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有束光|onelight01|责任编辑:徐园园|选稿:胡sir

“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犟,果敢独断,才华横溢而心想事成。”
初见林璎的时候,小编不得不感叹,林家的基因真的是强大。林徽因的蕙质兰心和艺术天赋,很好地在侄女林璎姑娘的身上得到了传承。
但读完这位传奇女华裔的前半生,我真心觉得:决定一个人成就高低的,绝不是所谓的标签,而是实打实的才华。
“村上春树真是万年不变的陪跑啊,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又没他什么事儿。”
每年诺贝尔奖公布的时候,
不少网友都会心存一分好奇和期待:
今年会不会有中国面孔上榜?
(像小李子一样,充满实力地期待着...期待着...)
这么多年过去了,获得诺贝尔的中国人寥寥可数,也是扎心了。
但司马觉得吧,一个诺贝尔奖无法囊括华人对世界的贡献,因为他们的智慧早已散布在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就好比华裔建筑设计师林璎
在中国,我们只知道她是林徽因的侄女,却不知道,她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也远远高于姑姑林徽因。
她设计的建筑遍布美国大地,
她曾入选美国妇女名人堂,
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美国人”、
“50位美国未来的领袖”;
奥巴马曾在白宫为她亲自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而同时得奖的人是
比尔·盖茨夫妇、物理学家霍金......
(司马看到了背后的比尔盖茨~)
而就在35年前......
我们美国人的纪念碑,
绝对不能让一条东方狗来设计”,
此刻,林璎正站在舆论的洪流里,
各种批评像箭齐刷刷向她射来,
21岁的她,
成了华盛顿的众矢之的。
而一切的起因,
都源于那件让华盛顿险些“分裂”的
冠军建筑设计作品——
越战纪念碑。
(乍一看,两条黑乎乎的线?)
对,就是这部作品。)
当时美国舆论一致认为:美国的越战纪念碑怎么能让一个华裔来设计?就有了那剑拔弩张的一幕。
话还是从头说起吧,林璎虽然从小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小城里长大,但她是地地道道的华裔,父母都是华人。
其中,父亲林恒是才女林徽因同父异母的弟弟。这么说......?对,她是林徽因的亲侄女。
(是不是有几分神似?虽然21岁之前都不知道林徽因是自己的姑姑,但冥冥之中她还是和中国姑姑走上同样的建筑设计这条路,还同样考上了耶鲁。)
21岁那年,林璎在耶鲁建筑学院上大三,正着手完成一项跟墓地建筑相关的作业:用建筑来诠释死亡。
无意间发现越战纪念碑设计方案的征集海报,林璎想,“何不把它作为毕业设计呢?”
随后她来到华盛顿考察环境,看到天空和绿草的那一刻......
林璎的设计稿
她的思绪像插上了翅膀,“我突然有一股将地面切开的冲动。”她想象用小刀在地面切出一道口子,这道“伤口”正向两边延伸,就像结界隔离开现实和另外那个人类无法触及的世界。
伤口的上边,则印刻着57000多名阵亡者的名字......
“太妙了,就是这样的一座纪念碑!”
(林璎说,宝贵的生命为战争付出代价,最应被铭记的是人,只有先承认痛苦的存在,才能让伤口愈合。)
在回校的路上,
姑娘早已按捺不住激动快速画下草图,
因为看上去太过简单。
她先是试着加一些别的东西,
想让设计更精致些,
“不,任何修饰都是画蛇添足。”
(最后,因为时间仓促,解释设计意图的文字都是手抄的。)
作品寄出去的时候,林璎并没有抱任何希望:“因为它没有显示对政治斗争颂扬的主旋律,只是在体现「 生命的失去  」这个主题。
没想到,当评审团看到林璎的设计作品,就疯了:
“这一定是一个天才的杰作!”
“注视它越久,就越看到其中蕴藏的惊人力量,这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唯一。”
“它将会成为世界级的,能与一流建筑艺术品相媲美的作品。”
谁想到呢,得此殊荣的竟是一位在校生。
不过,伴随着冠军殊荣,接踵而至的却是......
这件设计作品让许多越战老兵感到不满:
“哪有纪念碑陷到土里去的,这色调太灰暗了。”
退伍军人的家属甚至跑去集会抗议,还辱骂道:
“这看上去就像是一道令人羞辱的阴沟,丢脸的破墙、黑色的伤疤!”
一些建筑师也开始落井下石地讽刺林璎:
“她真是幸运,不过在纸上画一道黑线,就能得到冠军”。 
后来批评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叫嚣:
“我们美国人的纪念碑,
绝对不能让一条东方狗来设计”。
林璎这才明白:
“原来不少人之所以反对我的作品,
仅仅是因为我是一个亚裔。”
不过,面对潮水般的愤怒和批评,
年仅21岁的姑娘并没有“认怂”,
她淡定地面对公众为设计作品辩护:
“这个设计是为了纪念逝者,
不应该掺杂政治、战争和骂战。”
对,关乎生命,无关政治。
可这些辩护之词没能平息民众的愤怒,国家艺术委员会决定重新组织评审团,结果仍是林璎的设计为第一名。
最后出资人不干了,决定把林璎的设计和第二名的设计一起建造,喏,第二名的设计长这样~
(出自一位白人设计师,据说符合主旋律。)
林璎耿直地说,“这样的修改结果
将令她的设计毫无意义,
这样的塑像就像是
在别人的画像上画胡子,
完全是破坏行为。”
(“你说说是不是?”)
“人们努力反对的是一个他们并不了解的设计,但大众真正面对它时,他们会为之哭泣。
她相信,时间自会证明一切。
在批评声的洪流中,她静默地退出,像个汉子一样,抄起安全帽,跻着一双工地鞋,到华盛顿的施工现场监工。
1982年10月,刻着58132名美军越战阵亡者名字的纪念碑落成。
“当看到它的那一瞬间,发现和我脑海中的想象相似得惊人。”所有的伤心和委屈仿佛都有了意义。
然而,纪念碑揭幕式上却没有任何人提及林璎的名字。
(林璎在越战纪念碑落成仪式留影)
林璎站到了热闹的背后,像个无名英雄一般悄然离去。
值得在乎的绝不辜负,而那些名和利,于她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
“我不想扑向成功,只是想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已。”
姑娘随后回到耶鲁继续完成学业,攻读建筑学硕士。
时间的确证明了一切。
她设计的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后来成为华盛顿最知名的建筑之一,
每年300万游客前去瞻仰。
两年后,林璎凭借越战纪念碑
获得了“美国建筑学院设计奖”,
“总统设计奖”。
你知道吗,林璎的设计才华,
就连苹果之父乔布斯也钦佩不已。
比如她设计的美国历史上第一个
民权运动纪念碑,为民权而设计。
以马丁路德金的名言
“只有当公平与正义如水流般直下时,
才能真正使我们感到满足”为灵感。
(水面平铺在刻有文字的花岗石圆盘上,圆盘底部开有槽隙,水滴洒下时就像眼泪。)
耶鲁大学
“纪念女性入学二十周年雕塑”的女生桌,
为女性权利发声。
( 林璎在工作室 )

对这位华裔女性、设计师、林徽因侄女你怎么看?欢迎留言给大家分享。
优品时间
往期精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