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一位卖房留学的女生上了微博热搜:
卖房出国留学澳洲,六年花200万,
回国后投简历屡次被面试官“碾压”:
有留学背景的很多,你有什么优势?
你26岁还没有过任何工作经验吗?
有的企业直接表示:
底薪不高,2000块钱,其余靠业绩提成……
网友表示:现在海归能力不够
曾有知名企业HR放言:
现在海归研究生还不如985高校本科生!
后留学时代,留学生如何立足中国市场?
留学,真的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很多人对留学的错误认知就在于:名校很容易申请,毕业后更好找工作。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学习跟不上被挂科劝退;没有人脉根本找不到实习怎么办?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中国的大学生,是这样的:
相比之下,留学生们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以及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可能更难寻求帮助或是找到依靠——孤身一人时,迷茫在所难免
01
作业不写?等着挂科吧
之前有位同学说,“在我的观念里,到大学,作业是可做可不做的,严格说是不会的可以不做的,老师不收,大家在家只要努力做了,做不出来没关系,第二天老师会在课上讲。”
现实则啪啪打脸:美国作业是计成绩的,每次作业都会给你按照对错打分,记出成绩, 最后和所有平时考试期末考试一起算最后的总成绩。而且比起国内分分钟95+的成绩,在国外要上80分要花费更多的努力。
在GPA的压力下,课上课下都得勤奋又积极,按时出勤、提交作业是基础要求,课堂表现的是否活跃是否可以参与到讨论中可都在教授心中有本账,期末成绩的一部分也受到“印象分”影响,而且你将认识一个贯穿整个留学生涯的怪物——Presentation。老师的课程安排中,除了要交大大小小的report、assignment、essay外,Presentation一定是标配。
02
从没发现和人交往居然这么难
一位在澳洲留学的同学说:“来了近4个月,发现国外大学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交到外国朋友不容易,平时总是一个人,因为物价很高也尽量自己做饭,不敢像平时那样在国内随意花钱。首先感到生活质量不如国内,其次交到的外国朋友不多,然后想找实习参加一些像国内那样的活动,却无奈受限于英语。以前在国内一直很喜欢看书听音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问油盐,也不时机会参加各种大型活动开阔视野,现在却不得不为了各种琐事操心,心里觉得好难,一点都不开心。
另外,在国外求职就必须面对各种Networking event或者其他活动很多人觉得自己很内向,原本就不善长与陌生人打交道, 索性就干脆不参加,或是不得已参加了却只待在角落,提不起勇气不想与大家交流。最后的结果,可能就与心仪的工作渐行渐远……
不少中国学生表达了对留学生活的失望:一方面,专业课的学习比较吃力,由于语言的短板,有的教授对他们的提问表现出不耐烦。另一方面,因为文化差异,中国留学生在撰写简历、申请工作岗位、融入当地环境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认知经验,而高校并没有提供有效的指导。
没有方向的努力只是无用功
很多人觉得留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其实也是不是这样,大部分的留学生还是非常刻苦的美国读研门槛不低,GRE,GMAT还是要实实在在考出来,对于不是学霸的大多数人来说,来美国上学前,也已经是掉了好几层皮。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考来了美国读研,花了家里好多钱,自己又觉得愧疚,然后每天真的已经非常努力在学习了,也总算是勉强能不挂科。
  • “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却觉得这些力完全没使对地方。”
  • “不是CS专业,在这里很难找到工作,h1b签证越来越难,留在这里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然而回国,如今公司的起薪,自己十年不吃不喝才够把这几年在美国的学费生活费赚出来。”
  • “非常后悔来了美国,在这里也找不到工作,而回国我都二十七八了,国内这样育龄期女生又单身的,真的特别难找工作,怎么自己出来前就没好好想清楚呢。”
  • “回国找工作完全没有优势,我一个斯坦福的中国师姐,现在在北京工作,月薪5000元。”
他们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们没有想过出国读学位本质的目的是什么,想要得到的又是什么,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自己又期待什么样的回报。
虽说不能以钱来衡量工作,但是你自己心里要明白,你读这个学位,付出了这些时间和金钱,究竟想要得到什么。
如果你是为了回国找到高薪的工作,那么你一开始就要评估好风险和收益。
如果你只是为了陶冶情操,热爱学术,不用这些时间和金钱和回报挂上钩,那么你应该能够坦然很多,且甘之如饴。
如今时代变化太快,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你肯努力就行的。已经没有人仅仅愿意为你的努力买单。更何况,你真的够努力吗?
金钱不是衡量留学价值的唯一标准
现在看来,留学生们好像工资不高,发展龟速,但是出国留学是一段无法代替的经历。学习能力和语言功力是最基本的,海归们从这段经历里收获的是一种生存方式和小强般的适应能力。有了在另一个国家生活的经验,试问现在随便把任何一个留学生扔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都能马上适应,所有事情分分钟自己搞定。  
换句话说,留学生活会极大地开阔你的眼界,锻炼独立思考和自我决断的能力,可以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些能力远比钱要管用。  
谁在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没有迷茫过?谁没在刚进入公司的时候低迷过?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式的人生规划,但是留学生们凭借留学时期锻炼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的能力可以在步入社会后迅速地转换角色,调整心情,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做出努力。  
我们从小就是在独木桥上一路打拼过来,老师和家长们一直告诉我们好好学习,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努力程度。小升初,初升高,上大学唯一的目标就是考高分,连大学选的专业都是听了父母和老师的意见。而进入社会,一下子没了管束和督促,没有人再准确地告诉你下一步该如何走,但是又期盼你做出成绩时,就像从独木桥走到了大平原上,慌乱中失去了方向。
可是外国的大学恰恰最艰苦的阶段,确实没人管着你,也没人督促你。但是你想偷懒都不行,因为这样是绝对毕不了业。
所以你要自己找准方向,上什么课,参加什么活动,虽然会有老师给你提意见,但是如果你想换专业,没人会跳出来告诉你不行,绝对不能换,如果你想修什么课,也不会有人站出来告诉你这节课没用,你不许上。发展的大方向和力度还是由你自己把握。
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留学生比国内的学生早那么几年进入了「平原」,早走了那么几年弯路,就是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的能力。 如果说在国内只有聪明、优秀、有远见的人会注重锻炼自己的能力,以求得到比一张文凭更多的东西。那么国外大学的这种环境是无形中督促着每个入学的人锻炼自己,不然毕不了业。
也许刚回国的时候还看不出来太大的差距,但是把目光放长远些,以后进步快的、发展好的精英中绝对有他们的身影。
回国求职,如何提升竞争力?
01
实习经历是加分项
文章开头的杭州女生就被面试官问“你26岁都没有实习经历?”事实上,实习经历真的很重要!
现在的海归群体基本分为两类,一种是从国外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另一类就是院校背景不那么突出的小海归。如果单靠文凭找工作,后者在国内就业市场上几乎不占优势。
这时就要看你有没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
。现在国内企业对海归并不迷信,国外文凭只是‘敲门砖’,雇主会综合分析留学背景给你带来的优势和劣势。

