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哒哒(ID:dadatime)
你对屠呦呦团队2018年憋的大招知道多少?
在整个朋友圈和热门社交网站都在刷PGone、李小璐和贾乃亮三人恩怨情仇的时候,你知道时隔2年之后,屠呦呦科研团队又有了什么突破性的发现吗?
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 | 视觉中国
88岁的屠呦呦,2018的新年期望是“把论文做成药”和“发现青蒿素更多的‘秘密’”。
屠呦呦科研团队更是在2018年初,经临床试验证实,青蒿素对于盘状红斑狼疮的治疗效率超过90%、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率则超过80%。
双氢青蒿素对红斑狼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两颊出现盘状大片红斑,光过敏还伴随关节炎发作,那么基本不用怀疑,这是红斑狼疮的基本症状。
相较普通的过敏反应,红斑狼疮更具有危险性。且因患病者的自身体质不同,危险程度也不尽相同。
就是说感染红斑狼疮起初的症状轻微,但可能会从轻型突然变为重型红斑狼疮。
重型红斑狼疮会危害脑、肾、心等器官的正常功能,甚至引发乙型脑炎、健忘症等由神经中枢影响的疾病。
人类与感染病之间的历史抗战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与感染病斗争的历史。例如,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患上了肺结核,就相当于被宣判了死刑。
每一例感染性疾病的攻克,都是对无数因得不到有效治疗而逝去生命的慰藉。
2015年3月10日,法国巴黎考古学家发现200余具排列整齐的尸骨,专家推测他们死于中世纪的黑死病。 | 视觉中国
193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德国病理学和细菌学家格哈德·多马克,通过合成抗菌药百浪多息,治愈了因重度感染链球菌而患病的女儿。
由始,开启了人类用磺胺类药物抵御细菌感染的新时代,给千万名感染了致病微生物的人们带去了生的希望。
2012年7月30日,太原,青霉素类抗生素药品。 | 视觉中国
发明了青霉素的弗莱明,以及促进青霉素成为治疗药物的柴恩和弗洛里,在194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
青霉素的发明将人类的平均寿命提高了10年以上。
2015年,发现并提炼了青蒿素的屠呦呦,是第三次因提炼出与治疗疟疾相关成果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奖史上的第七位药物发明者。
曾被认为是神降于人类灾难的疟疾,其实是经蚊虫叮咬,通过体液传播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源传染病,于非洲及热带国家非常多见。
东方神药青蒿素
青蒿素,是从蒿属植物黄花蒿茎叶中分离出来的天然产物,可以用来治疗抗恶性疟原虫疟疾。

1969年,屠呦呦领导课题组前后收集了2000余药方基础,编写的《抗疟单验方集》包含药物高达640多种,制成了380余种提取物,期间失败了190余次
1972年,屠呦呦发现了黄花蒿提取物具有抗疟活性的特征,并在液氮低温的条件下首次提取出了有效的青蒿素单体。
青蒿素,可从黄花蒿中提取。 | 视觉中国
2016年11月4日,瓦加杜古实验室在测试驱赶蚊子防御疟疾的实验。 | 视觉中国
青蒿素抗疟机理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疟原虫表膜线粒体功能的干扰,导致虫体结构的全部瓦解。
具体药理作用分两步:
1.活化,疟原虫体内的铁对青蒿素进行催化作用,使其结构中的过氧桥裂解,产生自由基;
2.烷基化,疟原虫蛋白会自发地与第一步产生的自由基发生络合反应。
疟原虫的核膜等细胞结构被破坏,达到灭杀疟原虫细胞的目的。
2017年8月9日,巴西为组织革登热病毒传播,投放改良后的伊蚊。 | 视觉中国 
值得骄傲的是,作为青蒿素的发现方及优势产地,中国对抗击疟疾的贡献不可估量。
在疟疾重灾区的非洲,青蒿素已经拯救了上百万生命
2011年9月,湖北宜昌城郊,野生中药材黄花蒿。 | 视觉中国
相对高成本的化学合成法,直接用植物提取法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但即使是在黄花蒿遍布全境的中国,因产地不同青蒿素的含量也不尽相同,每年的提取量也不是那么乐观。
青蒿素针对的具体病症
青蒿素不仅仅对治疗疟疾有奇效,还在治疗红斑狼疮、人体免疫调节、肿瘤、白血病等多方面都有效果。
1.抗红斑狼疮
2015年3月,广东佛山,12岁女孩患上罕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 视觉中国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集合,会使得人体免疫系统变得异常活跃,进而开始攻击人体的健康组织。
红斑狼疮具有高变异性,据患者体制不同危险性更是不同。

轻型红斑狼疮的具体症状有:轻微感冒,日光过敏,面部出现颧骨皮疹,口腔或鼻内部溃疡,肌肉疼痛等。
重型红斑狼疮则直接影响正常心肺功能,甚至脑内的神经中枢,进而引发健忘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传统治疗的方法是使用免疫制剂,但根本难以根治。
并且,长期服药则会使得体内产生抗药性,使得体内免疫功能变得更加紊乱,从而提高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
2017年3月6日,山东,11岁女孩因5年前持续流鼻血被诊断出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 | 视觉中国
现有临床试验证实,青蒿素对于盘状红斑狼疮的治疗效率超过90%、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率则超过80%。
在病理的发生、发展、终结阶段都有显著效果。

