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大纽约同城(ID:TC-NewYork
布碌仑同城(ID:TC-Brooklyn)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移民帮有删减
近日在网络上疯传一段小视频,一位富家女被大妈拿葱连跳暴打。视频经知名公众大号烧点等大V转发后,短短数小时点击量快速超百万,大多数网友竟纷纷站队视频中的打人大妈,反而对被打的富豪女冷言相对,这究竟啥乍回事呢?
现场视频↓↓↓
网上视频点击量已超百万
中国大妈再显神威:菜篮子大战爱马仕
据视频显示,背着爱马仕的女生无视长长的队伍强行插队买板栗,排她身后的大妈不满其插队,两者发生口角摩擦。
大妈怒怼:有马皮不要脸皮。不料爱马仕女竟甩出一叠钱:不就是想要钱吗?瞬间将矛盾激化。
富家女嚣张撒钱羞辱大妈
大妈操起袋子里的大葱、芹菜等跳起来狂殴比她高了一个头的爱马仕女,怒喊“你敢羞辱我”爱马仕女用爱马仕包包迎战,一场“菜篮子大战爱马仕”的闹剧就这样在某著名现炒板栗门店粒上皇上演了。
大妈操起大葱芹菜暴打富家女
对于爱马仕女插队行为,多数网友持批判态度。
@一个人也要好好过梦曲:插队也就算了,千万别在大妈前插队呀
@数不尽的悲伤泽:大妈都跑到国外去抢电饭锅了,你Y还好意思甩钱插队
@海子Revivie看来爱马仕这武器不好使呀
@ 娄觉熊爱马仕女被打不值得同情,用着高大上的包包素质却不“高大上”,也难怪大妈当场狂殴。
也有少数网友认为,爱马仕女固然不占理,没素质,大妈在某些行为上也有失偏颇。
如果大妈在劝阻爱马仕女插队时语气上和缓一些,能够心平气和与爱马仕女进行沟通,也许这场闹剧就不会发生。更多网友认为,一切都是“排队”惹的锅。
都是“排队”惹的祸
纵观网友评论,大家的焦点主要围绕“排队”二字展开。说起排队,真的是国人心中之痛。
据报道,国庆期间各大景点排队都是人满为患,长江索道排队2小时体验4分钟;上海迪士尼日人流量高达6万人,长长的人龙挤满了园区,快速通行证一票难求;
各网红店更是排长龙,喝口奶茶要排队,吃块蛋糕要排队,吃颗热乎乎的现炒板栗也要排队;最夸张的,甚至连离婚都要排队。

都是排队惹的祸
1.“中国式…”不守规矩已蜚声国际
中国人并非天生不守规矩,也不是历来不守规矩。战国时期,孟子便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后人把它简化为,“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人对这句话信奉了2千多年。
但是,现代中国人却非常不守规矩,而且随着中国人每年超过一亿人次出国旅游四处留下的种种劣迹,不守规矩的中国人也蜚声了国际。
近日,一个北京大妈在泰国自拍自骂中国游客在国外不守规矩的视频异常火爆。她说,中国游客到泰国海滩游玩时想把海边的木头带走,导游告知对方,“情人沙滩上一草一石一沙都不可以带走”,然而那个非要带走木头的游客竟说自己走了20多个国家,想拿什么就拿走什么。
这个中年妇女骂了一通后说,“要不然人家讨厌咱们呢!看了这叫气啊!什么规矩制度法律就是不听!…..如果泰国没有这个法律,我告诉你,情人沙滩不用一年,中国人就把这沙子都带回家了”。
她还说,在泛舟码头上,一个6、7岁的小孩随便拿走她的饮料,连说都不说一声,她上前制止时,小孩的母亲不屑地回敬,“我跟你换一杯怎么了!”。她痛斥,“这就是道德绑架,什么叫给我换一杯怎么了,就这么教育孩子!现在的小举动叫拿,说不好听以后就叫偷。真不要脸!这样的中国人怎么越来越多,真丢人现眼!”
