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私人微信(mamiok003)和高知妈妈做朋友。      章是几天前被儿子的经历吓到了,所以想着一定要分享给所有的大
        今天写这篇文章是几天前被儿子的经历吓到了,所以想着一定要分享给所有的大人们!
前几天,我妈带着儿子楼下散步回来,我去迎接,只见小家伙脸涨得通红。“这两天太热了哦,你看他的小脸蛋。”我跟我妈闲聊,有点意外,她没接话。只听儿子说,“妈妈,我刚才吃过果冻了。”我的妈呀,一联系我妈的反应,我明白了,不是天气热脸红,八成是被呛到过了!

        “刚才隔壁那幢、小哥哥W的奶奶一定要给他吃,他吃得又急,呛到了。”我妈还有点没缓过神来。

        “这个不是儿戏,不能不能不能,以后你就拒绝掉,他们一定要给,你就带回家。”我有些生气。

        “她很热情,说她们孙子也吃,一定要我们吃!”……

别使劲塞,别人家孩子的情况你不了解
        说实在的,当时的我手心全是汗,尽管孩子安然无恙,但真的特别后怕。我之前在《一颗米粒,都可能要了孩子的命!儿子的经历分享给大家……》特别提到过,孩子的气管容不得一点小东西,更何况是果冻这类吃起来特别Q的,四岁之前的孩子不能吃。
        有人可能会说了,被大惊小怪,人家也是好意。确实是好心,我懂,但是热情也好、分享也罢得了解别人家孩子的情况才行。记忆里最深的就是,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某个小朋友的妈妈买来面包分给大家,大家嘻嘻哈哈吃得特别开心,却没想其中的一个小朋友突然晕倒了,大家赶紧叫救护车。后来才知道,他是小麦过敏。
所以说,给可以,但请先问问对方的大人。不同孩子的体质不一样,如果小孩子的家长刚好不在,那就真的不要给,收一下自己的“好心”。

别总是“没事、吃吧”,你破坏了别人爸妈制定的规则
        有闺蜜和我住一个小区,我经常带娃去串门,谁让儿子那么心心念她家的小妹妹。即便那么熟,每次去,她拿出水果和零食招待我们,递给我儿子吃之前,都会问问我,这个他可以吃吗?那个他吃多少合适?你平时给他吃这些吗?

        一听说糖我从不给儿子吃,她二话没说,立马收了起来。儿子看到两眼放光,缠着她说,我想吃那个。闺蜜温柔却很坚定地说,妈妈说不可以哦,阿姨也要听妈妈的,我们以后吃。
她这是在儿子面前尊重我的权威,不想破坏我给儿子制定的规则。不仅仅是给东西吃,延伸开去,比如她见儿子没什么好玩的东西,就想着要不让他看会儿幼儿电视节目。于是她问我,他在家看电视吗?看啊,就是时间要控制。于是她才打开电视……
  要知道妈妈和孩子的紧密关系是安全感的基础,妈妈是最了解孩子、也是最值得孩子信赖的人,这样的尊重会让人觉得很舒服,不会造成我和孩子的困扰。孩子会明白,妈妈制定的规则要遵守,没有二话。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吃吧、吃吧,又没事的,我们家孩子也吃的!”“没事,没事,看一会儿电视又不要紧,让他看一会儿!”亲爱的,你家的孩子,你家的习惯,我无权干涉,可是你别强加给我啊。我们家不吃糖果、我们家2岁之前不看电视,求你随我吧。
        所以,你可能没想到,你热情给的时候,也可能正在破坏着别人家的生活习惯和爸妈制定的准则。


别热情给,孩子的安全意识规则会混乱
        在现有的环境下,我们都会教孩子“别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别人给你的东西,吃之前一定要问过妈妈可不可以才行。

        可是你热情地给,孩子开吃了。那么在他小小的意识里,吃别人给的东西没关系啊。
好不容易给他建立的安全意识规则全乱套了。
        孩子那么小,本来就没有太多安全意识,这一块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生活中的经历让他得以不断加强。打破比形成往往容易得多…
别给人压迫感 ,人和人要保有适度的距离感
        可能是有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有适度的距离感这一点上似乎并没有太在意。但其实,“
没有边界”的相处时常会让人尴尬无比。
        尤其是,当我已经在婉言拒绝你的好意时,你还一个劲硬塞过来,压迫感会一股脑儿袭来。在人际关系中,你看哪怕是夫妻都是保有各自的边界,有自己的一番天地,更别提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接触。

        所以我们自己要先做到,千万不要把坚果、果冻、奶茶里的珍珠给别人家的孩子吃,如果要给孩子其他小零食,请一定先征询一下孩子爸妈的意思。

        而如果有人热情的塞东西过来,我们又该怎么拒绝呢?我有几个方法给你做参考:

1、如果明显是不适合宝宝吃的食物,你可以说,“谢谢,不过宝宝现在还小,他还没吃过这些呢。”、“谢谢,宝宝刚吃完饭出来的,还不饿。”
 2、如果盛情难却,可以先接受,“谢谢,宝宝现在还不饿,我们带回家。”
也可以略夸张:“谢谢哦,不过他病了,不适合吃,医生特别嘱咐过。”
3、如果对方着急让孩子尝尝,直接走为上策,“哎呀,孩子尿不湿得换了,或者我突然想起家里有什么什么事,得赶紧回家了。”
 4、如果是老人带娃,可以直接和对方说:“谢谢,孩子妈妈不让宝宝吃零食,要不然她回来准说”。
(文章系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号:mmbmf6,并标注“妈咪OK”详细介绍和二维码,否则视无效。)
把“妈咪ok”公众号置顶,不再错过港大教育学博士靠谱原创育儿文章。
相关阅读
---
直接点击文章即可查阅。更多关于睡眠、喂养、情商、智商、大脑、心理等原创文章,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热读育儿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