现今,国家食药监总局已经批复同意对“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开展临床验证。
这也是被批准为一类新药后,双氢青蒿素首次申请增加新适应症状。
2.抗肿瘤
2015年11月16日,哈尔滨市男孩抽取造血干细胞,救患白血病的父亲。 | 视觉中国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主要通过调解肿瘤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乳腺癌、肝癌、宫颈癌等都有治疗效果。
双氢青蒿素、青蒿球酯等物质是所有青蒿素类药物活性代谢的产物,可以在不伤害人体细胞的情况下,使肿瘤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凋亡。
双氢青蒿素分子式 | 维基百科
双氢青蒿素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对活性氧的吸收,抑制激活以缺氧为诱导的相关因子活性,通过肿瘤细胞不喜好活性氧的特点,选择性地杀灭肿瘤细胞。

青蒿球酯则可通过降低人体急性白血病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诱导人体内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作用。
2016年7月4日,科研人员在生产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液。 | 视觉中国
青蒿素通过改变白血病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得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升高,使钙蛋白酶被激活,从而膨胀死亡。
3.免疫调节
2015年11月26日,深圳,工作人员演示从液氮中提取免疫细胞。 | 视觉中国
研究发现,通过控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使用剂量,可以促进或降低淋巴细胞的分裂,从而调解人体的免疫功能。

比如双氢青蒿素就能抑制淋巴B细胞的增殖,减少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进而抑制人体的恶性的体液免疫。
4.其他功用
青篙素及其衍生物还在伤口炎症、心率失常、调节体液免疫功能等方面都有功效。
2017年11月27日,河北秦皇岛合作社人员检查冬虫夏草。 | 视觉中国
抑制狼疮肾炎的复发,可以配合青蒿素与冬虫夏草共同使用。
青蒿素的抗纤维化功效,可用于瘢痕的预防和治疗。还能够修复人体肺组织,显著降低人体肺组织的纤维化的程度。
此外,青蒿素还可以破坏卡氏肺孢子虫膜系结构,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2012年9月4日,医护人员测试新生儿反应。 | 视觉中国
青蒿素类药物不利于幼体胚胎生长,因此处于妊娠期的女性应该慎用青蒿素类药物。
即使是较低剂量的青蒿素类药物也会导致幼体胚胎的死亡,导致女性的流产。所以,青蒿素类药物可以进行人工流产。
青蒿素的副作用
青蒿素经临床试验已知的副作用有:
1.患者使用后会有轻度腹泻、呕吐、恶心等生理性反应。
2.大量服用会损伤肝脏。
3.妊娠期孕妇需遵医嘱谨慎使用
2017年7月19日,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线上作业。 | 视觉中国
相较于它对疾病的治疗意义,副作用尚在可接受的范围。
也就是说,青蒿素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是对人体相对友好型的医学药物。
但是,因为诊疗方法和药物配置都还在试验阶段,青蒿素类药物目前价格还很昂贵,难以在现阶段就
广泛的
投入市场。

因此,建立大规模、廉价生产青蒿素的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期待以屠呦呦为首的科学家们为人类未来的健康和幸福带来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1] TU You-you. The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qinghaosu) and gifts from Chinese medicine[J]. NatureMedicne, 2011, 17 (10)
[2].Tu Youyou(屠呦呦)──The Inventor of New Anti-Malaria Drugs ofQinghaosu(青蒿素)and Dihydroqinghaosu[J].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1999(02):146-147.
[3]Nicholas J White,SasithonPukrittayakamee,Tran Tinh Hien,M Abul Faiz,Olugbenga A Mokuolu,Arjen M Dondorp.Malaria[J]. The Lancet,2014,383(9918).
[4]Louis H. Miller,Xinzhuan Su.Artemisinin: Discovery from the Chinese Herbal Garden[J]. Cell,2011,146(6).
[5]J.S. Yadav,B. Thirupathaiah,P.Srihari. A concise stereoselective total synthesis of (+)-artemisinin[J].Tetrahedron,2010,66(11).
[6]黎润红,饶毅,张大庆.“523任务”与青蒿素发现的历史探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35(01):107-121+93.
[7]李连达,李贻奎.中药现代化的历史丰碑——屠呦呦与青蒿素[J].科技导报,2015,33(20):28-30.
[8]骆伟,刘杨,丛琳,孙厉,郭春.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2,22(02):155-166.
[9]孔建强,王伟,程克棣,朱平.青蒿素的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3,48(02):193-205.
[10]卢义钦.青蒿素的发现与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2012,16(03):260-265.
[11]卢义钦.青蒿素的发现与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2012,16(03):260-265.
[12]杨岚,张东.双氢青蒿素及其红斑狼疮新适应症研究概述[J].科学通报,2017,62(18):2007-2012.
[13]曾庆平.青蒿素:从抗疟机理与积累模式到临床应用——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J].科技导报,2015,33(20):16-20.
[14].屠呦呦诺奖成果申请新药治疗红斑狼疮[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6(01):9.
[15]周兵.青蒿素:一个仍然充满谜团的神奇药物[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5,45(11):1160-1162.
[16]蒋华良.药物研发与诺贝尔奖——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5,45(11):1156-1159.
本文转自公众号“哒哒”(dadatime)。《哒哒》,传说中聚焦青年文化、科普话题研究的神秘组织,关注哒哒公众号(dadatime),每天用最短的时间,看最酷的世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