完之后,你可以用SMART 作为一个反馈工具。例如:
“老板,我听到你对我的要求了,还是重复一次让你确认一下。我具体听到的是……你是否同意?”
“同意。”
“这整个项目我觉得还是要沿用KPI 机制。你看看我建议这个KPI 是否可行,或者你有其他KPI 的建议?”
“没有问题,这个KPI 可以。”
“如果资源下周能到位,我估计这个项目能够在6个月内完成,这个也是你原来的要求。还有我希望能够每两个星期给你一个简单的进度汇报,有必要时再开会。我主要是想确保你知道项目还是跟着计划前进,如果有什么变化,我也可以及时通知你,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老板心里很满意,因为他知道每两周会收到一个进度汇报,那这件事就算彻底移交了。
沟通一开始就不能停下来,持续的沟通是任何关系改善必经的环节。无论在职场的什么位置,学会沟通,懂得及时的『跟进』手头的项目,都是一个职场人必须掌握的。不会主动出击,等待别人分配任务,等待别人来询问你的进度,那你的升职加薪的机会,恐怕就在这茫茫的等待中被消耗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