所以,留学生要根据自身情况,理性规划学习和职业目标,尽早明确自己求职目标,尽早做规划、找实习。
02
回国前就开始关注工作机会
一些决意回国的留学生没有尽快找工作的意识,等到回国后才开始找,错过求职良机。实际上,国内的就业形势不见得对应届毕业生绝对有利,有些岗位竞争激烈,成功率很低。而现在有很多企业到国外直接招人,针对特定地区或者学校,提供较多的招聘数量,留学生参加这样的招聘会面试成功率很高。同学们最好多把握企业海外现场招聘的机会。
03
提前关注投递简历时间
以往很多同学因为疏忽大意输在起跑线。很多留学生在找工作时没有及时关注,导致错过投递简历的时间点,大量优秀的学生在年底、甚至第二年年初的时候才开始找工作。但多数企业招聘工作已步入尾声,招聘满员,最后这些学生只能被迫走社招渠道,而由于没有工作经验,竞争力不够,往往失去最好的应聘机遇。
04
提前了解好就业相关信息
近年来国内很多新兴高科技企业崛起,带来了很多良好发展机会和平台,留学生们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另外,留学生最好提前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公司、领域和岗位,做好应聘与择业的准备。
国内大部分人是不太习惯用LinkedIn的,但国内也有很多类似的求职招聘网站,比如:
1. 求职招聘网站,比如:
  • Boss直聘:用户可以在APP上采用聊天的方式,与企业高管、创始人直接沟通,不受时空限制,更快速地获得offer。
  • 大街网:回复率很高,有个特别好的功能是会有简历投递的过程显示。
  • 前程无忧:职位信息还挺多的,也能cover几乎全行业,就是收到面试有些慢。
  • 拉勾网:
    专注互联网行业招聘的网站。

  • 豆瓣小组:
    北京/上海/广州招聘小组,一般都是急聘,可以立马入职。

2. 关注海外专场招聘会:
以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为例,2016年在海外校招方面加大力度,腾讯从9月底开始在美国、英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区展开巡回宣讲与面试;华为在8月和12月分别开设留学生专场招聘会。中石油、美的和部分银行证券也都在暑期就启动了2016年校园招聘,不乏优质的留学生职位。
3. 多跟学长学姐联系:看看他们的去向,了解留学生的就业行情,善用不同的资源。
4. 关注UniCareer直推/内推资源
UniCareer已经和阿里巴巴、海航等企业达成合作,通过Uni可以优先投递简历!更多金融/咨询/四大/互联网/市场营销直内推职位戳👉独家内推 | 麦肯锡、BCG、景林资本等200+名企独家内推机会,快!准!狠!拿下Offer
最后,Uni酱想说:
海归们找到自己清晰的定位,合适对标是非常重要的。“我想找什么工作”和“我能匹配什么工作”是有差别的,再加上目前国内人口基数大环境的问题,“我能匹配什么工作”和“公司有没有headcount给我”又出现了正相关。因此,对自己有清晰定位的人才能事半功倍。也就是说:
先去能去的地方,再去想去的地方!
今日福利
海归秋招求职大礼包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UniCareer公众号并回复:
“海归”
即可获得福利免费领取方式!
福利发送截止时间:
美东9月17日23:59前统一发到大家的邮箱
北京时间9月18日11:59前
1. 1022个职位国内秋招申请链接
金融/咨询/四大/快消/互联网精准分类
2.20万字网申+Open Question秘籍
包括500强公司网申真题+答案
教你如何让网投不石沉大海
3. UniCareer独家内部编写的
中英文简历模板

4. UniCareer独家整理
各行业名企2017秋招指南
5. 1000+份500强公司机构研究分析报告
包括麦肯锡、贝恩、波士顿等咨询公司研究分析报告
高盛&瑞银2016投行经济形势及投资策略分析

中金公司行业培训、中信证券行业研究方法
国泰君安对话行业研究员系列报告等绝密资料
6. 2016年全套《经济学人》期刊
——END——
部分内容来源:界面新闻,微博
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儿(ID:dearqingyue)
UniCareer整理发布,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