大妈不仅说到了中国人的现实痛处,而且还提到了中国人的未来痛点,家长从小就放纵孩子的不守规矩,这种陋习还在一代接一代延续。
诸如此类泛滥成灾的不守规矩,被国人归纳成:有一种不讲规矩叫做“中国式…..”,比如“中国式吐痰----随时随地”,“中国式抽烟----无视规定”,“中国式如厕----不冲马桶”,“中国式就餐----大声喧哗”,搞得老外对中国这个自称“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崛起大国的国民性难免不“刮目相看”。
我在外国人拍的视频里看到了这么一段:由于以上所说的这些“中国式”,让从事服务行业的一个外国大妈深感困惑,她对中国人的不守规矩试图从不同文化的视角去理解,但还是忍不住叹气摇头。
随着中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高楼林立的城市表面看硬件确实耀眼,不少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但是内里的软件却落后甚多,与光鲜的硬件颇不匹配,与国外的差距随处可见。
其实,软件跟不上,某种程度上讲也和中国人不守规矩有关系,优质服务里就包括了许多服务者和被服务者按规矩行事,以达到规范化标准,但这恰恰是中国的短板和软肋。
2.有法不依只能煮出一锅烂粥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青年在美国留学时,交了一个美国女朋友,两人晚上驾车外出,中国青年见夜深人静的路上无人便闯红灯,坐在旁边的美国女朋友指责他,“你怎么可以闯红灯!”,两人由于此事引起争执,后来分手了。
中国青年回国后,交了一个中国女朋友,他吸取了在美的教训,晚上与中国女朋友驾车外出时,规矩地等候每一个红灯,坐在旁边的中国女朋友指责他:“晚上又没人,怎么连个红灯都不敢闯,真不像个男人!” 两人由于此事引起争执,后来分手了。这个看似笑话的故事,把中美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另一个不守规矩的年轻女子直接害死了自己的母亲。事发于2016年7月23日,一家四口自驾进入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行驶至猛兽区时,年轻女子不知何故下车(有说与丈夫吵架,有说嫌丈夫开车太绵),走到司机位置打开车门,说话间被突然蹿出来的老虎叼走,结果年轻女子受重伤,女子母亲跳下车去救她时被另一只老虎咬死。
野生动物园有严格规定不许游客在猛兽区擅自下车,然而这个女子不守规矩,结果造成老虎活生生咬死人的血淋淋事件。
此事件在民间引起极大反响,人们惊愕、讽刺、反思,几乎无所不有,一时间网络上热闹非凡,矛头指向基本都是冲着“规矩”二字而去。
最后总结出一句戏谑性的经典:“母老虎遇到了真老虎才发现自己是纸老虎”。
其实,从政府层面看,真应该借此事件在社会掀起一股“守规”和“违规”的大讨论,让国民从肉体到灵魂充分认识守规矩的重要性,这比那些泛泛而谈的空洞化教育有用得多。遗憾的是,没有。
前不久,在美国发生了一场惨重的车祸,一个中国家庭驾驶一辆面包车在路上行驶时,因为没有按照美国交通规则在路口停车让直行车先过,结果车上的四口人全部被撞死亡。后来美国有关机构的调查结论是,中国家庭侵犯了直行车的路权,责任全部自负。
反观我们的车祸,虽然有一系列交通法律规定,但是在车祸发生之后,往往管理部门会下意识去同情弱者,让本无责任的一方承担责任方的一些损失,如此一来,其带来的后果就是,国人无需严肃对待法律法规,因为它不是刚性遵守的,而是可以随人改动的。
要想形成一个守法的社会,就必须养成法律和规则意识,一旦法规变成白底黑字,任何人都无权擅自改动。即使政府要表现扶助,也要划清法律与救助的界限。法律规矩是一回事,社会救助是另一回事,混淆起来一锅煮,只能煮出来一锅扰乱规则的烂粥。
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为什么中国人敢于目无红灯我行我素穿越马路?就是因为有章不循、有法不依造成的。一两个人闯红灯没人管,三五个人闯红灯也没人管,“别人都在红灯亮时过马路,我为什么不能?”,于是乎形成了法不责众的效果。
即使某个城市或某个地区狠抓不顾红灯过马路的人,那也是传统的一阵风式“中国整顿法”,形式过后一切照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些发达国家的人落脚中国后也入乡随俗变得不守规矩。一方面因为他们不守规矩也无需像在自己国家那样付出代价,另一方面因为如果仅是他们像在自己国家那样守规矩可能吃亏的是自己,因为中国资源就那些,你慢一步或者不去抢,恐怕你就是被甩下的那一个。
有道是:聪明人与愚蠢人的区别在于,聪明人犯错误后会总结经验教训防止重复犯同样的错误,愚蠢人犯错误后不总结经教训反反复复犯同样的错误。
3.中国人已经患上“素质焦虑症”
若要探究现代中国人不守规矩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有法不依,二是缺乏教育,三是社会风气使然。
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各种法律规章倒是建立了不少,可是执行力度却严重不足,无论是政治圈的贪污腐败,还是经济圈的欺诈枉法,甚或是社会圈的乱七八糟,最普遍的现象是:不遵守明规矩,但遵循潜规则。
中国的残酷现实是,只有没本事的人才不得不被迫遵守规矩。
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有,中国现在已经出现一种“素质焦虑症”,从人们对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的过度反应来看,人们都在谴责他人“不守规则”、“低素质”,但是又不情愿自己首先做改变。
纵观世界,凡是守规矩的国家,都很重视从儿童教育抓起,德国、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幼儿园和小学,培养孩子懂得行为规矩、遵守社会规范摆在首位,智力开发则处于其次。
他们的教育不是概念灌输而是行为指导,比如,室内轻声讲话,乘扶梯靠右站,排队不能加塞,扔垃圾要会分类,过马路必须等灯绿后再行等等。
从长远着眼的话,中国必须要把缺失的这一环补上,不需要大道理灌输,只需要有用的教育扎实到每个人心里。比如教育“爱”,不是空洞的爱党、爱国家,而是爱自己、爱父母、爱家庭、爱同学、爱邻居、爱身边的环境……只有把小爱培养起来,才可能成年后衍生大爱。
由于发达国家颇重视小处着手的教育,所以他们的国民常常以捍卫自己的小爱为己任。上面提到的那位美国回来的朋友讲,在美生活中只要有什么不守规矩的地方,总会有人反映到社区管理者那里,你不知道谁反映的,但你确实违规了。
这种“打小报告”是美国人维护自身利益的习惯使然,如果他不管,很可能他以后的生活环境会受损失。所以,如果人人都把自己小环境维护好的话实际上就维护好了大环境。
说到底,当务之急要培养人们的公民意识,不仅是孩子们要接受“爱”和“守规”的教育,成人社会也要随之接受教育和改变,不能让孩子们感觉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让他们走进社会就有种破灭感,否则中国的规则意识永难建立起来。
如需咨询移民,请在公众号内回复“姓名+移民+电话”,专业顾问将在24小时之内与您联系。
版权声明:除了原创类稿件,其他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小编搜遍网络也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请第一时间在公众号留言,我们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MORE | 更多相关文章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