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想每天给孩子读首诗,然而没有做到。但有人做到了。三位年轻妈妈(同事校友)创立的公众号给孩子读首诗,今天已经读到了第857期。
我想每周给孩子讲一集原创故事,然而没有做到。《小蜡笔的秘密》9集和《胡萝卜远行记》第一部9集讲完了,第二部第1集上周就该更新了。
我想每周带孩子学习一个英文字母,然而没有做到。《胡萝卜英语》第7集字母G,原本也该推出了更新。
我想把与孩子的对话纪录下来,让孩子画出来,然而没有做到。你知道的,小家伙的脑子里想的那些玩意儿,常常让我们惊喜,写下来很有趣哩。我们在万圣节、圣诞节、元宵节,都纪录了对话,然而端午节,没有纪录下来。
我还想了很多,很多。
想得越多,没做的就越多……没做到的越多,懊恼的就越多。
二、
胡萝卜娃娃也有他想要的东西。
他想要一套玩具积木。桌子上、盒子里、书架上,已经被积木占领了。
但他就是喜欢。
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会殷切地说,爸爸,我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好!这是个积木的故事。如果你不认真听,他就提问题,比如:你说这来的是辆什么车?“警车!你怎么知道是警车?
每天早上醒来,第一句话也是,我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还要睡觉……”你听听嘛,一会儿就好,这是个积木的故事……
下班回家,常常被他拉住,爸爸,我给你演个视频吧!你以为他要表演个节目,结果,他搬来了积木……这是一个城镇,你看,这座房子是什么?你看呀……于是他用积木讲起了故事。
最后,他终于和妈妈一起,发明了一套内容丰富、计算简单的积分体系。通过他好多天的努力,加上爸爸妈妈和奶奶外婆亲戚们的支持,好不容易累积了足够的分数,足够换来一套惦念很久的积木啦!
原以为六一才能送到,竟然提前一天到了。惊喜!傍晚拿到手,即刻奋战,连续四个小时,造起了一座壮观的城池。
晚上十一点,熄灯了。妈妈,我再请求一次机会,让我最后再看一眼积木城。他欣喜地爬下床,在漆黑的夜里轻手轻脚地摸到书桌边,摁亮了积木城池里的灯塔。微黄的灯光,照着小家伙满意的笑脸。
早晨不到六点,他又已经坐在了城池旁边。
三、
偷看着他,仿佛看到昨天傍晚林间跳跃的喜鹊。
你见过喜鹊跑步吗?傍晚走过林间一小片空地,四围的树枝在风中簌簌地响。大喜鹊从枝头扑腾到树下,又在林间的空地上跑起来,一只两只三四只,叽叽喳喳好幸福。
林前池塘里,鸭妈妈引着一连串的小鸭子,把水面划出了大片的涟漪。一只小鸭子落后了一两米,使劲地划着水追赶。它们身后五六米外,近岸的草丛里,几只大鸭悠闲地晃着脑袋,偶尔嘎嘎一两声。
我不由得驻足,坐在林间石头上,闲看风吹起,摇摆的枝条,微皱的池水。
此刻,很想找一块小石片,淘气地去砸水面,一定能砸出一长串儿水漂。
又想拿根小木枝,在地上乱写乱画点什么。
树枝?那不是泰戈尔眼里的孩子吗?
孩子,你整天坐在尘土中
玩着一根断掉的树枝。
我微笑地看着你
玩着那根折断的小树枝。
我忙着做帐,
一个钟头一个钟头地累积着数字。
也许你看我一眼,想着:
“多么愚蠢的游戏,竟把你的早晨给浪费掉了!”
孩子,我已遗忘了专心致力于树枝与泥饼的艺术了。
我追寻昂贵的玩具,
收集大批的金银。
你用随手所得创造了你欢乐的游戏,
而我却耗费我的时间和精力,
在我永远也得不到的东西上。
我在单薄脆弱的独木舟上挣扎着
要渡过欲望之海,
而忘却了我也是在游戏。
(泰戈尔:《玩具》)
想到这里,很想笑。
眼前玩积木的孩子,昨天傍晚自己心中那个砸水漂的孩子,泰戈尔说的那个玩树枝的孩子,原来都是一样的。
不管是6岁,还是36岁,还是66岁,心里都有一个孩子。
儿童节,谁不想过呢?我们已经不再是儿童,但我们可以有一个儿童的初心。
这时看到朋友发来一条微信: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好,今天傍晚,一定和孩子一起,趁东风,放纸鸢。
六一清晨七点随笔。
本文图片:出自8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来自网络;水漂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泥巴青年
一位北大人的教育随感,
一位80后父亲的陪伴记录,
一位农村青年的泥土感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