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来了客人,孩子们突然像变了个人,原本很乖的非要闯点祸,原本很皮的突然乖了起来。有经验的家长一眼就能看穿孩子那点小心思,这都是做给客人看的。没有经验的家长却常常抓狂:“平时不这样啊,偏偏要在外人面前给我难堪。这是要闹哪样!”

还好我虽然以前没当过父母,却当过孩子。“人来疯”这个词儿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虽然年代有点久远。不过我要是说成年人,包括职场上冷静从容、明事理、懂利害的各位白(领)骨(干)精(英),也会发人来疯,这话一定不招人喜欢。
有人会说,我都这把年纪了,不会那么孩子气。有人会说,我5岁那年就不发人来疯了。比较不客气的人会说,你才人来疯,你们全家都人来疯。
好吧!要是我说,现代西方管理学最重要的转折来自——一场人来疯,大家会不会感觉好一点?会不会对你管孩子有一点借鉴作用。
从把人当做机器(一切以效率为重),到把人当作人(一切以人性为重),是现代西方管理学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人就是人,不是机器,也不是机器人,听起来仿佛是简单的道理。它的论证却经历了漫长曲折的道路。就像从前的父母们总是习惯命令孩子,而忽视了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
在这个从机器到人的认知过程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发生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部电力公司(WestElectric)。也就是著名的霍桑实验。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在此之前管理学的状况。
二十一世纪初,人们陶醉在机械和自动化为他们创造的前所未有的财富中。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原本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凭着对效率的热爱,从实践到理论,把自己全方位地折腾成了一代管理学大师。
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必须严格区分开来。管理者制定工作规则,越标准越好,越严谨越好。严谨到一分钟铲几次土,每次铲多少土,喘几口气,喝几口水;被管理者严格执行工作规则,不要求理解“为什么”,更不可以追问“凭什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泰勒的理念里,是工人最优秀的品质。习惯命令孩子的父母们看到这里,有没有一点点触动呢?
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泰勒把劳心者和劳力者的区别进一步系统化,试图打造一个秩序井然,高效完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跟机器的差别不大,都是按程序工作。理想中,这是一个双方都会很愉快的结构。效率提高了,更短时间内有更多产出,工人们的收入就高了。何乐而不为?“鸟为食亡,人为财死”,这道理不会有错的。
让理想照进现实不是那么容易,想象中的完美孩子会对父母言听计从,高度精确完成父母们交代的任务,培养这样的孩子如同把人当机器。不要求理解“为什么”,更不可以追问“凭什么”
那么,把人当人的管理是怎样做的呢?请期待下一篇。
夏安在小枇杷公号发表的部分文章:
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read more",了解/订阅北美儿童中文杂志《小枇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