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泰勒和他的科学管理,这回来说说霍桑实验
在中国,医院里的队排得太长,孩子上学太难,超市里的蔬菜太贵,公共汽车太拥挤。牢骚发完,追本溯源,大家找到的症结好像总是“中国是个人治的国家”。泰勒式的如计算机程序般严密,细致如发丝的管理实践,或者中国人所谓的“法制”,似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难解释霍桑实验的初衷。霍桑实验最初的着眼点是生产效率。遵循泰勒的科学管理传统,研究对工作环境和规则作“微调”,观察哪一种条件下工人生产效率最高。
有一项实验是照明环境:研究者调整车间的明暗程度,并统计工作效率的变化。让他们失望的是,不管怎么调整,工人们的效率都比平时高。也就是说,调整照明和工作效率找不出任何相关性。
当研究者们沮丧地结束这一项试验离开车间,跟踪数据却表明,工人们的效率又回落到试验前的水平了。
“照明”在这项实验里早已是失败的参数,其他参数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等一等!在实验过程中,参与试验的工人知道,自己一举一动都在被别人注视、观察和研究。实验结束后,工人们也知道关注没有了。这个实验里面,最关键的因素不是照明,而是——关注。
恭喜你,答对了!简单地说:桑实验的结果只不过告诉我们,参与试验的工人就象我们家里的孩子一样,发了一场人来疯。
霍桑实验对组织管理学的影响是空前的。照明实验预料之外的结果,不啻于给沉迷于科学管理的学者们当头一棒,提醒他们一个简单基本而又经常被忽略的事实:人不是机器
和机器不同,工作、学习、任务对于人(包括成年人和孩子)不只是简单地投入和产出。对机器而言,也许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拧一下螺丝、调整一下程序、重新组合一下流水线;对于人而言,无论是工人、学者,还是小孩,则远不止那么简单,或者说没有那么复杂。有的时候被管理者们(孩子、团队成员)需要的不过是来自管理者的关注和尊重,甚至更简单。把他们还原成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
在此之后,学术界和工业界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过一系列研究,几乎都得出同一个结论:“关注”这么一个简单的因素,可以对人的行为和态度起到决定性的改变。而“霍桑效应”跟“人来疯”一样,也被用来描述所有因他人的关注带来的行为上的变化。
每周四《小枇杷》都会和您分享管理学博士夏安的《用管理学管理熊孩子》系列,敬请期待下一期!

夏安在小枇杷公号发表的部分文章:
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read more",了解/订阅北美儿童中文杂志《小枇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