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帮读了一篇美国网络上的热文 ,《炫耀性消费已终结,如今是无形消费时代》。其大体内容主要讲,当前的美国中产和上流阶层,都能消费得起LV、Chanel等奢侈品,开最新的SUV,买iPhone。
美国现在新兴了一批消费群体——领导型消费群体(Aspirational Class)。这类群体已经告别物质主义,不再靠买奢侈品炫富。
一方面他们自身认为,过多地依赖消耗品炫富是不理性的消费;另一方面,他们找到了更高级的方式。
文章援引了经济学家Veblen对“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的解读——人们将物质消费当作衡量社会地位与身份的标准。
比如,使用银器,曾在欧洲被看作上流社会的象征。游艇和带有全套智能安保系统的度假别墅,一度是欧美富人的标配。
放到现如今的国内,似乎女士的特殊皮质爱马仕铂金包,男士的奔驰s级轿车和白手套司机,被看作是有钱有地位的符号。
当年客厅里银器,如今衣帽间的铂金包,车库里的s600,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我是有钱人。它们都属于Veblen理论中的炫耀性消费品。
为什么现在这种”炫耀性消费“在美国社会终结了
一切要归咎于20世纪的大规模生产经济,制造业大量外包给中国导致随处可见Made in China的标签,以及对新兴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市场的开发,使得原本一件难求的”奢侈品”成为了不难获得的“商品”。
在美国,一些普通或过季款式的gucci, fendi包,ferragamo皮鞋,在打折季时像白菜萝卜一样被堆在货架上。或者你去中国游客钟爱的奥特莱斯看看,那里终年陈列着平价的名牌商品。
美国女大学生不用“裸贷”就能买苹果手机,不是因为她们更富裕或者更聪明,只是因为新款苹果手机可以以299美元的首付,每月话费外加40美元,一年内还清全款的政策轻松获得。
不仅苹果手机可以贷款,价值十多万美元高级车辆的租赁方案,也让普通人有了开好车的机会。我在美国的同事有一辆路虎揽胜,付过2000美元的首付后,每月只需再缴纳800美元的月租。3年使用期到,他可以选择付清剩下的5万美元,获得这辆路虎车的所有权,也可以退还给车行。
这是所谓的消费民主性。
然而,民主性显然破坏了特殊性。
当大部分中产与精英阶层都能购买名牌包与高档汽车,都能支付去欧洲度假,或者巴哈马游轮旅行的费用时,他们看上去,没有区别。
精英阶层们感到了不安,他们迫切需要用新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优势。
谁是美国社会金字塔尖上的精英阶层
在讨论精英阶层的“新手段”之前,我们来弄清一个问题,究竟是谁处于美国社会金字塔尖上的精英阶层?
根据2007年的调查数据,《纽约时报》总结,进入美国社会前1%的门槛是年收入38万美元,但如果按净资产计算,你需要拥有至少840万美元的资产进入这个阶层。
根据《Business Insider》2015年时的数据,在纽约,需要年收入达到60万美元方可跻身城市的1%。在三藩,需要达到55万美元。在波士顿,需要达到52万美元。
他们是医生,是集团律师,是对冲基金的管理人。
从2007年到2017年这10年期间,这一群人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数据显示,美国精英阶层花费在物质上的钱明显减少,普通中产阶级保持稳定。
那么,精英阶层们把钱都花去哪儿了
追求“知识”的丰盈
在那些你看不见的地方,比方说教育。
前1%的人中,教育开销占家庭年收入的6%。普通中产教育开销占家庭年收入的1%。
自1996年起,前1%家庭的教育开销增加了3.5倍,而普通中产没有变化。
美国私立小学的平均学费是10000美元左右一年,私立高中是15000美元左右一年,绝对高过当季款的大牌手袋。教育投入显然不属于炫耀性消费,甚至不是物质层面上的消费。它是无形的,长期的,但也是最昂贵的,普通中产无法支付的。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在《资本的形式》中提出了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的概念。文化资本是一种通过教育洗礼,历练而成的个人优势,与生活品味息息相关。建设文化资本就是美国精英阶层们巩固地位,封杀其他阶层上升的新手段。
奢侈品已经无法让他们有安全感,于是他们停止了普通中产也渐次加入的炫耀性消费行为,转而通过文化资本建设,在自己以及下一代周围构筑起一座坚实的壁垒,将他们与其他人彻底隔离开来。
这种“隔离”非常微妙,与是否有阅读《经济学者》(Economist)之类财经杂志的区别,是去超市购买加工食品还是有机蔬果的区别,是有无定期去健身房习惯的区别。
两个人或许穿着打扮不相上下,甚至普通中产会看起来更加富贵,然而一开口说话,一暴露自己的生活习惯,阶级之分高下立判。
在美国,订阅《经济学人》杂志一年只需要几百美元,这不是一笔大的开销,但这是一种意识,也是一个标志,你是什么样的人,有怎样的教育背景与个人素质,决定了你会关注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作者在文中将精英阶层中这群“充满心机”而又高瞻远瞩,不惜一切代价切投入下一代教育,一心搞文化资本建设的人,称为“有抱负阶层(aspirational class)”。
花钱≠有钱,捐钱才是有钱的正确姿势
有钱的老美除了住豪宅,送子女上名校以外,还喜欢捐钱。比如“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捐款已高达上亿美元。
脸书(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其女儿出生当天,将市值约450亿美元的脸书股票捐给了慈善机构。同样是撒钱,有的人是买买买,有的人则是“赠人金钱,手有余香”呐。
当然,老美除了捐钱给慈善机构,还会买下标志性建筑并以自己命名。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当年花800万美元买下的,“曼哈顿银行大厦”,现称“特朗普大楼”。除了这栋,他还耗资2亿美元建造了“ 拉斯维加斯特朗普国际酒店”。
在我们天真的以为住得起高档酒店就是有钱时,人家老美,以建得起高大上的建筑为豪呐😅。
不过,特朗普也很不容易的,毕竟当年创业还向家里借了100万美元嘛。
小帮

看到美国精英阶层的花钱方式,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中国富豪精英群体,中国和美国国情完全不同,但美国精英阶层们的消费行为依旧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至少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有钱人在做什么,把钱花在什么地方可以让财富保值甚至增值。
移民帮综合整理,部分内容摘自微信公众号商务范(ID:bfaner),作者:范主,密斯桃(ID:misstao41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除了原创类稿件,其他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请第一时间在公众号留言,我们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如需咨询美国移民相关问题,请在公众号内回复“姓名+美国移民+电话”,专业顾问将在24小时之内与您联系。
MORE | 更多相关文章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