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早安】领取你今天的早安日签
文 | 林小白 · 主播 | 贾落
▲点击开视频,即可观看
《有书快看》之5分钟带你看完《优秀的绵羊》
更多有趣、有料,有内涵的视频,关注公众号有书快看
从小,我就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总是拿着高分,活跃在各种比赛及活动现场,他们的优点在家长口中被形容得锦上添花。在我看来,他们往后的人生,总是能明确自己要去哪里,做些什么,然后一直开挂下去。
然而,现实情况是他们压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去一个众人称赞的地方,也不知道下一步又要做些什么。他们很擅长拿全A ,却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探索。可以说,他们是一群极其聪明,但是又完全缺乏方向感的年轻人。
亲爱的各位书友好,今天起,我们将一同共读《优秀的绵羊》。这本书一共分为12章,你可以根据我所拆的10个主题点,每天阅读一章到三章。建议今日阅读完第一章,第1页至第21页。
在开始之前,你不妨思考下以下问题:
1.顶尖大学的学生,在你眼里是怎样的存在?
2.成为一名精英学子,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精英名校的大学生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基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热衷于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他们头顶光环,他们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最后赢家。
当我们听到常春藤盟校,也就是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及康奈尔大学这8所高校时,脑海中浮现的就是这样一群锐意进取的大学生模样。
他们浑身上下都洋溢着自信,他们很擅长应对学校里的那一套——回答问题、完成作业、考试得高分。
但我们却忽视了,在那层不可一世的自信和完美无缺的光鲜外表之下,这群年轻人身上寄居着令人窒息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
一项以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大规模调研发现,大一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评估已经跌落至25年以来的最低谷。
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心理上出现了轻重不等的问题,例如自卑、沮丧、焦虑、精神分裂症和自杀倾向等等。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的人生都过得太理所应当了。

保持优秀并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进入一流大学之后。在名校里,竞争更加激烈,学生们倍加感受到他人比自己更聪明,为了保持优秀,他们选择了谨言慎行、乔装自己。
好比说,为了能够在众人面前表现得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他们对任何耳闻过的书籍,都会快速阅读书籍的首尾两章并囫囵吞枣式地阅读大量的书评,以便自己能够快速全面了解书的内容。
他们表面的每句云淡风轻,都隐含着剑拔弩张。一流名校斯坦福大学认为这类精英学子是患上了“斯坦福狂鸭症”。想象一下,一只悠闲的鸭子在湖面上逍遥自在地漂过,表面上鸭子悠然自得,实际上,在平静的水面之下是两只疯狂拨动的鸭掌。
从小获奖无数、听赞美听到耳朵生茧的尖子生,终于用名校录取通知书来向世界展示,自己已经成为精英的一份子。
他们以为顶尖大学的录取给自己的奋斗画上了句号,殊不知这才是游戏的序幕。这场游戏中的筹码是GPA、奖学金、哈佛商学院、高盛等等。
对他们来说,一旦被贴上“精英学子”的标签,就要做合乎标签的事情。
有调查表明,耶鲁毕业生和同等级学校的毕业生总是觉得,如果他们的第一份工作挣不到10万美金的年薪,那么自己的名校文凭就等于浪费了。
因此,金融和咨询不约而同地成了最受人追捧的职业。

有人说,不论耶鲁的大一新生有多么多元,耶鲁的毕业生都严重同质化。为什么如此多的名校毕业生最终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答案也不难找到,因为他们习惯了优秀,已经无法承受失败。
众所周知,在上大学之前,我们的每一步都是有明确目标的,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但进入大学之后呢?目标就不那么明确了,方向多重,道路多样。
要找哪样的工作?怎么找?它不像中考、高考、SAT(美国大学录取中的一个标准化测试)那样,有个统一的标准。
寻找方向这件事可难倒这些聪明的年轻人了,他们已经习惯朝着既定的目标奔去。
此时“三角欲”就产生了作用。三角欲是指当你观察到众人都在追逐同一样东西的时候,你会判断它肯定是有价值的。
作家迈克尔·路易斯把这种现象背后的心理称为从众心理——法不责众。这里的“法”是自然界的法,因此大家都会觉得安全。
你兴许会说,这可是智商情商爆表的精英,他们为什么不去闯一闯呢?可是就是这些精英学生,通过了目前竞争白热化的大学选拔,被名校录取,他们的人生简历上只有成功。
因此他们最恐惧的是,将来自己不成功。对于他们来说,失败,哪怕是短暂的失败,都会影响到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定。
如果不随波逐流,进入金融或咨询行业,我的父母会怎么想?我的朋友又会如何看待我?在毕业20年后的同学会上,当初的同班同学个个都腰缠万贯或是高高在上,我又该如何面对他们?
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难道从小就优秀的我,不应该在这些人之上吗?一旦精英学子陷入这种思考的深渊,他们就给自己的双眼蒙上了一层布,只剩下了唯一的选择。
这种精英的矛盾心理是一种全球现象,并非美国专属。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精英学子变成了一群越优秀越焦虑的人呢?请你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我们在今天的晚读将会为你解答。
有书君语:本周我们共读的书是《优秀的绵羊》,作者感觉当前的美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这套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
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优秀的绵羊》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更系统地了解整个教育体制的逻辑,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被体系裹挟着前进,能够更理性作出更好的选择,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为了提高书友们的阅读体验,我们也同时提供了《优秀的绵羊》的纸质版书籍,如果您对本书感兴趣,可以点击下图即可购买纸质书籍。
林小白,有书2017年度智库领读达人、多平台认证讲师,公众号:林小白向上管理。如果您也想成为有书的拆书达人,请添加微信:youshulingdu。
贾落,有书签约主播,赤峰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主持人。公众号:晚听FM(id:wantingfm),荔枝:晚听FM。
 往期热文推荐:
点击“
阅读原文”,
完成日早读签到回复“APP”,下载有书共读APP,找人聊聊这本书。走之前,点个赞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