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引   言
一个期刊打破了撤稿记录;诺奖得主做了“正确的”事;美剧《Seinfeld》里面的角色发了一篇论文……
每当出现撤稿事件,Retraction Watch网站总是能爆出很多故事。2017年,他们还建立了撤稿数据库,数据库已经收录有16000多篇文章。其中,单2017年的增量就达1000余篇。这相比于MEDLINE在2016年统计的650篇有了很大的增长。不过,撤稿只能说是学术不端的一个方面。今年,人们见识了一些颇具争议的高引期刊,它们都被认为是“掠夺性”期刊;哈佛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和他的导师之间也因为潜在的学术不端发生矛盾,学生被迫进行了强制性精神病检查,导师也受到人身限制;某大学甚至向一名违规的研究员支付10万美元,以让他离开……
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最终决定不撤稿的故事。比如十几名编委集体从《Scientific Reports》辞职,因为该期刊决定对一篇被控抄袭的文章进行勘误,而非撤稿处理(期刊最终决定给这个故事加一条编辑注,并组成委员会进行审查)。
耀眼的成果千篇一律,坑人的文章各不相同。从这些林林总总的撤稿事件中,您看到了什么?今日知社特为您整理了2017十一大撤稿事件,供您速览。
10
“爆头!”2012年一篇关于暴力电子游戏的文章颇具争议,它由于数据不规范而被撤回。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小组表示,玩过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玩家射击能力会因此提升。但在2015年,两位心理学家对文中的数据提出了质疑。由于研究人员无法提供原始数据,《Communication Research》杂志最终做出撤稿决定,其中一位共同作者还被俄亥俄州政府取消了博士学位。
09
分子生物学家Rony Seger可谓经历了一个黑色五月。这位来自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的学者在一天内就失去了九篇论文,文章都发表在《Biological Chemistry》上。撤稿原因是:篡改图像。Seger总共有11次被撤稿记录,目前他正在接受所在机构的调查,同时被禁止指导研究生。
08
“这真是令人尴尬的事。”哈佛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杰克·索佐克(Jack Szostak)在文章被撤稿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2016年,其论文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然而Szostak实验室的一位研究人员发现无法复现该研究结果,于是作者团队要求撤回文章。 Szostak并不是今年唯一一位失去论文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10月份,《Science》撤回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Bruce Beutler 在2014年的一篇论文,原因也是无法复现结果。
07
John McCool收到一封来自《Urology & Nephrology Open Access Journal》期刊的邀稿邮件。尽管既不是研究人员也不是泌尿科医生,作为美剧《Seinfeld》的黑钻铁粉,他还是提交了一篇以剧集情节为参考的虚构文章。这篇文章的共同作者是电视剧里的三个角色,他将这个电视剧第三季第六集里主人公因为找不到厕所就在停车场小便而被抓后胡编的一个病症“uromycitisis” 作为一种新病进行了案例报道,这个情景对于追了此剧的各位想必非常熟悉了。令人惊讶的是,提交稿件不到一个小时,McCool就收到了文章被接收的消息。但是期刊要求McCool支付799美元(含税)才能发表文章,McCool拒绝了这个要求,这篇文章也就被撤掉了。不过,他曝光了这个奇葩的故事。
06
大多数老鼠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但对于科学家来说,他们更关注基因水平的差异。今年7月,范德比尔特大学的Maureen Gannon和Raymond Pasek发现他们错误地分析了转基因小鼠品系,决定撤回2016年发表的相关文章。尽管两人已经被这个错误“搞崩溃”,但他们知道错误的文献还是必须要纠正的。毕竟,“已经发表的科学成果应该值得科学界和公众信赖。”
05
2016年,两名瑞典学者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指出鱼类在幼年时期食入塑料微粒很容易致病,这引起了环保人士的注意。批评家们很快就发现了乌普萨拉大学Peter Eklöv和Oona Lönnstedt所发文章的不合理之处。质疑最终得到确认,《Science》在5月份撤回了这篇文章,这可是篇曾被审查委员赞誉为“非凡成果”的作品。乌普萨拉大学的调查起初认为不存在行为不端,然而校方在今年12月推翻了这一结论,指出是Oona Lönnstedt伪造了研究结果。
04
当整个编辑部集体辞职时这个期刊该怎么办?《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也许可以给你答案。今年11月,由于对企业发表学术文章门槛过低的现象表示不满,该期刊编委会集体辞职。最令这些编委崩溃的是,一篇前编辑批评企业资助的科研项目的文章居然也被撤稿了(而且几乎未作解释)。
03
对于一项研究来说,经历两次撤稿绝非什么光彩的事。然而,一篇将疫苗与自闭症及其他神经发育障碍联系起来的论文就遭此悲剧。文章在2016年被《Frontiers》系列期刊迅速撤掉后,在2017年5月重新发表在《Translational Science》上。然而仅仅几天之后,它再次被撤稿(奇怪的是,这篇论文改头换面重新上线,相关期刊并未作出解释)。
02
2017年对于康奈尔大学的食品科学家Brian Wansink来说一定是极其艰难的一年。有研究人员对其在2016年年底所发博文提出质疑,麻烦便接踵而来。今年,他经历了5次撤稿(其中一篇文章在撤稿修订重投后又被撤稿)和13次勘误。康奈尔大学在最初调查中认为他只是研究中存在一些错误,绝非学术不端。然而近期消息表明,学校正在重新进行调查。
01
似乎每一年都会有个老记录被打破。今年,期刊在同一天内撤稿的文章数就被打破了。在发现所有文章都存在虚假同行评审问题后,Springer一次性从《Tumor Biology》撤掉了107篇论文。没错,107篇,一天之内。最后,我国官方的调查结果表明近500名研究人员有学术不端行为。据新闻报道,有数百人暂时被其所在机构查禁。该期刊也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移除。
0
一年前,河北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韩春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报道了一种NgAgo技术,这种技术利用格氏嗜盐碱杆菌(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的Argonaute核酸内切酶,以DNA为介导进行基因编辑,简称NgAgo-gDNA。论文发表后,韩春雨团队及其报告的NgAgo技术得到多方的赞叹。但是在这之后的一年时间里,论文的可重复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质疑。今年8月3日,韩春雨团队主动申请撤回了已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的论文。12月中旬,记者再次来到河北科技大学,发现该校承诺的针对韩春雨论文的学术评议至今仍无结果。面对外界质疑,韩春雨曾对媒体表示,请大家放心,他很珍惜自己的学术羽毛。
本文为知社原创,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